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外科处理

肖占祥;戚悠飞;吴奕强;周开伦;梁安林;陈劲松;张震生;吴昌雄;郑进方;邢贻雷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诊断, 外科处理
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6例主动脉夹层诊断治疗经验,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2-81岁,平均(54.3±3.6)岁.发病时均出现胸背部疼痛,心电图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塞,所有病人行CT增强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所有病人经CT检查确诊:stanford A型4例,B型22例;入院后给予止痛及降压处理.非手术处理15例,入院7d内死亡7例,均死于夹层破裂(其中2例死于心包填塞),另2例入院后两周内分别死于夹层破裂及心衰.手术处理11例,3例病人行开胸降主动脉部分置换术,8例行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术.1例死于降主动脉部分置换术中出血.10例外科治疗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期8个月至4年.1例病人支架置入术后1年发生升主动脉逆剥,无胸痛.其余9例病情稳定.结论 CT检查对本病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带膜支架植入术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手段.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尿毒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研究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指导其治疗.方法 将尿毒症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和非透析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尿毒症患者的T3、T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病人中血液透析组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减低少于非透析组(P<0.01),而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毒症患者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液透析治疗能减少其发生.

    作者:王胜;林晓明;陈生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隐匿性乳腺癌5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 1992年2月至2008年3月我院5例隐匿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病人中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化疗; 2例行辅助化疗后,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并继续使用有效同方案辅助化疗、放疗,术后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隐匿性乳腺癌 5年存活率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行保留乳房的治疗,不影响复发与生存.

    作者:邹智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及家属健康教育的体会

    目的 介绍我科今年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及家属健育教育的体会. 方法对患儿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减少并发症,同时做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增强患儿家属自我隔离管理意识,预防大流行,使其在隔离中发挥积极作用.结果 214例患儿经隔离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阻断手足口病传播,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游葆萍;方燕芬;邱卓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阴道分娩中应用卡孕栓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卡孕栓(通用名:卡前列甲酯栓,商品名:卡孕栓)肛门用药减少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卡孕栓组(观察组)和催产素组(对照组)各250例,观察指标为产后2 h内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内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卡孕栓塞肛是一种有效、简便减少产后出血的方法.

    作者:叶巧梅;黎秋妹;刘群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炎2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将53例疱疹性咽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8例.均予对症、静滴抗病毒药物、清热解毒中药等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退热及疱疹消失平均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素雾化治疗疱疹性咽炎在退热、口腔疱疹溃疡恢复、进食方面优于传统疗法,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无痛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霞;高心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老年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8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抢救老年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作用.方法将6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使用盐酸戊乙奎醚,对照组使用阿托品,两组基础治疗均为反复洗胃、吸氧、静脉输液、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定)以及抗感染等,对有指征者采用气管切开维持呼吸等.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84.21%),死亡6例(15.78%),其中因中间综合症死亡2例,肺部感染者3例,其他原因1例,无因心脏原因死亡者;对照组治愈16例(53.33%),死亡14例(46.66%),其中因中间综合症死亡2例、心律失常等心脏病9例(64.0%)、肺部感染者2例、阿托品中毒1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38,P<0.01);其中,两组因心脏原因死亡率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P<0.05);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也存在统计学意义(x2=10.50,P<0.01).结论在抢救老年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在常规洗胃、吸氧、静脉输液、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定)以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的前提下,盐酸戊乙奎醚在缓解症状、提高疗效、杜绝阿托品中毒以及心脏副反应、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明显优于阿托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中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64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0-15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5-10mg/d,均是每日1次,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对照组消失早(P<0.05).结论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口腔粘膜溃疡消失快、无毒副作用.

    作者:储开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概况

    急性脊髓损伤多是因车祸、坠落伤等造成脊柱脱位、骨折等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压、水肿、出血、挫伤或断裂;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创伤.脊柱骨折中14%合并脊髓损伤,绝大多数为单节段伤,高位完全截瘫者死亡率高达49%-68.8%[1].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包括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现复习文献,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邓忠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6例误诊分析

    目的 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意识和误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误诊的56例CVA患儿的临床表现、过敏史、辅助检查和误诊情况.结果 本组56例患者在本院确诊前被误诊为多种呼吸道疾病,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占本组的前三位.误诊时间3个月-2年不等.确诊后给予正规哮喘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结论 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熟练掌握诊断标准是防止误诊和误治的

    作者:李元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碘伏和贝复济治疗咽瘘31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使用贝复济对咽瘘愈合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选择 31例咽瘘患者采用碘伏与贝复济联合进行换药,对照组为回顾性统计三个医院耳鼻喉科既往喉癌术后咽瘘患者愈合情况(单纯采用碘伏换药),比较两者差异.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5.9 d和8.3 d,平均换药次数分别为7.1次和10.8次.结论 贝复济有助于咽瘘的愈合.

    作者:胡珍;肖世强;周浩;李佳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纤维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及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NAFLD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8);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组.治疗前分别测定NAFLD组及健康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静脉肝纤维谱包括血清透明质酸酶(HA)、血清III前胶原(P-III-P)及IV型胶原(IVC).治疗组予罗格列酮4 mg/d口服,连续6个月;对照组予低脂饮食,治疗后6个月测定上述各指标.结果 NAFLD患者TG、leptin、FBG、FINS、HOMA-IR、HA、P-III-P、IVC均明显升高,adiponectin则明显减少(P<0.05).口服罗格列酮治疗后,leptin、FBG、FINS、HOMA-IR、HA、P-III-P及IVC均明显下降,adiponectin则明显升高(P<0.05). 对照组各指标则无变化(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有效改善NAFLD患者肝纤维化及胰岛素抵抗.

    作者:邓庆文;罗亮;冯健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体液中HBV-DNA含量的测定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经体液传播的相关临床检验学依据.方法通过ELISA方法筛选出23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即大三阳患者,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以及尿液中HBV-DNA的含量 结果 230例大三阳患者中120例同时测其血清和尿液中HBV-DNA含量,阳性率都为100%;80例同时测其血清和唾液中HBV-DNA含量,阳性率都为100%;30例同时测其血清和母初乳中HBV-DNA含量,阳性率都为100% 结论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患者唾液、尿液及母初乳中的HBV-DNA含量高低同血液中HBV-DNA的含量成一定的线性关系,为乙型肝炎是通过唾液、乳汁及尿液进行传播的理论提供了临床检验学依据.

    作者:李仕娟;钟冬梅;李崇建;黄瑞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加强中转站型急诊科的管理探讨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中转站型急诊科管理.方法 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管理:加强科室内部管理;人员管理与培训;树立新的急救理念;绿色通道的建立等等.结果 通过加强管理使中转型急诊科能更好地完成院前急救与院内中转站分流危重病人的任务.结论 加强中转站型急诊科的综合管理,使我院的急诊走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作者:朱明辉;安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辅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痰热清注射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具有典型症状的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痰热清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头孢呋辛钠1.5 g iv bid 加痰热清注射液20 ml iv qd, 疗程10 d;对照组予头孢呋辛钠1.5 g iv bid,疗程10 d,观察痰热清的疗效.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对缓解肺炎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缩短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较少.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明显.

    作者:单洪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综合性医院抑郁性神经症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抑郁性神经症在综合性医院的误诊情况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对本院神经内科2004年至2008年抑郁性神经症206例患者经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分值≥20分.排除器质性疾病和药物原因引起的抑郁,既往未经过系统的抗抑郁治疗,符合CCMD-3关于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CCMD-3恶劣心境的诊断标准.采用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痊愈103例,显著进步75例,进步20例,无效8例显效率88.27%,有效率96.2%.结论综合医院临床医生专注于躯体表现,易忽视社会-心理等因素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给予综合性医院医生精神科知识培训,加强神经精神科的会诊,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提高全社会对抑郁症的认识,给予规范合理全程个体化针对性的药物心理治疗能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潘均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对全麻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对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成年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Ⅰ组)和七氟醚组(Ⅱ组)各30例.麻醉诱导后予以0.6mg/kg的罗库溴铵插管;麻醉维持分别采用丙泊酚TCI-泵注瑞芬太尼-罗库溴铵和吸入1-1.3倍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泵注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使用Biometer加速度观测T1恢复至25%、75%及四个成串刺激(TOF)比值(T4/T1)恢复至0.75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麻醉持续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恢复指数(T1 从25%-75%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苏醒时间Ⅰ组比Ⅱ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不会延长患者苏醒时间,而且不延长罗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是理想的吸入麻醉药.

    作者:段晓霞;张官鹏;欧册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腔镜宫外孕108例临床分析及其护理体会

    输卵管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可危及生命.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的优点,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其适应证也不断的发生变化[1-2].随着我院广泛开展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我们对其术前术后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体会.

    作者:徐艳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窒息新生儿127例心肌酶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的变化.方法比较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新生儿心肌酶的变化.结果重度窒息组心肌酶活性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尤其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要及早监测心功能并采取相应干预治疗措施,减轻心肌损害,从而减少心力衰竭、心肌坏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朱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纳洛酮、山莨菪碱抗休克治疗对血管收缩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纳洛酮(NAL)、山莨菪碱对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两者休克治疗的机制.方法 (1)改良Wigger法建立兔失血性休克模型,测定休克失代偿期;(2)休克模型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6)、NAL组(B组,n=6)和山莨菪碱组(C组,n=6);在失代偿期前10min,B组静注NAL(1mg/kg)、C组静注山莨菪碱(2mg/kg)预处理,A组静注等容的0.9%氯化钠注射液;(3)记录休克前、休克30、60、90、120、150、180min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A)后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值;检测相应时点血清NO浓度.结果 (1)Wigger模型在休克60min后进入休克的失代偿期;(2)B组休克60、90、120min的MAP升高幅度大于A组(P<0.05);(3)C组休克60min的MAP升高幅度大于A组(P<0.05);(4)B组休克60、120min的NO浓度低于休克前(P<0.05),休克60、120、180min的NO浓度低于A组(P<0.05);(5)C组NO浓度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NAL提高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可能与NAL通过降低血清NO浓度有关;(2)山莨菪碱不提高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但延缓了失代偿期的出现.

    作者:黎阳;彭丹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无人区电轴对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无人区电轴对心房颤动伴宽QRS 波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3 例心房颤动伴宽QRS 波群心电图患者,用常用方法鉴别诊断为心房颤动伴室早、室速或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传导.经心电图Ⅰ、avF导联目测心电轴.结果 113例患者中52例为心房颤动伴室早或室速,其中17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61例为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传导,且无一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无人区电轴诊断心房颤动伴室早或室速的特异性达100%,敏感性32.69%.结论无人区电轴可作为心房颤动伴室早、室速或室内差异传导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特异性很高,但敏感性较低.

    作者:黄璐璐;吴子平;吴佳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