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芳;章春芝;李晓媛;李倩;池亚丽
目的 探讨电视官腔镜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收集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09-12-2011-05共实施的官腔镜手术106例,分别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术前全面评估,给予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医生实施手术,术后密切观察及护理.结果 经过全面、精心、细致的护理,10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5 d出院.结论 熟练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是官腔镜手术顺利的重要保障.
作者:寇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胎盘早期剥离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妊娠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现将我护理的胎盘早期剥离30例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2~34岁,其中重型胎盘早剥(剥离面积>1/3)5例,占16.7%;轻型胎盘早剥(剥离面积≤1/3)25例,占83.3%,合并妊高症17例,双胎妊娠1例,羊水过多5例,脐带过短3例,不明原因4例.
作者:方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我院收治的脑型恶性疟疾误报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0岁.5周前到非洲乌干达工作,于发病2周前回国.1周前着凉后出现发热,热峰40.1℃,热型不规则,伴有寒战、大汗后热退,反复发作,并伴有头痛、干呕,无昏迷、抽搐,自行服用抗感冒中成药,上述症状无好转;于3d前至当地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就诊,拟发热待查予抗病毒、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1d前出现间断性意识障碍,时有胡言乱语,无昏迷、抽搐,查末梢血可见红细胞内有环状体,初诊疟疾于2010-08-10晚转诊我院.
作者:吴玉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3%高渗盐水(HTS)和20%甘露醇(M)在急诊颅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急诊硬膜外血肿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H TS和M两组(每组30例),在15 min内分别输入3%HTS和20%M.结果 两组HR、Na+、血浆渗透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患者CVP、MAP显著降低,尿量高于HTS组(P均<0.01).结论 急诊颅脑外伤手术中,3% HTS与20%M在降颅压方面效果相当,但在循环稳定和防止电解质紊乱方面3%HTS更具有优势.
作者:王莉;刘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胶管套环引流前庭大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28例按传统方法切开引流,实验组29例用带孔乳胶管经前庭大腺脓肿上下两造口处贯穿脓腔后端端相互套入成环引流.结果 与传统切开引流方式相比,采用套环引流术简单易行,不需缝合、换药,术后无复发.结论 前庭大腺脓肿套环引流术优于传统手术方式,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萍,;谭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02-2011-01在胸心外科住院,需P1CC导管维护的96例次患者为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表内制定的内容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2009-01-2010-01在胸心外科住院,需P1CC导管维护的90例次患者为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比较两组间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高于对照组(0.01<P<0.05),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1<P<0.05).结论 临床路径的应用,有利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监督、调动患者主动参与导管维护的积极性,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薛志芳;章春芝;李晓媛;李倩;池亚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现将我院收治的脑内血肿误诊为脑肿瘤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27岁.因头昏头痛1周入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体查:神志清楚,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否认外伤史,未行头颅CT检查.头颅MR平扫加增强检查:右侧额叶见一大截面约22 mm×26mm异常信号灶,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内夹杂少许小片状短T1短T2信号影,T2-FLAIR序列呈不均匀高信号,边界稍模糊,周围脑组织受压,并见不规则片状长T1长T2信号水肿灶,局部脑沟变浅,脑室系统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无移位;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
作者:贺中云;蒋祁;田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SNRB)在腰椎退变疾患责任节段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03-2011-01对38例腰椎退变疾患采用SNRB,明确责任节段,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结果 38例129个节段共筛选出44个责任节段.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与SNRB有关的并发症.术后进行疗效评定,总有效率达97.4%(37/38).结论 对多节段或复杂腰椎退变疾患采用SNRB的定位方法,确定责任节段,安全、准确而有效,既减小了手术范围,降低手术风险,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闫伟;王欢;刘金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不达标的因素,探讨如何提高本地区糖尿病的达标率.方 法 选择2009年和2010年度内分泌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调查各临床指标.结果 2010年与2009年度相比,只检测指血血糖者下降8.50%,近1a检测静脉血糖、血脂者增加8.50%,筛查慢性并发症者增加12.76%,糖尿病知晓率增加24.84%.结论 管理后1a糖尿病达标率明显提高.
作者:于雪梅;陈培红;朱雪磊;王宏涛;朱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妇产科开腹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本院妇产科开腹术后合并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进行分析总结讨论.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后均无复发.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有手术史,内异症和子宫内膜种植有关.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效果好,预防的关键在于行剖富产时要注意保护腹壁切口.
作者:李娜;李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郑州市儿童医院SICU从2008-03-2010-11对于在婴幼儿CPR术后治疗中采取了包括亚低温治疗仪在内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其应用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6月龄~17岁,其中车祸伤8例,坠落伤5例,麻醉意外2例,颅内出血4例,中毒2例,中度感染休克3例,不明原因2例,其余6例为电解质紊乱及药物过敏所致.
作者:郭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特勤人员长期处在特殊环境工作,活动空间受限,精神紧张,与社会家庭隔离,体力、脑力、心理负荷常常明显地超过其他人群,且部分特勤人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知识不足,造成特勤人员的生活方式不容乐观.因此,在特勤疗养人员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特勤人员的自我保健意识,预防和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1].
作者:田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甲硝唑为硝基咪唑类药物,临床常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过敏反应女,60岁.因拔牙术后给予甲硝唑0.4g口服,3次/d,1h后患者感觉发热,3h后出现口唇肿胀,全身瘙痒,发热加重38℃.给予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有所缓解[1].
作者:苏日华;郭少华;李成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常见症状有:(1)烧灼感;(2)咽下疼痛;(3)呕血和便血:食管炎严重者可发生溃疡和糜烂,出现呕血或黑便症状.
作者:袁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我科于2011-04收治1例毛细胞白血病(HCL)[1]患者,通过应用并观察克拉屈滨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给予护理干预,确保了治疗的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男,48岁,主因面色萎黄,周身乏力,活动后心悸3个月在我院确诊为HCL.给予a-2b干扰素治疗1个月余,患者间断发热,不能继续耐受,遂应用克拉屈滨注射液化疗.
作者:纪志芳;郭素侠;景凤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利用思密达、药用炭粉、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临床诊断腹泻病的2岁以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给予用温生理盐水、思密达十药用炭粉混悬溶液保留灌肠;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口服思密达治疗.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结果 通过思密达十药用炭粉混悬溶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总有效率达95%.结论 利用温生理盐水、思密达加用活性炭混悬溶液保留灌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桂红;赵桂珍;徐晓芹;张晓娟;田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近年在儿科得到广泛应用[1,2].小儿四肢血管细、且不合作,弯曲较多,是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降低的重要原因.在临床工作中,我科针对小儿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外套管弯曲折断和刺破血管等问题进行了两种不同穿刺方法的探究.
作者:刘迎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内科门诊分诊服务中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方法 综合利用分诊区及候诊区设施,根据门诊患者就诊的特点及掌握健康教育时机,有效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1)缩短了就诊时间;(2)缓解了就诊流量压力;(3)提高了就诊效果;(4)密切了医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5)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6)提高了门诊患者满意度.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开展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实施和监测评价,尚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努力的探索、实践和总结,任重而道远.
作者:沈来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1病历摘要男,36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2 a,加重1个月就诊.患者2 a前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伴心前区不适,短暂休息后即好转,未作任何检查及治疗,发作不频繁,近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不适,发作较频繁,较长时间休息稍好转.行心脏超声检查:主动脉瓣四叶畸形伴关闭不全.CDFI:于舒张期主动脉瓣见中量反流.
作者:魏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以孤立肺结节为表现的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周围性肺癌28例应用GEBrightspeed螺旋CT机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8例在CT片上均显示为肺内的孤立性小结节,均位于肺外周,19例浅或深分叶征、16例毛刺征;12例胸膜凹陷征;11例血管集中征;5例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结论 CT影像学能够为肺孤立结节周围型肺癌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资料,需与腺瘤、结核球鉴别,暂时不能作出诊断者,定期复查或穿刺活捡进一步定性.
作者:宋福端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