学术投稿

女性年龄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

朱娟;黄元华;卢伟英;张毅;李崎;羊在家;马燕琳

关键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 临床妊娠率, 抱婴率, 流产率,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促排卵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进行促排卵周期IUI治疗的422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妊娠率、抱婴率、流产率与女性年龄的关系.结果 IUI临床妊娠率为14.5%(614/4228),抱婴率为10.1%(429/4228),流产率为15.5%(95/614);按照女性年龄分为21~25岁组、26~30岁组、31~35岁组、36~38岁组、39~40岁组、>40岁组,各组临床妊娠率依次分别为16.5%(40/242)、16.8%(262/1559)、14.2%(224/1578)、13.1%(59/451)、8.9%(18/203)、5.6%(11/195);其抱婴率依次分别为10.3%(25/242)、12.2%(190/1559)、10.2%(161/1578)、8.4%(38/451)、4.9%(10/203)、2.6%(5/195);其流产率依次分别为7.5%(3/40)、14.1%(37/262)、13.4%(30/224)、25.4%(15/59)、27.8%(5/18)、45.5%(5/11);各年龄组临床妊娠率、抱婴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9.4±2.0)mm,各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平均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依次分别是(11.7±12.3)百万、(10.4±10.8)百万、(9.9±9.4)百万、(10.2±10.6)百万、(8.9±10.0)百万,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不孕年限依次分别为(3.5±1.5)年、(4.3±2.1)年、(5.2±2.7)年、(6.3±3.8)年、(6.3±4.6)年、(6.2±5.2)年;IUI次数依次分别为(1.4±0.6)次、(1.5±0.8)次、(1.6±0.8)次、(1.6±0.8)次、(1.6±0.9)次、(1.7±1.2)次;直径≥14 mm卵泡个数依次分别为(2.8±2.1)个、(2.7±2.1)个、(2.5±1.9)个、(2.5±1.8)个、(2.4±1.6)个、(2.3±1.4)个;不孕年限、IUI次数、直径≥14 mm的卵泡个数总体分布不全相同,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年龄是影响AIH结局的重要因素,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特别是>40岁者应慎重选择IUI,适当减少IUI次数.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传播使结核病疫情更加严峻.利福平是重要的一线抗结核药之一,并且作为耐多药结核病的替代标志物.因此了解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机制对预防及控制耐药结核病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向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合理情绪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对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学合理情绪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对尘肺患者肺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张家口市建国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男性尘肺病患者9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运动训练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学合理情绪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干预,两组干预持续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运动训练每次训练的时间以及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每次呼吸训练、呼吸操以及上肢有氧训练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2.34±2.34)min、(40.66±0.66)min、(13.65±3.65)min,明显多于对照组的(5.22±4.32)min、(24.01±10.67)min、(8.32±5.5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与6 min步行试验(6MWT)水平分别为(1.99±0.30)L、(380.06±23.42)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的(1.82±0.22)L、(357.39±37.74)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尘肺病患者开展心理学合理情绪疗法与运动训练相结合的干预方案,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积极进行运动训练,从而大程度地发挥运动训练作用,大大提高肺部功能与运动耐力.

    作者:柳美欣;温玉萍;郝翠英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时机与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不同手术时机与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24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出血至手术时间<6 h者60例纳入超早期组,6~24 h者64例纳入早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以及随访3个月时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良率、死亡率,并采用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超早期组与早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分别为8.33%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时,超早期组与早期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3.33%和1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超早期组患者的GOS预后评分优良率为78.33%,明显高于早期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WHOQOL-BREF评分为(64.3±20.4)分,明显高于早期组的(53.7±1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手术适应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林雄哲;蔡奋忠;宋毓鸿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海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小肠结肠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灌肠治疗,观察组除给予灌肠治疗外同时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及蒙脱石散2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腹胀消失时间[(2.10±0.76)d vs(1.60±0.68)d]、腹泻消失时间[(3.93±1.05)d vs(2.87±0.82)d]、大便恶臭消失时间[(4.57±1.10)d vs(3.07±0.74)d]及大便常规正常时间[(3.20±0.71)d vs(2.63±0.67)d]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能迅速缓解腹痛、腹泻等肠炎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董琦;张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颅内非典型表皮样囊肿16例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总结颅内非典型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4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术前诊断困难但术后病理提示为表皮样囊肿的16例非典型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术中所见、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6例表皮样囊肿均表现为处于颅内不典型位置、术前影像学特征不明显、囊内含有较多蛋白及胆固醇结晶等非典型表皮样囊肿的特征,以致术前误诊率较高.所有病例均予以手术切除,术后回访1例因病变术中残余而肿瘤复发.结论 术前对于颅内非典型部位及影像学特征不明显的病变应该考虑该诊断.术中尽量全切肿瘤及囊壁是治愈该疾病的关键,术后应进行回访.

    作者:王义彪;赵建农;陈来照;王鹏程;黄垂学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Th1/Th2免疫偏移的作用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Th1/Th2免疫偏移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共134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进行单纯抗真菌治疗,观察组进行蛋白激酶C抑制剂联合抗真菌治疗.治疗前测定患者血清白介素12(IL-12)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治疗结束后7 d、14 d、1个月和3个月各随访一次,3个月后再次测定血清IL-12及IFN-γ水平,以及取阴道分泌物,采用10%氢氧化钾溶液湿片检查是否还存在假菌丝或孢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IL-12及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12及IFN-γ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与随访结束后,观察组治愈53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治愈35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73.9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明显降低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IL-12及IFN-γ水平,纠正Th1/Th2免疫偏移,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梅;陈桥;孙正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肺康复疗法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肺康复疗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于2012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66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为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83)与对照组(n=8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肺康复锻炼,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FEV1/FVC)、运动耐力(6MWT)、呼吸困难(CAT)以及血清炎症因子(CRP、IL-6、TNF-α)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及FEV1/FVC分别为(67.2±9.3)%、(66.3±6.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61.1±8.7)%与(62.2±6.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CAT评分为(8.3±2.3)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0.4±2.1)分,6MWT为(386.5±39.4)米,显著优于治疗前的(301.2±38.8)米,对照组治疗后CAT评分为(12.5±2.4),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0.6±2.2),6MWT为(322.4±39.2)米,显著优于治疗前的(301.5±38.7)米,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CAT显著低于对照组,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CRP、IL-6、TNF-α分别为(3.21±1.68)mg/L、(9.04±1.34)pg/mL、(6.54±0.95)pg/m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3.82±1.71)mg/L、(9.83±1.32)pg/mL、(7.47±0.98)pg/m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CRP、IL-6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康复在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边佳;赵友林;张兵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131I联合99Tc-MD治疗Graves眼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碘131(131I)联合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治疗Graves眼病(GO)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270例Graves眼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43例)和对照组(127例).观察组采用131I联合99Tc-MD治疗,对照组仅使用131I治疗,两组患者均规范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甲亢及突眼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甲亢总有效率分别为95.10%和8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突眼总有效率分别为70.63%和4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度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65.79%,Ⅱ度有效率分别为71.83%和34.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有效率分别为36.67%和2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突眼度、甲状腺容积分别为(17.78±2.42)mm、(25.79±3.23)g,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8.85±2.73)mm、(27.56±3.51)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131I联合99Tc-MD治疗Graves 眼病,能提高患者的突眼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梁坤;李诗运;戴儒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52促进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增殖和侵袭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inc0015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RT-qPCR方法检测linc0015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口腔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CAL27和SCC9细胞转染linc00152-siRNA后,采用CCK8、划痕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CAL27和SCC9细胞增殖、侵袭转移情况.结果Linc00152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SCCA、SCCl5、CAL27和SCC9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人正常黏膜HOK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Linc00152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AL27和SCC9细胞系敲低Linc00152后,CAL27和SCC9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linc00152在口腔鳞癌组织和口腔鳞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下调linc00152表达可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linc00152可成为口腔鳞癌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欧飞;王旭东;张海亮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联合雷替曲塞术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疗效

    目的 研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联合雷替曲塞术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粤北人民医院108例进展期结肠癌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行CME联合雷替曲塞术中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5例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并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FOLFOX4化疗方案8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盆腔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腹腔内出血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8.92%、16.07%、1.78%、7.14%、12.5%,对照组分别为7.69%、19.13%、1.92%、5.76%、9.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年累计生存率为92.85%、3年累计生存率为71.4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5%、6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联合雷替曲塞术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志伟;赖家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性期无效的静脉溶栓脑梗死患者随访研究

    目的 评价在溶栓后24 h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后期能否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中获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至2016年10月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符合24 h内有效的标准,将其余43例症状无明显改善者纳入观察组,并选择发病12 h内入院非溶栓的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在病程90 d后观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无残障(0~2级)受试者百分比、Barthel指数≥75分的受试者百分比.结果 在病程第90 d,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3.83±2.31)分、(4.79±1.94)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无明显残障患者分别为88.01%、69.77%,Barthel指数≥75的患者分别为83.33%、65.12%,组间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24 h未见明显改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 d后较未溶栓的患者有更好的预后.

    作者:邓益东;文国强;陈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女性年龄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促排卵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进行促排卵周期IUI治疗的422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妊娠率、抱婴率、流产率与女性年龄的关系.结果 IUI临床妊娠率为14.5%(614/4228),抱婴率为10.1%(429/4228),流产率为15.5%(95/614);按照女性年龄分为21~25岁组、26~30岁组、31~35岁组、36~38岁组、39~40岁组、>40岁组,各组临床妊娠率依次分别为16.5%(40/242)、16.8%(262/1559)、14.2%(224/1578)、13.1%(59/451)、8.9%(18/203)、5.6%(11/195);其抱婴率依次分别为10.3%(25/242)、12.2%(190/1559)、10.2%(161/1578)、8.4%(38/451)、4.9%(10/203)、2.6%(5/195);其流产率依次分别为7.5%(3/40)、14.1%(37/262)、13.4%(30/224)、25.4%(15/59)、27.8%(5/18)、45.5%(5/11);各年龄组临床妊娠率、抱婴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9.4±2.0)mm,各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平均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依次分别是(11.7±12.3)百万、(10.4±10.8)百万、(9.9±9.4)百万、(10.2±10.6)百万、(8.9±10.0)百万,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不孕年限依次分别为(3.5±1.5)年、(4.3±2.1)年、(5.2±2.7)年、(6.3±3.8)年、(6.3±4.6)年、(6.2±5.2)年;IUI次数依次分别为(1.4±0.6)次、(1.5±0.8)次、(1.6±0.8)次、(1.6±0.8)次、(1.6±0.9)次、(1.7±1.2)次;直径≥14 mm卵泡个数依次分别为(2.8±2.1)个、(2.7±2.1)个、(2.5±1.9)个、(2.5±1.8)个、(2.4±1.6)个、(2.3±1.4)个;不孕年限、IUI次数、直径≥14 mm的卵泡个数总体分布不全相同,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年龄是影响AIH结局的重要因素,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特别是>40岁者应慎重选择IUI,适当减少IUI次数.

    作者:朱娟;黄元华;卢伟英;张毅;李崎;羊在家;马燕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价值,为超声检查诊断慢性足底筋膜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超声测量两次所纳入患者健侧和患侧足底筋膜的厚度,两次超声检查间隔2 d,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验证两次超声检查的重复性测量信度.比较健侧和患侧的ICC,同时对比两次足底筋膜厚度的测量结果.结果 患侧两次超声检查结果的ICC值为0.83,健侧两次超声检查结果的ICC值为0.91,双侧超声检查结果的IC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足底筋膜厚度第1次测量结果为(4.88±0.28)mm,第2次测量结果为(5.63±0.25)mm,两次平均测量结果为(5.26±0.18)mm,均明显大于健侧足底筋膜厚度[分别为(3.79±0.21)mm、(3.97±0.21)mm、(3.88±0.2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可较准确地测量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足底筋膜厚度,评估足底筋膜炎症水肿的严重程度,可为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汤晓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1%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减轻深静脉穿刺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1%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减轻深静脉穿刺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肿瘤内科行深静脉穿刺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利多卡因组(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于清醒状态下用1%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进行局部麻醉,B组患者于清醒状态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进行局部麻醉,均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患者术后2 h、4 h、12 h、24 h各时点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组内比较:A组术后2 h、4 h、12 h、24 h各时点穿刺部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 h、24 h比较,B组术后4 h、12 h穿刺部位疼痛VA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组间比较:术后4 h、12 h比较,B组穿刺部位疼痛VAS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而两组术后2 h、24 h穿刺部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1%罗哌卡因局部浸润于深静脉穿刺部位,术后伤口无明显疼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许培阳;张烨铃;贾广锐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经咽鼓管注射桉柠蒎治疗放射性中耳炎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中耳炎新的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1月因鼻咽癌放疗后被确诊为放射性中耳炎,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的116例(132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鼓膜穿刺治疗54例(65耳),经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置管治疗62例(67耳).穿刺组为自确诊放射性中耳炎后经鼓膜穿刺抽液并注入地塞米松+桉柠蒎溶解液者,置管组为自确诊放射性中耳炎后在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抽液并注入地塞米松+桉柠蒎溶解液者.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3个月、6个月并记录患者的耳闷感、语频气骨导听阈值、中耳压力峰压值改变情况.结果 穿刺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耳闷感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1.54%和82.00%,均低于咽鼓管置管组的94.03%和8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患者语频气骨导听阈均值经治疗3个月、6个月后分别为(30.76±4.82)dBHL和(33.72±3.97)dBHL,均高于咽鼓管置管组的(27.79±5.58)dBHL和(29.32±5.76)dBH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鼓室导抗图峰压值均值分别为(-160±15.0)daPa和(-175±20.0)daPa,均低于置管组的(-150±15.0)daPa、(-140±15.0)da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射桉柠蒎溶液对治疗放射性中耳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文飞;郑银燕;郑芸;彭韶平;廖志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症护理经验与教训

    目的 总结颅内难治性动脉瘤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与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因颅内难治性动脉瘤在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术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应用显微技术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相应的吻合分支血管,进行解剖分离,术后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重点观察护理.结果 本组16例术后均痊愈出院,但出现并发症4例,住院时间延长2周.结论 术后重点加强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12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龙华院区儿科静脉输液的患儿2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例,对照组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及宣教、合理选择穿刺血管、改进固定及按压方法等;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疼痛评分,总结渗漏发生原因,比较渗漏发生率.结果 本组共有12例患儿发生输液时渗漏,渗漏发生率为4.76%;引起小儿静脉输液时渗漏的常见原因包括患儿及家长因素(33.33%)、血管选择不当(25.00%)、穿刺部位固定不稳固(16.67%)、药物因素(16.67%)、拔针按压不当(8.33%);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为(3.69±1.38)分,静脉输液时渗漏发生率为2.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1.54)分和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是减轻患儿静脉输液时疼痛、减少渗漏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扬帆;苏瑜;范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子宫肌瘤组织信号通路分子及MMPs、IL-6、IL-1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子宫肌瘤患者信号通路分子及MMPs、IL-6、IL-10及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患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全切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因宫颈CINⅢ级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分子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MMP-2、MMP-7、MMP-9、IL-6、IL-10的含量,S-P法对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抗氧化信号通路分子ARE、Nrf2含量分别为(79.31±15.24)、(83.53±16.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5±27.17)、(173.41±20.15),增殖信号通路分子Ras、JNK、ERK含量分别为(87.36±13.75)、(92.16±15.31)、(95.47±15.03),高于对照组的(23.69±3.61)、(35.16±6.37)、(34.73±5.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中MMP-2、MMP-7、MMP-9含量分别为(35.24±3.78)、(25.74±4.63)、(38.56±4.39),均低于对照组的(84.57±17.39)、(94.75±16.57)、(85.73±17.41),观察组IL-6、IL-10水平分别为(28.96±0.68)、(16.37±6.42),低于对照组的(39.18±1.56)、(13.25±2.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CD8+及CD4+/CD8+细胞水平分别为(39.63±9.64)%、(29.24±7.62)%、(1.32±0.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9.82±8.75)%、(38.72±6.21)%、(1.96±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s、IL-6、IL-10及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可早期预测子宫肌瘤的发生.

    作者:卢斋;陈华;钟业超;郑小妹;陈曼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唑来膦酸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以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在术后3 d予以静滴唑来膦酸针,对照组术后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两组患者自入院起均予以口服碳酸钙/维生素D3片,600 mg/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骨密度、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特殊序列(β-CTX)浓度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53±0.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为(0.579±0.048)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89±0.052)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的血清PⅠNP浓度分别为(14.22±2.15)ng/mL,(16.52±1.8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17±1.46)ng/mL、(20.82±2.0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的β-CTX浓度分别为(0.18±0.03)ng/mL、(0.22±0.0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1±0.02)ng/mL、(0.30±0.0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好,新发椎体骨折少.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可增加患者椎体骨密度、改善患者疼痛、预防新发椎体骨折,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占道禄;林明侠;林庆彪;陈建;戴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内科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和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ICU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药敏结果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进行判定,采用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60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2.3%(439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1.4%(130株),真菌占6.3%(3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中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0.8%(311株),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284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ESBLECOL)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KPN)占18.0%(5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占36.3%(10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占(MDR-PA)26.4%(75株).多重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57株,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80%.结论 内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且主要为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多重耐药菌.ICU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康福新;王小智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