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分析

黎早敏;林坚平;姚伦龙;郑南生;曾凡;许世忠

关键词:儿童, 股骨颈, 骨折,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介绍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治疗方法进行评估.方法41例儿童股骨颈骨折,年龄8~14岁,男32例,女9例,右侧27例,左侧14例,陈旧性骨折3例.骨折类型按Ingram[1]分型:Ⅰ型(骨骺分离)4例,Ⅱ型(经颈骨折):28例,Ⅲ型(经颈转子型)8例,Ⅳ型(转子间骨折)1例.持续牵引治疗7例,透视闭合复位内固定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7例,切开复位内固定带血管蒂骨瓣植入8例.结果41例患儿治疗后获随访2~5年,股骨颈骨折愈合41例,股骨头骨骺早闭9例,髋内翻畸形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9例,头坏死发生率46.54%,其中闭合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并发症低.结论透视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低.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强地松与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对照观察

    目的评价强地松与平阳霉素及鱼油酸钠治疗要幼儿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用口服强地松与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分别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共102例.随访6个月~1年.采用卡方检验处理资料.结果强地松治疗组治愈率41%,总有效率63%.平阳霉素组患者治愈率75%,总有效率86%.结论两种方法中,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要幼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佳,并且并发症低、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王涛;孙劲东;郑长泰;廖天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贝复济对腹部Ⅱ类手术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我们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商品名:贝复济),对65例腹部Ⅱ类手术切口进行处理,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珠;李芳飘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明确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结局.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手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发生率为1:164,妊娠合并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的发生率分别为48.10%、15.19%、12.66%、8.86%,恶性肿瘤3例,占3.95%;行肿物剔出术68例,占89.47%,附件切除术6例,占7.89%,无一例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以成熟囊性畸胎瘤多见,不同孕期卵巢良性肿瘤处理不同,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处理等同非孕期.

    作者:范雪梅;唐家龄;薛素华;张秀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危重病人的护理

    我院神经内科自1994年12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神经内科危重患者624例,现将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陈美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营养科如何防范医疗事故

    营养科是负责实施全院营养治疗的医技科室,营养治疗是临床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促进病人的康复、痊愈乃至疾病的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儿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特点及药敏变迁

    目的探讨小儿表皮葡萄菌败血症(SEB)的临床特点及药敏的变迁.方法:临床资料来自1992年1月~2001年1月SEB住院患儿,并对前后两阶段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EB常见于1岁以内婴幼儿(84.3%)皮肤、呼吸道主要感染途径.前后两阶段表皮葡萄球菌(SE)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发生显著变化.结论SE是小儿败血症的常见病原菌,其药物敏感性常发生变迁,临床上要尽量根据药敏使用抗生素.

    作者:廖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上颌窦囊肿的CT检查价值

    目的探讨上颌窦囊肿的CT检查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上颌窦囊肿平片与CT平扫诊断意义,并与手术后病理相对照.结果平片与CT轴位加冠状位平扫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4.1%(53/63);定位与定量诊断正确率为100%.CT扫描对囊肿分型、鉴别诊断、治疗方针的制定均有重要的意义.结论平片与CT平扫对上颌窦囊肿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而且是制定手术方案不可缺少的依据.

    作者:邢增宝;王澄泉;陈文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脑电图分析

    注意力缺陷多动性疾病(ADHD)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能力差,但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现为其特点,又称微细脑机能障碍或儿童多动症.现将我院自1997~2002年间来诊的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76例脑电图(EEG)检查结果与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冯少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防止并发症 节省糖尿病治疗费用

    在糖尿病治疗中,防止慢性并发症的产生会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降低糖尿病医疗费用的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作者:黄彩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粘滞血症及脑血栓后遗症的血液流变学的观察

    为了进一步了解脑血栓后遗症及高粘滞血症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本文对100例脑血栓后遗症及86例高粘滞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规律性.

    作者:符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附12例病例报告)

    肺栓塞是内科危重症,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而引起的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的首要原因.

    作者:吕静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护理程序在肿瘤晚期病人临终关怀中的实施

    为了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尽可能使病人无憾地离开人世,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数例肿瘤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一例介绍如下.

    作者:陈琼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维思通(利培酮)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对5-HT和D2受体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该药自90年代面市以来,临床试验说明该药对消除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

    作者:邱冬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介绍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治疗方法进行评估.方法41例儿童股骨颈骨折,年龄8~14岁,男32例,女9例,右侧27例,左侧14例,陈旧性骨折3例.骨折类型按Ingram[1]分型:Ⅰ型(骨骺分离)4例,Ⅱ型(经颈骨折):28例,Ⅲ型(经颈转子型)8例,Ⅳ型(转子间骨折)1例.持续牵引治疗7例,透视闭合复位内固定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7例,切开复位内固定带血管蒂骨瓣植入8例.结果41例患儿治疗后获随访2~5年,股骨颈骨折愈合41例,股骨头骨骺早闭9例,髋内翻畸形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9例,头坏死发生率46.54%,其中闭合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并发症低.结论透视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低.

    作者:黎早敏;林坚平;姚伦龙;郑南生;曾凡;许世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谈如何提高手术室护生的带教质量

    临床毕业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医学、护理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给予护生感性认识的阶段,也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洁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6-二磷酸果糖对下肢手术的抗氧化作用

    本文观察了1,6-二磷酸果糖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的抗氧化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光琼;吴迎宪;李德亮;陈韵;金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0.075%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儿血气的影响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法(PCEA)被认为是效果好的分娩镇痛法,本院探讨发现0.075%布比卡因与0.0002%芬太尼混合液用于PCEA较其它浓度布比卡因及芬太尼混合液镇痛效果好,第一、第二产程缩短,阴道助产率明显降低.

    作者:龚护民;许艳;吴雪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76例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6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观察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分析276例门诊部皮肤科、妇科和外科门诊就诊患者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阳性标本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抗药性比例.结果敏感性高的是原始霉素,以后依次为交沙霉素、红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氧氟沙星.耐药率高的是四环素,其次为氧氟沙星、强力霉素、红霉素、交沙霉素、原始霉素,敏感性高和耐药性低的是原始霉素,而氧氟沙星与四环素的敏感性差且耐药菌株多.结论临床医生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应尽可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

    作者:郭红荔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与综合护理

    我院自1998年6月--2001年2月对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周艳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电击伤致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

    我科收治147例电击伤患者中,行截肢术29例.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在护理过程中除做好生活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林惠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