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刚;张元海;韩春茂
目的 观察严重烫伤大鼠胰岛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探讨与糖代谢障碍之间的关系. 方法 将7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烫伤组和假伤组,每组36只.将烫伤组大鼠背部浸于94℃热水12s、腹部6 s,造成50% TBSAⅢ度烫伤;假伤组大鼠背部、腹部浸于37℃温水模拟烫伤.伤后6h及3、7d,各组分别取12只大鼠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检测血糖水平并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AUC).IPGTT结束后,分离大鼠胰腺组织行胰岛素免疫荧光和细胞核染色,观测胰岛内胰岛素阳性表达面积比、β细胞面积和数量(简称“胰岛内3项指标”).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析因设计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 结果 (1)伤后6h和3d,烫伤组大鼠葡萄糖注射前后血糖水平总体及各时相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假伤组(处理因素主效应F值分别为79.372、32.962,P值均小于0.001;两两比较,P<0.05或P<0.0l).伤后7d,2组大鼠葡萄糖注射前后血糖水平总体及各时相点血糖水平均相近(P值均大于0.05).(2)烫伤组大鼠血糖AUC总体明显高于假伤组(处理因素主效应,F=337.87,P<0.01).伤后6h及3d,与假伤组[(1019±32)、(1003±72)mmol·min·L-1]比较,烫伤组大鼠血糖AUC均有显著升高[(1501 +163)、(1132±67)mmol· min· L-1,P值均小于0.00l].伤后7d,2组大鼠的血糖AUC相近(P>0.05).烫伤组大鼠伤后3、7d血糖AUC均显著低于伤后6h(P值均小于0.001).(3)烫伤组大鼠胰岛内3项指标水平总体均明显低于假伤组(处理因素主效应F值分别为135.17、24.75和39.35,P值均小于0.01).2组大鼠伤后6h胰岛内3项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而烫伤组大鼠伤后3、7d胰岛内3项指标水平[0.47±0.05、0.51±0.07,(0.032±0.008)、(0.037±0.008)mm2,(303±64)、(341±58)个]显著低于假伤组[0.63±0.05、0.64±0.06,(0.043±0.011)、(0.044±0.012)mm2,(398±112)、(387±90)个,P<0.05或P<0.01].烫伤组大鼠伤后3、7d胰岛内3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伤后6h(P<0.05或P<0.01). 结论 大鼠严重烫伤后,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可能是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糖代谢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李大伟;申传安;柴家科;马丽;尚玉茹;李龙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和探索,我国烧伤临床营养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阐明了烧伤代谢规律,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营养治疗模式,一般烧伤患者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但重症烧伤患者的疗效还不甚理想.重症烧伤患者一方面呈现持续的高分解状态,机体消耗增加,急需补给;同时又存在营养物质利用障碍,常规营养治疗难以逆转顽固的高分解代谢,其结果为机体自身消耗、自噬代谢等病理表现依旧[1-2].
作者:彭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大面积烧伤患者常采用翻身床治疗,以使其创面充分暴露、促进干燥、防止局部长期受压[1].近年来,烧伤翻身床由于具备便于翻身并保护创面的特性,也被广泛应用于骶尾部压疮患者的治疗中.原翻身床托头支撑板为不锈钢板加垫厚海绵,外层用胶皮包裹,下方用固定带固定于翻身床铺板前方.患者应用翻身床采取俯卧时,如果将前额置于托头支撑板上,易出现滑脱现象;如果将鼻面部置于托头支撑板上,易出现呼吸受限甚至窒息.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呼吸道亦因黏膜水肿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梗阻,翻身俯卧时,应高度警惕窒息的发生[2].此外,患者鼻、面部处于受压状态易造成不舒适感.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单位联合南阳国防科技工业电气研究所对原翻身床托头支撑板进行改进,临床应用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吴巍巍;吴世峰;刘红英;王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2009年1月-2011年6月,笔者将游离的胫骨滋养动脉穿支皮瓣修薄后,修复手部创面患者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0~ 57岁,平均28.5岁.创面面积3.5 cm×2.0 cm~13.0 cm×10.0 cm,创面深度0.3~2.0 cm.致伤原因:高压电烧伤5例,机器挤压伤3例,压砸伤3例.均为手部损伤,其中左手4例,右手7例.修复部位:手指背侧1例,手指掌侧3例,手背5例,虎口区2例.入院后急诊手术者3例,入院后5 ~20 d手术者8例.皮瓣面积4 cm×2 cm~14 cm×10cm.
作者:赵风林;赵太荣;王鑫;王文德;韩会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2004年8月-2011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股骨大转子部压疮患者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为32 ~78岁.10例为外伤性椎骨骨折损伤脊髓致瘫痪、1例为脑梗死,患者均有双侧股骨大转子部压疮,压疮近似于圆形,直径为4~ 12 cm,Ⅲ~Ⅳ度.
作者:李强;海恒林;李华涛;吴胜刚;王黎丽;严雷;周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由烧(创)伤、冻伤、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等原因所导致的创面,常伴有皮肤完整性被破坏及部分正常组织丢失,且皮肤的正常功能也受到损害.近期研究显示,微小RNA作为调节基因表达的庞大家族,不仅参与创面正常愈合的基本过程[1-3],还被证明与创面病理性愈合、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形成密切相关[4-5].本文就微小RNA的起源、作用机制、靶基因预测、在皮肤中的表达及其与创面愈合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宁璞;刘德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应用咪达唑仑持续镇静治疗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镇静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5例.镇静治疗组患者出现明显的精神障碍或睡眠障碍以及人机对抗时,先均予吗啡10 mg肌内注射镇痛,后给予咪达唑仑0.05 ~0.10 mg/kg静脉缓慢推注超过60 s,然后用微量泵以0.03 ~0.20 mg·kg-1·h-1剂量维持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在3~4分,持续24 h;对照组患者不予干预或仅在睡前肌内注射地西泮10 mg镇静.于治疗前及治疗8、16、24 h记录镇静治疗组患者心率、体温、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Ramsay镇静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24 h记录镇静治疗组患者SO2、PaO2、PaCO2水平,测定血浆中IL-I、IL-6、TNF-α水平.对照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24 h进行相同检测.评价2组患者睡眠障碍及精神障碍情况,观察有无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对数据行x2检验及t检验. 结果 治疗前镇静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接近(P值均大于0.05).镇静治疗组患者治疗各时相点心率、呼吸频率、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治疗24 h体温、SO2、PaO2、PaCO2、血浆中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治疗24 h,镇静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除血浆中IL-1水平[分别为(6.5±1.5)、(7.3±3.2) pg/mL]、血浆中TNF-α水平[分别为(9±4)、(10 ±5)pg/mL]、平均动脉压[(93±12)、(93±14)mm Hg,1 mm Hg =0.133 kPa]外,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镇静治疗组患者睡眠障碍及精神障碍的情况在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2组患者在观察期间未发生呼吸抑制及肺部感染.结论 持续应用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能抑制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的应激反应失控,减轻其导致的“二次打击”,提高患者的救治水平.
作者:马伟;冯世海;李林;王亚菲;刘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分为胫骨感染清创后形成缺损或骨及软组织缺损后造成感染2种情况,由于存在感染及骨缺损双重病变,治疗棘手,疗程长.2010年6月-2012年6月,笔者单位采用开放植骨联合VSD的方法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穆世民;杜志军;李无阴;李培峰;段卫峰;郭绍勇;穆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13年6月22日,《中华烧伤杂志》工作会议在福建省漳州市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顺利召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姜永茂社长兼总编辑百忙之中亲临会场指导,第四届编委会全体成员包括顾问、编委、通讯编委、特约通讯员共计200余人参会.会议由本刊编辑部王旭主任主持.
作者:谢秋红;王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2010年3月-2012年5月,笔者单位采用保湿促脱痂结合大张头皮移植治疗小儿臀部及会阴部1% ~ 5% TBSA深Ⅱ~Ⅲ度烧伤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3岁.患儿均属热源接触烧伤,其中沸水烫伤3例,热金属烫伤2例,木炭烫伤2例.
作者:刘军;刘建云;邓津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ωo-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烧伤合并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烧伤合并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试验组患者从入院后第3天起静脉输注100 g/L ω-3 PUFA,100 mL·kg-1·d-1,持续12 d;对照组患者不给予ω-3 PUFA治疗.2组患者其余治疗方法相同.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呼吸频率、烧伤面积等一般情况水平接近(P值均大于0.05).于入院时及入院后3(ω-3 PUFA治疗前)、7、10、15d,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试验组患者氧合指数(0I),检测静脉血清中C反应蛋白(C RP)含量;记录患者接受呼吸机治疗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对照组患者于相同时相点进行相同检测.对计量资料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 结果 入院后第7天起试验组患者O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F值为3.47 ~3.54,P值均小于0.05),血清中CR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F值为4.78 ~4.99,P值均小于0.01).试验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为(10.1 ±2.4)d,明显短于对照组[(14.3±3.3)d,F=4.99,P<0.05].试验组1例患者并发VAP,对照组3例患者发生VAP,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21.05,P<0.05). 结论 ω-3 PUFA可改善烧伤合并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作者:徐庆连;王帅;章杰;蔡晨;唐益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氧化亚氮吸入麻醉在日常烧伤创面处理中的安全性. 方法 将笔者单位2011年11月-2012年6月收治且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麻醉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麻醉组患者在氧化亚氮和氧气混合吸入状态下处理非手术创面,对照组患者仅在单纯吸氧状态下处理非手术创面.2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接近(P值均大于0.05).观察创面处理过程中2组患者血压、心率、SO2的变化,以及麻醉组患者创面处理前后该3项生命体征变化,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创面处理过程中2组患者的镇静、镇痛程度,并观察创面处理过程中及处理后有无不良反应.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x 2检验. 结果 麻醉组、对照组患者在创面处理过程中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Ramsay镇静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分别为(93.9±1.2)次/min、(108.4±0.8)mm Hg(1 mm Hg =0.133 kPa)、(86.1±1.2)mm Hg、(2.94±0.13)分、(3.60±0.22)分,(127.1 ±1.3)次/min、(128.4±1.2)mm Hg、(92.7±1.4)mm Hg、(1.13±0.07)分、(8.37±0.2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01).2组患者SO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组患者创面处理前后心率、血压及SO2这3项生命体征无明显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2组患者在创面处理过程中及处理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 氧化亚氮吸入在日常烧伤创面处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安全性高,宜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颖;马军;李志清;王甲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系统离床功能训练对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总结2008年7月-2011年12月笔者单位采用系统离床功能训练治疗的18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训练组)的临床资料,与2001年4月-2008年4月笔者单位未采用系统离床功能训练治疗的16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关节活动情况,皮下淤血、破溃等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如压疮、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等相关数据.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训练组18例患者中14例训练状况良好,4例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16例患者中4例恢复良好,12例发生不良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训练组患者皮下淤血、破溃各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例和11例(P<0.05或P<0.01).2组患者关节活动范围不足、并发症(压疮、深静脉血栓)发生和离床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 结论 系统离床功能训练可有效减少特重度烧伤患者皮下淤血及破溃等情况发生,促进其在长期卧床治疗之后各关节功能恢复,达到尽早下地行走的目的.
作者:肖越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13年1月20-22日,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Chinese Tissue Repair Society,CTRS)应邀参加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创面技术学会(Academy of WoundTechnology,AWT)第五届年会.大会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付小兵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陆树良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温冰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谢挺主任及吴敏洁医师等CTRS代表作报告.
作者:谢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保留变性真皮厚度对深Ⅱ度烧伤猪植皮成活率的影响. 方法 将7只中国家猪脊柱两侧各造成4个深Ⅱ度烧伤创面,将其中6只猪的创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25、0.50、0.75、1.00 mm组,每组12个创面,分别接受相应厚度削痂自体皮移植术.削痂前在每个创面中心部位采集活检组织样本测量烧伤组织厚度及行组织学观察,削痂后在每个创面中心附近采集活检组织样本测量保留变性真皮厚度及行组织学观察.余1只猪的8个创面设为对照组,不行削痂植皮术,同前取标本后行暴露疗法.伤后即刻到伤后3个月,观察5组创面大体情况.伤后8d,计算0.25、0.50、0.75、1.00 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以中位数表示).记录5组创面愈合时间.伤后3个月,再次获取5组创面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对数据行成组设计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 结果 本实验中烧伤组织厚度为(1.120±0.211) mm.0.25、0.50、0.75、1.00 mm组创面保留变性真皮厚度分别为(0.830±0.031)、(0.701±0.010)、(0.382±0.031)、(0.141±0.040)mm.伤后8d,0.25、0.50 mm组创面所植皮片全部坏死;0.75 mm组创面所植皮片大部分坏死;1.00 mm组创面所植皮片大部分成活,少部分溶脱;对照组创面逐渐溶痂.伤后15d,0.25、0.50、0.75 mm组创面未成活皮片逐渐脱落,表层有渗出物结痂,1.00 mm组创面完全愈合,对照组创面渗出结痂面积大.伤后3个月,0.25、0.50、0.75 mm组和对照组愈合创面因瘢痕收缩而缩小,1.00 mm组创面未见明显瘢痕.0.25、0.50、0.75、1.00 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9.421,P<0.001).1.00 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高为70%(60%,80%),0.75 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为20%(0,30%),0.25、0.50 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均为0(0,0).5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1.450,P<0.001).0.25、0.50 mm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8.2±1.5)、(18.7±2.3)d,与对照组相近[(18.4±1.7)d,P值均大于0.05];0.75 mm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4.9±2.6)d,与0.25、0.50 mm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1.00 mm组创面愈合时间为(9.5±1.2)d,较另4组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P值均小于0.01).削痂前,5组创面真皮深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带;削痂后植皮前,0.25、0.50、0.75、1.00 mm组创面断层表面至炎性细胞浸润带厚度各不相同,对照组创面可见较多炎性细胞.伤后3个月透射电镜下观察示,1.00 mm组创面真皮内可见较多Fb,其粗面内质网丰富,细胞器结构较完善. 结论 伤及真皮深层的深Ⅱ度烧伤,保留烧伤变性真皮0.10 mm左右行自体薄皮片移植术,有利于真皮功能重建,减轻瘢痕生长.
作者:赵耀华;杨惠光;邓海涛;袁东亮;徐丽红;黄伟琪;沈耀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2(CRFR2)在严重烧伤大鼠高代谢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4只SD大鼠采用立体定位仪定位第3脑室并置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对照组、烧伤对照组、CRFR2正义寡核苷酸(ODN)组、CRFR2反义寡核苷酸(ASO)组,每组6只.后3组大鼠背部脱毛后用凝固汽油燃烧18s,造成30% TBSAⅢ度烧伤,随即腹腔注射40 mL/kg乳酸林格液抗休克;假伤对照组大鼠仅于37℃温水浴中模拟致伤过程.伤后5、6d在清醒状态下,向2个对照组大鼠脑室内注入生理盐水3μL,另外2组大鼠于脑室内分别注入CRFR2ODN 10 μg、CRFR2AS0 10 μg.伤后第7天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VMH)中CRFR2表达量,结果以积分吸光度值表示.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引用笔者以往研究中对应4组大鼠的静息能量消耗(REE)值,对CRFR2表达量与REE值行相关分析.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显示,4组大鼠VMH中CRFR2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11、4.66,P值均小于0.01).烧伤对照组、CRFR2ODN组、CRFR2ASO组大鼠VMH中CRFR2表达量明显高于假伤对照组(P值均小于0.01).与CRFR2ODN组大鼠VMH中CRFR2表达量(分别为29.2±3.2、18.5±2.6)比较,CRFR2ASO组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9.4±2.3、10.1±2.2,P值均小于0.01).相关分析显示,4组大鼠2种方法测定的VMH中CRFR2表达量与REE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236、0.8921,P值均小于0.01). 结论 中枢应用CRFR2ASO可下调大鼠VMH中CRFR2表达,降低烧伤高代谢反应.
作者:陈忠勇;汪仕良;彭曦;王凤君;赵云;王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二甲戊灵属于二硝基苯胺类,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其剂型为330 g/L乳油,外观为橙黄色透明液体,易燃,对酸、碱稳定,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常见误用、误食二甲戊灵导致中毒,也有报道二甲戊灵药液沾染皮肤导致的化学烧伤或中毒[1],但鲜见因二甲戊灵燃烧造成皮肤烧伤的报道[2].2012年4-6月,笔者单位先后收治9例因意外引燃二甲戊灵导致皮肤烧伤的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崇恩球;罗霄;侯经元;苏罗珍;吉家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11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四肢高压电烧伤男性患者13例,年龄21 ~55岁.致伤电压:(6 ~ 10)kV10例,(10~50)kV 3例.烧伤总面积6% ~35%,其中Ⅳ度面积2% ~ 8% TBSA.创面分布:上臂及腋部损伤者3例;上臂损伤者4例;上臂及前臂近段损伤者3例,其中1例合并开放性肘关节、腕关节损伤;下肢损伤者3例.2例患者合并肌腱、神经损伤及骨外露.人院时间为伤后1h~12d.
作者:孙伟晶;陈向军;韩德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胫骨前区、内外踝等区域皮下软组织少,严重烧伤后易出现骨外露,修复难度大.当患者整体情况差、供受区或技术条件等受限,难以实施皮瓣移植时,临床治疗非常棘手.2010年6月-2012年2月,笔者单位应用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6例大面积烧伤骨外露患者,效果良好.
作者:孙建平;王永军;张水良;陈高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患者男,31岁,于2011年9月18日被乙醇火焰烧伤全身多处,面积约70% TBSA(深度不详),伤后在某医院包扎、输液.于19日转至当地消防医院救治,9月23日行双上肢削痂自体皮移植术.术后2d右足肿胀、青紫,术后4d右足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解除绷带后重新包扎(未更换内层敷料),肿胀及青紫症状好转.10月8日更换供皮区敷料时见右小腿有1处焦痂,之后焦痂脱落其下深部组织坏死,于10月19日转入笔者单位.患者右小腿中段有1处约5 cm×5 cm全层皮肤缺失,基底为熟肉样肌肉,伴粪臭味,创周肿胀不明显(图1a);胫骨粗隆以下皮肤感觉功能完全丧失,生理和病理性反射未引出,不能自主活动.血生化检查示肌酐77μmol/L、钾4.6 mmol/L;右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右侧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诱发电位示强刺激未引出明显动作电位;磁共振成像示右小腿软组织肿胀、信号稍欠均匀,右胫前软组织局部缺如,胫腓骨中上段骨质结构完整;创面细菌培养示大肠埃希菌感染.人院诊断:(1)右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2)创面感染.(3)右足功能障碍.
作者:孟进松;杨晓东;林国安;李文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