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临床分析

高文谦;朱平;郭豫涛;杨庭树

关键词:高龄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008年收住院治疗的102例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百分率高(78.2%),其次是脑血管病和糖尿病(65.7%和45.1%).总胆固醇(TC)水平达标者占54.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者占27%,仅有56.8%的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调脂药少.AMI患者发病时,有81例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21例表现为ST段抬高,所有的患者肌钙蛋白I(TnI)值均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高血压病是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见的高危因素,其预防措施达标率低,应该加强.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颌窦恶性肿瘤16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上颌窦恶性肿瘤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上颌窦恶性肿瘤的误诊资料.结果 16例中,误诊为鼻息肉和/或鼻窦炎8例,上颌窦霉菌病2例,三叉神经痛1例,牙周炎或牙髓炎2例,面部软组织感染2例,泪囊炎并眶蜂窝织炎1例.鼻腔肿物取活检确诊3例,鼻窦镜下下鼻道钻孔取活检确诊6例,柯氏术、鼻侧切开术或面中部掀翻术后肿瘤组织切片检查确诊7例.结论 充分了解上颌窦恶性肿瘤的早期临床症状,尽早行放射学检查,常规行病理学检查是防止上颌窦恶性肿瘤误诊的关键.

    作者:王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比80例AECOPD患者入院前后血清CRP水平、白细胞总数(WBC)、肺功能(FEV1%预计值)和动脉血气分析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1),治疗后CRP在WBC未显著变化时已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血沉、体温.结论 CRP升高不仅提示COPD的急性加重,极度升高提示COPD患者病情严重并且可能预后不良.CRP作为反映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在疗效上比WBC更迅速、敏感.

    作者:蔡孝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我院对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时测量椎体高度、Cobb角,了解神经功能改变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10-27个月,平均16.5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无一例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重建椎体高度,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加速骨折的愈合,减少内固定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斌;邵高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008年收住院治疗的102例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百分率高(78.2%),其次是脑血管病和糖尿病(65.7%和45.1%).总胆固醇(TC)水平达标者占54.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者占27%,仅有56.8%的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调脂药少.AMI患者发病时,有81例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21例表现为ST段抬高,所有的患者肌钙蛋白I(TnI)值均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高血压病是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见的高危因素,其预防措施达标率低,应该加强.

    作者:高文谦;朱平;郭豫涛;杨庭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指压迎香穴配合四磨汤治疗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腹胀

    目的 探讨指压迎香穴配合四磨汤治疗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腹胀的护理经验.方法 总结我院72例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腹胀的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实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外,采用指压迎香穴和口服四磨汤,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减少.结论 指压迎香穴配合四磨汤治疗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腹胀疗效显著.

    作者:肖秀金;刘海燕;唐欣慧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脑钠素测定分析

    目的 了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心肌损害情况,探讨血清脑钠素(BNP)在心肌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毛细支气管炎组(n=45)及对照组(n=42)患儿血清脑钠素(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BNP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CK-MB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的CX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组与对照组血清BNP阳性率分别为8.89%(4例)、0%(0例),CK-MB阳性率分别为6.67%(3例)、4.76%(2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毛细支气管炎组中,两种监测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1,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很少发生心肌损害,血清BNP与CK-MB对诊断心肌损害均有价值,在敏感性与特性上BNP优于CK-MB.

    作者:唐小玲;毛绍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盐酸甲氯芬酯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

    目的 评价高压氧联合注射用甲氯芬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息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甲氯芬酯+高压氧)、对照组(常规治疗+高压氧),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每日一次,10 d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甲氯芬酯,10 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的HIE患儿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BNA)检测.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方邦骞;余华娟;陈慧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不同剂量丁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老年患者TUR手术

    目的 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不同剂量丁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时对老年患者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平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45名行泌尿手术的男性随机双盲分成三组(n=15),组1:丁卡因7.5 mg;组2:丁卡因7.5 mg+芬太尼25μg;组3:丁卡因5 mg+芬太尼25 μg.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高感觉神经阻滞平面、达到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时间及其消退时间.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判断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其消退时间.结果 组3感觉神经阻滞时间短,到达高阻滞平面时间明显长于前两组(P<0.05).组2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组2明显高于组1(P<0.001).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丁卡因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TUR手术蛛网膜下隙阻滞.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3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7例诊断为抑郁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西酞普兰与喹硫平联合治疗(联合组,n=34),另一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单用组,n=33),疗程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联合组显效率为85.3%,高于单用组的63.6%(μ2.04,P<0.05),两组疗效和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疗效更佳.结论 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更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作者:黄继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新生儿脐部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

    目的 为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观察第二次剪脐法和脐带自然脱落法对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探讨解决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佳方法.方法 将4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200名新生儿脐部用自然脱落法,B组200名新生儿出生48 h后脐部予常规消毒后第二次剪脐,比较观察两组新生儿脐部情况,采用x2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A组与B组新生儿脐部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脐带自然脱落,可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风险,减少人为的损伤,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蓝院琴;廖新阳;谭月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鼻窦炎正负压置换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鼻窦炎正负压置换中的应用,寻求合理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方法 对随机分组接受正负压置换的慢性鼻窦炎的40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统计分析成功率、配合率、满意率以及完成诊疗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置换,观察组成功率为100%(40/40),配合率为100%(40/40),满意率为100%(40/40),治愈率为87.50%(35/40),好转率为12.50%(5/4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成功率为100%(40/40),配合率为100%(40/40),有8例表示不满意,满意率为20.00%(8/40),治愈率为80.0%(32/40),好转率为20.00%(5/40),总有效率为1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成功率、配合率、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P>0.05),两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8,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慢性鼻窦炎负压置换中,可进一步提高手术质量和护理质量,提高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燕;刘新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MTT法测量血链球菌的应用

    目的 探索MTT法用于血链球菌(S.sanguis)活菌计数的可行性及具体应用过程中的实验条件.方法 以菌落形成单位法为标准对照.实验通过改变比色的波长、反应时间、试剂剂量、细菌菌龄等实验条件,获得MTT法的一系列参数,对S.sanguis进行活菌计数,并与菌落形成单位法所测的细菌数量相比较.结果 MTT法与菌落形成单位法的测量结果是一致的,并且对于不同菌龄的S.sanguis均适用.结论 MTT法可以用于检测S.sanguis的活菌数量,并且具有快速、方便等优点.

    作者:王忠朝;范丽苑;蒋俊强;蔡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168例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方法 对我院168例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慢性失血和铁丢失过多118例,占70%.其中消化道肿瘤82例占48.8%;非消化道肿瘤引起的慢性失血36例占21.3%.铁吸收不良41例,占24.4%;铁摄入不足9例,占5.4%.结论 消化道疾病是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尤其是胃肠道肿瘤,应引起重视.

    作者:祁妙华;赖应昌;姜义荣;叶燕文;黄玉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左半结肠癌肝转移姑息性手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一例护理体会

    结肠癌肝转移的高发生率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文献[1]报告15%-25%的患者确诊已发生肝转移,20-35%的患者转移灶仅出现在肝脏,50%-70%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出现肝转移[2].

    作者:廖英桃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加强文化建设,打造医院品牌

    目的 通过对医院文化的关注和建设,进一步提升职工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提高医院发展的软实力.方法 以历史文化为传承、以精神文化为引领、以行为文化为载体、以环境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支持,从五个方面着手,设计载体,开展工作,打造品牌.结果 在不断提升医院文化建设水平的过程中,职工和病员给予了广泛认可,各项工作得到持续发展.结论 医院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已经成为了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作者:郑步勇;孙剑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急性薄层硬膜下血肿伴弥漫性脑肿胀的早期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薄层硬膜下血肿并弥漫性脑肿胀病人的早期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至2009年1月收治48例采取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薄层硬膜下血肿伴弥漫性脑肿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结果按GOS评分评价.死亡16例;存活32例,其中恢复良好12例,中残11例,重残9例.结论 尽早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薄层硬膜下血肿伴弥漫性脑肿胀能明显地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练晓文;游恒星;邱建东;马珊;钟远强;张清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肺结核影像特征分析——附24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包括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皮肌炎.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发肺结核的82例糖尿病患者、17例SLE患者、17例RA患者、5例皮肌炎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并与12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对照.结果 与单纯肺结核相比,糖尿病肺结核病灶多发生在非结核好发部位(P<0.01),多表现为干酪性坏死与空洞样病变(P<0.01),病灶多呈支气管播散(P<0.01),而纤维增殖灶少见(P<0.01).SLE、RA、皮肌炎长期应用激素肺结核表现为粟粒状阴影的明显多见(P<0.01),其中不均匀性粟粒状阴影更是其特征性影像表现,单纯肺结核组未曾见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在影像学表现上有明显差别,应引起临床医师在诊断、鉴别诊断上的高度重视.

    作者:孙勤;张青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开槽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平均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时的平均椎体高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融合.17.2%患者术后出现取骨区并发症.结论 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作者:李立东;陈志刚;吕书军;周广鑑;史少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肝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检测重型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重型肝炎患者53例、肝硬化患者36例、正常对照组50例静脉血分别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I、ApoB100水平.结果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I、ApoB100水平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脂质水平可以反映出肝脏的受损严重程度,是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有用指标.

    作者:梁娟英;钟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

    目的 探讨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43例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3例行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均成功,5例因完全肾内型肾盂致使无法显露肾窦内肾盂或术中碎石角度困难而改行肾实质小切口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中不阻断肾蒂血流,无大出血,无肾盂黏膜撕裂,全组无输血,平均手术时间为136 min.40例随访8个月-3年,平均21个月,有1例结石复发,经体外震波碎石(ESWL)后排净.结论 该术式将泌尿外科腔镜气压弹道碎石技术运用到开放手术中,使术式操作简单、安全、出血少、对肾脏损害轻微,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雄伟;陈强文;周练兴;吴汉潮;余承洸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