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毛蚶提取物的遗传毒性试验研究

高梅;曹冲;汤连升;马会;张森;朱春花

关键词:毛蚶提取物, 遗传毒性, 体外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中国仓鼠肺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 微核试验
摘要:目的 评价毛蚶提取物的遗传毒性,为评价其安全性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选用体外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CHL)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进行毛蚶提取物的遗传毒性研究.Ames试验设5 000.0、2 500.0、1 250.0、625.0、312.5 μg/皿5个剂量;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设立5.00、2.50、1.25 mg/mL 3个剂量,毛蚶提取物与CHL细胞分别接触6、24 h;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立5 000、2 500、1 250 mg/kg 3个剂量,给药1次.结果 Ames试验,毛蚶提取物在加与不加S9时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相关性,结果为阴性;CHL染色体畸变试验,毛蚶提取物代谢活化组和非代谢活化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均低于5%,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各剂量组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果为阴性.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毛蚶提取物未见潜在的遗传毒性.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紫花牡荆素对人宫颈癌细胞凋亡和侵袭迁移的影响

    目的 观察紫花牡荆素(CAT)对人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凋亡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CAT作用于HeLa和SiHa细胞不同时间后,采用M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划痕试验观察细胞迁移率,基质胶法测定细胞粘附百分率,Transwell试验检测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分析CAT对SiHa细胞抑制转移蛋白nm23-H1和促转移蛋白MTA1表达的影响.结果 CAT显著抑制HeLa和SiHa细胞活力,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迁移百分率和黏附百分率;减少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SiHa细胞nm23-H1蛋白表达,降低MTA1蛋白表达.结论 CAT显著诱导人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凋亡,抑制其侵袭迁移,提示其具有潜在的抗宫颈癌作用.

    作者:段昕雅;王素娟;戴晶晶;夏伟;盖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黄芪中有效成分对人食道癌HCE-4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黄芪有效成分芒柄花素与黄芪甲苷Ⅳ对人食道癌HCEq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黄芪提取物(阳性对照药)、芒柄花素与黄芪甲苷Ⅳ对人食道癌HCE-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3种药物诱导HCE-4细胞凋亡的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芒柄花素与黄芪甲苷Ⅳ对HCE-4细胞具有良好的生长抑制作用,其效果呈浓度依赖性;芒柄花素与黄芪甲苷Ⅳ能够诱导HCE-4细胞的凋亡且呈时间依赖性;芒柄花素与黄芪甲苷Ⅳ处理HCE-4细胞后,抗凋亡蛋白p-AKT的表达量明显减少,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表达量增加.结论 黄芪有效成分芒柄花素与黄芪甲苷Ⅳ通过调控AKT信号转导途径诱导人食道癌HCE-4细胞凋亡.

    作者:刘阳;刘畅;罗英花;孙虎男;臧延青;金成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和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表(NIHSS)进行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治疗4周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IL-6和TNF-α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67%,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巩晓英;胥冰;王继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炎调方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炎调方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炎调方组、地塞米松组,炎调方组ig 9.9 g/kg炎调方,地塞米松组ig 0.45 mg/kg地塞米松,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d.末次ig2h后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ALI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4 h处死动物,进行肺组织HE染色,测定各组大鼠湿/干重比(W/D),肺组织MPO、MDA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MPO及MDA水平较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1),炎调方组、地塞米松组肺组织损伤程度、MPO及MDA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炎调方可有效减轻脓毒症ALI大鼠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汪海慧;沈晓红;熊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叶下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的干燥全草,具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之功效.研究显示其在抗乙型肝炎病毒、保肝护肝、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抗血栓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对叶下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为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戴卫波;肖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毛蚶提取物的遗传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 评价毛蚶提取物的遗传毒性,为评价其安全性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选用体外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CHL)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进行毛蚶提取物的遗传毒性研究.Ames试验设5 000.0、2 500.0、1 250.0、625.0、312.5 μg/皿5个剂量;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设立5.00、2.50、1.25 mg/mL 3个剂量,毛蚶提取物与CHL细胞分别接触6、24 h;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立5 000、2 500、1 250 mg/kg 3个剂量,给药1次.结果 Ames试验,毛蚶提取物在加与不加S9时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相关性,结果为阴性;CHL染色体畸变试验,毛蚶提取物代谢活化组和非代谢活化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均低于5%,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各剂量组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果为阴性.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毛蚶提取物未见潜在的遗传毒性.

    作者:高梅;曹冲;汤连升;马会;张森;朱春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5-氟尿嘧啶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5-氟尿嘧啶(5-Fu)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名确诊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5-Fu化疗;观察组给予5-Fu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变化、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治疗价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HCG高滴定值<103 mIU/mL患者数为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HCG高滴定值>105 mIU/mL患者数为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程度出现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5-Fu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分析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经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患儿的PCO2、PaO2检测值,患儿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发作时间、症状消除时间,并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PCO2、PaO2检测值均有所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变化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在治疗患儿呼吸暂停方面效果优于氨茶碱,且不良反应小,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齐荣;李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体外心肌毒性代谢组学研究中模型药物多柔比星浓度及受试时间筛选

    目的 筛选体外心肌毒性代谢组学研究中模型药物盐酸多柔比星(DOX)的受试浓度及受试时间.方法 采用MTS法测定DOX作用24、48、96 h后对原代心肌(PC)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佳的受试总时长;并在佳受试时间内,测定不同浓度DOX对PC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综合分析确定DOX的低、高浓度及不同的受试时间点.结果 DOX的佳受试总时长为48 h,作用48 h的IC50值为(1.03±0.40) μmol/L.综合分析确定DOX的受试低、高浓度分别为0.09和3.44 μmol/L,分别于药物暴露0、6、24和48 h时收获并测定样品.结论 建立了一种确定体外心肌毒性代谢组学研究中受试药物浓度及受试时间的方法,为此类体外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黎;申秀萍;钱鑫;柴振海;张宗鹏;刘昌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应用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应用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9月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5例,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和术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 (51/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 (36/45) (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应用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党玮;李冰;付天芳;李彩娟;齐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促生长增体质作用的研究进展

    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红景天苷具有促进骨、肌肉生长和体质量增长,提高机体防御功能的作用.其促生长、增体质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样作用、雌激素样作用以及促进细胞分化有关,对于儿童生长缓慢和消耗性疾病具有开发潜力.临床上可以考虑将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试用于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重症患者和手术患者康复期以及消耗性疾病患者的体质恢复.

    作者:张明发;沈雅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消渴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志丹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消渴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气短懒言、倦息乏力、盗汗、自汗、口渴喜饮、五心烦热及便秘症状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柴彦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对乙酰氨基酚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及BRL-3A细胞的毒性作用比较

    目的 建立大鼠原代肝细胞提取鉴定体系,比较对乙酰氨基酚(APAP)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和永生化细胞BRL-3A的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胶原酶原位两步灌流法提取大鼠原代肝细胞,通过过碘酸雪夫染色(PAS)和肝细胞双核结构进行鉴定;CCK 8法测定APAP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及BRL-3A细胞毒性作用的IC50;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APAP对2种细胞的损伤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细胞上清AST、ALT、LDH、ALP、ALB、BUN、TP、GLU 8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PAS糖原染色鉴定获取的大鼠原代肝细胞,双核结构,细胞存活率浮动在80%~95%;佳接种密度为60 000/cm2,在第3~5天为对数生长期;APAP作用于大鼠原代肝细胞24 h的IC50为18.03 mmol/L,95%置信区间为(17.28~18.81)mmol/L,作用于BRL-3A的IC50为20.05 mmol/L,95%置信区间为(18.99~21.17) mmol/L: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在30 mmol/L APAP作用下,2种细胞细胞器肿胀,核膜破裂,细胞膜边界模糊不清;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原代肝细胞分泌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葡萄糖(GLU)、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随着APAP浓度增加产生显著变化,而BRL-3A细胞几乎所有的酶学指标变化均差异不显著.结论 与永生化细胞BRL-3A比较,大鼠原代肝细胞更能体现药物的肝脏毒性作用,但其体外培养存活时间较短;BRL-3A细胞缺少肝脏重要酶类,增加细胞内肝脏酶类是提升其作为肝脏毒性筛选模型的更好手段之一.

    作者:李曼;吴纯启;许赫雷;谢丽华;韩刚;王全军;王茜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黄花败酱草和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败酱草为我国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排脓、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肠痈、肺痈、痈肿疮毒和产后瘀阻腹痛等症.近年来化学成分研究显示败酱草中含有三萜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甾醇、香豆素及有机酸类,药理研究发现败酱草具有抑菌、镇静、胃肠、抗肿瘤、抗氧化及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其来源植物黄花败酱草和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两种来源败酱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深度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崔文燕;刘素香;宋晓凯;刘岱琳;张铁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临床研究药物中心化管理现场评估标准

    从起草背景、制定依据、检查内容、评估标准、适用范围、评分等级、结果评定等方面阐述《临床研究药物中心化管理现场评估标准》,以期能够切实促进临床研究药物标准化管理,提高药物中心化管理水平.

    作者:李树婷;杨丽;张黎;房虹;程金莲;赵侠;阎昭;严海泓;陈勇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包括利用导数校正(包括一阶、二阶求导)、标准正态变换、多元信号校正、小波变换、数据平滑等方法处理原始红外光谱,提高谱图的信噪比、改良分析信号的质量;利用正交偏小方差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偏小二乘法等校正方法处理红外光谱数据,可以迅速而准确地鉴别中药、定量分析中药有效成分;用SIMCA方法、聚类分析方法、红外指纹图谱法等化学模式识别红外光谱数据可以判断中药的产地、道地性和中成药的质量等;利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可以鉴别中药材的产地、研究中药炮制质量变化等.

    作者:李真;周立红;叶正良;丁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科2010-2013年收治的7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长春瑞滨+顺铂进行治疗,研究组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预后进行随访观察比较.结果 研究组有一例ⅢB期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效果,对照组无患者达到CR效果.研究组患者的缓解率达到54.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58% (P>0.05);研究组的受益率为78.38%,高于对照组的68.42%,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调查表(QOL)、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织(ECOG)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同时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率为51.35%、血小板减少率为10.81%,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率73.68%、血小板减少率31.5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经过1年随访,失访l例患者,存活20例患者,存活率为54.05%;对照组患者经过1年随访,1例患者失访,存活14例患者,存活率为36.84%,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1年中位生存时间为305 d、对照组为270 d,研究组的1年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患者的缓解率、降低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徐海鹏;王强;许凌;何志勇;林根;胡卉华;林景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Nrf2信号通路在防治肝、肾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是诸多细胞信号通路中重要的一种,是一种基础转录调节因子,主要编码表达多种重要的细胞保护因子,包括解毒酶、抗氧化蛋白、外排型转运体、抗凋亡蛋白、抗炎因子以及其他的应激反应因子.在肝脏或肾脏因外界条件造成损伤时,Nrf2通过调节细胞对毒物的代谢排泄、细胞凋亡以及在应激状态下细胞的抗炎抗氧化进程而发挥作用.对Nrf2在肝脏、肾脏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迪;刘克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吉非替尼脂质体对S180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考察吉非替尼(GFB)脂质体对S180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30只小鼠制备S180荷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GFB低、高剂量溶液(GFB-S-20、GFB-S-40)组,GFB低、高剂量脂质体(GFB-L-20、GFB-L-40)组,低、高剂量为20、40 mg/kg.观察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体质量和肿瘤体积的增长情况,并以为自主活动次数为指标,评价小鼠的生命质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GFB组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0.01),GFB-L-40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GFB-S-40组(P<0.05);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长快;肿瘤生长速度大小顺序为:模型组>GFB-S-20组>GFB-S-40组>GFB-L-20组>GFB-L-40组;GFB显著改善荷瘤小鼠自主活动次数下降,相同剂量的溶液和脂质体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FB脂质体明显延长了S180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提高了生命质量,效果优于溶液组.

    作者:何琳;马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夏枯草提取物对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宫颈癌细胞的凋亡作用

    目的 研究夏枯草提取物(EPV)对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人宫颈癌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 培养人宫颈癌细胞SiHa、HeLa(HPV阳性)及C-33-A(HPV阴性),与20、40、80 μg/mL的EPV共孵育24 h,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DMSO,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取对数生长期的SiHa、HeLa细胞,与40 μg/mL EPV共孵育24 h,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caspase 9、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EPV剂量相关地抑制HPV阳性人宫颈癌细胞SiHa、HeLa活力(P<0.05、0.01、0.001);诱导SiHa、HeLa细胞凋亡(P<0.05、0.01),使SiHa、HeLa细胞周期阻滞在Go/G1期,抑制其增殖;对C-33-A细胞无显著作用.显著上调SiHa、HeLa细胞内Cle caspase 3、Cle caspase 9、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P<0.05、0.01、0.001).结论 EPV可诱导HPV阳性人宫颈癌SiHa、HeLa细胞凋亡,对HPV阴性C-33-A细胞无显著作用,为夏枯草及其制剂在临床上治疗宫颈癌提供依据.

    作者:范鹏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技厅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