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忞强;刘溪;吴婷婷;张胜来;丁玉勇
目的 研究多中心常规方法加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经济性、安全性,评价药物经济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试验方法,收集各中心2013年8月-2014年12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银杏内酯注射液加常规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使用其他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组354例,对照组180例;在出院后3、6、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获取药效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评分、生活自理患者比例、痊愈率、复发率、全因死亡率;经济学指标:患者工作恢复率、成本效果比(CER);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严重程度,评估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远期获益差异.结果 出院后3、6、12个月,治疗组的ADL评分、痊愈率、自理率、工作恢复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后12个月,治疗组复发率和死亡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后6、12个月,治疗组的CER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远期评估发现,经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患者较未接受其治疗患者临床效果更佳,CER更优,证明了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脑卒中的有效性及经济性.
作者:孙毅;李慧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探讨检测下限、精密度、特异性、方法学比对和线性范围,评价基于流式细胞仪的肺癌标志物流式微球阵列的分析性能.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测试肺癌标志物流式微球阵列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肺癌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检测下限、精密度、特异性和线性范围;以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抗体识别抗原的专一性;检测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胆红素对CEA、Cyfra21-1和NSE检测的干扰作用;通过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比对,考察了肺癌标志物流式微球阵列的准确性.结果 CEA、Cyfra21-1和NSE的检测下限分别为1.71、3.97、2.27 pg/mL,批内精密度均≤10%,批间精密度均≤15%;特异性结果显示,CEA、Cyfra21-1、NSE的配对抗体能分别专一识别抗原,CEA与同源类似物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6(CEACAM6)、cyfra21-1与重组人细胞角蛋白18 (CK18)、NSE与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NE)无明显交叉反应;三酰甘油、胆红素对血清样本检测无显著干扰作用,500 ng/mL的血红蛋白能够明显干扰Cyfra21-1 (P<0.05)和NSE (P<0.05)的检测;流式微球阵列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CEA、Cyfra21-1、NSE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值分别为0.984 2、0.962 2、0.982 0;CEA、Cyfra21-1、NSE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55.76 pg/mL~367.74 ng/mL、87.89 pg/mL~107.8 ng/mL、90.12 pg/mL~86.07 ng/mL.结论 肺癌标志物流式微球阵列的分析性能符合要求.
作者:张唯伟;闫磊;门振华;林燕敏;禚晨皓;兰文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辅助抗菌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 检索1980-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Medline数据库中关于中药辅助抗菌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随机对照研究(RCT),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Jadad评分进行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4篇临床RCT,3 5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有效率、治愈率、主要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肠系膜淋巴结恢复、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辅助抗菌药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抗菌药.
作者:罗轶凡;任利翔;李晓红;姜明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17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90例和高剂量组88例.低剂量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治疗;高剂量组也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6个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所有患者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的血脂水平显著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低剂量组动脉粥样硬化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但高剂量组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清炎症因子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20 mg/d给药剂量临床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任蓓;张爱香;沙娟娟;侯沛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36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雷贝拉唑组患者(180例)给予雷贝拉唑为基础的短效四联疗法,奥美拉唑组患者(180例)给予奥美拉唑为基础的短效四联疗法,均治疗14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雷贝拉唑组治愈率(81.7%)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及嗳气症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及嗳气患者所占比例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雷贝拉唑组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及嗳气患者所占比例低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雷贝拉唑组溃疡愈合率90.6% (163/18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7.8% (158/180),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70.6% (127/18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2.2% (130/180),雷贝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评分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雷贝拉唑短效四联疗法能显著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促进胃黏膜修复,改善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用药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延红;吴英杰;张春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进行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研究组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液流变学.
作者:马大亮;荣卫江;贾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立他司特(Lifitegrast)是一种新的细胞间黏附因子的抑制剂,可以通过阻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整合素蛋白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之间的结合起效.2016年7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了5%立他司特滴眼剂(商品名XiidraTM)的申请.该药的临床试验主要包括针对干眼症患者的1个为期12周的II期临床试验和3个为期12周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该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立他司特是FDA批准的第一个可以改善和治疗干眼症症状的新药,其他类似药物只有环孢素,在不久的将来其临床应用会更加广泛.
作者:郑飞;王艳梅;张谦;巩颖;顾媛媛;华国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进行更全面、系统地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目前指纹图谱技术发展迅速,已被多个国家接受认可.主要从色谱及光谱两个方面(包括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对近年来复方丹参滴丸及其原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建立该药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张娟娟;孙巍;张磊;叶正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3月在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把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均治疗观察15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值和ACT评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能促进肺功能的改善,从而提高治疗疗效与生活质量.
作者:陆海英;袁泉;杨小东;万小兵;李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小檗碱对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s)的抑制作用及其双向跨膜转运情况.方法 应用由转染试剂Lipo 3 000介导的动物细胞转基因方法、经筛选得到人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1、OAT2、OAT3、OAT4、OAT7和URAT1高表达单克隆细胞株;以野生型(WT)细胞为对照组,用各转运体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底物和抑制剂验证其转运活性;观察1 00 μmol/L小檗碱对各转运体的抑制作用,并测定小檗碱对URATI转运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通过Caco-2细胞模型研究小檗碱的双向跨膜转运情况.结果 100 μmol/L小檗碱使OAT1、OAT2、OAT3、OAT4、OAT7和URAT1相对转运活性分别下降至(70.48±4.23)%、(69.13±1.28)%、(72.12±3.28)%、(79.77±6.49)%、(69.51±5.99)%、(38.4±2.67)%;小檗碱对URAT1抑制作用的IC50为13.6 μmol/L;在50和100 μmol/L浓度下,小檗碱在顶侧(AP侧)-基底侧(BL侧)方向的跨膜渗透率Papp (A-B)分别为0.28×10-6 cnm/s和0.40×10-6 cm/s,其相对应的外排率分别为3.18和3.15.结论 小檗碱对URAT1的抑制作用较强,对OAT1、OAT2、OAT3、OAT4、OAT7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小檗碱是一些外排蛋白的底物,为预测小檗碱可能发生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解释生物利用度低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武卫党;张星艳;魏滋鸿;慈小燕;江立新;路江杰;刘昌孝;伊秀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枇杷叶醇提物对抗炎靶标磷酸二酯酶4 (PDE4)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体积分数95%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药材,以标记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提取物对PDE4的D2亚型靶标(PDE4D2)的抑制活性.结果 测试体系的药物终质量浓度为5 mg/L时,20个样品中9个测试样品的抑制率在80%以下;11个样品的抑制率大于80%,其中8个样品大于90%.结论 不同地枇杷叶醇提物抑制PDE4靶标的活性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谭冰心;黄仪有;彭光天;罗海彬;于思;郭晓蕾;何细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静脉滴注泮托拉唑,对照组静脉滴注奥美拉唑,两组均治疗7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胃液pH值、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出血量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7%,对照组有效率89.7%,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显效率(85.4%)明显高于对照组(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液呈酸性,pH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胃液pH有所提高,观察组胃液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均适用于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治疗,但泮托拉唑抗酸和止血效果更好,药物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任丽娜;陈继龙;耿振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水痘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40例)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15 mg/ (kg·d),观察组患儿(40例)静脉滴注西咪替丁注射液和阿昔洛韦注射液各15 mg/(kg.d),两组均治疗7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后患儿退热时间、皮疹结痂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治疗前后HAMA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结痂时间、瘙痒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HAMA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效果良好,能较快改善水痘临床症状,减轻小儿焦虑情绪,治疗方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小萍;仵倩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亲爱的卫生保健提供者(DHCP)信函由药品生产商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迅速直接发给医生和其他需要者,传递药品说明书变化,分为重要药物警告信、重要处方资料信和重要药品信息更正信3种形式.2017年2月FDA发布了“DHCP信函:改善重要安全信息沟通的指导原则”,详细说明了3种信函撰写的内容和格式并列举了范本.介绍该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呼吁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和药政管理部门借鉴FDA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应机制,使医生和其他需要者能及时获得药品说明书重要的新信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萧惠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DGMI)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治疗时间窗及相关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tMCAO)模型,缺血1h后ip不同剂量的DGMI(1.25、2.50、5.00、10.00 mg/kg),缺血1.5 h后血流复灌,再灌注24和72 h评价大鼠神经运动功能,72 h时测定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以及氧化应激和IL-1β水平;选取DGMI有效剂量5.0 mg/kg,分别于再灌注前0.5 h、再灌后1、2、3和6h时给药,3d后取材研究药物治疗时间窗.结果 2.5、5.0 mg/kg剂量的DGMI改善大鼠再灌注24 h后的神经运动功能、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增强缺血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减弱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降低丙二醛(MDA)、IL-1β水平.DGMI 5.0 mg/kg在tMCAO大鼠再灌注3h内给药均改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结论 DGMI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治疗时间窗少于缺血再灌注后6h,其机制与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相关.
作者:仲崇金;华骏;陈萌;王聪;丁建花;胡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2010年10月-2016年5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急诊救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和丙二醛(MDA)]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NSE、S100β蛋白、AOPP、MD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协同提高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且发挥协同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协同改变血清NSE、S100β蛋白、SOD、AOPP、MDA水平有关.
作者:李卫民;刘宏伟;雷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乐山市妇幼保健院采取剖宫产分娩的产妇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单纯给予缩宫素,观察组联合给予缩宫素和益母草注射液.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血红蛋白、红细胞,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40% (226/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0% (18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及24 h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持续时间为(38.35±5.42)h,住院时间为(6.25±2.3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减少术后出血量并缩短止血时间,安全有效.
作者:彭丽钦;李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银杏Ginkgo biloba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是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的天然药物之一.银杏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凋亡、改善脑血流、神经保护、抑制血小板活性等多种药理作用,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动脉粥样硬化、癌症、哮喘、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并发症等疾病的治疗.就银杏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新药研发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银杏药理资料,进而为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李思佳;耿剑亮;张悦;杨娜;周芳;阿基业;王广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渭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5例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治疗,均持续治疗1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糖代谢相关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和肝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肝脏彩超的变化,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OMA-IR、FPG、2hPG以及HbAlc均有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HOMA-IR与HbAlc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AST、ALT、GGT及TG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脂肪肝治疗总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对照组为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及肝功能改善作用明显,治疗有效率高且安全性好.
作者:胡田颖;郭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羁糖脂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并初步探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1×10-7 mol/L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建立IR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羁糖脂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OD)法检测羁糖脂对HepG2 IR细胞葡萄糖吸收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磷酸化丝氨酸p-IRS-1 (Ser307)、磷酸酰肌醇-3-激酶(PI3K)、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表达.结果 HepG2细胞置于含10-7胰岛素培养液孵育24 h,与对照组比较,葡萄糖吸收水平下降,表明建模成功;30~120 μtg/mL羁糖脂均能显著增加IR细胞葡萄糖吸收率,显著上调GLUT-4、PI3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IRS-1 Ser307磷酸化水平.结论 羁糖脂能有效增强HepG2 IR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能力,推测与上调GLUT-4、PDK蛋白表达,抑制IRS-1丝氨酸磷酸化相关.
作者:尹忞强;刘溪;吴婷婷;张胜来;丁玉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