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失误致骨化性肌炎13例分析

罗磊

关键词:肱骨骨折/治疗, 肌炎, 骨化性/并发症, 治疗失误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失误出现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的原因.方法 对2007-10- 2010-10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骨化性肌炎13例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骨折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的选择、医生的责任心等因素是导致骨化性肌炎的原因.结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需注意正确的判断伤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同时需要精心的护理,这样可尽量减少骨化性肌炎的产生.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Leininger护理理论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Leininger护理理论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61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干预,运用Leininger护理理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明显得到缓解(P<0.05).结论 Leininger护理理论的运用,指导了临床健康教育,减轻了血液透析患者因不适应血液透析而出现的心理不适.

    作者:谭伟;何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处理

    自2008年起儿童输液合并到急诊科后,到2010年底,共接护患纠纷18起,尤其2008年达9起,另2009年6起,2010年3起,经过摸索和实践,我们已能很好地沟通,大家得到磨练,很好地钝化和化解矛盾,减少和避免互患纠纷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冬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管内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8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采用弹簧圈栓塞或可脱式球囊闭塞载瘤动脉的方法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8例,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观察术后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肢体感觉运动.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l例闭塞载瘤动脉患者术后发生脑梗死而遗留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余均正常出院.术后6个月复查,所有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 经血管内治疗创伤性颅内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相对无创、安全、有效.围手术期及时、正确的处理及护理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雪;张鑫;吴琪;张梦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抑郁症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 以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等心理学量表为工具测量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人格及心理特征,入院后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然后将入院时和入院后六周的各项因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入院6周后患者临床及心理问题明显消失或缓解,心理学量表各因子分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 结合老年抑郁症患者人格及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工作,可有效促进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探讨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近年在儿科得到广泛应用[1,2].小儿四肢血管细、且不合作,弯曲较多,是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降低的重要原因.在临床工作中,我科针对小儿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外套管弯曲折断和刺破血管等问题进行了两种不同穿刺方法的探究.

    作者:刘迎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型恶性疟误报误诊1例分析

    对我院收治的脑型恶性疟疾误报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0岁.5周前到非洲乌干达工作,于发病2周前回国.1周前着凉后出现发热,热峰40.1℃,热型不规则,伴有寒战、大汗后热退,反复发作,并伴有头痛、干呕,无昏迷、抽搐,自行服用抗感冒中成药,上述症状无好转;于3d前至当地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就诊,拟发热待查予抗病毒、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1d前出现间断性意识障碍,时有胡言乱语,无昏迷、抽搐,查末梢血可见红细胞内有环状体,初诊疟疾于2010-08-10晚转诊我院.

    作者:吴玉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调查

    目的 分析职业危险因素对护士的造成的伤害,使其充分认识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方法 将职业危害分为三类,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解各种危害因素对护士造成的危害情况.结果 心理社会性危害的伤害大,其次是物理性伤害及其他伤害.结论 职业危险因素对护士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加强安全防护,减少职业危害,可提高急诊抢救护理水平,为社会为医院做出大的贡献.

    作者:许少辉;周朝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亚低温治疗仪在婴幼儿CPR术后的应用32例分析

    郑州市儿童医院SICU从2008-03-2010-11对于在婴幼儿CPR术后治疗中采取了包括亚低温治疗仪在内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其应用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6月龄~17岁,其中车祸伤8例,坠落伤5例,麻醉意外2例,颅内出血4例,中毒2例,中度感染休克3例,不明原因2例,其余6例为电解质紊乱及药物过敏所致.

    作者:郭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改良灌肠法在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改进灌肠方法,改善灌肠效果,减轻不良反应.方法 将50例肠梗阻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成A和B两组,A组为试验组采用新改良的灌肠技术,B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技术.结果 两组灌肠治疗均有效,但试验组患者灌肠次数明显减少,且不良反应也相对减少,与对照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后的灌肠方法改善了灌肠效果.同时也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硕;王鸿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压疮高危人群90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对心血管内科住院压疮高危人群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心血管内科住院压疮高危人群90例实施护理干预:加强护士服务意识、健康教育、减轻压力、定时翻身、增进血液循环、减少理化因素的刺激、增加营养、及时跟踪.结果 压疮高危人群90例中发生4例压疮,未发生迟报性和无预报性压疮,4例压疮为难免压疮均符合预报标准.同时护理满意度98.89%(89/90).结论 通过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预防压疮的形成和发展,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彭晓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起始时间对减轻全麻腹部术后肺部炎症反应的研究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患者早期雾化吸入的佳起始时间.方法 经口腔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21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全麻清醒6~10 h和12~24 h第1次雾化吸入,以后2次/d连续5d给予雾化吸入,每天观察患者肺部湿啰音及咳嗽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开始给予雾化吸入后对预防肺部感染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期给予雾化吸入可明显减轻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雷勇;姜玉荣;苏云;赵宁;于桂永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巨大输尿管肿瘤误诊为膀胱肿瘤1例

    1病历摘要男,85岁.平素体健,因肉眼血尿7d入院,血尿呈鲜红色,带血丝血块.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膀胱右侧壁肿物,大小约6 cm×5cm,边界清,变换体位,肿物位置无明显变化,右肾重度积水,右侧输尿管全程扩张,约2.4 cm,考虑膀胱肿瘤压迫右侧输尿管口,引起右侧输尿管及右肾积水.完善术前准备,行TURBt术,见膀胱截石位7点处有一大小约6 cm×5 cm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呈暗红色,质地实性,部分与膀胱壁粘连,有蒂,蒂来自右输尿管末端,术中诊断为:右输尿管末端肿瘤突入膀胱.中转开放手术,行输尿管下段及膀胱壁部分切除术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病理结果示:尿路上皮乳头状癌,低级别.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行丝裂霉素20 mg膀胱灌注.随访3个月,肿瘤无复发.

    作者:辛颖;邹全信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手术切口致腹壁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妇产科开腹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本院妇产科开腹术后合并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进行分析总结讨论.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后均无复发.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有手术史,内异症和子宫内膜种植有关.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效果好,预防的关键在于行剖富产时要注意保护腹壁切口.

    作者:李娜;李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患者安全管理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医疗健康需求不断增强,对医疗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患者安全成为一切医疗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安全的手术是公共健康的首要问题,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密切相关,手术安全管理不容忽视.2008-11以来我科借鉴国内外安全管理经验,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取得一些成效,介绍如下.

    作者:高薇;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CK-MB在检测和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在心肌酶谱五项指标中,CK-MB是对心肌损伤诊断的特异性高,曾经被认为是心肌梗死诊断的一项金标准.尽管目前有肌钙蛋白等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但CK-MB在心肌损伤的诊断治疗中仍具有重要意义.CK作为总酶,包括同工酶CK-MM、CK-MB和CK-BB,以及一个存在于线粒体的同工酶(CK-Mt).CK-MM主要存在骨骼肌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其次在胃肠道和子宫平滑肌内,正常成人血清中无CK-BB,当上述组织坏死时可出现血清CK-BB活力增高.临床上通常以CK-MB/CK来判断心肌损伤程度.在理论上,同工酶CK-MB不可能大于总酶CK.

    作者:武冬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卒中后排泄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近期预后指标变化观察

    目的 观察卒中后排泄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近期预后指标变化.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住院期间发生排泄(排尿、排便及排汗)障碍患者69例,另有107例同期住院无排泄障碍的同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期临床表现及近期预后指标变化.结果 排泄障碍组的CT中线移位例数、急性期并发症数目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出院时MMSE评分、MODS评分、NDS评分、FIM评分和MBI评分却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 卒中后排泄障碍患者急性期临床表现和近期预后较差.

    作者:田沈;周铁柱;徐传丽;周环;高连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彩色温馨提示卡在降低专家门诊患者询问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彩色温馨提示卡在降低专家门诊患者询问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及制作温馨提示卡,根据患者的就诊专业与要求设置,提示就诊流程,常规检查的地点,减少患者的咨询次数,便于患者就诊,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结果 设置温馨提示卡前后患者向医务人员的询问率由95%下降至30%.结论 使用温馨提示卡可显著降低患者及家属向医护人员的询问率,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吴慧颖;郝佳;张蓝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海岛医院救治渔民烧伤23例分析

    目的 探讨渔民烧伤后在海岛医院的早期治疗.方法 对23例渔民烧伤的治疗及重症患者的后送评估.结果 20例经治疗后恢复良好,占87.0%;2例经手术后轻度功能障碍,占8.7%;1例病情稳定后转后方医院治疗,占4.3%.结论 渔民烧伤后多有创面海水浸泡,早期治疗是烧伤治愈的关键.对于严重烧伤经早期处理后尽早转送后方医院治疗.

    作者:崔振华;陈宏尊;余健;王元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阔筋膜移植矫正固定性内斜视1例分析

    固定性内斜视由于内直肌挛缩,部分眼外肌纤维化,用常规手术方法矫正眼位,效果不理想.笔者2010-06治疗1例,用自体阔筋膜移植固定眼球的方法,眼位矫正满意,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男,66岁.自幼近视,45岁时发现左眼内斜,逐渐加重,眼球极度内转,右眼6 a前同样发病,视力均为眼前手动,两侧眼球呈高度内转位,前方只见巩膜侧面观察,右眼可见眼膜4mm,右眼可见3 mm眼球固定,内、外、上、下均不能转动,眼睑位置运动正常,强行向外牵拉眼球不能达中线,牵拉试验强阳性.

    作者:高莉;汤晓东;吴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鼻腔异物误诊为鼻窦炎2例分析

    对鼻腔异物误诊为鼻窦炎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8岁.患儿家长诉5 a前始,患儿出现左侧鼻塞,持续性,时常流脓涕,偶有涕中带血.且每年夏天左鼻腔有臭味.无发热,无头痛.曾经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鼻窦炎,并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口服以及滴鼻药,症状无改善.近几日因天气热,鼻症状加重,于2011-06-10到我科就诊.询问病史,查体:外鼻无畸形,右鼻腔未见异常,左鼻腔充满脓性分泌物,吸引器吸除之,可见鼻腔黏膜充血,下鼻甲肥大,鼻腔中后段既中鼻甲与鼻中隔对应处见灰黑色混有脓性分泌物团块,坎顿在中鼻甲处,中鼻甲有挤压变形.

    作者:张红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