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的疗效研究

冯蕾;李兴波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气阴两虚
摘要: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的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口服二甲双胍片0.5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六味地黄丸大蜜丸1丸/次,2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治疗前后总症状积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以此评价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1例低血糖反应,观察组1例低血糖反应,1例轻度恶心,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的临床症状,降糖作用明显,药品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胃康宁颗粒与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胃康宁颗粒与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AG癌前病变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研究组给予胃康宁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病理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炎症、萎缩、肠化生积分均明显较治疗前减小,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炎症、肠化生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康宁颗粒治疗CAG癌前病变效果显著,尤其对炎症、肠化生等组织学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侯建明;杨改姣;宋永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评价及对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3月-2016年5月于旬阳县医院就诊的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A、B两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左甲状腺素进行治疗.A组患者初始剂量为12.5 μg/d,B组患者初始剂量为25 μg/d,每两周增加剂量25μg/d,维持剂量50~150 μg/d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59.18%与87.76%,B组患者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1.22%与91.8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血脂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B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血脂水平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血脂水平差异不显著.A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B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相当,大剂量组短期内改善甲状腺功能及血脂效果更好,但低剂量左甲状腺素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采用合适剂量治疗.

    作者:符宝林;符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黄芪甲苷注射液动物过敏性研究

    目的 采用主动全身过敏试验(ASA)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以及血清样本效价测定,综合评价黄芪甲苷注射液对动物的致敏作用,为临床拟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ASA:选用豚鼠作为实验动物,0.4、1.6 mg/kg黄芪甲苷注射液间日致敏5次,末次致敏后11d,3倍剂量进行激发,观察30 min内动物过敏症状;PCA:选用大鼠作为实验动物,0.5、2.0 mg/kg黄芪甲苷注射液间日致敏5次,制备抗血清;将致敏血清稀释后sc给予另一批大鼠进行被动致敏,约48 h后激发,30 min后麻醉处死,观察皮肤过敏反应;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制备的抗血清中的抗体效价.结果 ASA:黄芪甲苷注射液在0.4、1.6 mg/kg剂量下各只豚鼠均未出现任何过敏反应,即过敏反应阴性;PCA:黄芪甲苷注射液0.5、2.0 mg/kg剂量下大鼠被动过敏反应均为阴性,血清样本中不存在针对黄芪甲苷的特异性抗体.结论 黄芪甲苷注射液体内ASA和PCA试验均无过敏反应,动物血清中不存在针对黄芪甲苷药物的特异性抗体,提示临床使用出现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较小.

    作者:荆宝琴;张金晓;康玮;王磊;熊思敏;申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安宫牛黄丸防治脑血管疾病作用研究

    目的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安宫牛黄丸防治脑血管疾病的药效.方法 辛伐他汀诱导斑马鱼脑出血模型,评价安宫牛黄丸脑出血保护作用;花生四烯酸诱导血栓模型,评价其血栓预防作用;辛伐他汀诱导微血管缺失模型,评价其促血管再生作用;用三氯化铝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评价安宫牛黄丸对AD斑马鱼运动障碍恢复作用和反应能力的改善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27.8、83.3和250 μg/mL安宫牛黄丸脑出血保护率分别为11%、41%和48%,83.3和250.0 μg/mL组脑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质量浓度为333和1 000 μg/mL的安宫牛黄丸斑马鱼心脏红细胞染色强度显著增加(P<0.001),111、333和1 000 μg/mL组的血栓预防率分别为5%、33%和64%;质量浓度为11.1、33.3和100.0 μg/mL的安宫牛黄丸斑马鱼肠下血管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上升(P<0.001),其促血管再生率分别为21%、25%和26%;质量浓度为111、333和1 000 μg/mL的安宫牛黄丸组斑马鱼运动速度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0.01),其运动障碍恢复率分别为48%、88%、78%;安宫牛黄丸111、333和1 000 μg/mL反应能力改善率分别为15%、82%、75%,其中333和1 000 μg/mL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 安宫牛黄丸能预防脑出血、预防血栓形成、重建血管微循环,对AD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反应能力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朱晓宇;郭胜亚;徐懿乔;杨华;李萍;李春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固体分散技术在制剂领域的研究进展

    固体分散体作为一种制剂的中间体,在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固体分散技术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与溶解度具应用潜力的新技术之一,其发展将推动制剂领域日臻完善.重点从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各种新型制各技术及其比较、固体分散剂型的应用与稳定性问题4个方面展开介绍,阐述了影响固体分散体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了防止其老化的有效措施,后对固体分散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作者:谭佳威;孙如煜;曾滟棱;杜守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西黄丸联合紫杉醇和铂类新辅助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西黄丸联合紫杉醇和铂类新辅助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择期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术后对照组予以紫杉醇+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西黄丸2次/d,治疗6周.比较两组化疗有效率、生存率及复发率,测定两组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应用卡氏评分表(KPS)、数字评分法(NRS)评价生活质量及癌痛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化疗有效率(87.50%)与对照组(77.50%)比较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化疗后3、6个月生存率、复发率与对照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化疗后观察组CD3+ (72.39±1.47)%、CD4+ (37.62±1.17)%、IgA (11.11±1.34) g/L、IgG(1.23±0.45) g/L、IgM (2.60±0.46) g/L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8+ (20.32±1.39)%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78.49±1.45)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而其NRS评分(1.20±0.1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o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黄丸西黄丸联合紫杉醇和铂类新辅助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疗效较好,可改善其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疼痛度,减少不良反应,近期不会明显改善生存率及复发率,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桑秀丽;刘国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调脂效果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诊治的高脂血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都治疗观察4周.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血脂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对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97.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调查6个月,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为27.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应用具有更好的调脂效果,从而减少随访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旭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生物制品首次临床试验起始剂量拟定的一般考虑

    全新药物从临床前向临床推进的过程中,首次临床试验起始剂量的拟定是一个关键风险控制节点.生物制品与小分子药物存在不同的药理作用特点和毒性风险,在首次临床试验起始剂量的拟定上具有与小分子药物不同的考虑侧重点.重点阐述支持首次临床试验起始剂量拟定所需要的临床前研究信息;根据国内外的指导原则,介绍了基于毒性终点、药理终点、以及PK/PD模型进行起始剂量拟定的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尽管毒性反应剂量法依然是传统保守的方法,但是对于具有免疫激发作用的生物制品更倾向于采用低预期生物效应剂量法.研究者应基于药物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拟定首次临床试验起始剂量,选取合适安全的剂量,并加强与监管机构沟通与交流.

    作者:闫莉萍;孙涛;王海学;王庆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的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口服二甲双胍片0.5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六味地黄丸大蜜丸1丸/次,2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治疗前后总症状积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以此评价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1例低血糖反应,观察组1例低血糖反应,1例轻度恶心,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的临床症状,降糖作用明显,药品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冯蕾;李兴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国际药品监管科学发展概况

    食品药品监管科学是近十几年发展形成的前沿学科,受到世界科学界和管理界的重视.食品药品监管科学不仅研究制定医药创新产品的监管政策、监管法规构建方法、产品创新技术策略以及各类创新产品的标准等,而且研发评估医药创新产品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及性能和制定科学监管法规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在医药产品开发和评价和产品研发、生产、流通监管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分析回顾了国际食品药品监管科学的发展概况,介绍国际药品监管和监管科学发展的情况,希望对该新兴学科发展研究者和管理者获益.

    作者:刘昌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11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8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0 d.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的含量并比较分析;通过APACHE Ⅱ以及BISAP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腺损伤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丙二醛(MDA)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APACHEⅡ以及BISAP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显著降低机体的炎性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入院后被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40例)给予瑞芬太尼麻醉,依据麻醉前后不同时间的收缩压(SDP)、舒张压(DBP)、心率(HR),两种麻醉药物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用药量及麻醉期间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结果 与诱导前的基础值相比,麻醉药物诱导后两组SDP、DBP值均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水平与诱导前的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麻醉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芬太尼对小儿先天性心脏介入手术麻醉效果好,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能早期拔管,副作用较小,是目前临床上一种理想的麻醉药物.

    作者:范智芳;王川;许晓璐;吉丁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IL-35、NF-κB水平影响的比较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白介素-35 (IL-35)、核因子-κB (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51例)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通过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IL-35、NF-κB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TG、TC、LDL-C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HDL-C水平均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两组血清IL-35、NF-κB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35水平均升高,血清NF-κB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IL-3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F-K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均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瑞舒伐他汀对LDL-C的降低效果更明显,此外,瑞舒伐他汀能更好地控制体内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少,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理想药物.

    作者:刘瑞;刘艳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柴枳夏及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柴枳夏及汤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按照体质量及性别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铝碳酸镁片(阳性药)组和柴枳夏及汤低、高剂量(生药量12.77、25.54 g/kg)组,除对照组外,ig自制反流液制备大鼠BRG模型.观察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进食、大小便、毛色、体质量等;肉眼及HE染色后于光镜下观察胃窦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GAS及胃窦黏膜PGE2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排稀糊便、便中含红黄色黏液、反应迟钝、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等特点;肉眼可见胃窦部点片状糜烂,有黄绿色胆汁及较多黄色黏液;胃窦黏膜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肠上皮化生,炎症及肠上皮化生积分显著提高(P<0.01);GAS及PGE2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枳夏及汤高剂量明显改善胃黏膜病理组织损伤形态;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和肠上皮化生,显著降低积分(P<0.05、0.01);显著提高GAS及PGE2水平(P<0.0l).结论 柴枳夏及汤具有明显的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GAS、胃窦黏膜PGE2水平有关.

    作者:刘尧蓓;邹义龙;梁靓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基于肠道菌群新靶点的中药防治糖尿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3大杀手,其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系列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调整肠道菌群结构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中药防治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疗效,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对基于肠道菌群新靶点的中药单体成分(小檗碱、根皮苷、大黄酸等),中药单方(肉桂精油、黄连花薹、前胡总香豆素等)和中药组方(葛根芩连汤、升降散、补中益气汤等)防治糖尿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糖尿病防治药物的开发及防治方法与思路提供参考.

    作者:郑礼胜;邰文;兰新新;刘东博;陈常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异烟肼对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异烟肼对大鼠淋巴细胞因子表达和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喂药1个月组、喂药3个月组、停药1个月(喂药3个月后)组,每组再随机等分为异烟肼组和对照组.异烟肼组给以120 mg/kg异烟肼,隔日1次ig给药,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于相应时间点,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2 (IL-12)、干扰素-γ(IFN-γ)水平;琼脂平板法检测大鼠血清溶菌酶含量;硝酸铅(Comori)法检测腹腔液酸性磷酸酶水平.结果 在各时间点,异烟肼组IL-12、IFN-γ、溶菌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喂药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异烟肼组酸性磷酸酶水平显著升高(P<0.05);喂药3个月、停药1个月,两组酸性磷酸酶水平差异不显著.结论 120 mg/kg异烟肼对大鼠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长期应用不会导致免疫功能的损伤.

    作者:曹汴川;黄喆;黎秋菊;黄秀芳;朱义红;肖科;黄富礼;钟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姜黄素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BALB/c小鼠作为供体,C57BL/6小鼠作为受体,建立背-背皮肤移植模型.术后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50 mg/kg)组、环孢素A(10 mg/kg)组、姜黄素+环孢素A(50 mg/kg+5 mg/kg)组,每组10只,每天1次,ip给药10 d.记录各只小鼠移植皮片的存活天数,术后第4、8天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浓度.结果 姜黄素组、环孢素A组、姜黄素+环孢素A组的小鼠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分别为14.77、16.81、19.96 d,与模型组(12.10 d)比较差异显著(P<0.01);姜黄素+环孢素A组的小鼠移植皮片存活时间与姜黄素或环孢素A组比较显著延长(P<0.05、0.01);姜黄素组、环孢素A组、姜黄素+环孢素A组术后第4天血浆IL-2水平分别为3.68、2.05、2.70 ng/mL,与模型组(4.76 ng/mL)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姜黄素组、环孢素A组、姜黄素+环孢素A组术后第8天血浆IL-2水平分别为4.06、2.11、2.95 ng/mL,与模型组(5.85 ng/mL)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姜黄素具有抑制皮肤移植小鼠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

    作者:张红果;曹军平;树俊莲;刘文霞;马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接受HAG化疗,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HAG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第1个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26.9%,观察组为30.0%,虽然观察组的缓解率较高,但是统计分析差异并不显著.两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25例次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43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西他滨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HAG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降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莹;关红梅;陈宛丽;王舒;刘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关于高血压特殊人群降压药物选择的调查研究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对于高血压的临床药物选择,众多医生见仁见智.为了解临床医生在高血压防治药物选择上的具体情况,特做此调研,旨在规范临床用药,提高用药合理性,造福患者.

    作者:吴绍亮;李宝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EMA用于胃肠道局部并作用于局部的仿制药或改剂型药的治疗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介绍

    欧洲药品局(EMA)于2017年3月公布了“证明用于局部并在胃肠道局部起作用的产品治疗等效性的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草案)”,提出了对这类等效性研究的一般要求,详细地介绍了对作用于口腔和(或)咽喉、胃、肠道以及直肠等胃肠道不同部位的药物等效性研究的要求,重点介绍了临床试验替代方法-体外等效性试验和药动学生物等效性研究.介绍该指导原则主要内容,期望对我国这类仿制药和改剂型药疗效一致性评价思路和方法有启发.

    作者:萧惠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技厅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