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脐部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

蓝院琴;廖新阳;谭月坚

关键词:新生儿, 脐带自然脱落法, 第二次剪脐法, 脐部护理风险, 对策
摘要:目的 为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观察第二次剪脐法和脐带自然脱落法对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探讨解决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佳方法.方法 将4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200名新生儿脐部用自然脱落法,B组200名新生儿出生48 h后脐部予常规消毒后第二次剪脐,比较观察两组新生儿脐部情况,采用x2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A组与B组新生儿脐部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脐带自然脱落,可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风险,减少人为的损伤,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慢性鼻窦炎正负压置换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鼻窦炎正负压置换中的应用,寻求合理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方法 对随机分组接受正负压置换的慢性鼻窦炎的40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统计分析成功率、配合率、满意率以及完成诊疗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置换,观察组成功率为100%(40/40),配合率为100%(40/40),满意率为100%(40/40),治愈率为87.50%(35/40),好转率为12.50%(5/4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成功率为100%(40/40),配合率为100%(40/40),有8例表示不满意,满意率为20.00%(8/40),治愈率为80.0%(32/40),好转率为20.00%(5/40),总有效率为1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成功率、配合率、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P>0.05),两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8,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慢性鼻窦炎负压置换中,可进一步提高手术质量和护理质量,提高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燕;刘新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脑钠素测定分析

    目的 了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心肌损害情况,探讨血清脑钠素(BNP)在心肌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毛细支气管炎组(n=45)及对照组(n=42)患儿血清脑钠素(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BNP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CK-MB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的CX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组与对照组血清BNP阳性率分别为8.89%(4例)、0%(0例),CK-MB阳性率分别为6.67%(3例)、4.76%(2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毛细支气管炎组中,两种监测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1,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很少发生心肌损害,血清BNP与CK-MB对诊断心肌损害均有价值,在敏感性与特性上BNP优于CK-MB.

    作者:唐小玲;毛绍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肺结核影像特征分析——附24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包括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皮肌炎.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发肺结核的82例糖尿病患者、17例SLE患者、17例RA患者、5例皮肌炎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并与12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对照.结果 与单纯肺结核相比,糖尿病肺结核病灶多发生在非结核好发部位(P<0.01),多表现为干酪性坏死与空洞样病变(P<0.01),病灶多呈支气管播散(P<0.01),而纤维增殖灶少见(P<0.01).SLE、RA、皮肌炎长期应用激素肺结核表现为粟粒状阴影的明显多见(P<0.01),其中不均匀性粟粒状阴影更是其特征性影像表现,单纯肺结核组未曾见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在影像学表现上有明显差别,应引起临床医师在诊断、鉴别诊断上的高度重视.

    作者:孙勤;张青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异常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尿酸(UA)和血清胆红素异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2例CHF患者为研究组,按心功能分级分为2组:心功能Ⅲ-Ⅳ级组41例;心功能Ⅱ级组31例.另外选取3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入院当天或第2天测定其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其中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治疗1周后复查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结果 与心功能正常对照组及心功能Ⅱ级患者比较,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尿酸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一周,心衰有效纠正后,复查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心功能Ⅱ级患者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心衰患者观测血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助于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及其治疗效果.

    作者:郑文权;张洁;林群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不可触及乳腺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不可触及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7例患者共216个临床触诊阴性而超声显示的乳腺病灶行粗针穿刺活检,其中单发肿块178例,多发肿块19例,手术标本行常规病理切片.结果 216个病灶中恶性病变29个,行保乳手术或改良根治术,其余为良性病变.所有患者经随访1年以七,仅1例乳腺癌患者漏诊,经再次穿刺活检确诊.结论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是诊断不可触及乳腺病变高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胡正明;孙德胜;鲁树坤;钟洁愉;于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3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7例诊断为抑郁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西酞普兰与喹硫平联合治疗(联合组,n=34),另一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单用组,n=33),疗程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联合组显效率为85.3%,高于单用组的63.6%(μ2.04,P<0.05),两组疗效和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疗效更佳.结论 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更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作者:黄继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罗兰RETLPORT眼电生理仪行视网膜电图检查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罗兰RETLPORT眼电生理仪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 用罗兰RETLPORT眼电生理仪对视觉功能进行ERG客观测试.结果 142例患者顺利通过检查,其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视网膜病变提供客观依据.结论 检查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散瞳,正确的电极安装,检查中指导患者良好的注视,舒适的体位,检查室中光线的及时调节以及检查后交代患者注意事项是ERG检查顺利进行的保障.

    作者:陈艳琼;刘晓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

    目的 探讨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43例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3例行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均成功,5例因完全肾内型肾盂致使无法显露肾窦内肾盂或术中碎石角度困难而改行肾实质小切口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中不阻断肾蒂血流,无大出血,无肾盂黏膜撕裂,全组无输血,平均手术时间为136 min.40例随访8个月-3年,平均21个月,有1例结石复发,经体外震波碎石(ESWL)后排净.结论 该术式将泌尿外科腔镜气压弹道碎石技术运用到开放手术中,使术式操作简单、安全、出血少、对肾脏损害轻微,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雄伟;陈强文;周练兴;吴汉潮;余承洸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HIV/AIDS患者电子胃镜诊疗58例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58例HIV/AIDS患者胃镜诊疗的护理,探讨对该类患者实施消化内镜诊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配合医师对有上消化道症状的58例HIV/MDS患者进行胃镜诊疗,严格执行2004年卫生部颁发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具体做法是在诊疗过程中做好患者工作,避免受到侵害和分泌物污染.对于实施诊疗后的所有内镜严格按照五槽依次进行初洗、酶洗、此洗、消毒、末洗、干燥备用等,消毒液为2%戊二醛,消毒时间一律为30-45 min,活检钳均为一次性使用后当即销毁.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诊疗,随访无不良事件发生.检出浅表糜烂性胃炎58例(100%),霉菌性口腔炎食管炎20例(34.48%),消化性溃疡5例(8.62%);HP阳性者12例(20.69%),HP阴性者46例(79.31%);20例霉菌性食管炎者中HP阳性率为零,且与霉菌感染的程度无关.结论 对于HIV/AIDS患者进行胃镜诊疗,应该加强护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五槽顺序流程,对于活检钳应该尽可能一次性使用或彻底清洗并高压高温消毒灭菌,确保操作中不受到侵害、胃镜及其附件清洗消毒到位,从而保证顺利完成诊疗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作者:毛金葵;赵晓燕;赵光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57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57例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中37例手术切除阑尾,其中16例采用腹腔镜,3例同时行剖宫产术;术后2例早产,1例胎儿死亡,1例术后腹腔脓肿形成,3周后行剖宫产同行腹腔脓肿引流术;20例保守治疗痊愈后继续妊娠.结论 妊娠中晚期并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引起临床误诊,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处理本病的关键,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仅适用于病情较轻及不愿手术的患者.

    作者:郑明康;林道彬;张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2008年厦门市小学生乳牙龋病抽样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厦门市小学生城乡乳牙龋病流行趋势及口腔保健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照<200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实施方案>中口腔检查的标准,2008年11月至2008年12月对厦门市小学生城乡7岁、9岁年龄组进行口腔健康调查,共916名学生,其中男性465名,女性451名.采用SPASS/PC作频率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厦门地区小学生7岁、9岁年龄组乳牙患龋率为69.32%,dmft均数为3.03,充填率为6.05%.其中近郊小学生乳牙患龋率(79.28%)和dmft均数(3.9)仍高于城市(分别为59.52%和2.16).乳牙患龋率7岁年龄组高于9岁年龄组.本样本中需要治疗牙数2 516颗,完成治疗只有168颗,仅为6.34%.结论 厦门地区小学生乳牙龋病流行程度严重,提示厦门地区小学生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

    作者:黄怀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结肠损伤43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结肠损伤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1990年-2009年收治的43例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闭合性损伤16例,开放性损伤23例,医源性损伤4例.其中多发伤或多脏器伤25例,合并休克6例.手术确诊34例,术前确诊9例.行一期修补或肠切除吻合术32例,结肠造瘘10例,修补外置1例.死亡2例,切口感染2例,肠瘘1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早手术、仔细探查、选择正确术式是治疗结肠损伤的关键.

    作者:王保全;卢宏亮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烟酸缓释片对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烟酸缓释片对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方法,对56名血脂异常患者予口服烟酸缓释片单药治疗,前4周每日睡前服用1次,每次1片(0.5g);4周后所有患者调整剂量,增加为每日睡前服用1次,每次2片(1.0 g).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8周检查患者血脂及CRP并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6例患者应用烟酸缓释片治疗4周后,甘油三酯(TG)降低10.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12.2%,CRP降低19.6%;8周后,TG降低27.1%,HDL-C升高16.7%(均P<0.05).CRP降低27.3%(P<0.05).不良反应以潮红(12.5%)和消化道症状(21.1%)较常见,对肝肾功能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烟酸缓释片能有效地调节血脂,尤以降低TG和升高HDL-C效果明显,能较好的降低CRP,耐受性好、安全性高,是控制冠心病高危因素较好的药物,且医药费用低.

    作者:孙敦毅;刘学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害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蜂蛰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7例严重蜂蛰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本组37例患者,均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损害者;(2)CK-MB增高与ALT/AST增高检出结果有关(x2=10.11,P<0.01);HGB降低与CRE增高检出结果有关(x2=20.65.P<0.01);(3)治愈出院21例,好转出院13例,无效死亡3例.结论 (1)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中,心脏和肝脏易同时受累;而溶血多与肾功损害伴随出现.(2)早期积极治疗、防治多器官功能损害是蜂蛰伤救治的主要环节.

    作者:程卫平;廖祖春;康宗跃;宋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少见病因致上消化道出血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少见、罕见病因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提高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水平及相关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7月我院5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不同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中少见、罕见病因主要为Dieulafoy病(16%)、胃息肉(20%)、十二指肠钩虫病(12%)、十二指肠憩室(10%)、贲门血管撕裂综合征(12%)、食管裂孔疝(10%)、十二指肠克隆病(2%)、胃黏膜下血管瘤(2%)、胃毛细血管扩张症(2%)、异位胰腺(12%)、胃底间质瘤(2%),总的病因诊断率为94%,止血率为94%,治愈率为94%,死亡率为6%.由于采用早期内镜检查、内镜治疗、血管栓塞及手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结论 早期内镜检查有助于正确判断出血的原因和部位,也有助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

    作者:雷明芳;张晓梅;李桂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颈椎急性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颈椎急性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8例颈椎急性损伤病变的CT三维重建图像,并与轴位螺旋CT图像比较.结果 18例颈椎急性损伤病变中,无骨折性寰枢椎脱位5例;颈椎骨折13例,其中并有寰枢椎脱位4例,下颈椎体旋转或/和脱位3例.结论 在轴位螺旋CT图像的基础上,利用三维重建图像,有利于颈椎急性损伤的全面准确评价,避免病变的漏诊和误诊.

    作者:陈文清;刘光洪;张武;王澄泉;郑进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新生儿肺出血32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1年8月至2009年8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肺出血32例的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肺出血32例,治愈15例,其中早产儿7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母亲患基础病6例,死亡6例.结论 新生儿肺出血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合理使用机械通气及止血药,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提高救治率.

    作者:周雪玲;吴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B超与CT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评价CT与B超对照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方法 61例肝血管瘤病人经B超、CT平扫及增强CT对比检查.结果 本组61例肝血管瘤病人B超检出率为100%,B超发现病灶不能定性者4例,平扫及增强CT分别有11例及1例病灶未检出,检出病灶增强CT全部给予定性诊断.结论 B超诊断肝血管瘤检出率优于CT,价格便宜,适于普查;CT则特异性高,适于后确诊,两者相结合,有很强的互补性.

    作者:赖智敏;温书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正畸门诊14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要求矫治的患者,使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分别拍摄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均经6-9个月(平均7.8个月)的前方牵引矫治治疗.Ⅲ类错(牙合)畸形纠正,A点前移,上、下颌骨间不调改正,侧貌改善明显.结论 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应用前方牵引可促进上颌发育、前移,抑制下颌向前方生长,能有效改善患者侧貌外形.

    作者:董建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脊柱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9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脊柱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采用Tenor脊柱内侧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外伤性骨折90例患者,对以上患者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并对以上患者潜在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 9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对脊柱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前和术后护理,同时预防潜在的并发症以及给予恰当的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聂翠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