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巢传宣;杨艳

关键词:就业压力, 自杀意念, 大学生
摘要:目的 探明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93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自杀意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得分为(2.84±0.61).女生的就业压力高于男生,专科生的就业压力高于本科生,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高于城市籍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就业压力组有自杀意念大学生显著多于低就业压力组(x2=14.21,p<0.01);自杀意念对就业压力的回归具有显著性,就业压力对自杀意念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杀意念的变异有13.7%可以由就业压力的变异来解释(β=0.135,P<0.01).结论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总体状况为中等偏下的水平,不同性别、学历、生源地存在显著差异.就业压力是自杀意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应重视对其就业压力的疏导,并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生命教育.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高校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探讨

    本文针对高校医疗机构的特点和服务对象,探讨了高校医院开展社区服务的可行性及必然性.由于高校医院有其固定的人群优势,具有完善的医疗条件、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基层服务经验,长期以来在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且高校医院的功能定位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职能是一致的.因此,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高校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有效地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方式的转变,这符合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作者:王绍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病的患病现状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健康体检进行高血压病的筛查,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高血压病的治疗率、控制率进行调查,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此次体检共检出高血压病患者377例,患病率为23.57%.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6.11%和18.88%;老年组、中青年组患病率分别为49.25%和12.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与中青年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0.08%和50.00%,治疗率分别为76.19%和31.50%,控制率分别为30.03%和12.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校教职工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较高,男性患病多于女性,老年人患病多于中青年人.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治疗、控制以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谢张伟;方柯;邹伟;熊奕;韩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校社区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与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社区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对河南科技学院医院2010-2012年期间每年3-5月份就诊患者的27 984份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为11.4%,口服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处方的84.2%,联用抗菌药物处方占3.7%~2.4%,排在前3位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和喹诺酮类,非适应症的使用率分别为6.8%、4.8%和4.2%.结论 该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药师应向医师宣传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原则,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何茶叶;时淑华;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园艺疗法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取向.园艺疗法作为一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而建构的心理疗法,是一种通过植物栽培过程体察生命意义,促进身心整合,克服焦虑和空虚的心理调节方法.本文基于作者从事园艺疗法的实验,总结了园艺疗法的操作步骤与心理体验.实践证明,园艺疗法对于培养大学生热爱自然与生命,通过劳动体悟人生意义,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志雄;邱鸿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同伴参与条件下3~5岁儿童执行功能的研究

    目的 进一步证实和测量学前儿童的执行功能,为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教育内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修订的“少即是多”的任务对138名学前儿童样本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自我游戏、分裂游戏、敌对游戏中,年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错误信念任务,3岁、4岁、5岁儿童在任务一中的通过率分别为13.0%、27.0%、80.0%,在任务二中分别为22.6%、34.5%、86.7%.多重比较分析显示,3岁儿童和4岁儿童的差异、3岁儿童和5岁儿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岁儿童与5岁儿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岁是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教师和家长应把握这一规律,合理设置游戏,促进儿童执行功能的健康发展.

    作者:余习德;严苏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家庭活动中的“试误”对学龄儿童自我评价的影响

    自我评价并非与生俱来,后天活动促进自我评价的形成.学习的过程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即“尝试错误”理论,简称“试误”.儿童积极自我评价的形成更是有赖于家庭活动中不断地“试误”.本文介绍了“试误”理论的内容及相关试验,阐述了自我评价的概念及其在自我概念中的作用,详细分析了在家庭活动中“试误”与学龄儿童自我评价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促进学龄儿童“试误”的几点建议.

    作者:杨青;余习德;粱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目的 了解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的基本现状,探讨职业压力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小学教师压力问卷和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对云南省德宏地区498名农村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男教师的社会及学校评价压力、专业发展压力和学生问题行为压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女教师得分(p<0.05),职业压力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教学效能感随年龄的增加呈“先上升后稳定再下降”的趋势,不同教龄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和教学效能感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压力与教学效能感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100~-0.392,p<0.05),社会及学校评价压力、学生问题行为压力和专业发展压力能负向预测一般教育效能感,专业发展压力和工作负荷压力对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 不同性别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存在明显差异,年龄、教龄对教师职业压力和教学效能感具有重要影响,教师职业压力对教学效能感具有明显的预测效应.

    作者:吕静;杨丽宏;赵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芪丹通脉片治疗老年高粘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芪丹通脉片治疗老年高粘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63例老年高粘血症病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32例,给予芪丹通脉片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结果 试验组血流变各项指标均在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32.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丹通脉片能够改善高粘血症患者的症状及降低血流变的各项指标,是治疗高粘血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晶华;王睿;王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目的 探明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93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自杀意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得分为(2.84±0.61).女生的就业压力高于男生,专科生的就业压力高于本科生,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高于城市籍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就业压力组有自杀意念大学生显著多于低就业压力组(x2=14.21,p<0.01);自杀意念对就业压力的回归具有显著性,就业压力对自杀意念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杀意念的变异有13.7%可以由就业压力的变异来解释(β=0.135,P<0.01).结论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总体状况为中等偏下的水平,不同性别、学历、生源地存在显著差异.就业压力是自杀意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应重视对其就业压力的疏导,并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生命教育.

    作者:巢传宣;杨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的维度结构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 探讨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的维度结构,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采用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和心理复原力量表分别对312名本科生和390名国防生进行调查.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的问卷3个维度:生活满意感、人际和谐感和自我效能感,共解释问卷总方差的56.544%.总问卷和3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都在0.745以上.与问卷单维模型相比,三维结构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更好,问卷各维度间的相关明显低于各维度与总分间的相关.问卷的3个维度及总分与心理复原力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的维度结构既具有较强的理论合理性,又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

    作者:李义安;陈彦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宫腔镜诊断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与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特点,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68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使用宫腔镜进行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经宫腔镜检查,检出阳性病变55例,诊断阳性率80.9%,其中粘膜下子宫肌瘤与节育环嵌顿的检出率高达100%,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复合性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中37例行诊断性宫腔镜刮宫术,11例行宫腔镜电切术,7例行子宫切除术,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阳性率高.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术中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能保留生育能力,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

    作者:谢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在押人员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看守所在押人员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有效提升在押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215名在押人员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在押人员SCL-90有1个或多个因子得分3分及以上者占38.0%.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高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心理韧性得分显著低于国内青年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押人员心理韧性各因子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韧性与SCL-90总均分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坚韧、应对压力、控制感、适应性进入回归方程,且可解释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总均分方差的63.4%.结论 在押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韧性各因子水平都显著低于对照的常模群体,且心理韧性中的坚韧、应对压力、控制感、适应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提高在押人员心理弹性是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

    作者:董泽松;张大均;张继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态度研究

    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态度,为维护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Herek编制的男、女同性恋态度量表(ATLG)中文版对2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被试对男同性恋的态度比对女同性恋的态度更为严厉(p<0.05);男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比女性更为严厉(P<0.05);农村学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比城市学生更严厉(p<0.05).结论 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认可度较低.

    作者:盖彦君;王权红;盖红燕;寻芒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眼科病房护理治疗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及管理对策

    本文通过对眼科病房护士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包括健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完善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强化护理工作责任,认真做好护理记录,注重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和薄弱环节管理等,从而提高眼科护士的风险意识,将眼科护理风险降到低,保证护理工作安全、顺利展开.

    作者:周金梅;冉莉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

    近年来,高校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已日益多样化和频繁化,这是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也愈显迫切,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探讨新时期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发生的诱因入手,针对高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具有组织机制、预警防控机制、应急处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善后总结机制及科学的、高效的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降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

    作者:马妮娜;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患者116例,58例为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Ⅰ期,另58例为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Ⅱ期或Ⅲ期.2组均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结果 Ⅰ期组总有效率96.6%,治愈率为13.8%;Ⅱ期、Ⅲ期组总有效率为77.6%,治愈率为1.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6,p<0.01),治愈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4.34,p<0.05).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能改善、恢复鼻通气、窦通气和保证鼻窦引流通道,对解剖结构异常者则难以纠正,对变应性鼻炎伴严重鼻息肉者效果差.

    作者:李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脑灌注压与环池变化在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术前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CPP)、CT影像中环池变化与病情变化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以量化术前评估指标,选择佳救治时机,指导临床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用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15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CPP值、CT环池值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数值.以CPP下降至70 mmHg前、50~70 mmHg及低于50 mmHg的指标分3组,每组均为51例.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 CPP>70 mmHg的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CT环池值0.4 mm时,预后良好28例(54.9%);CPP 50~70 mmHg的B组患者,手术时间为CT环池值0.7 mm时,预后良好40例(78.4%);CPP<50 mmHg的C组患者,手术时间为CT环池值2.2 mm时,预后良好45例(88.2%).环池前后径和GCS评分呈正相关性(r=0.564,p<0.01).结论 针对意识障碍加重的病例,环池形态改变越明显,GCS评分越低.依据颅脑损伤患者的CPP及CT环池值双因素的变化情况来进行评估,可以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余伟桂;王晓刚;张海江;雷华;黄伟年;邓章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研究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12年某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及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并与2008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9.9%,知晓率为78.9%,治疗率为71.3%,控制率为44.0%;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低于男性,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高于男性;与2008年比较,患病率降低,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某高校教职工为高血压高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具有性别差异;2012年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与2008年比较有显著改善.

    作者:戴引;向传明;蒋明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整群抽取高校大一新生1 586人进行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4.8%,知道咳嗽是肺结核常见早期症状的占85.9%,认为肺结核可以治愈的占85%,知道结核病具有传染性的占54.7%,知道肺结核的传播途径的占52.3%.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与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父母为高中以上学历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高于父母学历为高中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结核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作者:刘琳;张重军;齐佳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留守初中生孤独感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

    目的 了解留守初中生孤独感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50名留守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留守初中学生在同伴地位维度和孤独感总平均分上,男生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独感总分与人格的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存在负相关,人格的外向性与孤独感总分及4个维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人格对孤独感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外向性、情绪性进入回归方程,两者能联合预测孤独感24.9%的变异,而外向性可解释孤独感17.8%的变异.结论 留守初中生孤独感存在性别差异,外向性、情绪性对孤独感有直接的预测效应.

    作者:杨巧芳;罗宏伟;侯玉桃;张进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