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李立东;陈志刚;吕书军;周广鑑;史少华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 减压, 植骨, 内固定术
摘要: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开槽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平均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时的平均椎体高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融合.17.2%患者术后出现取骨区并发症.结论 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检测重型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重型肝炎患者53例、肝硬化患者36例、正常对照组50例静脉血分别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I、ApoB100水平.结果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I、ApoB100水平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脂质水平可以反映出肝脏的受损严重程度,是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有用指标.

    作者:梁娟英;钟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脊柱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9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脊柱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采用Tenor脊柱内侧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外伤性骨折90例患者,对以上患者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并对以上患者潜在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 9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对脊柱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前和术后护理,同时预防潜在的并发症以及给予恰当的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聂翠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异常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尿酸(UA)和血清胆红素异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2例CHF患者为研究组,按心功能分级分为2组:心功能Ⅲ-Ⅳ级组41例;心功能Ⅱ级组31例.另外选取3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入院当天或第2天测定其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其中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治疗1周后复查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结果 与心功能正常对照组及心功能Ⅱ级患者比较,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尿酸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一周,心衰有效纠正后,复查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心功能Ⅱ级患者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心衰患者观测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助于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及其治疗效果.

    作者:郑文权;张洁;林群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新生儿肺出血32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1年8月至2009年8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肺出血32例的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肺出血32例,治愈15例,其中早产儿7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母亲患基础病6例,死亡6例.结论 新生儿肺出血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合理使用机械通气及止血药,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提高救治率.

    作者:周雪玲;吴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控释地诺前列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控释地诺前列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对照观察的方法,选择单胎头位足月妊娠无引产禁忌症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控释地诺前列酮组60例,于孕妇阴道后穹窿放置地诺前列酮阴道栓剂引产;缩宫素组60例,予静脉点滴小剂量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的宫颈评分、引产成功率、分娩情况以及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控释地诺前列酮组用药12 h后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3.3%、24 h内临产率73.33%、阴道分娩率71.67%,均优于缩宫素组(分别为13.33%、8.33%、3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释地诺前列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便、省时,引产成功率高,剖宫产率低,不良反应少,为安全有效的引产药物.

    作者:陈晓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008年收住院治疗的102例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百分率高(78.2%),其次是脑血管病和糖尿病(65.7%和45.1%).总胆固醇(TC)水平达标者占54.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者占27%,仅有56.8%的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调脂药少.AMI患者发病时,有81例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21例表现为ST段抬高,所有的患者肌钙蛋白I(TnI)值均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高血压病是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见的高危因素,其预防措施达标率低,应该加强.

    作者:高文谦;朱平;郭豫涛;杨庭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HIV/AIDS患者电子胃镜诊疗58例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58例HIV/AIDS患者胃镜诊疗的护理,探讨对该类患者实施消化内镜诊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配合医师对有上消化道症状的58例HIV/MDS患者进行胃镜诊疗,严格执行2004年卫生部颁发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具体做法是在诊疗过程中做好患者工作,避免受到侵害和分泌物污染.对于实施诊疗后的所有内镜严格按照五槽依次进行初洗、酶洗、此洗、消毒、末洗、干燥备用等,消毒液为2%戊二醛,消毒时间一律为30-45 min,活检钳均为一次性使用后当即销毁.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诊疗,随访无不良事件发生.检出浅表糜烂性胃炎58例(100%),霉菌性口腔炎食管炎20例(34.48%),消化性溃疡5例(8.62%);HP阳性者12例(20.69%),HP阴性者46例(79.31%);20例霉菌性食管炎者中HP阳性率为零,且与霉菌感染的程度无关.结论 对于HIV/AIDS患者进行胃镜诊疗,应该加强护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五槽顺序流程,对于活检钳应该尽可能一次性使用或彻底清洗并高压高温消毒灭菌,确保操作中不受到侵害、胃镜及其附件清洗消毒到位,从而保证顺利完成诊疗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作者:毛金葵;赵晓燕;赵光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结肠损伤43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结肠损伤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1990年-2009年收治的43例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闭合性损伤16例,开放性损伤23例,医源性损伤4例.其中多发伤或多脏器伤25例,合并休克6例.手术确诊34例,术前确诊9例.行一期修补或肠切除吻合术32例,结肠造瘘10例,修补外置1例.死亡2例,切口感染2例,肠瘘1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早手术、仔细探查、选择正确术式是治疗结肠损伤的关键.

    作者:王保全;卢宏亮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31例急性牙龈乳头炎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31例急性牙龈乳头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法 对31例误诊误治急性牙龈乳头炎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急性牙龈乳头炎极易发生误诊误治,局部治疗方法疗效佳.结论 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检查以及规范的口腔诊疗,可以大限度的预防误诊误治,提高治愈率.

    作者:莫清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上颌窦恶性肿瘤16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上颌窦恶性肿瘤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上颌窦恶性肿瘤的误诊资料.结果 16例中,误诊为鼻息肉和/或鼻窦炎8例,上颌窦霉菌病2例,三叉神经痛1例,牙周炎或牙髓炎2例,面部软组织感染2例,泪囊炎并眶蜂窝织炎1例.鼻腔肿物取活检确诊3例,鼻窦镜下下鼻道钻孔取活检确诊6例,柯氏术、鼻侧切开术或面中部掀翻术后肿瘤组织切片检查确诊7例.结论 充分了解上颌窦恶性肿瘤的早期临床症状,尽早行放射学检查,常规行病理学检查是防止上颌窦恶性肿瘤误诊的关键.

    作者:王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泌尿系结石792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情况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人群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9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营养素等.结果 本组上尿路结石共760例(97.0%),21-50岁年龄组高发,占77.0%,男性多于女性.提示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营养情况、危险因素、工作条件与泌尿系结石有密切相关.结论 泌尿系结石发病主要受饮食习惯和营养因素影响,而社会经济状况和尿石症家族史、遗传史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作者:林飞鹤;谢春发;高海亮;蔡伯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罗兰RETLPORT眼电生理仪行视网膜电图检查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罗兰RETLPORT眼电生理仪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 用罗兰RETLPORT眼电生理仪对视觉功能进行ERG客观测试.结果 142例患者顺利通过检查,其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视网膜病变提供客观依据.结论 检查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散瞳,正确的电极安装,检查中指导患者良好的注视,舒适的体位,检查室中光线的及时调节以及检查后交代患者注意事项是ERG检查顺利进行的保障.

    作者:陈艳琼;刘晓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3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吉妮宫内节育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放置吉妮IUD、TCu380A和金属单环各300例育龄妇女,分别对三组育龄妇女的累计12个月妊娠率、脱落率、续用率及其他不良反应随访观察1年.结果 三组育龄妇女的累计12个月妊娠率、脱落率和续用率分别为:吉妮IUD为0.3%、1.0%、97.4%,TCu380A为2.3%、7.0%、95.0%,金属单环为3.3%、12.0%、94.0%.其他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经量增多、出血、白带增多和疼痛,吉妮IUD组均低于其他两组.结论 吉妮IUD避孕效果明显,脱落率低、续用率高,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侯胜琼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

    目的 探讨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43例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3例行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均成功,5例因完全肾内型肾盂致使无法显露肾窦内肾盂或术中碎石角度困难而改行肾实质小切口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中不阻断肾蒂血流,无大出血,无肾盂黏膜撕裂,全组无输血,平均手术时间为136 min.40例随访8个月-3年,平均21个月,有1例结石复发,经体外震波碎石(ESWL)后排净.结论 该术式将泌尿外科腔镜气压弹道碎石技术运用到开放手术中,使术式操作简单、安全、出血少、对肾脏损害轻微,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雄伟;陈强文;周练兴;吴汉潮;余承洸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两种入路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区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入路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区骨折术后患者面部瘢痕、术后暂时性面瘫、咬合、感染等情况和手术操作时间.方法 选择68例下颌角区骨折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口内入路组33例和口外入路组35例.比较两组病例手术后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面部瘢痕、术后面瘫发生和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内组效果优于口外组.两组病例术后都未出现感染,咬合关系亦恢复正常.结论 口内入路内固定技术操作简便又可避免口外切口引起的手术瘢痕影响美观,可取代口外入路,成为治疗下颌角区骨折的常规术式.

    作者:陈俊良;何芸;夏德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正畸门诊14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要求矫治的患者,使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分别拍摄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均经6-9个月(平均7.8个月)的前方牵引矫治治疗.Ⅲ类错(牙合)畸形纠正,A点前移,上、下颌骨间不调改正,侧貌改善明显.结论 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应用前方牵引可促进上颌发育、前移,抑制下颌向前方生长,能有效改善患者侧貌外形.

    作者:董建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冠心病的研究现状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分泌性蛋白质,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密切相关,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理想指标.作为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等相互作用,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诸多病理生理过程.有多项研究表明,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作用机制涉及抗炎、抑制酶与激素前体的活性等.

    作者:黄晓娇;陈漠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MTT法测量血链球菌的应用

    目的 探索MTT法用于血链球菌(S.sanguis)活菌计数的可行性及具体应用过程中的实验条件.方法 以菌落形成单位法为标准对照.实验通过改变比色的波长、反应时间、试剂剂量、细菌菌龄等实验条件,获得MTT法的一系列参数,对S.sanguis进行活菌计数,并与菌落形成单位法所测的细菌数量相比较.结果 MTT法与菌落形成单位法的测量结果是一致的,并且对于不同菌龄的S.sanguis均适用.结论 MTT法可以用于检测S.sanguis的活菌数量,并且具有快速、方便等优点.

    作者:王忠朝;范丽苑;蒋俊强;蔡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592例的体会

    目的 探讨肠镜下切除大肠息肉的操作要点.方法 针对息肉的大小、形态、是否有蒂等,选择适当的切除方法.结果 治疗大肠息肉592例,切除息肉860颗,均全部切除,且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充分术前准备及适当的切除方法是避免及减少大肠息肉切除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戴小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大鼠舌下神经压榨伤后外源性NGF促神经再生作用的研究

    目的 检测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前后舌下神经核和神经纤维损伤后的修复再生情况,探讨NGF对大鼠舌下神经损伤后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和治疗组(NGF组),两组动物存活时间分别为7 d和14 d.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脑干做Nissl染色,取神经干做电镜观察.结果 Nissl染色显示治疗组7 d、14 d损伤侧舌下神经核内运动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高于NS组,超薄切片观察NGF组神经干形态亦优于NS组.结论 大鼠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外源性NGF具有保护受损的舌下神经元及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作者:范丽苑;王忠朝;王频;余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