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宝琴;张金晓;王磊;谭琳;段蕊;申秀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2月非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10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阿托伐他汀组(n=51).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d.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6min步行距离(6MW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SOD明显增高,MDA、MPO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CHF患者的NT-proBNP水平和抑制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作者:李伟刚;刘素阁;齐亚娟;王淑锦;靳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和阿魏酸配伍对PC12糖氧剥夺(OGD)损伤的预保护作用,优化配比组合.方法 体外培养PC12,考虑A(是否OGD造模)、B(川芎嗪0.5、1.0、2.0 μmol/L)及C(阿魏酸5、10、20 μmol/L)3个因素,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2×3×3析因设计.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造模前后细胞形态;MTS测细胞活力;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细胞损伤,并进行析因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变圆或肿胀,突起回缩或消失,细胞膜褶皱或破损,胞体折光性差,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细胞活力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加药组细胞损伤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细胞活力增加,川芎嗪2 μmol/L+阿魏酸20 μmol/L改善作用明显.A、B、C3因素均对LDH值具有显著影响(P<0.01),且B、C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以川芎嗪2μmol/L、阿魏酸20 μmol/L配比时,LDH值低.结论 川芎嗪与阿魏酸合用对PC12剥夺糖氧损伤具有预保护作用,川芎嗪与阿魏酸配比具有交互作用,佳配比为2∶20.
作者:刘璐;徐士欣;张军平;张男男;杨惠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eAM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7年4月在西电集团医院眼科治疗的eAMD患者75例(75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8、37例.治疗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入0.05mL康柏西普注射液,对照组患者注入0.5 mL曲安奈德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以及房水中VEGF、PEDF浓度,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BCVA、CRT、房水中VEGF、PEDF浓度均无显著差异;术后1、3、6个月治疗组BCVA、CRT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治疗后治疗组VEGF显著降低、PEDF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显著降低eAMD患者房水中VEGF浓度,提高PEDF水平,改善视力,疗效显著,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英辉;李建军;杨洪帅;王秀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和盐酸克林霉素片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支气管炎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与盐酸克林霉素片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的疗效和成本数据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组的临床痊愈率为76.47%,有效率为100%;盐酸克林霉素片组的临床痊愈率为48.98%,有效率为91.84%,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组的临床痊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盐酸克林霉素片组(P<0.05).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组总成本比盐酸克林霉素片组高43.09元,前者的成本-效果比(C/E)为2.27,优于后者的2.66;分别以痊愈率、有效率作为指标,前者每多获得一个百分点的痊愈率或有效率分别多花费1.57元和5.28元;分别以显效时间、痊愈时间作为指标,前者每多节省一天显效时间或痊愈时间分别多花费153.89元和307.79元.观察期间,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96%,盐酸克林霉素片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20.41%,经Fisher检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口感)评价,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组口感“好”为82.35%,显著高于盐酸克林霉素片组8.16% (P<0.05).结论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支气管炎中的临床疗效、成本-效果比、安全性和口感均优于盐酸克林霉素片.
作者:谭志欣;苏颖;郑燕君;王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结局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尿酸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120例NSTEMI患者,按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美托洛尔组(n=60)和卡维地洛组(n=60),分别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每日1次;卡维地洛片25 mg,每次12.5 mg,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此后,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于入院后、造影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抽血并检测GGT和尿酸.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GGT和UA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冠脉造影1、3月后复查,两组患者GGT和UA水平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但两组间比较仍均无统计学差异.此外,卡维地洛组患者主要终点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美托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没有降低NSTEMI患者GGT和尿酸水平;给予NSTEMI患者卡维地洛者短期结局优于美托洛尔.
作者:宋金旺;孙永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Ames试验探讨泰格列净是否具有致突变性.方法 采用标准平板掺入法,应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对泰格列净进行回复突变试验.结果 在31.25~2 000μg/皿剂量范围内,加和不加大鼠肝微粒体酶S9平行条件下测试,泰格列净Ames回复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泰格列净无致突变性.
作者:张海娇;周博宇;任萌;张建军;刘恩桂;李苌清;高悦译;刘妍;申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对伴眩晕突聋患者听力康复及前庭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伴眩晕突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和抗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甲强龙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内镜下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均治疗10d.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和前庭功能情况,采用血浆凝固法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高于对照组的5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对前庭功能正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7.78%,高于对前庭功能异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38.46% (P<0.05).治疗前,两组之间的前庭功能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的前庭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前庭功能正常占比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PT、APTT、TT和FIB水平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治疗后的PT、APTT和TT水平高于且FIB水平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T、APTT和TT水平高于且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伴眩晕突聋,有利于患者听力康复,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前庭功能和凝血功能,但该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少,需要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
作者:熊瑛;李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8例UAP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14 d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87%)大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低分子肝素钠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彭一炜;项羽;吴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十全大补丸联合化疗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2013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152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其中十全大补丸联合化疗的患者为观察组80例,选择常规的化疗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72例,分别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的生活质量、心脏功能、免疫功能、化疗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24例(30.00%),部分缓解30例(37.50%),总有效率67.50%,对照组完全缓解22例(30.55%),部分缓解28例(38.89%),总有效率(6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神经毒性、肝功能异常、血小板降低、贫血、白细胞减少、乏力等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观察组的患者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有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并不明显;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B型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T (cTnT)无明显变化.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CD4+/CD8+、NK细胞活性略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的生活质量的改善率为52.77%,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0.00%,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十全大补丸联合化疗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减少化疗过程对人体的带来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琳燕;戈伟;梁毅;董克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栓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至今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以肛门栓和阴道栓较为普遍.查阅了近年来发表的有关中药肛门栓、阴道栓的文献,结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上市的该剂型的新药,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综述了复方小儿退热栓、野菊花栓、肛安栓等肛门栓,复方沙棘籽油栓、消糜栓、紫金化毒栓等阴道栓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制备工艺等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中药栓剂的质量提升提供可行性参考.
作者:樊建;张群跃;李洪晶;刘艳超;关枫;韩凤娟;王艳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使用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体内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s)的影响.方法 将西安市儿童医院自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研究组患儿选择他克莫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Treg细胞水平、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D4+/CD25+显著上升(P<0.05),同时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两组患儿治疗前后ALT和AST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胆固醇、三酰甘油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研究组胆固醇、三酰甘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可有效提高患儿体内Treg比例,调节患儿免疫失衡,改善患儿的肾功能和血脂水平,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李志娟;唐筠;张高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田七痛经胶囊中阿魏酸、藁本内酯、欧当归内酯A的方法.方法 选用ThermoAcclaim C18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Syncronis C18色谱柱;检测波长为321、28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结果 阿魏酸、藁本内酯、欧当归内酯A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1.12~112.30、1.33~132.60、0.96~95.50 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46 335 540 X+44 186.71 (r=0.998),Y=14 514 060 X+8 715.27 (r=0.999),Y=22 031 250X+16 472.10 (r=0.999).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作为田七痛经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张静娇;康凯;赵月然;高珊;胡景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尿毒清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2016年4月-2018年1月选择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毒清颗粒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记录CTGF、BMP-7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7.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尿素氮(BUN)与肌酐(Scr)值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TGF值显著降低、BMP-7值显著升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敌对性、恐怖、偏执、躯体化、强迫症状等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衰竭能提高治疗效果,调节CTGF和BMP-7分泌平衡,改善患者的肾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袁保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非临床药理毒理研究贯穿于整个药物研发过程,药理毒理审评的重点在于全面把控风险未知的候选药物用于人体时的安全有效性,并通过动物试验获得部分临床试验无法获取的安全性信息.通过解析同一个候选药申请不同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典型案例,诠释以临床为核心,基于临床试验方案,case by case的评估临床风险获益的药理毒理审评理念,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药理毒理评价思路,指导研发者对药物研发过程中的药理毒理问题进行有效评估,提高药品研发效率.
作者:尹华静;胡晓敏;王庆利;余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桂枝茯苓丸是张仲景《金匮要略》的经典名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白芍、桃仁5味中药组成.近年来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该方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治疗疾病由妇科扩展到男科,常用来治疗痛经、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其药理作用涉及抗凝、抗炎、抗肿瘤等多个方面.综述其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以期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作者:李晓霞;徐旭;马会霞;徐芳;田成旺;侯文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8年2月公布了“杜氏肌营养不良及相关抗肌萎缩蛋白病治疗药物研发的指导原则”,提出了对用于支持治疗一种或多种抗肌萎缩蛋白病适应症的药物的临床研发方案及临床试验设计的看法.我国目前尚无相关的指导原则,介绍FDA该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以供业界参考.
作者:孙昱;周跃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7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46)和mNGF组(n=46).常规组按常规方法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颅压、降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血糖、抗感染、维持水电平衡等,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应用脱水剂及加强营养;mNGF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NGF肌肉注射治疗,30 μg/次,1次/d,共治疗28 d.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清NSE、一氧化氮(NO)、NOS水平.结果 mNGF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13%)明显高于常规组(67.39%),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8 d后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5)、Barthel指数明显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NGF组变化程度大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SE、NO及NOS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14d、28 d后NSE、NO及NOS水平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NGF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鼠NGF治疗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NOS活性,从而发挥对缺血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永庆;高凤岩;尹惠丽;于丽;徐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幼龄大鼠重复ig给予参苓健脾胃颗粒后的毒性反应,为儿童的用药安全剂量及临床不良反应监测范围提供参考.方法 176只幼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参苓健脾胃颗粒低、中、高剂量(3.3、9.9和22.2 g生药/kg)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3个月,停药恢复1个月;检查指标包括临床观察、体质量、摄食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凝血功能、尿液生化、生长发育、自主活动、学习记忆能力、血清激素、脏器质量及系数、解剖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参苓健脾胃颗粒连续ig给药1个月及3个月检查,与对照组比较,除22.2 g生药/kg组雄性大鼠自给药21d起至给药结束,大部分检测时间点平均摄食量明显降低(P<0.05、0.01)外,各剂量组其它各项指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毒性反应.结论 参苓健脾胃颗粒重复ig给药3个月,对幼龄大鼠未观察到毒性反应的剂量(NOAEL)为22.2 g生药/kg,为5~14岁儿童临床大拟用剂量(0.56 g生药/kg)的40倍,提示临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较好.
作者:荆宝琴;张金晓;王磊;谭琳;段蕊;申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sarilumab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2017年2月批准的首个直接靶向IL-6受体复合α亚基(IL-6Rα)的全人源单克隆IgG抗体,该药在2016年已在欧盟上市.sarilumab可与IL-6Rα以高亲和力结合,抑制IL-6/IL-6Rα复合物的形成,进而中断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信号级联,用于治疗对其他类风湿药无效的成人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其治疗结果安全有效,并且无严重不良事件报道.概述sarilumab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等研究进展.
作者:刘海燕;李艳娇;柯巍;张永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离纯化制备羊栖菜褐藻糖胶(CSFP-1),并对其抗肿瘤活性及可能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通过冷水浸提法制备羊栖菜褐藻糖胶(CSFP),经超滤系统分离获得CSFP-1,并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PMP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MTT法评价CSFP-1(0、10、100、300 μg/mL)对宫颈癌细胞(HeLa)、肺癌细胞(A549)和肝癌细胞(Hep3B)生存能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评价CSFP-1对HeLa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评价CSFP-1对HeLa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SFP-1的糖含量为84.18%,糖醛酸含量为14.28%,硫酸根含量为10.02%,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6×104,主要由半乳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和木糖组成.CSFP-1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性,对HeLa细胞生长发挥显著抑制作用(P<0.05、0.001),对A549和Hep3B细胞存活率没有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HeLa细胞经CSFP-1处理24 h后,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0l);经CSFP-1处理48 h后,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0.01、0.001),G2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1、0.001),均呈现剂量相关性.与对照组比较,CSFP-1 100、300 μg/mL剂量组处理24 h,300 μg/mL剂量组处理48 h Bcl-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100、300 μg/mL剂量组处理24、48 h 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0.01),且存在时间和剂量相关性.结论 CSFP-1具有选择性抑制HeLa细胞增殖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作者:胡晨熙;肖保衡;刘剑;佟海滨;陈培超;张旭;吴明江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