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腔肿瘤精确放疗真空袋固定技术探讨

杨永留;袁亚文;黎世秋;李传云

关键词:盆腔肿瘤, 精确放疗, CBCT, 真空袋, 固定技术
摘要:目的 探讨盆腔肿瘤患者精确放疗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的优缺点,寻找改善方法.方法 将48例盆腔肿瘤患者分成A、B两组,A组患者采用原有真空袋体位固定;B组采用改良加长缩窄真空袋体位固定,CT定位后在直线加速器机器上做精确放疗,应用锥形束CT(CBCT)观察重复性结果.结果 两组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左右X轴方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脚Y轴和腹背Z轴方向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过改良加长缩窄的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可以明显改善盆腔肿瘤的体位固定精度,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减小患者的计划靶区(PTV)范围,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性与癌性腹腔积液的CT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CT诊断良恶性腹腔积液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临床以大量腹水待查收住的患者47例,使用GE 64排螺旋CT,CT观察内容包括:①壁腹膜增厚的形式、分布范围及强化特征;②腹水分布形式;③大网膜改变;④肠系膜改变;⑤腹腔淋巴结改变.结果 结核性腹膜炎中有5例表现为包裹性积液,16例表现为壁层腹膜显著现状均匀强化;8例表现为肝脏背膜下高密度积液;4例表现心包膜的弧线状钙化;7例表现为腹腔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合并病灶中央钙化;结论 CT表现结合临床以及实验室检查可以作为鉴别诊断腹水性质的有效手段.

    作者:穆合塔尔;李辉;陈杰;刘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阴道彩超与MRI评价不孕症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决定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尚缺乏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可靠标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经阴道彩超评价子宫内膜形态、厚度、血流、容积以及核磁共振评价子宫内膜代谢、血流灌注等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陈玲;赵云;胡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利培酮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11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利培酮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疗效.方法 11例入选患儿在原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利培酮,剂量0.5~1.0 mg/d,分别在接受利培酮治疗前、治疗半年后进行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评估.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儿在社交、感知觉、行为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1),疗效明显.结论 利培酮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在不良行为控制的基础上能明显改善认知,提高社交能力,而且副作用轻微,值得推广.

    作者:焦云;刘李燕;蔡小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综合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于本院采用常规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的33例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的33例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转移相关因子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8.79%,放射性气管炎、胃肠道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21%、12.12%和6.06%,均低于对照组的33.33%、24.24%和21.21%,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肿瘤转移相关因子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综合疗效较佳,安全性也较高.

    作者:赵登平;张社军;李民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31I治疗巨大甲状腺肿性Graves病104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131I治疗巨大甲状腺肿性Graves病的治疗效果和131I使用剂量的优化.方法 经过131I治疗104例巨大甲状腺肿性Graves病患者,依据SPECT甲状腺断层显像确定甲状腺质量为70~200 g,平均(93.2±27.5)g,根据患者个体因素确定个体化的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剂量,一般每克甲状腺131I剂量范围为3.7~7.77 MBq,给予的131I治疗剂量范围为518~1 369 MBq.结果 一次131I治疗后,60例(57.7%)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30例(28.9%)大部分缓解,8例(7.7%)部分缓解,4例(3.8%)甲减,仅2例(1.9%)无效,且无效的2例患者经第2次131I治疗后都明显缓解.结论 131I治疗巨大甲状腺肿性Graves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依据甲状腺断层显像确定甲状腺质量和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确定个体化的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剂量可以优化131I治疗效果.

    作者:赵小艳;陈再君;罗茂香;许先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肛缘吻合术12例

    目的 探讨超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肛缘吻合术的方法.方法 本组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47~72岁,平均56.3岁;其中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6例,腺瘤恶变3例;CEA水平升高8例,正常水平4例.术前腔内B超提示癌肿均未超过浅肌层,未形成环肠腔生长.Dukes分期均为B期.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肛缘吻合术.结果 所有12例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瘘和肛门狭窄,6例患者因术后肛门排便疼痛于1个月后在骶麻下摘除吻合器钉.术后均有便意和排便感觉.全部病例随访3~6个月,排便次数≤3次10例,4~5次2例.结论 超低位直肠癌Dukes分期不超过B期的病例实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肛缘吻合术是一种有效的保肛方法.

    作者:陈少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反应蛋白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设为NSCLC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26例设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随访NSCLC组1~5年,观察C反应蛋白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NSCLC组术后CRP水平显著下降,上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RP的升高,肿瘤分期上升,而两组高低组间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CRP水平组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CRP水平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远期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对推测术后NSCLC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樊志明;黄超红;贺红桂;郑宏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FGF-21对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兔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FGF-21对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兔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建立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实验分为四组,A组:生理盐水治疗组;B组:FGF-21治疗组;C组:胰岛素治疗组;D组:FGF-21+胰岛素治疗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4周末血脂的变化.结果 (1)B、C、D组均较A组可明显的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FGF-21剂量时,可有效地降低血糖及餐后2h血糖.(2)与A组比较,B、C、D组均可明显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对血脂调节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F-21可改善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兔的糖脂代谢,和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FGF-21可协同胰岛素调节脂类代谢.

    作者:邓琼;郭皖北;刘韵;张蓉;赵胡娟;许雪辉;张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软衬材料用于下颌双侧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软衬材料用于下颌双侧游离端缺失修复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48例下颌游离端缺失后,牙槽嵴低平、旧义齿修复产生压痛反复调改无法缓解和旧义齿固位力差、咀嚼效率低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自凝软衬材料衬垫旧义齿,一组常规用自凝捌脂衬垫,并于衬垫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使用义齿衬垫前后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对比发现,用义齿软衬材料后,患者反映咀嚼功能、固位功能和舒适性得到显著改善P<0.01).结论 对牙槽嵴条件差的下颌双侧游离端缺失的患者,使用软衬材料衬垫义齿修复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勇伟;谢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一直是困扰临床各科室的护理安全问题之一,针对不同原因,尽早采取有效护理防范措施,能有效避免或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本文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等方面综述相关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郭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冠心病血浆ApoA1/ApoB值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值及其他血脂指标在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2011年于天津市胸科医院行冠脉造影(CAG)的患者550例,根据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组,其中冠心病组包括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分别测定患者血浆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1/B (ApoA1/ApoB)值.结果 ApoA1/ApoB值与冠脉病变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ApoA1/ApoB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P<0.01).结论 ApoA1/ApoB值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相对于其他血脂因素更有意义.

    作者:刘祎;刘寅;孙根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例毒蛇咬伤致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护理

    毒蛇咬伤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而严重,症状复杂,生命体征变化快,容易造成多个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就治,死亡率为0%~35%[1].感染性休克是较常见的危重急症,是严重的全身性病态综合征,由于休克时血液灌注的急剧减少,导致各脏器功能衰竭.多年来,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50%)[2].临床需尽早诊断,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从而减少并发症、致残率及死亡率的发生.

    作者:雷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药物减少无痛胃镜检查中依托咪酯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减少无痛胃镜检查中依托咪酯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160例静脉全麻下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咪达唑仑组(M组)、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和单纯依托咪酯组(E组)各40例.记录四组患者麻醉前(T0)、入睡时(T1)、术后(T2)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记录四组患者手术时间、呼唤睁眼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肌阵挛、恶心呕吐、肌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M、P、S组恶心呕吐肌阵挛发生率均低于E组(P<0.05),S组肌阵挛率发生率低于M、P组(P<0.05).结论 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均能有效减少依托咪酯所致的肌阵挛、恶心呕吐发生率,尤以舒芬太尼效果为佳.

    作者:王启明;蒋军;陈东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03-2010年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时段新生儿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的变化,以提高预防及医疗护理技术,减少死亡率.方法 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按时间段分为前4年和后4年,分析总体新生儿、早产儿、足月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变化.结果 新生儿总体死亡率为2.82%,早产儿为7.5%,足月儿为1.21%,其中死亡病例中,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64%,占大多数.2003-2010年前3位死亡原因是新生儿感染(29.73%)、呼吸窘迫综合征(28.57%)、新生儿窒息(24.32%),前4年以新生儿窒息为主,后4年以新生儿感染为主.早产儿前后4年比较,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比例明显下降,新生儿感染死亡比例明显上升.足月儿前后4年比较,新生儿窒息死亡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随着对危重新生儿抢救的成功,目前新生儿窒息、NRDS死亡率下降,但新生儿感染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应注意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郑丽玲;黄小凤;周冰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GSTM1基因多态性与海南中老年胃癌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初步研究生物转化酶类谷胱甘肽转硫酶M1(GSMT1)基因缺失多态性与海南中老年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中老年胃癌患者血液DNA 130例作为实验组,体检科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血液DNA138例作为对照组,利用PCR技术对所有的DNA样本进行GSTM1缺失多态性的检测.结果 GSTM1(-)/GSTM1(+)在实验组中的检出率为29.8%/70.2%,在对照组中的检出率为18.8%/81.2%,两组间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38,P=0.033<0.05).结论 GSTM1基因缺失多态性与海南中老年人群胃癌易感性有关,GSTM1(-)可能是海南中老年胃癌患者的易感基因型.

    作者:王文文;杨文明;张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睾丸良性病变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睾丸良性病变MRI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睾丸良性病变患者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中,良性畸胎瘤2例,表皮样囊肿2例,leydig细胞瘤3例,肉芽肿性炎症3例,结核2例.MRI对睾丸病变定位准确,大多数病变具有一定特征性,良性畸胎瘤可含有脂肪组织或钙化灶,表皮样囊肿有包膜存在,炎症和结核鉴别主要依靠阴囊隔是否有侵犯,leydig细胞瘤无明显特征,容易误诊.结论 运用MRI仔细观察睾丸良性病变的形态特征、信号、强化程度及周围情况,有利于病变的定位,有助于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邱喜雄;雷益;杜立新;冯宇宁;陈华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33例结肠癌多层螺旋CT诊断与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癌在16排螺旋CT上的直接与间接影像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结肠癌的螺旋CT影像表现.结果 结肠癌主要CT表现有肠壁增厚、强化异常、肠腔肿块、肠腔狭窄、肠梗阻、周边外侵、腹腔脏器转移.结论 结肠癌因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所发生部位的不同,其影像表现多样,对特征性影像加以把握,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和疾病的检出率.

    作者:史云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娱乐场所975名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三亚地区不同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情况,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提高干预效果.方法 使用中国性病控制中心编制的《防治性病对预防艾滋病的作用研究》实施方案,对975名不同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作抽血检测.结果 高档场所服务小姐梅毒ELISA检测阳性率为3.33%,TRUST检测阳性率为1.80%;中档场所服务小姐梅毒ELISA检测阳性率为7.36%,TRUST检测阳性率2.99%;低档场所服务小姐梅毒ELISA检测阳性率为36.00%,TRUST检测阳性率18.00%.不同娱乐场所服务小姐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档场所服务小姐平均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未接受健康服务比例高、安全套使用率低、梅毒等性病感染率高.结论 娱乐场所各档次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梅毒感染与女性性工作者健康行为特征和安全套的使用率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范和发;张择榕;郑纪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术与保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Meta分析

    目的 对手术与保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至2012年3月)、EMBASE(1966年至2012年3月)、Cochrane图书馆(2012年1月)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至2011年12月),并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跟腱断裂治疗后的再断裂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伤口感染率进行评价.结果 分析显示:(1)再断裂率:开放手术显著低于保守治疗,开放手术与经皮缝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石膏固定与术后功能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守石膏固定与保守功能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并发症发生率:保守治疗与经皮缝合显著低于开放手术,术后功能治疗显著低于术后石膏固定,保守石膏固定与保守功能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伤口感染率:保守治疗与经皮缝合显著低于开放手术,术后石膏固定与术后功能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放手术再断裂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但并发症发生率和伤口感染率高于经皮缝合与保守治疗.术后功能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石膏固定.但因研究质量的局限性,经皮手术与保守治疗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熊小龙;王和驹;马心赤;邱勋永;林崇正;王快胜;张燕翔;陈汉东;曾德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气囊填塞止血法在高血压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瑞纳凝胶止血气囊填塞止血治疗高血压鼻出血的止血效果、创伤程度和临床可操作性.方法 68例高血压鼻出血住院病例依据鼻腔填塞止血方法不同,分为瑞纳凝胶气囊填塞组(n=40)和凡士林纱填塞组(n=28),评价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鼻腔黏膜创伤程度.结果 瑞纳凝胶气囊组和凡士林纱组在填塞后48h内鼻腔止血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拔除填塞时鼻内镜检查结果方面,瑞纳凝胶气囊组较凡士林纱组鼻腔黏膜创伤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囊填塞止血法止血效果确切,创伤小,临床操作简单,适用于高血压病鼻出血患者的局部治疗.

    作者:朱任良;阮玉珊;陈文勇;夏纪严;李云英;刘春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