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急性阴囊疼痛中的应用

王贤德;王建宏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阴囊, 急性疾病
摘要: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价68例急性阴囊疼痛患者,探讨CDFI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采用直接探测法,CDFI取低速血流设置. 通过与健侧阴囊CDFI表现比较,将患侧阴囊CDFI表现分为正常血供,低血供,无血供和高血供.结果以睾丸内无血供诊断睾丸扭转14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以睾丸和附睾内高血供诊断睾丸炎及附睾炎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1.5%.结论:C DFI可准确地区分睾丸扭转和炎症,是一种评价急性阴囊疼痛简便、准确、可靠及临床价值较高的方法.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水泥体外支架治疗儿童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目的介绍92年以来采用自制骨水泥体外支架治疗儿童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经验.方法本组89例开放性骨折的患儿,入院后行伤口清创骨水泥外支架固定胫骨骨折,采用双臂式体外支架72例,单臂式体外支架17例,手术力求简单可靠,注意保护和修复局部损伤软组织和尽量不干扰骨折端血循环.结果 89例患者经4个月至8年随访,88例骨折愈合满意,仅1例发生延迟愈合.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无发生再骨折或骨骺早闭等.结论该外固定支架材料简单,操作方便,可随意选定穿针点,按需定形,有利于减轻局部软组织损伤,并使骨折端获得相对固定,给骨折愈合创造优化生物力学环境,符合微创手术原则.

    作者:张熙民;张光强;陈剑飞;姚伦龙;陈世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与功能重建

    目的报道改进方法的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旋转撕脱性离断的拇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再植,同时进行功能重建. 结果成活23例,成活率92%,其中20例经6个月~2年的随访,再植手指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拇指旋转撕脱离断的再植效果良好,术后的系统康复治疗是手功能康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心赤;柴益民;林崇正;王快胜;邱勋永;陈汉东;张燕翔;陈彦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窦性心动过速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死亡的影响

    急性心梗在心血管疾病中是人体健康影响大的疾病,在住院期间死亡率较高,目前大家公认的急性心肌梗塞中,出现心房纤颤、心衰、及低血压是急性心肌梗塞预后不良的表现[1].

    作者:詹莉;陆士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92例后尿道断裂初期处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比较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尿道两路会师术,尿道断端吻合术,治疗早期后尿道断裂的男性病人疗效.方法采用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尿道两路会师术,尿道断端吻合术,治疗早期后尿道断裂的男性病人.术后4周行尿道造影.结果尿道断端吻合术术后出现尿道狭窄(占9.5%);术后依据尿道造影显示尿道黏膜光滑,造影剂无外渗为标准拔除保留导尿管,出现尿道狭窄(3.3%).结论尿道断端吻合术,其中术后依据尿道造影结果拔除保留尿,预后较好.

    作者:沈明顺;刘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副伤寒甲45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1年第一季度共收治副伤寒甲患者45例,现作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邓志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消化源性胸痛二例及报告

    例1男,41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痛,呈阵发性钝痛,持续1-2小时不等, 可自行缓解,以下胸部明显,与呼吸运动无关.无咳嗽、咳痰,无午后潮热、盗汗,无气促,有恶心无呕吐.无发热.在多家医院诊治,检查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疑诊冠心病,服用硝酸甘油治疗,症状无缓解.查体:一般情况好.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一),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WBC9.5×109,N56%,L44%.胸痛原因未明,转外院经胃镜检查确诊返流性食管炎 .给予洛塞克、阿莫西林、麦滋林、西沙必利等治疗,胸痛消失.

    作者:黄振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EC胶硬膜外贴敷术治疗粉碎凹陷颅骨骨折

    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粉碎凹颅骨骨折病人98例,有66例采用EC胶硬膜外敷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戢太红;戢运福;曾立志;郭子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附21例报告)

    目的探讨小儿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4年6月~2001年7月收治的21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儿均经胃肠减压、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理疗及中药等治疗, 20例保守治疗成功,平均治疗时间约10天,中转手术1例,无肠坏死,也治愈出院.结论小儿术后早期炎症肠梗阻的特点有:(1)多数于术后7天左右出现肠梗阻症状,多由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肠粘连引起;(2)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较少发生肠绞窄;(3)治疗应首选保守治疗.

    作者:赖志鸿;陈伦家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一种快速石蜡制片技术

    当前,国内大中型医院病理科已基本依靠冰冻切片进行手术中快速诊断,诊断结果绝大多数能够满足临床医生要求,为术者决定下一步手术方式或切除范围提供病理依据,但误诊或术中推迟诊断需等石蜡报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因为冰冻切片中容易出现人为假象,如细胞核偏大,核结构不清,着色欠佳,核分裂象难找等因素有关,如果设法在短时间内制出质量与常规石蜡HE切片接近的快速石蜡切片,以弥补冰冻切片不足给诊断带来的困难,

    作者:黎日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997年曙光小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及控制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辖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发病率、人群分布、血压控制情况并探讨其原因,为针对性地干预治疗提供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社区3810户居民、12495人口进行入户调查,确定的高血压者了解其血压控制情况、服药情况及并发症.结果高血压控制率为11.4%.影响因素分析1、缺乏足够的重视2、治疗措施不当3、经济条件差4、医患关系不融洽.结论高血压发病率高,危害大,需加强对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加强社区医生培训.

    作者:张晓雪;王智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珠海市监测点居民前瞻性心脑血管疾病调查状况分析

    目的研究珠海市疾病监测点心脑血管疾病发展趋势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根据珠海市三个居委会1991年普查中现年>40人群中患高血压缩、冠心病、胸血管疾病状况及与血清脂蛋白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体重超重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冠心病患病与TC、LDL水平升高密切相关,与TG升高、HDL下降有相关性, TC、TG升高、HDL下降与脑血管病有相关性,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与TC/HDL-C水平均显示密切相关性.结论应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知识的宣传工作,合理的生活方式及饮食控制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作者:曾志为;林岫芳;彭健;马薪俊;袁晓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的疾病,1934年Mixter等人揭示放射性腿痛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原因之一,并应用手术切除突出物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成为治疗腰腿痛的公认手术,但一直以来临床上仍有相当病人术后未能完全解决问题 .一方面是手术后症状短期缓解后症状复发,另一方面是手术后症状一直持续不缓解.文献中报告椎间盘摘除后再手术率为5%~15%,骨科医生十分清楚,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补救性手术,往往很困难,效果也不满意.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比较复杂,综合国内外众多文章综述如下:

    作者:李乐安;李垂启;王崇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自制简易骨外固定架在火器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骨外固定架在四肢火器性骨折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8例四肢火器性开放骨折患者采用自制的骨外固定架行外固定,所有伤口清创后一期缝合 .结果全部伤口一期愈合,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骨愈合时间平均8w,外固定架无松动, 折断及严重的钉眼感染.结论在软组织损伤较严重的火器性开放骨折中,应用本法自制骨外固定架具有制作简易,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灵活且创伤较小等诸多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世忠;姚伦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利用微波炉制作快速石蜡切片

    传统的快速石蜡切片法主要是利用酒精灯或是电炉直接加热,以缩短组织的固定、脱水、透明和浸蜡的时间,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组织受热的时间和程度难以准确地控制,容易引起组织过脆或处理不足.目前在快速病理诊断中常采用的冰冻切片和快速石蜡切片,由于前者需要昂贵的冰冻切片机,不易在基层推广;后者费时较长容易耽误诊断时间而不常采用.因此,作者偿试采用微波炉处理组织,发现微皮炉处理的组织不但利于切片,而且染色也很清楚,为病理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者:邢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35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近5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用多巴酚丁胺和硫酸镁配伍,加上中西辨证施治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衰35例,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霍娟勇;李瑛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珠海地区1201例骨髓细胞学检查资料分析

    自1927年Arin Kin将骨髓穿刺应用于临床以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形态的变化,对于开展血液系统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1 ] .并成为临床诊断中一个重要的常规性检验项目.尽管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新方法与新技术日新月异,但这一基础的方法至今在诊断和研究血液系统疾病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我院22年来1201例骨髓细胞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陈晖;龚五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急性肾炎的一氧化氮和GMP-140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α-颗粒膜蛋白(MGP- 140)在小儿急性肾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发别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25例急性肾炎小儿和16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GMP-140.结果急性肾炎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NO水平和血浆GMP-140含量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急性期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P<0.01);且肾炎组血清NO水平与血浆GMP-140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1).结论表明小儿急性肾炎中存在血小板活化,提示活化的血小板和NO可能共同参与了急性肾炎的病理过程.

    作者:周期;侯敢;黄迪南;张诺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残角子宫妊娠三例临床报告

    临床资料例1,26岁,孕2产0.因停经3月余,不规则阴道流血45天,于2000年5月8日入院,停经2月曾于外院就诊,怀疑宫外孕,但未引起重视随诊.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妇检:阴道内有咖啡色血迹,宫颈Ⅱ糜烂,无举痛,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左上方触及一约6×6cm2囊性包块 .尿妊娠试验阳性,血HCG值5.7ng/ml(正常值0~0.35ng/ml).阴道B超提示在附件区多房性囊性包块5.4×6.2cm2.诊刮病理: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大部分增殖状,少部分分泌状 .诊断:异位妊娠.于5月10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少许游离血,子宫正常大小 ,子宫左侧由纤维组织相连一无宫颈的子宫约6×6cm2,质软,其表面瘀血,无破裂口, 该子宫外侧角部有一形态正常的输卵管、卵巢及圆韧带.行左残角子宫切除术+左输卵管切除术.病理报告:(1)左残角子宫妊娠;(2)左输卵管无异常.痊愈.

    作者:庞启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第一~第四掌背动脉为蒂设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肌腱及骨关节暴露创面共26例,皮瓣面积大8cm×3cm,小3cm×2cm,蒂长达4cm,大部分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2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8个月,皮瓣质地、厚度良好.结论以掌背动脉为蒂的逆行动脉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方便,是修复手部创面的较好方法.

    作者:王和驹;王快胜;王清;王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免疫学指标在狼疮肾炎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免疫学指标在狼疮肾炎(L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分为三组:A组以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为主;B组以SC E活动的全身表现为主;C组为缓解期.对自身抗体及补体进行比较.结果在LN和活动性SL E中,自身抗体及补体各成分各有不同特点.结论 C3、C4以及抗dsDNA是判断LN及SLE 活动重要指标,抗Sm特异性强,不随治疗而消失,可作记性抗体.Rnp、Rip与肾损害无明显关系.

    作者:李瑞君;邱皓;叶任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