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张宁;孙艳妮;刘建利
目的 采用体外溶出法考察野生西洋参细粉、极细粉与超微粉人参皂苷Rb1的溶出速率与溶出度.方法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进行不同粉碎度野生西洋参粉体外溶出度试验,绘制溶出曲线,考察不同粉碎度粉末的体外溶出行为及释药机制.结果 前10 min,野生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1的溶出速率为极细粉>细粉>超微粉,10 min后超微粉的溶出率大,极细粉的溶出次之,而细粉溶出慢.结论 野生西洋参粉中人参皂苷Rb1的溶出速率与粉末本身的粒径和浸润有关,在粉末浸润后,超微粉的溶出快.
作者:卓丹如;阙慧卿;章宁;林绥;钱丽萍;林善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初步评价小儿哮喘宁的平喘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 运用乙酰胆碱及组胺致豚鼠哮喘模型、内毒素(lipoplysaccharides,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致豚鼠过敏性哮喘模型及OVA加LPS致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评价小儿哮喘宁的平喘作用.结果 小儿哮喘宁20、10、5g/kgg均能延长乙酰胆碱+组胺所致豚鼠化学刺激性哮喘的引喘潜伏期及OVA致豚鼠过敏性哮喘的引喘潜伏期并减少跌倒动物数;20 g/kg小儿哮喘宁能降低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程度;对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浸润型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的作用优于对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浸润型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的作用.结论 小儿哮喘宁有平喘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肺水肿、降低气道EOS浸润有关.
作者:熊静悦;石莹莹;谭正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db/db小鼠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满足糖尿病研究的需要.方法 在试验周期内,测定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体质量及摄食饮水量,并测定21周龄模型动物的糖耐量、血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的水平,进行胰腺的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及主要脏器的病理学检查,并与db/m小鼠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db/m小鼠比较,db/db小鼠过度肥胖,伴有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且肝脏和胰腺组织均出现明显病变,胰腺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结果与血液学测定结果一致,并可观察到胰岛中A细胞和B细胞的分布变化情况.结论 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所做的相关生物学特性检测,可供糖尿病研究参考.
作者:陆洁;刘静;裴天仙;田兴美;申秀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3年2月发布了《人用处方药和生物制品说明书儿科资料指导原则(草案)》,该指导原则详细规定了儿科资料在处方药说明书中的合适位置以及内容要求,以指导儿科患者的合理用药.介绍该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FDA对处方药说明书儿科资料要求的主要法规依据、儿科年龄分段、决策的儿科资料分类等背景资料,以及儿科资料在说明书中具体要求,以期对我国处方药说明书的撰写和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以便指导医生和患者合理用药.
作者:黄芳华;萧惠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龟板提取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化抑制蛋白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 1,Id1)的作用.方法 将构建成功的PGL3-Id1启动子用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龟板提取物分别作用于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24、36h,选取作用为明显的36h,每组分别加入0、1、3、30、100 μg/mL龟板提取物,药物作用36h后收集细胞分别应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Id1的表达.结果 早期、小剂量龟板提取物对Id1的影响不大;随着时间和剂量的增加,Id1的表达水平也逐渐升高.结论 龟板提取物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Id1的表达,剂量越大,作用时间越长,促进作用越明显.
作者:张海玲;陈金锋;陈东风;郑二来;叶茂盛;华子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藏红花是我国一种应用广泛的名贵中药与民族药,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散郁开结作用.藏红花中主要含有苦藏花素、藏红花素等成分,藏红花及其提取物主要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以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并且有多种保健品和中成药在国内市场上销售.主要综述近年来有关藏红花及其有效成分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保肝护胆、干预肿瘤、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肾脏、防治骨质疏松等方面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利用该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民族药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娜;李林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我国从2009年开始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解决用药贵、用药难等现实问题.但是基本药物普及性的提高更加突出了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的重要性,为保障用药安全,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价十分重要.为了加强国家基本药物ADR的监测工作,阐述我国基本药物ADR监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法律体系、明晰基本药物的遴选标准、提高各主体ADR认识的实施建议,为合理用药、保障公众健康提供指导.
作者:苏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测定通乐颗粒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检测波长为320 n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体积流量为1.0 mL/min.结果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10~100 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74%.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通乐颗粒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崔玲;李跃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Markov模型于20世纪80年代用于医学领域,目前已成为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且前景广阔.国内利用Markov模型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虽然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差距日渐缩小,评价方案逐步实现正规化.查阅近5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围绕模型建立与参数设定、设立对照、不确定性分析以及评价结果这4个基本流程,简述国内外学者利用Markov模型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进展,并指明该方法的不足之处.
作者:李鹤;夏苏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开发多药耐药肿瘤的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对于其相关基础研究和药物评价意义重大.综述了肿瘤多药耐药模型的建模方法,分别对细胞模型和荷瘤动物模型的建立类型、各自特点、评价手段及研究意义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建立优势肿瘤多药耐药模型、优化现有抗肿瘤药物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有助于阐明多药耐药相关机制,并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张峰;岑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for nonclinical study,GLP)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必须遵循的规范,与药物毒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药物毒理学研究促进了GLP的发生与发展;同时,GLP要求实验管理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保障了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加快了我国药物毒理学研究与国际接轨.现就GLP与药物毒理学的关系进行简要的论述.
作者:谭小燕;黄芝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调经补血丸的补血养血、理气通经及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气滞血瘀模型、失血性血虚小鼠模型、缩宫素疼痛模型及缩宫素引起的大鼠子宫条收缩模型,考察调经补血丸的药理作用.结果 调经补血丸在0.3~2.4 g/kg剂量下,ig给药能够非常显著地降低气滞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能够显著增加失血性血虚小鼠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量;能够显著地减少缩宫素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在终质量浓度3.6×10-5、1.2×10-4、3.6×10-4、1.2×10-3 g/mL对缩宫素引起的大鼠子宫条收缩有非常显著的拮抗作用.结论 调经补血丸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补血养血、理气通经及镇痛作用.
作者:胡金芳;刘静;冯玥;王春凤;申秀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抗苗勒激素(AMH)和生长分化因子-9(GDF-9)对环磷酰胺(Cy)降低卵巢储备力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雌性SD大鼠25只,取双侧卵巢组织,并切制成500μm厚的卵巢片,将卵巢片分为7组:空白组、Cy组、Cy+卵泡刺激素(FSH)组、Cy+AMH组、Cy+GDF-9组、Cy+FSH+AMH组、Cy+FSH+GDF-9组,放入含DMEM-F12培养液的培养皿中分别培养2d或4d.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Cy 100 ng/mL、FSH 10 mIU/mL、AMH 100ng/mL、GDF-9 100 ng/mL.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雌二醇(E2)、抑制素B(INHB)的量;光镜下计数始基卵泡(PMF)及闭锁卵泡;运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①与空白组相比,Cy组PMF数目明显降低,闭锁卵泡明显增多;Cy+AMH组及Cy+ FSH+ AMH组PMF数目明显多于除空白组之外的其他各组.各组培养4d较培养2d始基卵泡数目明显降低,闭锁卵泡数目明显增多.②与空白组相比,Cy组培养2d和4d时E2及INHB水平明显降低;与Cy组相比,培养2d和4d时Cy+FSH组、Cy+ GDF-9组及Cy+ FSH+ GDF-9组E2、INHB明显升高.与Cy组相比,培养2d和4d时Cy+AMH组及Cy+ FSH+ AMH组E2明显升高.培养4d时Cy+AMH组、Cy+FSH+AMH组INHB水平明显升高.③Cy组与空白组比较,凋亡细胞明显增多;Cy+FSH组、Cy+GDF-9组与Cy组相比,凋亡细胞的数量并没有显著减少.Cy+AMH组、Cy+FSH+AMH组与Cy组相比凋亡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结论 Cy可加速PMF的募集与耗竭,从而使卵巢储备力降低乃至衰竭.FSH及GDF-9可加速PMF的募集与发育,使更多的PMF进入生长卵泡阶段而受到Cy细胞毒的损害,以致PMF库存逐渐耗竭;AMH可抑制PMF的募集与发育,从而减缓Cy对PMF的加速募集与耗竭,起到保护卵巢储备力的作用.
作者:张凤英;夏天;赵丽颖;宋文嘉;李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毒理基因组学是利用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化合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基因变化,将组学技术与传统毒理学及组织病理学相结合,评价和预测化合物的毒性的一门学科.随着毒理基因组学的广泛应用,免疫毒理学领域也开始利用基因表达谱来分析化合物的免疫毒性.目前认为免疫毒理基因组学可能在下述3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即免疫毒性物质的筛选、免疫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免疫毒性风险评估.现围绕这3个方面,对毒理基因组学在免疫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作者:林志;黄瑛;张頔;杨艳伟;吕建军;屈哲;霍桂桃;孙建宁;李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对乙酰氨基酚(APAP)对斑马鱼幼鱼的肝脏毒性,并验证斑马鱼模型用于药物肝毒性快速评价的实用性.方法 以发育72 hpf的肝脏荧光转基因斑马鱼幼鱼(L-FABP:EGFP)为实验对象,不同浓度的APAP分别处理斑马鱼幼鱼,于处理后24、48、72 h,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幼鱼的死亡率、肝脏形态学变化和卵黄囊吸收情况,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PAP对幼鱼肝脏荧光的影响.结果 APAP对斑马鱼幼鱼存活率的影响呈剂量和时间相关性.APAP处理后的幼鱼肝脏形态出现异常、肝脏颜色变暗,卵黄囊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PAP处理后的幼鱼肝组织L-FABP荧光表达明显下降,肝脏明显萎缩退化.结论 APAP对斑马鱼幼鱼具有肝脏毒性.肝脏荧光转基因斑马鱼模型快速评价药物的肝脏毒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云;彭维兵;王希敏;王雪;萧崇德;刘可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茶多酚是茶叶中一类具有强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辐射、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含量对茶叶的品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茶多酚结构复杂,不易准确测定,制约着对茶多酚的深入研究.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茶多酚的分析测定方法,重点阐述滴定法、红外光谱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研究方法的应用和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沈玫;胡江滨;闫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实验室前期建立的中药寒热药性的细胞评价方法评价中药白头翁的寒热药性.方法 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白头翁对HeLa细胞和SGC-790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白头翁对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台盼蓝染色法分析白头翁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白头翁在所选质量浓度10~400 μg/mL内抑制细胞增殖.形态学观察表明白头翁能使细胞密度减小,细胞固缩变圆,颗粒感增加.台盼蓝染色表明白头翁对这两种细胞没有细胞毒作用.结论 白头翁性寒,对所用细胞没有细胞毒作用.
作者:王征;张宁;孙艳妮;刘建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荒漠植物老瓜头全草镇痛、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微波辅助萃取法制备老瓜头全草70%乙醇提取物,分别用二氯甲烷、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3次;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法为抗炎筛选方法;以冰醋酸扭体法、热板法为镇痛筛选方法.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二氯甲烷层低、中、高剂量(200、400、800 mg/kg)对小鼠耳肿胀、足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0.01),中、高剂量组肿胀抑制率与阳性药吲哚美辛相当;二氯甲烷层低、中、高剂量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痛阈值(P<0.05、0.01),减少扭体次数(P<0.05、0.01);醋酸乙酯层仅高剂量(800 mg/kg)有显著镇痛、抗炎活性(P<0.05、0.01);正丁醇层无镇痛、抗炎活性.结论 二氯甲烷层镇痛、抗炎活性均强,其活性与阳性药吲哚美辛相当,为生品老瓜头镇痛、抗炎活性部位.
作者:陈靖;卢杰;刘悦;刘成;吴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方法 检索2000年1月-2013年3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致不良反应在老年患者发生率较高,多在用药1周后发生.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泌尿系统损害和全身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死亡.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作者:陈崇泽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