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瑛;连丽琴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致命性损伤,严重者常未及抢救而现场死亡,死亡率高达55.6%~71.1%.我科1986-2003年共收治原发性脑干损伤48例,经过积极抢救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奋;李丹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抗生素,激素的广泛应用,发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也随之变化,耐药性不断增加.为了了解病原菌的种类和分布,指导医生合理用药.现将2002年~2004年度我院临床分离的菌株及其耐药性作如下分析:
作者:马瑛;连丽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大肠息肉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常以血便为主要症状,我院在1966年2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小儿大肠息肉106例,并行高频电凝切除息肉或钳切息肉,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云望;黄咏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腹部皮瓣在腕、掌、指创面的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患者乐意接受,特别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朝波;陈审;王伟琴;陈祝演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培菲康联合舒丽启能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7例随即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培菲康(420mg tid)及舒丽启能(200 mg tid),B组仅给予舒丽启能(200mg tid),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缓解率为88.9%,B组为66.0%(P<0.01).结论培菲康联合舒丽启能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有明确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春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儿童青少年甲亢是小儿内分泌疾病中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据近期统计表明,其发病率已占甲亢病例的5%以上.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儿童,但以学龄期尤其是青春期女性多见.Graves(GD)是儿童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见的病因,Graves(GD)病影响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心脏、大脑等,又因GD病程长,很少自然缓解.治疗儿童青少年甲亢的方法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131碘治疗.
作者:梁振东;邢增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病例1:患儿女,住院号NO.257,出生7天,因鼻塞2天、咳嗽1天入院.患儿2天来出现鼻塞,伴吃奶减少、烦哭.1天来出现阵发性咳嗽、痰鸣,偶有惊跳,无发热、发绀.查体反应可,鼻翼无煽动,三凹征阴性,胸廓对称,呼吸规则,双肺呼吸音对称,可闻及移动性干罗音,给予消炎治疗,病情无缓解.入院第2天中午,咳嗽增多,气促、发绀、哭闹,痰鸣加重,睡眠不宁,频繁惊跳.
作者:饶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Ganciclovir, GCV)治疗小儿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麻疹患儿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应用GCV5~10mg/kg·d,静脉滴注5天;对照组28例用病毒唑治疗,前瞻性地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GCV治疗组在住院、退热、咳嗽消失等的时间均比病毒唑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并发肺炎比率明显减少(P<0.05),而皮疹的消退时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CV对小儿麻疹有明显疗效.
作者:张锦光;黄万景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男,51岁,因咳嗽、咳痰、气短3月于2004年2月24日入院.该患者于2003年11月中旬出现咳嗽、咳痰、气短,至2004年2月20日增重.在门诊查双肺CT,考虑为间质性肺炎,结节病,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从事柴油发电机工作31年.查体:T36.5℃,BP132/82mmHg.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啰音.
作者:刘发堂;丁宝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98例65岁以上腹部手术患者并存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161例(81.3%)术前并存重要器官系统疾病,其中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75例(46.6%),心血管疾病54例(33.5%),水电解质、酸碱失衡43例(26.7%).术后并发伤口感染12例,伤口部分裂开9例,肺部感染39例,心血管并发症36例.围手术期死亡5例.结论年龄不是腹部手术病人的手术禁忌,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及合理选用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应生;林景泰;胡以则;李志雄;鲁培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拜唐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C肽的影响.方法病人住院后均由营养师制定糖尿病食谱,在使用达美康的基础上,加用拜唐苹50mg,一天三次,一周后餐后2小时血糖(PBG)>10mmol/L,则剂量加大至100mg,一日三次.当PBG<10mmol/L后,逐渐减少达美康用量,并且使PBG仍保持<10mmol/L.用药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PBG、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并注意用药后胃肠道的反应.结果拜唐苹对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及C肽有明显作用(P<0.01),可减少磺脲类药物的用量,且不易引起低血糖反应.结论 拜唐苹是治疗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小雨;梁明;栾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测定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脑钠素(BNP)、内皮素1(ET-1)水平及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健康人及慢性肺心病患者(30例)不同时期血浆BNP及ET-1水平.结果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BNP分别为64±14ng/ml及52±8ng/ml,ET-1分别为67±18ng/ml及48±12ng/ml,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组血浆BNP和ET-1水平与PaO2呈负相关(r=-0.68,-0.82,P均<0.01),与PaCO2、RVPEP/AT呈正相关(r=0.67,0.58,P<0.01).缓解期血浆BNP水平与PaO2、PaCO2无相关性(P>0.05),肺心病患者血浆BNP与ET-1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浆BNP、ET-1均参与肺心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但在肺心病情况下,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曾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骶尾部褥疮患者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术治疗,创面范围大为12cmm×9cm,供区原位缝合或植皮.结果 8例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肌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及缝合后痊愈.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3年,均无复发.结论骶尾部褥疮病程长,合并症多,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燕图;林健敏;刘伟源;黄仁胜;吴岑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精液分析彩色图像检测技术是评估男性生育力主要方法,也是男科病诊断治疗、预后观察的主要依据,在泌尿男科、生殖医学、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等临床和科研中有广泛应用前景.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不仅克服了单纯人工分析的缺点,而且为运动分析的标准化,为各医疗单位和研究单位之间以统一的标准对同一患者的精液标本进行分析与比较提供了优于主观目测的评定结果.本文就应用该项技术中的一些问题及精液动态分析标准化临床应用等进行评估.
作者:周贞学;钟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胃道吻合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胰腺假性囊肿根据不同部位分别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27例、囊肿胃吻合4例、囊肿空肠侧侧吻合3例、囊肿十二指肠吻合1例.对合并有胆道结石者同时行胆道手术.结果 35例无死亡,术后1例急性胰腺炎,1例腹腔感染,症状消失25例,减轻7例,未缓解3例,手术有效率94%,囊肿消失22例,缩小10例,无变化3例.结论囊肿胃肠道吻合术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一种切实可行手术方法.术中应根据囊肿部位、多少来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林健敏;吴岑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性创伤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期提高外科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4年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性创伤102例患者.结果 85例行急诊手术抢救,17例非手术保守治疗;85例手术患者中,75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急诊行颅脑手术者68例,腹脑同时手术者58例;68例开颅患者术前均CT检查确诊;85例手术者死亡16例,病死率18.8%,17例非手术者中8例死于创伤后6小时内,死亡率47.1%.结论诊治腹部创伤的同时,应重视颅脑外伤的早期诊断,并应根据伤情的主次选择手术主次,条件允许者可同时开腹开颅;准确判断病情,有手术指征者,应尽快进行手术,避免失去手术抢救机会.
作者:郑少鹏;林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门诊手术室进行无痛人流120例,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在危重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危重病患者作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监测CVP,并据CVP等调整临床补液.结果 54例危重患者中死亡3例,其余的均好转或痊愈.结论 CVP监测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梁守敬;黄永健;甄栋良;郑普光;甄玉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管减压手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总结2002年1月~2004年9月采用广泛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关节融合、横突间植骨治疗的23例60岁以上腰椎管狭窄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随访4个月~24个月,平均14个月,优16例,良4例,优良率77%.结论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的关键是充分减压,椎弓根内固定的应用,使老年人脊柱的稳定性得到保证.虽然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但通过置钉技术的改进,内固定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
作者:朱伟红;苑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小儿脑性瘫痪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86例脑性瘫痪患儿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病多见于男童,以痉挛型为多见,头颅CT或MRI检查、脑电图检查多有异常,易误诊为佝偻病等.小儿脑性瘫痪常见的围产期危险因素有母亲患妊娠期疾病、早产、多胎及高产次妊娠、低出生体重儿、头围小、新生儿窒息、黄疸、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宫内感染.社会性危险因素有父母亲生育年龄过大过小、父母亲文化程度低、母亲从事体力劳动、月经紊乱、家庭暴力、吸烟.其他危险因素如旧法接生.结论应积极控制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预防脑性瘫痪的发生.
作者:麦笃雄;吴邦发;李燕;林鲁飞;蒙秀英;陈海兰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