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何威
临床实践能力是医师在医疗活动中的执行能力、交往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综合能力.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是从学生成长为医生的重要环节.普通外科的临床实习是整个外科学临床实习的关键.当前临床外科学的现实教学和临床需求严重脱节,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低下仍然是临床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1-2] .本文就医学生普通外科实习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报告如下.
作者:付涛;孙梯业;刘宝华;童卫东;罗东林;文亚渊;何渝军;张安平;李春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2 d Sprague-Dawley(SD)大鼠脑少突胶质细胞的分离方法 和生长条件,为少突胶质细胞损伤后髓鞘形成障碍或脱髓鞘疾病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生长时间差异、细胞生长方式及细胞对培养层粘附等特性的不同,采用两次恒温摇床振荡分离纯化法和条件限定培养基培养获取并鉴定高纯度的大鼠少突胶质细胞.结果 培养出突起有如蜘蛛网状的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半乳糖脑苷脂(Galactocerebroside,Gal)阳性.结论 两次恒温摇床振荡分离纯化法和条件限定培养基培养可获取高纯度的大鼠少突胶质细胞.
作者:徐明杰;王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腹腔镜技术的开展为贲门食管区手术提供了新的途径,其显露充分、视野清晰和手术创伤小的优点迅速被医生和患者认可.腹腔镜手术是技术要求较高的手术方式,其二维视野不同于通常的立体视觉,因此要求腹腔镜医生对局部解剖有透彻的理解.本文根据我们实施的腹腔镜贲门食管区手术经验,对这一区域的局部解剖临床意义分析如下.
作者:张伟;王来根;江道振;仇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作为一门生物监测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涉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肿瘤学、血液学、免疫学、遗传学等方面[1],具有检测速度快、测量指标多、采集数据量大、分析全面、精度高、方法灵活等特点.流式细胞作为一项重要技术也成为研究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开展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课程的院校很少.本文就医学研究生开设流式细胞检测术课程的初步探讨.
作者:李飞;路菊;陶忠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脾脏在腹部外伤中是易被损伤的脏器,由于出血量大,伤员可并发出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1998年至2007年对104例脾损伤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正确,对脾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治疗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者在解剖一具中年男尸时,发现腹膜后间隙存在肾和睾丸血管的变异,对其进行了解剖观测,经详细查询文献资料,国内报道很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军;周思;于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微创外科从现代外科学脱颖而出,这是对传统外科学的技术革新,并迅速在全球范围传播、应用,外科学发展进入到了微创外科的时代.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并感到了迷惑:他们在临床上接触到的术式、操作和理念与在学校里所学的大相径庭.为此,我们调整了临床实习计划与方案,以适应微创外科时代的特点,以帮助实习生更好地完成外科临床实习.
作者:刘嘉林;李明岳;夏利刚;余小舫;贝冬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急症之一,大部分患者经内科治疗可得到控制,但少数病例因内科治疗无效而危及生命.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兴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已成为治疗大咯血的一种重要手段[1].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肺结核大咯血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英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科室,其物品的配送有其特殊性,在手术室各项医疗护理活动中使用自动化传送系统,能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管理、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1].我院从2007年7月开始使用了一套三维物流的自动化传送系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这套系统在我院手术室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罗志芳;王震;聂智容;葛衡江;郑朝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技术在基层医院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应用的可行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已经行低位前切除术的12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1年后患者排便功能基本正常.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9.38%),吻合口狭窄4例(12.5%),局部复发2例(6.25%),无排尿功能障碍;有性生活70例,其中3例有障碍.结论 只要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技术对治疗低位直肠癌是一种较安全、有效术式,能够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江庆斌;蔡旌槐;陈健松;苏树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临床实习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临床知识、操作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初步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常规的诊疗操作是临床医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带教医师应重视这部分教学内容[1].本文就呼吸科诊疗操作的临床带教谈点体会.
作者:白莉;余祖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gastroduodenal ulcer,G-DU)是外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常常并发穿孔、出血、梗阻、瘢痕性幽门梗阻及癌变等.近年来纤维内镜、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新型抗酸剂质子泵抑制剂和抗幽门螺杆菌(HP)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改良、扩大迷走神经切断术的应用都大大提高了对G-DU的治疗疗效.但是至今为止,虽然在临床应用了改良扩大迷走神经切断术,对G-DU外科手术治疗尚没有完美无缺的手术方法.药物治疗能否完全替代外科手术治疗上有不同意见[1-2].目前对G-DU不同术式的疗效争论不一,本文就G-DU的临床外科手术治疗与进展作一探讨.
作者:孟镔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其次是坠落伤.肩部为人体的外侧部位,车祸后先着地的部位以肩关节居多,因此发生锁骨骨折比例高,占全身骨折的10%左右,同时,发生肩锁关节脱位的比例也高.为提高肩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本文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临床外科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旭;孟镔;卢海;马腾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手术学教学肩负着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专业行为、职业态度,提高角色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的重任,其基本方式是通过动物手术的实习来实现,实验动物在这个过程中担任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2].本文就手术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动物犬重复利用率探讨如下.
作者:周小林;付俊佳;张天飞;侯晓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 临床上常合并高位截瘫, 伤情较严重, 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 甚至终身残疾.Halo-Vest架又名胸背心,是目前唯一可在三维维持颈椎稳定性的外固定支具.我科自2006年以来对9例颈椎损伤病人实施Halo-Vest架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胃肠道穿孔是常见的急腹症,腹部X线平片及透视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但有20~30%的穿孔病人腹部平片发现不了膈下游离气体,而CT对膈下游离气体有更高的发现率[1-2],本文对25例胃肠道穿孔患者的腹部X线平片及CT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的游离气体征在胃肠穿孔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晓斌;刘婷;马赞红;王书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在横切口(Stewart切口)的基础上对内侧乳腺癌患者手术切口进行改良,成为逗号形横手术切口,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80例可以行横切口的内侧乳腺癌手术(非保乳)病人,采用横切口(对照组)和逗号形横手术切口(实验组)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病人皮瓣坏死和肩关节活动恢复等指标.结果 采用逗号形横手术切口的内侧乳腺癌病人,切口皮肤坏死率较低,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逗号形横手术切口应用滑行皮瓣原理,较好地利用了外侧过多的皮肤,解决内侧乳腺癌可用皮肤较少的问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何兆群;黄细妹;凌洁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医疗纠纷是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外科领域尤其如此.但多数纠纷往往缘于医患沟通不畅或无效[1].由于皮肤外科手术绝大部分属于非急诊和不涉及挽救生命、风险相对较低,所以此领域中的医患沟通一直未被重视,很随意或不规范,甚至不签定手术同意书.医患沟通是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前提.因此建立一套适合皮肤病学领域的医患沟通模式、强化医患沟通基本训练是当前迫切任务[2].
作者:吴军;何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变性疾病,中老年发病,起病缓慢,慢性进行性发展,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异常和运动减少为主要表现.主要病变在黑质致密带,可累及蓝斑、迷走神经背核等.尽管病理改变位置明确、局限,但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文就PD发病机制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艳玲;苏炳银;文灿;梁亚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护理进修教育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提高中、高级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方法之一,已成为普及继续教育的重要手段[1].护士长作为科室护理教学的负责人,其组织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如何发挥护士长在临床护理进修生带教中的作用,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临床教学实际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俐;向国春;张艳琳;冯梅;樊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