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颖;赵若雷;甄怀蒙
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本文对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夏宝芳;姜永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阿昔洛韦致老年患者急性肾衰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80岁.因左侧胸部疼痛3d在本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门诊治疗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成都平原药业批号1002010.5)0.5+0.9%氯化钠溶液250静脉滴注2次/d,阿昔洛韦片(石家庄以岭药业批号1001010.2)口服0.2,2 g/d,次日出现恶心、呕吐,3d后症状加重并出现腰痛、尿少、意识模糊.入院查尿素氮24 mmol/L,肌酐570 μmol/L,钾5.1mmol/L,钠143 mmol/L,氯109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8.4mmol/L,尿常规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1.4g.血常规:Hb 100 g/L,pH 4.297,Be:-16 mmol/L.肝功能检查未见异常.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APF).停用阿昔洛韦,保护肾功能,利尿治疗,抗贫血治疗,纠正酸中毒,保护心脏功能.对症治疗.经10 d余的治疗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王世东;常淑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1病历摘要例1:男,68岁.胸痛5 a、加重10 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3a,服用培多普利、吲达帕胺.查体:HR 80次/min,BP 140/86mm Hg,术前动态心电图提示:慢HR 49次/min,快HR91次/min,平均61次/min,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PR间期0.21 s.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冠脉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RCA)弥漫性85%~95%狭窄,TIMI血流3级;左前降支(LAD)自近段完全闭塞;左回旋支(LCX)全程85%~95%狭窄,TIMI血流3级.对LAD置入支架2枚,LCX置入支架l枚,术后3d心电遥测发现患者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31~~44次/min,伴头昏、乏力、出汗症状,从患者入院到此时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23.5 mg/d,给予临时起搏器,停用美托洛尔缓释片,2d后转为窦性心律,HR 88次/min.1周后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慢心率81次/min,快心率130次/min,平均102次/min,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好转出院,未再用β受体阻滞剂.
作者:洪琴;卢竞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医疗健康需求不断增强,对医疗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患者安全成为一切医疗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安全的手术是公共健康的首要问题,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密切相关,手术安全管理不容忽视.2008-11以来我科借鉴国内外安全管理经验,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取得一些成效,介绍如下.
作者:高薇;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共情与老年患者进行护患沟通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共情的概念和作用的详细阐述,将共情理论应用于与老年患者的护患沟通中.结果 对患者出院抽样问卷调查中,护理工作满意率从90%上升至99%,再次住院老年患者认为护士服务态度明显改善的满意度达100%.结论 应用共情有助于促进护患沟通,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毛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观察腔内激光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及出院指导.结果 共治疗80例,均于术后24 h下床活动,术后10d出院,随诊6~12个月,全部病例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患肢活动自如.结论 对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加强术后观察与护理是保障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柏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我院收治的脑型恶性疟疾误报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0岁.5周前到非洲乌干达工作,于发病2周前回国.1周前着凉后出现发热,热峰40.1℃,热型不规则,伴有寒战、大汗后热退,反复发作,并伴有头痛、干呕,无昏迷、抽搐,自行服用抗感冒中成药,上述症状无好转;于3d前至当地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就诊,拟发热待查予抗病毒、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1d前出现间断性意识障碍,时有胡言乱语,无昏迷、抽搐,查末梢血可见红细胞内有环状体,初诊疟疾于2010-08-10晚转诊我院.
作者:吴玉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OP)妇女外周血瘦素、雌激素及骨转换指标表达.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35例绝经后OP患者(绝经后OP组)和30例同龄、同性别及正常骨密度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接受血清瘦素(LEP)、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测定.结果 绝经后OP组的外周血LEP、E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BGP和AKP浓度则明显高于后者(P均<0.01~0.05),两组间血清FSH浓度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 绝经后OP妇女存在着明确外周血瘦素及雌激素低水平表达,骨转换指标活跃.
作者:张世纲;张远石;曹国峰;苑福生;王溪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胎盘早期剥离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妊娠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现将我护理的胎盘早期剥离30例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2~34岁,其中重型胎盘早剥(剥离面积>1/3)5例,占16.7%;轻型胎盘早剥(剥离面积≤1/3)25例,占83.3%,合并妊高症17例,双胎妊娠1例,羊水过多5例,脐带过短3例,不明原因4例.
作者:方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下肢静脉曲张疾病患者患病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更好地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护理和预防.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2例门诊下肢静脉曲张就诊患者进行静脉曲张疾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病时间为(14±11)a,后期症状中沉重感占17.8%,疼痛占18.8%,肿胀感占23.7%,色素沉着占15.8%,瘙痒占13.8%,湿疹占38.5%,溃疡占38.5%;诱发因素中除知晓长时间站立占68%外,其他因素均不高,获取疾病信息来源不多.结论 后期症状影响大,应提高诱发因素的认识,加强疾病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作者:张振香;方一芳;刘英;李妙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分析.方法 对2008-01 -2010-12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急诊经超声检查并经住院手术证实的87例急性阑尾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患儿,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63例,包括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及右下腹异常回声,考虑急性阑尾炎三种情况,诊断符合率72.4%,漏诊24例,占28.5%,其中4例表现为肠腔扩张;5例表现为右下腹肠蠕动活动频繁;7例表现为右下腹或 盆腔积液;8例表现为腹部肠腔胀气过多而显示不清.结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超声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典型急性阑尾炎声像表现;非典型急性阑尾声像表现;腹部肠腔胀气过多声像表现,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功能及各种主客观原因易漏诊.
作者:李贤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阑尾炎合并卵巢癌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1岁.主因无诱因间断性右下腹痛伴恶心10 d入院,入院前经门诊消炎治疗未见好转.查体:T 38℃,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末梢血WBC 28.3×109/L.B超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腹腔少量积液.临床初诊为阑尾周围脓肿,局限性腹膜炎.术中所见:大网膜与腹膜粘连,钝性分离,右下腹见约5.0cm×6.0cm大网膜包裹质硬发黑包块,将包块分离沿结肠带寻找阑尾,约5.0 cm×4.0 cm×4.0 cm,远端膨大,与右侧卵巢、输卵管粘连,术中见卵巢、输卵管正常.
作者:王志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孕期心理干预措施对产妇心理状况的改善.方法 应用心理量表对河北昌黎县妇幼保健院就诊并将在本院进行分娩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74例和256例.对照组接受的是一般的产前护理,而干预组则接受心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临产前的焦虑和抑郁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可以通过对其心理干预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史孟艳;冷瑞梅;孙秀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成人神经母细胞瘤(adult neuroblastoma ANB)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盛京医院诊治的4例ANB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4例ANB患者发病年龄22~33岁,男女比例3∶1.临床主要表现为胸腹部包块、隐痛不适.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小儿NB表现相同:瘤细胞圆形深染,大小较一致,可见坏死及钙化.瘤细胞表达NSE、NF、Syn.结论 ANB是一种极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在临床和病理诊断时要考虑到此病的可能性.
作者:舒红;李洪飞;孙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卒中后排泄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近期预后指标变化.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住院期间发生排泄(排尿、排便及排汗)障碍患者69例,另有107例同期住院无排泄障碍的同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期临床表现及近期预后指标变化.结果 排泄障碍组的CT中线移位例数、急性期并发症数目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出院时MMSE评分、MODS评分、NDS评分、FIM评分和MBI评分却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 卒中后排泄障碍患者急性期临床表现和近期预后较差.
作者:田沈;周铁柱;徐传丽;周环;高连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院内感染[1]是当前医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我科是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是患者常见并发症.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检查操作等多种原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为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我科对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院内感染的管理,预防了院内感染的发生.总结如下.
作者:徐珍荣;魏茹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前,膝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常规方法,常用的移植物有自体骨-1/3髌腱—骨(B-PT-B)、自体腘绳肌腱(ST/G)、同种异体跟腱和LARS韧带等,文献上对各种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介绍也较为全面,但也有文献报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会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其作一综述.
作者:周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为规范PICC置管及导管维护的操作规程,确保PICC置管的安全管理.方法 对各科推荐的护理骨干进行PICC置管及维护等相关知识的理论及操作培训和考试,合格者颁发PICC置管资格认证书,各科成立骨干质控小组,监管本科的PICC置管的的日常维护.结果 我院开展PICC置管科室由1个病区拓展至10个病区,护士对PICC的置管操作及导管维护知识有很大的提高,有11名护士获得了资格认证书.结论 经过3 a多的临床实践和探索,建立技术协作,资源共享,使我院PICC置管及导管日常维护操作流程形成了统一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置管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完善了PICC相关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批置管技术操作过硬的PICC置管骨干人员.
作者:陈丽娟;邹佩珍;叶晖蓉;陈丽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铺床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床单位整齐,满足患者休息的需要.铺好的病床应舒适、安全、实用、耐用[1].临床护理中,胸外科患者常需置半卧位以利胸腔闭式引流、定时拍背助排痰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反复变换体位,传统铺床法易造成床头大单滑落,影响美观,同时也使床垫易受污染,患者感觉不舒适.利用改良床单铺床后,床单能更长时间保持平紧、美观、舒适.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彩凤;吴凤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ICU2007-01-2010-03收治的10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 106例患者治愈率为78.3%,病死率21.7%(28 d),脓毒症发生率19.8%,ARDS发生率23.6%,MODS发生率23.6%.结论 护士准确判断病情,迅速反馈监测数据,使医生救治措施更加准确有效;适时的精神安慰,使患者以佳心态接受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朔华;张晖;王爱田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