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

安仲军;石昌国;白桦;李东风;谷有良;裴艳志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外科治疗
摘要:小细胞肺癌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恶性程度高的一种,占肺癌总数的15%~20%.临床特点是生长迅速,淋巴和血行转移早.多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我院自1996年至2007年手术治疗小细胞肺癌66例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媒体实物演示双向控制系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形态学基础课,实验课程在解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如借助标本、模型、挂图等基本的辅助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信息传递过程的需求[1].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我实验中心设计安装了多媒体实物演示双向控制教学系统,该系统具有多媒体的融合性、交互的智能性、细微结构图像显示清晰性以及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等多种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朝伦;余资江;李宏伟;余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体会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伤口,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外毒素主要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细胞,患者表现为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肌肉强直、牙关紧闭、甚至因呼吸肌痉挛引起呼吸肌麻痹引起窒息而致命[1].本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护理在降低该病的死亡率,减少后遗症中起关键作用.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11例破伤风病人,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燕;李小安;陈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颅咽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因肿瘤生长在鞍部而常出现类似垂体瘤的局灶症状[1],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升高、视力视野障碍、垂体功能低下、下丘脑损害等.手术治疗是首选,但术后患者病情多变,可出现尿崩症、体温失调、下丘脑损害及垂体功能减退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术后病情观察是否严密,护理措施是否得当,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我科2005年9月至2008年8月行颅咽管瘤手术48例并进行了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应用解剖与手术学网络课程的建立

    网络课程建设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应用解剖与手术学网络课程可以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可扩展的教学平台,为学员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是应用解剖与手术学教学的重要工具.

    作者:邱全光;郭光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

    食管癌是常见的肿瘤,外科手术切除仍是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手段.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加上气管插管等侵袭性操作,极易导致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1].我科从2003年1月至2007年7月共收治食管癌65例.因注意加强围术期呼吸道管理,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步月红;庞会娟;李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可为自发性、外伤性和人工气胸.进入胸膜腔的气体改变了胸膜腔的负压状态,肺组织部分或者完全被压缩.单侧肺受压不超过30%者,多无明显症状,不需特殊治疗,可自行吸收.如超过者临床表现明显,均需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1-2].我科从2003年至2006年共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36例,其中有27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术而康复.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芹;王晓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多媒体在外科学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逐渐进入临床外科教学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作为外科学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这一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在外科学教学中的作用,真正做到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

    作者:段小军;杨柳;戴刚;陈光兴;郭林;陶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55例胰头癌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胰头癌外科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55例胰头癌患者施行手术的病例.根治性切除术153例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8例,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0例,全胰切除术5例;姑息性手术102例中,胆肠Roux-Y吻合术33例,胆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69例.结果 手术切除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10%,80年代为20%,90年代为30%.手术并发症3个年代分别为50%、30%、20%.尤其是胰漏发生率自20世纪70年代的25%到90年代明显下降为5%.手术死亡率3个年代分别为15%、8%、5%,而5年生存率则从20世纪70年代的5%、80年代的8%提高到90年代的10%.结论 手术操作的不断改进和积累,术前对病情的评估和准备以及术中和术后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效果的关键.

    作者:凌永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胆囊结石成因的研究进展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随着发病率的日趋增加,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尽管目前对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机制仍不十分明了,但近年来胆石成因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文霞初;刘晓富;刘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肝胆外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不断提高,临床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而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的现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2].肝胆病科的工作环境以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肝胆病科护士是受到职业危害高的群体之一.本文就肝胆外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报告如下.

    作者:米娜;李洪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人运动功能调查分析

    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为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一直以来对其运动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并未进行动态观察.我们于20C16年5月至10月对某部队干休所老干部进行了神经系统健康状况调查,并于2007年1~6月选择部分普通人群老年人设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了军队老年人运动功能的变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建敏;孙彦波;孙淑艳;刘夏;曹巍巍;段英辉;刘又玮;马晓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症胰腺炎外科治疗体会

    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SAP的死亡率较以前有了明显下降,但仍在10%左右,合理及时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1].本文对我院2006年4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8例SAP的外科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冀有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倾倒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胃大部切除术为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常用术式,倾倒综合征(dumping syndrome)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偏食、厌食、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的原因之一[1].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的38例倾倒综合征临床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牛鹏辉;孟镔;曹明炎;周维;任守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股沟斜疝传统手术法与无张力补片法疗效的临床分析

    腹股沟斜疝发病原因有腹壁强度降低和腹腔内压力增高两大因素.目前有学者认为传统经典手术方式已被弃用,也有人认为任何斜疝应首选无张力补片[1].本文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8年8月腹股沟斜疝手术245例,探讨传统手术法与无张力补片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磊;孟镔;赵凯;张智;王超;宫绪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钛金属网板修补颅骨缺损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钛金属网板修补颅骨缺损的效果及方法.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在全麻下进行,缺损的颅骨用钛金属网板修补,术后皮下置负压引流管防止皮下积血、积液,48 h内拔除引流管.结果 35例颅骨缺损致头颅外观畸形均较好修复,无并发症发生.二维钛网硬度大,适合较大颅骨缺损修补,三维钛网容易塑形,适合中等大小颅骨缺损修补.结论 采用钛金属网板修补颅骨缺损手术,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选择合适型号及规格的钛网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郑广顺;徐志纯;郭金陶;马书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泌尿系结石的体会

    老年泌尿系结石患者临床比较多见,其治疗方法以往多为外科手术,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老年病人不宜接受,尤其是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我院碎石中心自2006年7月至2008年3月采用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治疗45例老年泌尿系结石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景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检验学实习教学的探讨

    医学检验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娴熟的实验操作技术.而临床检验学着重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术,并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培养优秀的检验医师起着重要作用.多年来,我们一直探索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教学工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庆海;府伟灵;张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局部解剖学中常见三角区及临床意义

    在人体内有许多三角区,它们是局部解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有的三角区是手术中寻找血管的标志,有的是穿刺部位,有的用作鉴别疾病,有的为危险区等.因此掌握三角区对系统学习局部解剖学,指导临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亚非;唐中生;宋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4例的体会

    脑梗死目前已经成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更好地治疗脑梗死患者,本文收集了我科应用舒血宁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治疗的128例脑梗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现将其中64例脑梗死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安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住院总医师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作用

    神经病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涉及面较广的临床学科,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理论性,概念抽象、病种繁杂,加之神经病学临床实习课时少,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住院总医师在实习生的教学培训中肩负着董要的作用.住院总医师虽然不是实习生的直接带教老师,但是作为住院总医师来讲参与实习生的培养是其工作的一部分.本文就住院总医师如何指导并积极配合带教老师,参与实习生培养的一些观点、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桂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