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42例疗效观察

孙树乾;武银铃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岛素, 强化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不同餐后血糖值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方法 对4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以同期口服药物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50例为对照组.将餐后血糖值以<13 mmol/L、13-16 mmol/L、>16 mmol/L分为A、B、C三组.观察三个月后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 A组无明显差异,B、C治疗组优于对照组(B组P<0.05,C组P<0.01).结论 餐后血糖愈高,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治疗疗效愈好.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1例急性牙龈乳头炎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31例急性牙龈乳头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法 对31例误诊误治急性牙龈乳头炎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急性牙龈乳头炎极易发生误诊误治,局部治疗方法疗效佳.结论 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检查以及规范的口腔诊疗,可以大限度的预防误诊误治,提高治愈率.

    作者:莫清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正畸门诊14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要求矫治的患者,使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分别拍摄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均经6-9个月(平均7.8个月)的前方牵引矫治治疗.Ⅲ类错(牙合)畸形纠正,A点前移,上、下颌骨间不调改正,侧貌改善明显.结论 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应用前方牵引可促进上颌发育、前移,抑制下颌向前方生长,能有效改善患者侧貌外形.

    作者:董建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异常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尿酸(UA)和血清胆红素异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2例CHF患者为研究组,按心功能分级分为2组:心功能Ⅲ-Ⅳ级组41例;心功能Ⅱ级组31例.另外选取3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入院当天或第2天测定其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其中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治疗1周后复查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结果 与心功能正常对照组及心功能Ⅱ级患者比较,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尿酸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一周,心衰有效纠正后,复查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心功能Ⅱ级患者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心衰患者观测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助于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及其治疗效果.

    作者:郑文权;张洁;林群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NO与下尿路功能关系的研究现状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微小的、可扩散、多功能的跨细胞信使,已被证实在人体多数器官、组织的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NO在生物学、医学研究中十分活跃.

    作者:吕联辉;颜醒愚;孙建国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32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均予以吸氧、糖皮质激素及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实验组联合BiPAP治疗.分析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生命体征、PEF.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有所增加,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肯定,是一种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

    作者:李喆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肺结核影像特征分析——附24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包括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皮肌炎.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发肺结核的82例糖尿病患者、17例SLE患者、17例RA患者、5例皮肌炎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并与12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对照.结果 与单纯肺结核相比,糖尿病肺结核病灶多发生在非结核好发部位(P<0.01),多表现为干酪性坏死与空洞样病变(P<0.01),病灶多呈支气管播散(P<0.01),而纤维增殖灶少见(P<0.01).SLE、RA、皮肌炎长期应用激素肺结核表现为粟粒状阴影的明显多见(P<0.01),其中不均匀性粟粒状阴影更是其特征性影像表现,单纯肺结核组未曾见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在影像学表现上有明显差别,应引起临床医师在诊断、鉴别诊断上的高度重视.

    作者:孙勤;张青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MTT法测量血链球菌的应用

    目的 探索MTT法用于血链球菌(S.sanguis)活菌计数的可行性及具体应用过程中的实验条件.方法 以菌落形成单位法为标准对照.实验通过改变比色的波长、反应时间、试剂剂量、细菌菌龄等实验条件,获得MTT法的一系列参数,对S.sanguis进行活菌计数,并与菌落形成单位法所测的细菌数量相比较.结果 MTT法与菌落形成单位法的测量结果是一致的,并且对于不同菌龄的S.sanguis均适用.结论 MTT法可以用于检测S.sanguis的活菌数量,并且具有快速、方便等优点.

    作者:王忠朝;范丽苑;蒋俊强;蔡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颈椎急性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颈椎急性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8例颈椎急性损伤病变的CT三维重建图像,并与轴位螺旋CT图像比较.结果 18例颈椎急性损伤病变中,无骨折性寰枢椎脱位5例;颈椎骨折13例,其中并有寰枢椎脱位4例,下颈椎体旋转或/和脱位3例.结论 在轴位螺旋CT图像的基础上,利用三维重建图像,有利于颈椎急性损伤的全面准确评价,避免病变的漏诊和误诊.

    作者:陈文清;刘光洪;张武;王澄泉;郑进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2008年厦门市小学生乳牙龋病抽样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厦门市小学生城乡乳牙龋病流行趋势及口腔保健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照<200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实施方案>中口腔检查的标准,2008年11月至2008年12月对厦门市小学生城乡7岁、9岁年龄组进行口腔健康调查,共916名学生,其中男性465名,女性451名.采用SPASS/PC作频率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厦门地区小学生7岁、9岁年龄组乳牙患龋率为69.32%,dmft均数为3.03,充填率为6.05%.其中近郊小学生乳牙患龋率(79.28%)和dmft均数(3.9)仍高于城市(分别为59.52%和2.16).乳牙患龋率7岁年龄组高于9岁年龄组.本样本中需要治疗牙数2 516颗,完成治疗只有168颗,仅为6.34%.结论 厦门地区小学生乳牙龋病流行程度严重,提示厦门地区小学生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

    作者:黄怀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HIV/AIDS患者电子胃镜诊疗58例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58例HIV/AIDS患者胃镜诊疗的护理,探讨对该类患者实施消化内镜诊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配合医师对有上消化道症状的58例HIV/MDS患者进行胃镜诊疗,严格执行2004年卫生部颁发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具体做法是在诊疗过程中做好患者工作,避免受到侵害和分泌物污染.对于实施诊疗后的所有内镜严格按照五槽依次进行初洗、酶洗、此洗、消毒、末洗、干燥备用等,消毒液为2%戊二醛,消毒时间一律为30-45 min,活检钳均为一次性使用后当即销毁.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诊疗,随访无不良事件发生.检出浅表糜烂性胃炎58例(100%),霉菌性口腔炎食管炎20例(34.48%),消化性溃疡5例(8.62%);HP阳性者12例(20.69%),HP阴性者46例(79.31%);20例霉菌性食管炎者中HP阳性率为零,且与霉菌感染的程度无关.结论 对于HIV/AIDS患者进行胃镜诊疗,应该加强护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五槽顺序流程,对于活检钳应该尽可能一次性使用或彻底清洗并高压高温消毒灭菌,确保操作中不受到侵害、胃镜及其附件清洗消毒到位,从而保证顺利完成诊疗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作者:毛金葵;赵晓燕;赵光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氧气驱动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氧气驱动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5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氧气驱动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并与2005年至2007年经静脉使用地塞米松及氨茶碱治疗的48例气管哮喘患儿作比较.结果 吸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经静脉治疗组有效率为7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治疗组住院天数为(4.67±1.16)d,明显短于静脉治疗组的(7.81±1.63)d(P<0.01).吸入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氧气驱动联合雾化吸人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婴幼儿哮喘是一种安全、快捷、高效的方法.

    作者:钟和悦;冯宁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比80例AECOPD患者入院前后血清CRP水平、白细胞总数(WBC)、肺功能(FEV1%预计值)和动脉血气分析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1),治疗后CRP在WBC未显著变化时已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血沉、体温.结论 CRP升高不仅提示COPD的急性加重,极度升高提示COPD患者病情严重并且可能预后不良.CRP作为反映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在疗效上比WBC更迅速、敏感.

    作者:蔡孝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脑钠素测定分析

    目的 了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心肌损害情况,探讨血清脑钠素(BNP)在心肌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毛细支气管炎组(n=45)及对照组(n=42)患儿血清脑钠素(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BNP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CK-MB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的CX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组与对照组血清BNP阳性率分别为8.89%(4例)、0%(0例),CK-MB阳性率分别为6.67%(3例)、4.76%(2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毛细支气管炎组中,两种监测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1,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很少发生心肌损害,血清BNP与CK-MB对诊断心肌损害均有价值,在敏感性与特性上BNP优于CK-MB.

    作者:唐小玲;毛绍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彩超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超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动脉造影和(或)手术证实下肢动脉闭塞患者48例,回顾彩超对下肢动脉管腔内径、内中膜厚度、斑块或血栓、管腔狭窄率等的观察.判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病因和闭塞程度.结果 彩超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因病因不同而有不同的声像图改变:a)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程度的斑块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引起闭塞;b)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小动脉管壁增厚,血栓形成;c)急性动脉栓塞.脱落的栓子栓塞于股动脉或胭动脉分叉处;d)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常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大中动脉出现血栓而引起血流闭塞;e)大动脉炎.大动脉管壁及内膜增厚,常与颈动脉并发.结论 彩超能够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病因和病变程度做出初步判断.

    作者:陈景钗;肖燕榕;郭国斌;袁清宏;张光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结肠损伤43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结肠损伤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1990年-2009年收治的43例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闭合性损伤16例,开放性损伤23例,医源性损伤4例.其中多发伤或多脏器伤25例,合并休克6例.手术确诊34例,术前确诊9例.行一期修补或肠切除吻合术32例,结肠造瘘10例,修补外置1例.死亡2例,切口感染2例,肠瘘1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早手术、仔细探查、选择正确术式是治疗结肠损伤的关键.

    作者:王保全;卢宏亮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新生儿脐部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

    目的 为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观察第二次剪脐法和脐带自然脱落法对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探讨解决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佳方法.方法 将4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200名新生儿脐部用自然脱落法,B组200名新生儿出生48 h后脐部予常规消毒后第二次剪脐,比较观察两组新生儿脐部情况,采用x2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A组与B组新生儿脐部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脐带自然脱落,可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风险,减少人为的损伤,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蓝院琴;廖新阳;谭月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利福平粉针剂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福平粉针剂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强化期分别用异烟肼(H)、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加利福平粉针剂和HZE加利福平胶囊方案治疗;观察治疗第1个月和第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X线吸收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1和第2个月末,治疗组强化期末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4.6%和92.3%,对照组为81.6%和92.1%,两组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片病灶吸收率分别为84.6%和84.2%,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5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福平粉针剂治疗初治涂阳啼结核的近期效果与利福平胶囊疗效相当,是治疗肺结核安全有效的药物剂型之一,但其副反应较利福平胶囊小,病人耐受性较好.

    作者:冯通明;陈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重症多形红斑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重症多形红斑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重症多形红斑患者采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提出冲击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策.结果 18例患者用药19-27 d,皮疹均完全消退、症状消失获痊愈.结论 大剂量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可迅速控制病情;合理的护理干预避免了因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副作用,改善其预后.

    作者:张燕妮;何荣国;田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B超诊断头孢曲松钠致胆囊结晶6例

    胆囊结晶与胆囊泥沙样结石在超声网像上极其相似,易混淆.本科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6例患者,经追踪复查,确诊为头孢曲松钠致胆囊结晶,现对此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减少误诊.

    作者:黄冬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鼻窦炎正负压置换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鼻窦炎正负压置换中的应用,寻求合理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方法 对随机分组接受正负压置换的慢性鼻窦炎的40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统计分析成功率、配合率、满意率以及完成诊疗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置换,观察组成功率为100%(40/40),配合率为100%(40/40),满意率为100%(40/40),治愈率为87.50%(35/40),好转率为12.50%(5/4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成功率为100%(40/40),配合率为100%(40/40),有8例表示不满意,满意率为20.00%(8/40),治愈率为80.0%(32/40),好转率为20.00%(5/40),总有效率为1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成功率、配合率、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P>0.05),两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8,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慢性鼻窦炎负压置换中,可进一步提高手术质量和护理质量,提高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燕;刘新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