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育芳;齐青萍
目的 探讨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13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肝动脉超选择插管,采用明胶海绵及碘化油等栓塞出血动脉.结果 13例原发性肝癌出血患者得到完全控制.结论 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疗效肯定,创伤小,是安全、可靠的抢救手段.
作者:王育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更好的鼻腔填塞物.方法观察MEROCEL止血海绵+双腔水囊作为鼻腔填塞物的临床效果.结果治愈率92%,且填塞迅速.结论 MEROCEL止血海绵+双腔水囊是理想的鼻出血填塞物.
作者:何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标准桃金娘油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选择 286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人均使用珍黄丸口服,研究组加用标准桃金娘油口服,15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病例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84.1%,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4.2%(P<0.001),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标准桃金娘油是治疗慢性咽炎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张青松;程学良;杨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宫腔镜及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3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分别占不孕症的54.55%、21.21%及14.40%,前者多为继发性不孕症的病因,而后两者多为原发不孕症的病因.手术后妊娠率为41.96%.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叶育芳;齐青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血管迷走反射亦称血管抑制性(迷走性)晕厥或单纯性晕厥,其主要机制是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于皮层中枢或下丘脑,使胆碱能植物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加,引起内脏及小血管强烈性扩张,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心率迅速减慢.我科于2008年10月10日成功救治一位在拔除颈内静脉导管引起迷走反射的尿毒症患者.现将该个案介绍如下:
作者:霍红燕;黄仙霞;郭艳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HD)治疗蜂蛰伤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方法行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HD)为观察组(n=20)及行血液透析(HD)为对照组(n=18),两组同时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6次后血肌酐(Cr)的变化、透析次数和血肌酐(Cr)恢复正常的天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肌酐相比下降明显,且透析次数明显减少,Cr恢复正常的天数明显缩短.结论 HP+HD能使蜂蛰伤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尽早恢复肾功能.
作者:向玉忠;李婷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治疗进行性指掌角皮症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确诊的18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对照组使用曲安奈德注射液,两组均加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配成体积比为1:1的混合液,于双尺泽穴注射,每侧注入0.5-1 ml,每2周注射1次,连续4次.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5.56%和97.78%,高于对照组的41.11%及87.78%,痊愈率与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9%(批<0.05).结论 与曲安奈德相比,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进行性指掌角皮症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苏汉清;韦昌延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人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4例,中残20例,重残17例,植物状态5例,死亡23例,放弃治疗9例.结论老年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具有其特点,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积极的CT复查对病情的掌握尤为重要.早期诊断和适合的治疗策略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作者:陈晓东;蒋宇钢;曹作为;史克珊;李钢;金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做好青光眼患者术后院外护理指导,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维护患者的视功能.方法培养患者的素质因素,做好心身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用药.结果 70%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做好青光眼患者术后院外护理指导,维护患者的视功能,对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作者:郑瑞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优势.方法 2003年3月至2007年5月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骨折31例.结果 经过6-12个月随访,31例患者骨折均临床愈合,无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结论 记忆合金髌骨爪固定牢靠,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时间短、组织相容性好,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何向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回肠膀胱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25例回肠膀胱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25例中2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1 例再次手术治疗,2例并发肠瘘,1例并发切口液化后经过引流和营养支持治疗痊愈.结论回肠膀胱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大部分经保守治疗可痊愈,但需要严密观察,一旦有手术指征,应及时果断行剖腹探查手术.
作者:陈家胜;高兴成;史利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检测,为TIA提供独到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TCD对126例TIA患者行颅内动脉检测,观察、分析颅内动脉的血流信息.结果 87.5%血管流速异常.其中51%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异常,23.9%的患者颈内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均有异常;15.8%为单纯颈内动脉系统流速异常,12.5%为血管流速正常.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为动态、实时观察―基底动脉TIA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为临床诊断、观察病情、指导用药、早期预防提供了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测手段.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产期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疾病,也是引起脑瘫、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落后、癫痫等疾病的重要因素.新生儿 HIE的发生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及生化学改变,其病变发生的部位、程度与缺氧缺血持续时间及发生HIE时脑成熟的程度有关.儿童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头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为计算机体层摄影(CT)、B超及磁共振成像(MRI),CT/MRI检查可显示脑损伤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功能性磁共振可反映脑性瘫疾(CP)患儿某些脑功能及局部代谢的异常,磁共振频谱成像(MRS)还能显示患儿脑内生物化学构成及脑代谢的异常变化.CT与MR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分析病因及判断预后.
作者:覃文华;江万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对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成年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Ⅰ组)和七氟醚组(Ⅱ组)各30例.麻醉诱导后予以0.6mg/kg的罗库溴铵插管;麻醉维持分别采用丙泊酚TCI-泵注瑞芬太尼-罗库溴铵和吸入1-1.3倍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泵注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使用Biometer加速度观测T1恢复至25%、75%及四个成串刺激(TOF)比值(T4/T1)恢复至0.75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麻醉持续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恢复指数(T1 从25%-75%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苏醒时间Ⅰ组比Ⅱ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不会延长患者苏醒时间,而且不延长罗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是理想的吸入麻醉药.
作者:段晓霞;张官鹏;欧册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介绍我科今年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及家属健育教育的体会. 方法对患儿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减少并发症,同时做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增强患儿家属自我隔离管理意识,预防大流行,使其在隔离中发挥积极作用.结果 214例患儿经隔离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阻断手足口病传播,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游葆萍;方燕芬;邱卓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特点和独立医源性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ICU 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间行机械通气的127例病例的临床资料, 按诊断标准分发生VAP组和未发生VAP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医源性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和预后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为33.1%;停留鼻胃管或鼻空肠管,洗胃机洗胃,禁食3d以上,应用制酸剂或H2受体拮抗剂,持续3d以上使用激素,应用第3代头孢是发病关系密切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分离出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部分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结论预防VAP首先应针对发生VAP的医源性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作者:吴桂深;袁园;梁宏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固定剂量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6周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的疾病严重程度(CGI-SI),并计算各自的减分值(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第1周末HAMD17总分减分值和CGI-SI总分减分值大于罗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良好.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且安全.
作者:杨旻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无人区电轴对心房颤动伴宽QRS 波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3 例心房颤动伴宽QRS 波群心电图患者,用常用方法鉴别诊断为心房颤动伴室早、室速或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传导.经心电图Ⅰ、avF导联目测心电轴.结果 113例患者中52例为心房颤动伴室早或室速,其中17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61例为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传导,且无一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无人区电轴诊断心房颤动伴室早或室速的特异性达100%,敏感性32.69%.结论无人区电轴可作为心房颤动伴室早、室速或室内差异传导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特异性很高,但敏感性较低.
作者:黄璐璐;吴子平;吴佳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Trigger finger, TF)的效果.方法门诊随机分为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TF患者50例(实验组),以及醋酸强的松龙和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TF患者42例(对照组).并随访1年.结果两组有效率均为100%,试验组出现皮肤白变和皮肤萎缩2例(4.0%),对照组4例(9.5%);实验组1年内复发3例(6.0%),对照组为7例(1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TF起效迅速、疗效持久、有较少的皮肤并发症和复发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局部封闭药物组合.
作者:罗春晓;李晓玲;霍建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6例主动脉夹层诊断治疗经验,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2-81岁,平均(54.3±3.6)岁.发病时均出现胸背部疼痛,心电图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塞,所有病人行CT增强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所有病人经CT检查确诊:stanford A型4例,B型22例;入院后给予止痛及降压处理.非手术处理15例,入院7d内死亡7例,均死于夹层破裂(其中2例死于心包填塞),另2例入院后两周内分别死于夹层破裂及心衰.手术处理11例,3例病人行开胸降主动脉部分置换术,8例行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术.1例死于降主动脉部分置换术中出血.10例外科治疗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期8个月至4年.1例病人支架置入术后1年发生升主动脉逆剥,无胸痛.其余9例病情稳定.结论 CT检查对本病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带膜支架植入术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肖占祥;戚悠飞;吴奕强;周开伦;梁安林;陈劲松;张震生;吴昌雄;郑进方;邢贻雷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