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池
胸腺在免疫调节中占有重要地位,感染死亡的病例尸解发现胸腺萎缩已屡有报告.心、胸腺/胸指数(CT/T指数)是指X线上气管分叉处纵隔宽度(心、胸腺值)与胸廓宽度之比,可间接反映胸腺大小,是活体测量胸腺的可靠指标.本文对54例感染性新生儿肺炎病程不同时期探讨心、胸腺/胸指数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单若冰;张玉华;王友妹;王希溥 刊期: 1993年第01期
本文对32例早产儿、咽部吸出液进行磷脂酰甘油(PG)的测定,以羊水作对照,探讨其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意义.26例咽部吸出液PG(+)者,羊水23例PG(+),3例PG(-),未发生HMD.6例咽部吸出液PG(-)者,羊水PG均(-),5例发生HMD.两者均无假阳性,咽部吸出液PG的假阳性率低于羊水.
作者:顾小芳;吴桂芳;程宁;唐敏红;黄曙光;翟乃星 刊期: 1993年第01期
自1961~1989年我院共作新生儿尸检932例,其中肺部疾病597例(64.5%).本组死亡原因以感染302例(50.6%),呼吸衰竭症228例(38.2%),肺未成熟3.2%,畸形2.7%,产伤2.2%.其他3.2%,本组临床与病理诊断不符共166例(27.6%),误诊依次为肺脓疡(95.1%),或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75%)、肺不张(67.5),肺透明膜病(46.1%).文章就死因及误诊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指出诊断意见.
作者:许植之;周晓玉;肖紫安;武海燕 刊期: 1993年第01期
本文应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检测了新生儿脐血21例、不同月龄正常新生儿144例、儿童223例、成人40例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水平,结果发现新生儿脐血中清LPO均值(X±SD)为2.37±0.66,正常新生儿出生后随月龄增加血清LPO值呈上升趋势,至第五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其均值(X±SD)为4.07±0.77,明显高于脐血.儿童及成人组(P<0.01).正常新生儿血清LPO浓度与出生体重及性别无差异(P>0.05).
作者:陈宝芳;涂自良;宋金萍;罗强;邵玲 刊期: 1993年第01期
女婴,第一胎第一产,胎龄38周,自然分娩,体重3200克.无窒息,生后心脏听诊心率为60次/分,律齐,音钝,未闻杂音,余查体无异常,生后30分钟入病房.产母29岁,孕40+天曾有两次阴道少量出血史,孕4、7个月曾有两次呼吸道感染史,不发热,未服药.孕37周发现胎心率70~80次/分,B超见胎儿心脏大、脐血流高度异常.
作者:马雅玲 刊期: 1993年第01期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重要表现,白蛋白常是蛋白尿的主要成份.我们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新生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尿白蛋白以研究窒息儿因缺氧,酸中毒对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过国英;高远贼;许瑞吉;于翎;吴玲;许植之 刊期: 1993年第01期
作者测定分析了新生儿出生时和生后5天尿钙与血钙及甲状旁腺功能的相关关系.
作者:童笑梅 刊期: 1993年第01期
本文对37例早产儿呼吸暂停分别用氨茶碱和咖啡因治疗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氨茶碱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和疗程均短于咖啡因组(P<0.05),提示前者疗效优于后者,与国外文献报道不完全一致.药物血浓度监测证明氨茶碱用量适宜,咖啡因维持量偏大,血浓度超出有效范围,建议调整维持量,咖啡因碱2.5mg/kg·d口服,枸橼酸(或安钠)咖咖啡因5mg/kg·d静注,每月1次.
作者:罗凤珍;周薇;尉毅民;王珏 刊期: 1993年第01期
本文总结了1985年1月~1990年1月在NICU早期诊断及鼻塞CPAP治疗IRDS15例.探讨了鼻塞CPAP的指征、方法、疗效及注意事项等.应用鼻塞CPAP早期治疗早产儿特发性呼吸迫窘综合征,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其病死率及并发症比用气管插管CPAP明显降低.
作者:丁国芳;庞汝彦;李兰美;徐德川;陈京立;张苏平;徐景义;赵时敏 刊期: 1993年第01期
内容摘要 应用高分辨实时灰阶扇扫式超声仪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和缺血缺氧性脑病.室管膜下是早产儿和足月儿颅内出血的一个好发生脑室内出血的一个共同起源部位.脑实质出血多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基础上发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部位、大小与小儿神经发育障碍的类型及程度关系密切,是估计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者:崔巧玲;宋新;赵悦华 刊期: 1993年第01期
患儿男,3天,第二胎,36周早产,因生后第二天四肢硬肿伴发热在当地医院按败血症抗感染治疗.用药不详无效转入我院.生后牛奶喂养.其母孕期患双上浸润型结核并右上纤维空网.体查:体温39℃,体重2kg,呼吸60次/分,脉博120次/分,早产儿貌,面唇发绀,三凹征(+),面颊、四肢Ⅱ度硬肿,面积50%;呼吸音弱,肝肋下1.5cm,血红蛋白160gm/L,白细胞11.6×109/L;67%,L 33%,血培养除性,胸片:双肺点片状阴影.
作者:李凤池 刊期: 1993年第01期
在新生儿窒息中及时采用气管插管治疗,直接影响复苏的疗效,现将我院1980年9月初~1986年8月底有关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王华庄;林超琼 刊期: 1993年第01期
病历摘要男,11天、因呼吸困难三天入院.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生后第三天皮肤黄染,查血红蛋白28g,红细胞788万,血球压积85%,给予静脉输注低分子在旋糖酐及光疗等治疗四天,黄疸减退,血球压积降到65%,因患儿吃奶不好,反应差,查白细胞32,000,中性粒细胞88%,淋巴细胞12%,疑为败血症,给予抗感染和输新鲜血等支持疗法.
作者:北京市新生儿协作组 刊期: 1993年第01期
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的步骤是出生后马上在喉镜直视下清除咽喉及呼吸道分泌物,并用人工通气方法建立呼吸,对心脏复苏如心音听不清或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后仍心动过缓,通常采用脐静脉或心内注射肾上腺素进行抢救(1),但心内注射易产生严重并发症,而脐静脉或周围静脉所需时间较长.本文用气管内滴入肾上腺素的方法,来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心脏复苏.
作者:陈建;陈涵强 刊期: 1993年第01期
肺表面活性剂对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的稳定性,建立有效呼吸有重要意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灭活,是肺损伤和某些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本文作者观察了应用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提取物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
作者:罗世生 刊期: 1993年第01期
给氧在新生儿抢救中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给氧浓度过高,可能给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带来危害.因此有必要适当控制给氧浓度.为了了解在不同给氧方式时氧浓度的变化,在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直接用氧浓度仪测定.但在大多数医疗单位,尤其是农村或边远地区更少有此设备.即使有氧浓度仪,但由于其使用寿命短(每半年到一年就要更换探头),也很难维持长期使用该仪器,为此有必要测定氧流量与氧浓度的关系,以满足临床上供氧的需要.
作者:刘兴国 刊期: 1993年第01期
女,15天,因呕吐12天入院.患儿生后第三天开始呕吐,每日数次,呈喷射性,为黄绿色胃液.大便正常,食欲尚可.
作者:傅延友;徐培冲 刊期: 1993年第01期
气漏(Air Leaks)是新生儿期的急诊,往往与围产期的因素有关,是否命名围产儿气漏(Perinatal Air Leaks)为妥.
作者:林峰 刊期: 1993年第01期
患儿,女,4天.第一胎第一产,孕39周顺产.生后3天发现双下肢起红色皮疹,次日即蔓延至躯干及四肢,无发热.生后曾肌注青霉素2天.父母非近亲婚配.其父幼年双下肢及腰部也有类似斑疹,后呈色素斑,青春期自愈.
作者:杨瑞琴;张效琳 刊期: 1993年第01期
本文观察了33例新生儿血浆ANP和血清CK-BB的动态变化及二者的关系,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表明:ANP浓度窒息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均有显著性差异;CK-BB浓度重度窒息组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和正常对照组;随着窒息与缺氧的好转,ANP和CK-BB逐渐下降,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有显著差异.ANP与CK-BB呈正相关,但无意义.
作者:易维芬;虞人杰;刘桂珍;闪全忠;常诚;邢万忠 刊期: 199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