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君;唐永红;刘俐;杜秋;李继东;刘晓微
目的高血压病伴抑郁症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合并氟西汀及心理治疗,观察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及前瞻性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以心理治疗的同时使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观察其有效降压率、有效降压程度、生活质量定量指标及生活质量定性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有效降压率、有效降压程度、生活质量定量指标及生活质量定性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伴抑郁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及心理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日新;梁春鸣;周儒识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的效果.方法观察4组中孕妇女:第1组:顿服米非司酮200mg,48h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2mg,每2h一次,一天不超过6次.第2组:顿服米非司酮200mg,48h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2mg,同时阴道给米索前列醇0.2mg,而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2mg,每2h一次,一天5次.第3组:顿服米非司酮200mg,当日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第4组: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4种方法引产效果.结果按照观察第1、2、3、4组顺序,引产成功率分别为:100%、100%、100%、90%.自首次用米索前列醇或利凡诺至胎盘排除时间分别平均为:356.70min、330.00min、1900.00min、2650.00min.胎盘胎膜完整娩出例数分别为38例、38例、28例、16例.住院时间分别为1.10天、1.05天、2.20天、3.50天.住院费用分别平均为:425.25元,469.53元,684.13元,840.85元.观察的第1、2、3组与第4组相比,完全流产率高,胎儿胎盘排除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平均住院费用低.差异显著.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或利凡诺可提高流产率,缩短胎儿胎盘排除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减少经济支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中水平,探讨其与心梗后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和放免法分别检测45例AMI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sICAM-1和IL-6水平,并对AMI组分别按心功能不同和是否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对sICAM-1和IL-6与射血分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AMI组外周血IL-6、s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39);②AMI心功能Ⅲ、Ⅳ级组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心功Ⅰ、Ⅱ级组(P<0.01),Ⅱ级组又较Ⅰ级组明显增高;sICAM-1水平同射血分数呈负相关;而IL-6无此变化;③AMI伴室性心律失常组sICAM-1水平较不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IL-6在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29);④IL-6与sICAM-1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AMI患者血浆ICAM-1而非IL-6水平同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杜利清;陈晓春;秦林金;白剑强;袁红梅;陈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找寻治疗宫颈炎的可靠、满意的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治疗子宫颈糜烂195例患者分别进行单纯微波治疗和微波治疗+保妇康栓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微波治疗与+保妇康栓治疗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之间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重度糜烂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波治疗单纯型及颗粒型糜烂与微波光+保妇康栓治疗单纯型及颗粒型糜烂,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而微波+保妇康栓治疗乳突型与单纯用微波治疗乳突型比较,疗效差异显著(P<0.05)单纯微波治疗组与+保妇康栓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微波+保妇康栓治疗较单纯微波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简便易行,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玉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弹力纤维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一例弹力纤维瘤特殊染色和临床病理分析,及149例文献报道复习.结果肿物多位于肩胛下部,无包膜,边界不清.镜下瘤内弹力纤维呈波浪状、串珠状、锯齿状的或球状,弹力纤维染色(+).结论弹力纤维瘤内异形弹力纤维表现多样,弹力纤维染色(+).
作者:郭健;卢义生;赵东晖;付莉萍;李志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t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在临床上并非十分罕见,该病进行性发展,诊断困难,而且药物治疗效果差,非手术病人一般只能生存2~3年,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上的进步,使该病的防治取得显著进展.
作者:蒙碧波;蒋宜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潮式椎管引流术防治开颅去骨瓣术后脑膨出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所有开颅去骨瓣术后病人随机分为防治组(335例)和对照组(176例),防治组除了常规治疗外还早期应用潮式椎管引流术,而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以术后一个月时骨窗脑膨出情况作出比较.结果防治组脑膨出17例(5%),对照组脑膨出52例(29.5%),防治组发病率明显降低,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应用潮式椎管引流术可以有效地防治开颅去骨瓣术后脑膨出.
作者:吴国彪;卢天喜;陈永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培菲康联合舒丽启能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7例随即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培菲康(420mg tid)及舒丽启能(200 mg tid),B组仅给予舒丽启能(200mg tid),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缓解率为88.9%,B组为66.0%(P<0.01).结论培菲康联合舒丽启能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有明确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春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男,34岁,银行职员.因左眼睑下垂伴复视、视朦3个月于2004年6月25日入院.该患者自入院前3月无诱因出现左眼睑下垂,左眼上翻困难,晨起自觉较轻,傍晚稍重,伴复视、左眼视物模糊,无头痛、呕吐,无声嘶,无呛咳,地抽搐,无肢体麻木、乏力.既往无其它病史.查体:体温、血压正常.心肺腹(-).
作者:蒙钟文;王尝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对可能应用于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的中药进行横向筛选,寻找具有抑制或杀灭真菌能力的中药.方法采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对11种中药提取物进行体外抗真菌实验.结果丁香(100μg/ml、50μg/ml)对3株皮肤真菌敏感.其余10种中药不敏感.结论丁香(50μg/ml)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有体外抑菌活性,其余中药无活性.
作者:叶其馨;林吉;桂蜀华;钟美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儿童青少年甲亢是小儿内分泌疾病中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据近期统计表明,其发病率已占甲亢病例的5%以上.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儿童,但以学龄期尤其是青春期女性多见.Graves(GD)是儿童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见的病因,Graves(GD)病影响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心脏、大脑等,又因GD病程长,很少自然缓解.治疗儿童青少年甲亢的方法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131碘治疗.
作者:梁振东;邢增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1988年~2005年间在我院外科治疗的36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术式与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单纯穿孔修补术(或加胃空肠吻合术)12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6例,胃癌根治术8例.3种术式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8个月、18.5个月、31.6个月.大体类型多为溃疡型(29/36例,80.6%),病理多为低分化或未分化癌(32/36例,88.9%).结论胃癌穿孔病例常表现为年龄偏大、溃疡及穿孔直径大等,应积极手术治疗,尽可能行根治术或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
作者:汪志荣;王端焱;刘忠敏;陈锦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儿科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采用1999年昆明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对73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本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73例患儿均有心电图异常,其中以ST-T变化(27.2%)及期前收缩(24.5%)多见.心脏扩大(10.9%)、心功能不全(5.4%)、心源性休克(2.7%)、心脑综合征(2.7%)少见.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53.4%),心肌钙蛋白Ⅰ阳性(10%).均未行特异性病原学检查,血柯萨奇病毒抗体IgM阳性38%,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20%.死亡2例,死亡率2.7%,其余病例均痊愈或好转.结论近年来轻症、不典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日益增多,除柯萨基病毒外,轮状病毒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原,心电图在心肌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心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特异性病原学检查尚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吴玉蕊;向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子宫根治术及后续的辅助治疗手段,对早期宫颈癌伴骨盆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指标和复发机制.方法本院38例临床分期为IB~ⅡA的宫颈癌患者,均伴有骨盆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标本作为实验组;另取20例相同临床分期,但未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标本,作为对照组.子宫根治术后,再施以放、化疗手段进行术后的辅助治疗,随访统计各组患者的生存率.在各组患者治疗前,对血清中的鳞癌抗原水平进行检测;随后对切除组织中的细胞周期分布进行检测.结果宫颈癌伴骨盆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52.6%,远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对照组患者70.0%(P<0.01);而复发率则达到4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0%(P<0.01).根据回顾性的资料统计,术后的放、化疗辅助治疗,对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在34%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中,鳞癌抗原(SCC-Ag)水平达到5ng/ml;而37%癌组织中的细胞处于细胞周期S期的比例,可以达到20%甚至更高,与对照组患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宫颈癌伴骨盆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子宫根治术及后续的各种辅助治疗的预后往往较差,尤其是那些血清鳞癌抗原水平高于5ng/ml,或癌组织中细胞S期的比例高于20%的患者.
作者:龙世娟;苏玲;葛青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Ganciclovir, GCV)治疗小儿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麻疹患儿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应用GCV5~10mg/kg·d,静脉滴注5天;对照组28例用病毒唑治疗,前瞻性地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GCV治疗组在住院、退热、咳嗽消失等的时间均比病毒唑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并发肺炎比率明显减少(P<0.05),而皮疹的消退时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CV对小儿麻疹有明显疗效.
作者:张锦光;黄万景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在危重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危重病患者作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监测CVP,并据CVP等调整临床补液.结果 54例危重患者中死亡3例,其余的均好转或痊愈.结论 CVP监测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梁守敬;黄永健;甄栋良;郑普光;甄玉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三年间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的十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情况及母婴预后.结果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的病因为肾前性衰竭和肾实质性衰竭的占40%.主要的产科并发症为重度子痫前期、产后出血.内科合并症为:急性肝炎、糖尿病、心脏病、中毒性休克.本组病例发病的社会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其中无规则产检8人,规则产检1人,宫外孕1人.与非法行医相关2人.预防应加强围产保健,治疗包括及时终止妊娠,处理产科并发症,治疗内科疾病,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及血液透析治疗.预后均较好.结论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是妇产科少见而危急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应加强产检,及时处理产科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以预防为主.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肾衰的关键.
作者:邹娜;梁小艳;陈敦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抗生素,激素的广泛应用,发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也随之变化,耐药性不断增加.为了了解病原菌的种类和分布,指导医生合理用药.现将2002年~2004年度我院临床分离的菌株及其耐药性作如下分析:
作者:马瑛;连丽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以心悸就诊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77例心悸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室早)频次分为心悸频发室早组(10例)、心悸偶发室早组(25例)、心悸无室早组(42例)进行比较,观察HRV的时域指标和室性心律失常.结果心悸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心悸频发室早SDNN、SDANN明显低于偶发室早组(P<0.001),心悸并发室早组除SDANN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心悸无室早组(P<0.01).结论心悸患者HRV减低,反映了心悸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心悸患者室早的发生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关.
作者:黄峻;黄燕;鞠文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中、小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了3年来99例发病在6~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54例为观察组,用血栓通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对照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用阿司匹林治疗中小型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钟纯正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