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丙昂;孟新文;檀臻炜;任翔;唐杰;王斌;姚一民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意义,总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身心护理,饮食护理及恢复期活动休息等.结果 45例患者再出血3例,死亡1例,未出现一例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结论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张太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全身大小关节的慢性侵蚀破坏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旨在比较应用甲氨蝶呤( MTX)联合双醋瑞因及MTX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RA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柳贵梅;周雪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上颌窦穿刺冲洗术的护理.方法 对200例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的患者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解除恐惧心理,交代术中配合事项;术中及时观察穿刺和冲洗过程中的各种反应,指导患者密切配合;术后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术前、术中、术后有效的护理,200例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患者穿刺成功率达100%,诊断有上颌窦内囊肿者15例,症状减轻或消失176例,9例无效需手术治疗,治愈率95%.结论 开展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能提高上颌窦穿刺成功率和上颌窦疾病的诊断和治愈率.
作者:陈代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并吻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湖北总队医院2005-07-2008-07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2例发生轻度吻合口漏,经局部引流、抗感染、TPN营养支持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术中行结肠灌洗后作一期切除并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军;赵端仪;罗先文;岳奇俊;魏莱;彭莉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皮肤病学是一门新型的、实践性极强的临床应用科学,其病种繁多,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对初学者而言,感性认识尤为重要.皮肤作为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现代医学教育从培养全科医师的角度,要在很有限的课时数内,掌握学习皮肤病学的特点及常见多发病的诊治,只有提高皮肤病学的见习质量才能达到目标.而皮肤性病学又是临床学科里专业性强、内容复杂抽象、直观性极强的学科,这就比学习其他学科增添了不少技术难点.作者结合多年的临床教学经验,并经过不断地总结和探索,谈谈带好皮肤科临床见习带教的一些体会.
作者:曾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单鼻孔内镜下经蝶、扩大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91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尿量及电解质的监测,保持正确体位,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术后出现尿崩症12例,脑脊液漏4例,术后出血4例,颅内感染1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行经单鼻孔内镜下经蝶、扩大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91例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针对术后并发症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和精心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胜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2例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分别给予鱼腥草滴眼液和阿昔洛韦滴眼液点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眼部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5%(P<0.05).用药后第7天,观察组下降数值(5.3士1.2)明显大于对照组(3.1士1.3)(P<0.05);用药后第14天,观察组下降数值(8.4± 2.1)明显大于对照组(5.4±2.2)(P<0.05).结论 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大网膜扭转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01-2011-06收治的5例原发性大网膜扭转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术前均误诊,2例经剖腹探查,3例经腹腔镜探查,证实为大网膜扭转坏死,切除坏死大网膜,术后3~7 d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无不适.结论 原发性大网膜扭转缺少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易误诊.腹腔镜手术在诊治原发性大网膜扭转中具有极大优势.
作者:庄树彤;郑凯;徐敏;程书榜;文剑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对老年维生素K缺乏引起出血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84岁.主因神志不清、食欲不佳1周入院.患者于2011-07-02左右出现神志不清和食欲不佳,躁动不安,每日食量不到50 g,经过本单位医院治疗病情加重,随即来我院住院.入院查体:卧床,起坐活动受限,不能站立,严重营养不良,体重30 kg,左下肺可以闻及干湿哕音,膀胱区叩诊呈浊音,左下肢呈外旋、短缩.既往有左股骨颈骨折、前列腺增生膀胱尿潴留病史.急查电解解:血清Na+ 109 mmol/L,血清K+ 3.9mmol/L.立即给予补充3%氯化钠液,留置导尿,抗感染给予广谱抗生素,肠外营养等治疗,肠外营养中由于暂时缺维生素制剂未加.经过治疗后神志转清,应答切题,血清钠达到130mmol/L左右,食欲有所增加,间断经过口摄入少量饮食.
作者:高建苑;吴立平;韩亚军;房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我院2008-04-2011-05对2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气囊扩张治疗,通过术中有效护理配合,近期有效率达10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也无一例因出现剧烈胸痛而中止治疗.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糖尿病组60例,正常血糖对照组42例,测量身高、体重,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测定血清TNF-α水平,比较两组血清TNF-α水平和其与BMI及IR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及对照组中肥胖者的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和血糖正常的肥胖者血清TNF-α水平均与BMI、FINS、FPG、IR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 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均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王露;索琳娜;张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文对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一家系调查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先证者:男,35岁,已婚.双手足背色素减退伴色素沉着30 a.患者5岁时肢端出现白斑,随年龄增长出现黄豆大小色素沉着,日晒后加重.皮肤科检查情况:双侧手足背部对称性、多发性色素斑,0.5~2 cm大小,其间有形状不一的白色斑疹分布,部分皮损交织成网状(图1),颜面部伴有雀斑.患者自发病以来身体其他部位未出现类似病变,其他系统无异常.
作者:王世东;常淑平;王志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寻找一种既能确保抗凝效果,又能对血气结果影响小的肝素液浓度,从而降低血气结果误差,保证血气结果可靠性.方法 根据肝素液浓度分三组:常规组:肝素液浓度为1 250 U/ml,30例;实验1组:肝素液浓度为62.5 U/ml,30例;实验2组:肝素液浓度为10 U/ml,30例;观察其室温下15 min时血液凝固情况以及血气结果.结果 室温下15 min时三组无一例凝血;血气分析结果三组间的Na+和Ca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液浓度为10 U/ml既能确保抗凝效果,又能对血气结果影响小.
作者:徐金中;叶向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对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率高,其中误诊为其他疾病者20例.结论 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不罕见,易误诊为多种内科疾病.疑诊患者应积极行腰穿检查,头颅CT应常规检查.
作者:曾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71例非手术患者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院患者治愈23例,好转48例.结论 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用药期间要加强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金英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血管或神经病变,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多见于病程长,年龄在60岁以上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多的患者.如伤口处理不当,极易感染形成足的局部坏疽,导致恶性循环,有截肢致残的危险[1],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消除足部隐患能有效降低截肢致残率.我科从2008-02-2010-10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38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林燕怡;吴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对腹膜后包虫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9岁.因上腹部疼痛3d,于2009-03-16来本院就诊.行CT检查,见腹膜后有一大小约13.27 cm×8.58 cm的圆形囊性低密度阴影,囊内有分隔,并见子囊及飘带显示,境界清楚,囊壁及病灶上缘见钙化影,诊断为腹膜后包虫.手术过程:全身麻醉下取上腹部横切口约20 cm,逐层切开进腹腔,术中探查见腹膜后隆起约12 cm× 10 cm大小包块,位于肠系膜后方.
作者:梁东;李桂萍;李品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抢救,严密观察病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治愈出院40例,占97.5%;死亡2例,占2.5%.结论 正确的护理是预防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宋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大血管损伤后的救治成功率,减少伤残率.方法 41例不同类型的大血管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外控法、内控法和内外控制法进行止血,然后进行手术修复.结果 1例枪伤患者并发肾能功能衰竭死亡;1例颈总动脉损伤者术后第19天再次大出血死亡;2例腘动脉损伤患者截肢;其余37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在不同部位大血管出血时灵活运用多种止血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汪丙昂;孟新文;檀臻炜;任翔;唐杰;王斌;姚一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在烟雾病患者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的观察及护理特点.方法 总结2007-01-2010-11 14例烟雾病患者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痛,1例出现一过性肢体功能障碍.除1例术后好转,因家属要求转外院继续治疗,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血管内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和微创的特点,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治疗后的护理也至关重要.
作者:武燕;唐静静;陈姝娟;张鑫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