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张宗玉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不同餐后血糖值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方法 对4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以同期口服药物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50例为对照组.将餐后血糖值以<13 mmol/L、13-16 mmol/L、>16 mmol/L分为A、B、C三组.观察三个月后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 A组无明显差异,B、C治疗组优于对照组(B组P<0.05,C组P<0.01).结论 餐后血糖愈高,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治疗疗效愈好.
作者:孙树乾;武银铃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致脑出血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苯丙胺类兴奋剂致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保守治疗4例,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放弃治疗出院.在起病后6个月根据GOS评分:死亡1例,中残1例,良好2例.结论 苯丙胺类兴奋剂导致的脑血管炎和5一羟色胺综合征是造成颅内出血的原因,但是其具体发病机制不清,有待进一步研究及探讨;其发病率较低而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早期CT及DSA检查、正确诊断、积极而恰当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徐清;朱海东;熊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方法 对我院168例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慢性失血和铁丢失过多118例,占70%.其中消化道肿瘤82例占48.8%;非消化道肿瘤引起的慢性失血36例占21.3%.铁吸收不良41例,占24.4%;铁摄入不足9例,占5.4%.结论 消化道疾病是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尤其是胃肠道肿瘤,应引起重视.
作者:祁妙华;赖应昌;姜义荣;叶燕文;黄玉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上颌窦恶性肿瘤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上颌窦恶性肿瘤的误诊资料.结果 16例中,误诊为鼻息肉和/或鼻窦炎8例,上颌窦霉菌病2例,三叉神经痛1例,牙周炎或牙髓炎2例,面部软组织感染2例,泪囊炎并眶蜂窝织炎1例.鼻腔肿物取活检确诊3例,鼻窦镜下下鼻道钻孔取活检确诊6例,柯氏术、鼻侧切开术或面中部掀翻术后肿瘤组织切片检查确诊7例.结论 充分了解上颌窦恶性肿瘤的早期临床症状,尽早行放射学检查,常规行病理学检查是防止上颌窦恶性肿瘤误诊的关键.
作者:王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31例急性牙龈乳头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法 对31例误诊误治急性牙龈乳头炎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急性牙龈乳头炎极易发生误诊误治,局部治疗方法疗效佳.结论 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检查以及规范的口腔诊疗,可以大限度的预防误诊误治,提高治愈率.
作者:莫清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吻合神经的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利用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缺损70例,并将皮瓣内所含神经与受区内指固有神经吻合,重建受区感觉.结果 70例皮瓣中64例皮瓣成活,5例皮瓣因静脉危象发生部分坏死,1例皮瓣完全坏死,吻合神经后皮瓣感觉部分恢复.结论 该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存在可靠的解剖依据和血供基础,操作简单,皮瓣外形好,感觉部分恢复,足修复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周小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以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采取检查、现场采样的方法对各科室的消毒、灭菌质量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监测方法每月进行监测.结果 共采样985份,合格927份,合格率为94.11%,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值监测合格率为97.87%.结论 院内消毒灭菌效果定期监测与分析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章快芳;傅佩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我院对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时测量椎体高度、Cobb角,了解神经功能改变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10-27个月,平均16.5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无一例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重建椎体高度,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加速骨折的愈合,减少内固定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斌;邵高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医院文化的关注和建设,进一步提升职工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提高医院发展的软实力.方法 以历史文化为传承、以精神文化为引领、以行为文化为载体、以环境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支持,从五个方面着手,设计载体,开展工作,打造品牌.结果 在不断提升医院文化建设水平的过程中,职工和病员给予了广泛认可,各项工作得到持续发展.结论 医院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已经成为了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作者:郑步勇;孙剑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结肠损伤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1990年-2009年收治的43例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闭合性损伤16例,开放性损伤23例,医源性损伤4例.其中多发伤或多脏器伤25例,合并休克6例.手术确诊34例,术前确诊9例.行一期修补或肠切除吻合术32例,结肠造瘘10例,修补外置1例.死亡2例,切口感染2例,肠瘘1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早手术、仔细探查、选择正确术式是治疗结肠损伤的关键.
作者:王保全;卢宏亮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丹奥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用发病72 h内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丹奥和银杏叶静脉输注,对照组仪给予银杏叶静脉输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的NIHSS评分、BI指数、血小板聚集率、FIB和INR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丹奥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14 d时丹奥治疗组NIHSS评分为(3.80±3.64)分,BI值为(83.80±9.23),血小板聚集率为(41.92±3.35)%,INR值为(1.094±0.843),FIB值为(3.45±0.33)g/L;而对照组NIHSS评分为(6.64±4.89)分,BI值为(75.6±1.90),血小板聚集率为(49.86±5.72)%,INR值为(1.003±0.090),FIB值为(3.77±0.28)g/L.两组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汁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肝肾功能的异常、血小板数量、过敏现象、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的出现比例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药物.
作者:王丹;孟然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应用氧气驱动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5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氧气驱动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并与2005年至2007年经静脉使用地塞米松及氨茶碱治疗的48例气管哮喘患儿作比较.结果 吸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经静脉治疗组有效率为7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治疗组住院天数为(4.67±1.16)d,明显短于静脉治疗组的(7.81±1.63)d(P<0.01).吸入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氧气驱动联合雾化吸人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婴幼儿哮喘是一种安全、快捷、高效的方法.
作者:钟和悦;冯宁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58例HIV/AIDS患者胃镜诊疗的护理,探讨对该类患者实施消化内镜诊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配合医师对有上消化道症状的58例HIV/MDS患者进行胃镜诊疗,严格执行2004年卫生部颁发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具体做法是在诊疗过程中做好患者工作,避免受到侵害和分泌物污染.对于实施诊疗后的所有内镜严格按照五槽依次进行初洗、酶洗、此洗、消毒、末洗、干燥备用等,消毒液为2%戊二醛,消毒时间一律为30-45 min,活检钳均为一次性使用后当即销毁.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诊疗,随访无不良事件发生.检出浅表糜烂性胃炎58例(100%),霉菌性口腔炎食管炎20例(34.48%),消化性溃疡5例(8.62%);HP阳性者12例(20.69%),HP阴性者46例(79.31%);20例霉菌性食管炎者中HP阳性率为零,且与霉菌感染的程度无关.结论 对于HIV/AIDS患者进行胃镜诊疗,应该加强护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五槽顺序流程,对于活检钳应该尽可能一次性使用或彻底清洗并高压高温消毒灭菌,确保操作中不受到侵害、胃镜及其附件清洗消毒到位,从而保证顺利完成诊疗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作者:毛金葵;赵晓燕;赵光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吉妮宫内节育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放置吉妮IUD、TCu380A和金属单环各300例育龄妇女,分别对三组育龄妇女的累计12个月妊娠率、脱落率、续用率及其他不良反应随访观察1年.结果 三组育龄妇女的累计12个月妊娠率、脱落率和续用率分别为:吉妮IUD为0.3%、1.0%、97.4%,TCu380A为2.3%、7.0%、95.0%,金属单环为3.3%、12.0%、94.0%.其他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经量增多、出血、白带增多和疼痛,吉妮IUD组均低于其他两组.结论 吉妮IUD避孕效果明显,脱落率低、续用率高,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侯胜琼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彩超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动脉造影和(或)手术证实下肢动脉闭塞患者48例,回顾彩超对下肢动脉管腔内径、内中膜厚度、斑块或血栓、管腔狭窄率等的观察.判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病因和闭塞程度.结果 彩超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因病因不同而有不同的声像图改变:a)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程度的斑块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引起闭塞;b)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小动脉管壁增厚,血栓形成;c)急性动脉栓塞.脱落的栓子栓塞于股动脉或胭动脉分叉处;d)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常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大中动脉出现血栓而引起血流闭塞;e)大动脉炎.大动脉管壁及内膜增厚,常与颈动脉并发.结论 彩超能够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病因和病变程度做出初步判断.
作者:陈景钗;肖燕榕;郭国斌;袁清宏;张光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7例诊断为抑郁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西酞普兰与喹硫平联合治疗(联合组,n=34),另一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单用组,n=33),疗程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联合组显效率为85.3%,高于单用组的63.6%(μ2.04,P<0.05),两组疗效和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疗效更佳.结论 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更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作者:黄继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检测重型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重型肝炎患者53例、肝硬化患者36例、正常对照组50例静脉血分别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I、ApoB100水平.结果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I、ApoB100水平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脂质水平可以反映出肝脏的受损严重程度,是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有用指标.
作者:梁娟英;钟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联合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自身抗体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表达,并评价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ADA、ICA和IAA.结果 GDM组的血清GADA、ICA和IAA阳性率分别为12.5%、6.25%及2%,其阳性率均较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在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及胰岛素治疗与自身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身抗体阳性的GDM患者易发生妊娠失败及新生儿体重异常,产后发展为1型糖尿病(T1DM)的风险大大增加,尤其是需胰岛素治疗者.尽早发现自身抗体阳性等高危因素,可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减少母体及子代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及疾病转归.
作者:袁荣;涂新枝;王晨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开槽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平均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时的平均椎体高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融合.17.2%患者术后出现取骨区并发症.结论 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作者:李立东;陈志刚;吕书军;周广鑑;史少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尿酸(UA)和血清胆红素异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2例CHF患者为研究组,按心功能分级分为2组:心功能Ⅲ-Ⅳ级组41例;心功能Ⅱ级组31例.另外选取3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入院当天或第2天测定其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其中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治疗1周后复查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结果 与心功能正常对照组及心功能Ⅱ级患者比较,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尿酸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一周,心衰有效纠正后,复查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心功能Ⅱ级患者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心衰患者观测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助于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及其治疗效果.
作者:郑文权;张洁;林群锋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