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痰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中的应用

刘蔚翔;陈进春

关键词:关节炎, 类风湿, 化痰法, 痰瘀互结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以关节疼痛、肿胀、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机不外乎正虚邪实,尤以痰邪为重。对诸多医家运用化痰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化痰法做简单归纳。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相关文献
  • 钟琴教授从肺肝脾肾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钟琴教授长期从事风湿免疫疾病的研究,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治经验丰富,从中医“整体观”“治病求本”的角度出发,认为肺、脾、肝、肾脏腑功能失调是本病发生的根本,主要有肺燥失润、脾虚则燥、肝阴血亏、真阴不足4个方面,临证多从清肺养肺,健脾益气,舒肝养肝,滋阴补肾来论治,在缓解临床症状及控制疾病进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静;曹跃朋;刘正奇;梁爽;孙运中;谢克琴;钟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从津液代谢角度探讨类风湿关节炎重叠干燥综合征的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重叠干燥综合征为重叠综合征常见的一种类型。通过论述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机制,结合肺、脾、肾三脏功能,从津液代谢角度探讨类风湿关节炎重叠干燥综合征的论治,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娄多峰教授应用马钱子治痹经验撷英

    娄多峰教授对马钱子治疗痹病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为了方便患者服用,及时掌握用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大量经验方,研制出一系列治痹中成药,并提出“虚邪瘀”理论以指导临床治疗痹病。文章着重介绍娄多峰教授对马钱子的功效、炮制方法、中毒反应及具体用法方面的认识,以使这一宝贵经验得到继承。

    作者:张子扬;孟婉婷;刘瑞娟;包伟东;李院魏;吴超;娄玉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强骨宝对去势大鼠原发性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去势后原发性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强骨宝对模型鼠关节软骨形态学及软骨基质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方法:①去势后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模型建立:麻醉下摘除双侧卵巢1周后行疲劳性跑步训练,跑台坡度-15°,频率28 m?min-1,60 min?d-1,每周6 d,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分别于2,4,6周后检测尿液中Ⅱ型胶原羧基端肽(CTX-Ⅱ),制作股骨髁病理切片鉴定模型。②动物分组与给药: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强骨宝组、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③取材与检测:给药4周后,取尿液、血清、双侧股骨髁,检测尿液中 CTX-Ⅱ含量,股骨髁软骨经 HE染色处理后行 Mankin 评分。结果:①模型鉴定:根据尿液 CTX-Ⅱ含量及软骨 Mankin 评分结果,造模4周后关节软骨开始退变,6周后退变明显,模型成功。②给药治疗:Mankin 评分及 CTX-Ⅱ含量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强骨宝组、阳性对照组均增高(P <0.01或 P <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强骨宝组、阳性对照组均降低(P <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强骨宝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骨宝可减缓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模型鼠的软骨损伤进程。

    作者:王文胜;陈伟;沈保磊;许波;张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关于举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2届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的通知

    作者: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浮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取腰背部肌筋膜触发点(即 MTrP 点)以浮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是穴和膀胱经、华佗夹脊穴循经穴位针刺为主治疗。2组均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1,2,3,4个疗程后 VAS 评分。结果:治疗组失访1例,其余患者均获得2个月随访。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各个疗程 VAS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 <0.05);除第1个疗程外,其余各疗程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浮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苏艺;于世超;孙永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关键词的书写要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髓芯减压配合益肾消痛丸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配合益肾消痛丸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髓芯减压配合益肾消痛丸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51例(男21例35髋,女30例32髋)。参照百分比法及疗效分级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8个月。优27例,良14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80.39%。各项指标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髓芯减压配合益肾消痛丸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创伤小、费用低,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包伟东;孙永强;阎亮;张子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用羊肠线穴位埋线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医用羊肠线穴位埋线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86例,采用医用羊肠线穴位埋线治疗,2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随访半年。结果:显效256例,有效5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91.26%。结论:医用羊肠线穴位埋线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疗程短、疗效好、无副作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定期电话回访,从出院后第1周开始,回访时间为1年。1年后对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春霞;张丽;杨柳;雷艳;李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祛痹汤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祛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每周15 mg 治疗,治疗组给予甲氨蝶呤每周7.5 mg 联合祛痹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及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结果: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9.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及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祛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好,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攀科;张国胜;杨科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股骨头坏死1例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多关节的慢性滑膜炎,多合并全身多系统损害的免疫性疾病[1]。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FH)是因暂时或永久性供应股骨头的血液不足,致使股骨头变性、坏死、关节面塌陷[2]。笔者有幸跟随蒋连泓教授临床学习,目睹其单纯采用中药治疗 l 例 RA 合并 ONFH 患者,3个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艳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化痰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中的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以关节疼痛、肿胀、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机不外乎正虚邪实,尤以痰邪为重。对诸多医家运用化痰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化痰法做简单归纳。

    作者:刘蔚翔;陈进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下肢皮肤破溃1例

    皮肤破溃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风湿科也可见于免疫相关疾病引起的皮肤破溃,以长期不能愈合或反复溃疡为临床特征,由于疮面难以愈合且消耗甚大,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笔者联系临床案例,配合应用新治疗手段,体外冲击波治疗抑或可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彭海聪;陈进春;邱明山;徐明;张倩;李艺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喻氏痛风外敷颗粒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风湿病临床病案举隅

    喻氏痛风外敷颗粒联合中药内服可治疗多种风湿性疾病,临床疗效较好。文章搜集3例典型有效的中医外治法配合内治法的成功案例,为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研究提供佐证。

    作者:胡林飞;徐卫东;胡笑珍;罗红梅;喻建平;王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云克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

    目的:探讨云克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2例行云克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给予情志护理、放射性检查护理、用药护理、中药熏洗护理、疼痛护理、饮食调护、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方法进行规范化护理。结果:72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一年半后进行复查:根据 Harris 功能评分标准,优25例,良23例,可19例,差5例。结论:有效实施规范化护理措施在云克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股骨头坏死发挥重要作用,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红娟;郭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及其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及其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动物模型及其药物治疗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张佳慧;陈赛楠;陈文列;黄云梅;冯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届风湿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筋骨痛宁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筋骨痛宁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治疗组采用筋骨痛宁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评价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屈伸功能评分、晨僵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18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临床控制0例,显效13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8.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疼痛 VAS 评分、关节屈伸功能评分、晨僵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筋骨痛宁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较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效显著。

    作者:孙小旭;韩文朝;白宗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背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

    背痹为肢体痹之一,是按肢体部位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背痹相关论述有着丰富的文献记载。通过对背痹有关历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包括背痹的病名、背痹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背痹的论述及背痹的治疗等,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背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满意;娄玉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