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超;许汉标;晏继银
目的 观察重比重与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的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 根据ASA标准将60例Ⅰ~Ⅱ级产妇随机分为重比重组和等比重组各30例.重比重组于L3~L4椎间隙腰穿,针斜面朝头侧,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1 mL混合液)1.8 mL,注射速度为0.2 mL/s,等比重组注入0.5%等比重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 mL加0.9%生理盐水1 mL混合液)1.8 mL,注射速度为0.2 mL/s.分别于注药后2、5、10、15、20、25、30 min记录镇痛平面和下肢运动阻滞程度.结果 等比重镇痛与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短于重比重组(P<0.05),等比重组镇痛满意率和麻醉阻滞平面明显低于重比重组(P<0.05),两组的麻醉并发症和新生儿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重比重布比卡因更适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作者:严映霞;伍智慧;牟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T影像处理技术在脊柱畸形矫形手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脊柱畸形矫形患者同期行X 线片、CT检查,其中CT检查图像处理主要为3D骨重建和3D重建加CTA联合成像.结果 X线平片无法进行动态旋转观察,并且椎管内结构情况不满意.CTA联合成像和3D骨重建在脊柱侧弯的椎体显示方面效果均优于X线平片,重建图像可以旋转任意角度,切除干扰肋骨,从而可以发现脊柱三维空间的畸形.在CT测量的值中,骨桥的CT值大,正常椎体的CT值少,各个组织间的CT值多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影像处理技术在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中的应用能在侧弯椎体确认、椎体旋转度测量和椎管显示方面获得很好的效果,同时不同骨组织的CT值也明显不同,从而为手术设计提供了参考.
作者:韩学明;夏伊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支架植入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支架植入联合放疗患者72例为联合组,单纯支架植入患者32例为支架组,单纯放疗患者46例为放疗组.比较各组患者吞咽困难情况、生存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联合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3%、41.7%、27.8%,高于支架组(21.9%、6.3%、3.1%),两组比较差显著(P<0.05);高于放疗组(60.9%、39.1%、26.1%),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相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和支架组吞咽困难评分均较放疗组显著降低(P<0.05).各组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支架植入联合放疗可以缓解吞咽困难,改善生存率,是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安全可行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作者:敖智容;秦红;刘伟;邓应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20(Hsp20)在大鼠急性尿潴留(AUR)模型膀胱中的表达及其与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通过结扎尿道口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尿潴留动物模型,利用充盈性膀胱测压的方法检测膀胱收缩功能,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分别检测急性尿潴留膀胱排空后不同时相点(0 h、1 h、6 h、12 h、24 h、3 d、5 d、7 d)大鼠膀胱逼尿肌Hsp20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比较尿潴留后不同时相点Hsp20含量的差异.结果 AUR 后1h、6h、12h、24h组大鼠逼尿肌收缩力呈时间依赖性递减,均较0h组显著下降(P<0.05);3d、5d、7d组大逼尿肌压较1h、6h、12h和24h组显著回升,但仍低于0h组和对照组(P<0.05);AUR各组Hsp20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梗阻后24 h内Hsp20表达呈逐步上升趋势,而24 h至7 d则是逐渐降低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UR后膀胱逼尿肌中Hsp20表达的上调很可能对逼尿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AUR后Hsp20的高表达可能也是逼尿肌细胞收缩功能受到抑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闫书贤;王永权;熊智勇;邓建平;卢根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虹膜囊肿(iris cyst,IC)是葡萄膜的良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是除虹膜痣以外的相对多见的虹膜肿物[1].治疗方法过去以手术切除为主,现以手术切除和激光光凝治疗为主.本文对1991年以来我科收治的8例虹膜囊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就虹膜囊肿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蒋炜;张衡迪;段烈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Y型钢板和双钢板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疗效差别.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成人肱骨髁间骨折患者5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Y型钢板组和双钢板组,每组29例,术后采用改良cassebaum肘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结果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Y型钢板组肱三头肌舌型肌瓣入路1例患者没有骨性愈合,其他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患者术后无迟发性尺神经炎、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发生,无异位骨化.两组患者对比均显示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患者优良率显著高于采用肱三头肌舌型肌瓣入路者,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双钢板治疗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预后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柏生;王少恒;蔡新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如同肿瘤一样,至今仍是医学界众多研究者难于攻克的课题.膀胱功能障碍是SCI后亟待解决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它引起严重的尿潴留和尿路感染,是导致脊髓损伤病人主要死因之一.目前重建SCI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方法还在不断创新与更新中,一些新方法让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得到恢复,使治疗更人性化,舒适化.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将目前治疗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小娟;曾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组织来源的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特性,探讨不同组织来源对细胞培养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正常人、青光眼患者及翼状胬肉患者Tenon囊组织,均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成纤维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于相同培养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拍照记录,分别取传代第3、4、5代的成纤维细胞,于接种后第3天行MTT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 青光眼组、翼状胬肉组较正常人组Tenon囊成纤维细胞离体培养细胞生长无明显差异,培养细胞2 d至6 d处于对数生长期.结论 青光眼、翼状胬肉患者Tenon囊组织离体培养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及增殖特性较正常人无明显差异,提示对相关疾病的研究及药物治疗的评价应以体内实验为主要参考,才能准确进行评估.
作者:朱晓燕;李磊;鲜光军;李海军;谢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前庭大腺囊肿是女性外阴部常见的囊肿,一般为单侧,呈椭圆形,由大阴唇后1/3深部向外膨出,合并感染时致局部肿胀、疼痛需手术治疗[1].为保留腺体功能,一般采用造口术.我院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收治52例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患者,分别行挂线造口术及单纯切开造口术治疗,现将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亚琳;段迎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义眼台植入术大多并发结膜、巩膜裂开、义眼台暴露[1-2]、浅结膜囊、感染等,而眶脂肪萎缩发生比较少.为了积累临床资料,现将我院2009年5月收治的1例义眼台植入术后眶脂肪完全萎缩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蒋炜;韩非;段烈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氟氯西林钠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性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如皮肤、软组织、呼吸道感染等[1].长春西汀注射液为脑血管扩张药,常用于改善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所引发的各种症状[2-3].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将氟氯西林钠(商品名为依芬,国药准字号H20080369,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白色结晶粉状,规格为每支0.5 mg)和长春西汀注射液(商品名为润坦,国药准字H20052017,郑州羚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液体状,规格为每支5 mL,30 mg)两种药物序贯输入时,输液管内出现乳白色浑浊并有沉淀物,提示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的、标有刻度并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使其顶端置入上腔静脉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开始使用,是一种安全的置管方式[1].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2],PICC导管可留置近2年.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因多种因素引起导管口端堵塞,成为困扰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有学者报道发生率可高达30%[3-5].因此准确熟练的掌握封管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安全有效地在实践中应用好PICC封管技术,笔者就近期其在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谭莲;罗维;李维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黄连素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阿霉素(每周2.8 mg/kg,共10周)以建立SD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的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黄连素治疗组(10只)与安慰剂对照组(10只),并随机选取10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黄连素治疗组予以黄连素21 mg·kg-1·d-1,灌胃4周,正常对照组与安慰剂对照组予以等量蒸馏水.采用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脑钠肽(BNP)及iNOS基因表达.结果 黄连素治疗组的血清BNP、TNF-α的值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CHF安慰剂组的水平(P<0.05);黄连素治疗组iNOS基因表达明显低于干预前和CHF安慰剂组(P<0.01).结论 黄连素抗心衰机制与其降低心衰大鼠的血清BNP、TNF-α水平和抑制iNOS基因的表达相关.
作者:张恩浩;钟国强;黎庆捷;何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终需要学生独立操作和实践.让学员参与整个教学,尤其是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才是21世纪培养创新开拓型医学人才的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在老师引导下建立学生讨论小组,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进行具体讨论的一种教学模式[1].我科自2006年开始便在门诊换药的创面处置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玲;邓武权;陈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解剖学教学需要大量尸体,而尸体来源越来越困难,教学标本尸材的紧缺已成为解剖学教学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为充分利用局部解剖教学后残余的骨骼标本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节省教学开支[1],本校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含麻醉方向)学生组成了大学生自主创新性实验项目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局部解剖教学后尸体残余的骨骼进行处理,摸索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制作骨架的方法,现将相关制作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龚恩惠;匡丽云;敖家驹;张万贵;李珍;江会勇;余修贵;陈惠;傅文学;徐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行胃癌手术患者机体免疫细胞的影响,为合理选择麻醉深度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择期行胃癌手术患者8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全身麻醉,治疗组和对照组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分别为35~50和58~67.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2 h和术后24 h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CD3-CD16+CD56+)数量.结果 两组患者CD3+、CD4+值于手术2 h和术后24 h时显著降低,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手术2 h、术后24 h两个时间点的上述指标值下降没有对照组明显(P<0.05).各时间点两组CD8+值组内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K细胞的数量于手术2 h和术后24 h时显著降低,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手术2 h、术后24 h两个时间点的NK细胞的数量下降没有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胃癌手术对患者有一定的应激作用,从而对免疫系统产生损害,而选择比较浅的麻醉深度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有利于减少免疫功能的损害.
作者:尹尧;刘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体骨肉瘤组织中的Ez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例骨肉瘤和15例良性骨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zrin的蛋白表达,应用RT-PCR检测Ezrin mRNA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zrin蛋白及mRNA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其在良性骨肿瘤中的阳性表达(P<0.05);Ezrin mRNA表达的阳性率和骨肉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无关.结论 Ezrin可能参与了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Ezrin的表达情况可作为评估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的一项指标.
作者:丁健;李智;文哲;李敬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外科无菌技术是以预防手术伤口感染为目的,在手术、穿刺、注射、换药等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和技术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无菌技术是外科手术基本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手术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外科无菌技术的教学效果,对手术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艳;周小林;兰阳军;杨爱军;文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机械通气患者由于导管和牙垫的刺激,不易进行口腔护理,易发生口臭、口腔炎、口腔溃疡等,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原因[1].而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以棉球擦拭为主,清洁口腔的效果较差,常需第2次口腔护理.采用电动牙刷和替硝唑漱口水冲洗降低了细菌在口咽部及插管管壁的吸附能力,更好地预防感染发生.采用电动牙刷和替硝唑漱口水冲洗我科对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40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使用电动牙刷和替硝唑漱口水冲洗的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扬;李春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33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3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病历资料,探讨诊断方法、手术原则及切口选择.结果 33例患者中,术前通过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确诊有25例(75.8%),高度怀疑术中探查确诊的8例(24.2%),其中在转入15例中院外误诊、漏诊10例(66.7%).入院后均在72 h内明确诊断及手术,手术径路选择腹部切口19例(57.6%),胸部切口10(30.3%),采用胸腹联合切口4例(12.1%).结论 创伤性膈疝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合并多部位严重损伤或休克,故容易误诊漏诊.因此,早期正确诊断是其治疗的关键,手术是其唯一的确定性治疗方法.
作者:邱晋;郭国宁;任小宝;王庭刚;徐华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