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第五届全国围产新生儿研究(第八次)学术会议纪要

关键词:
摘要:第五届全国围产新生儿研究(第八次)学术会议于1995年1月4~7日在哈尔滨市召开,除青海、宁夏、西藏外全国27省、区和直辖市180位代表出席了大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中华医学会黑龙江分会、哈尔滨市医学会、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等给予热情支持;黑龙江省人大朱典明副主席、省政协傅士英副主席、省卫生厅宋兆琴厅长、省科委张恩成副主任、省儿科学会李树林主任委员等到会祝贺并与全体代表合影.会议开得热烈、认真,学术气氛较浓,讨论也较为深入,收获颇大.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33例新生儿低糖血症临床分析

    新生儿低糖血症病因很多,临床上以早产儿及SGA为多见.轻者可无特殊临床表现,重症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甚至死亡.现将我院三年来33例新生儿低糖血症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关利军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第五届全国围产新生儿研究(第八次)学术会议纪要

    第五届全国围产新生儿研究(第八次)学术会议于1995年1月4~7日在哈尔滨市召开,除青海、宁夏、西藏外全国27省、区和直辖市180位代表出席了大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中华医学会黑龙江分会、哈尔滨市医学会、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等给予热情支持;黑龙江省人大朱典明副主席、省政协傅士英副主席、省卫生厅宋兆琴厅长、省科委张恩成副主任、省儿科学会李树林主任委员等到会祝贺并与全体代表合影.会议开得热烈、认真,学术气氛较浓,讨论也较为深入,收获颇大.

    作者: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征文通知

    作者:冯琪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新生儿肝脏血管瘤破裂出血1例报告

    患儿,男,3天.3.7kg.因进行性面色苍黄2天入院.G1P1足月顺产.生后10小时排胎粪及尿.奶粉喂养,反应吃奶好.生后第2天出现面色苍黄,进行性加重.腹渐膨隆,拒乳,呼吸困难.无抽搐、呕血、便血等.尿少.体检:T35℃,P160次/分,R66次/分反应差,面色苍黄,前囟平软,口唇苍白、微绀,颈软,心音低钝,两肺(-),腹膨隆、略紧张,肝肋下4cm、剑下3cm,质偏中、边钝,脾未及,腹水征(±),肠鸣音减弱,四肢凉,右六趾畸形,趾指端发绀,原始反射减弱.

    作者:王列;田如惠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产科因素对新生儿肺炎发病的影响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也是病死率高的新生儿疾病.按病因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肺炎(包括出生前感染和出生后感染)两大类,两类肺炎可独立存在,也可先后发生或同时并存.本文对全年出生的活产婴1778例中新生儿期肺炎的发生和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异常产科原因对新生儿肺炎发病的影响,以期对新生儿期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陈越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中国12城市出生体重适于胎龄儿从出生至2个月体格发育纵向研究

    本文报告了我国南北方12城市早产、足月产、过期产三组适于胎龄儿(AGA儿)从出生至2个月时体格发育六项指标(体重、身长、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的纵向监测值以及新生儿期、第2个月累积增长情况和过期增长情况,其中以体重、上臂围增长幅度明显.多数指标及多数时点实测值显示为过期产AGA儿>足月产AGA儿>早产AGA儿,且多数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增长速率却显示早产AGA儿>足月及过期产AGA儿.

    作者:全国新生儿生长发育科研协作组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40例神经精神发育随访报告

    对40例经B超诊断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儿进行的神经精神发育随访结果显示,由SEH和IVH造成的神经精神发育落后存在于1岁时,3岁时则恢复正常;由IPH造成的神经精神发育落后在1岁和3岁时都存在.

    作者:崔巧玲;宋新;王瑞;陈晋源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新生儿呱(口替)啶中毒1例

    呱(口替)啶对新生儿特别敏感,可因呼吸抑制而引起窒息.现将抢救新生儿呱(口替)啶中毒1例报道如下:女性,17小时,G1P1,足月,自然分娩.Apgar10分,体重3000克.因误注呱(口替)啶(50mg)一小时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30次/分,呼吸40次/分,中度昏迷,瞳孔1mm,对光反射迟钝,自主动作消失,刺激后无哭声,心肺无异常,四肢肌张力减弱,生理反射消失.

    作者:潘旭初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赴新加坡见闻

    1993年7月-1994年7月.我在新加坡中央医院新生儿科学习一年,现将看到的和学到的介绍给大家.

    作者:郭异珍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新生儿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例

    患儿,女,24天.系第三胎,孕40周生产.母乳喂养.生后24天患儿发热,体温38.6℃,拒奶,哭闹不止,全身出现瘀斑,抽搐.当地有流脑流行.查体:体温37℃,血压测不到.发育正常.嗜睡状,呼吸弱且不规则,皮肤发花,躯干及四肢皮肤可见大、小不等较密集瘀点及瘀斑,压之不退色,前囟3×3cm,饱满,张力高.

    作者:刘秀英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新生儿先天性病毒性脑炎一例报告

    患儿,女,日龄2小时,第3胎1产.孕39周,因臀位、脐带绕颈1周、胎膜早破、羊水呈黄绿色,胎儿宫内窘迫,其母在静脉麻醉下行剖腹产,婴儿出生时身长48厘米,体重3000克,生后窒息,全身皮肤苍白,四肢肌张力低,心率40-50次/分,心音弱,无呼吸,Apgar评分2分,立即插管吸出粘稠液体,并进行人工呼吸,注射中枢兴奋剂,6分钟后出现自主呼吸,但呼吸浅促,全身仍苍白,四肢抽搐,继续人工呼吸加压给氧,同时给予强心、利尿、脱水、纠酸等处理,因抢救无效,于出生后两小时死亡.

    作者:谢希锦;王集科;黄亮英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高危新生儿全静脉营养治疗的进展

    高危新生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治疗一直是儿科领域中令人关注的大问题,自1988年美国临床营养学会正式颁布了全静脉营养治疗应用于婴儿及儿科后(1),为儿科营养医学开辟了新纪元.经过多年实践的确救治了许多临床危重病儿.在此期间外科、肿瘤、口腔及内科等应用肠道外全静脉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uition即TPN)治疗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作者:顾海琴;杨执庸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新生儿先天性NADH-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症一例

    患儿,女,4小时.系G1P1足月顺产,出生后即出现全身皮肤,粘膜青紫,但哭声响亮,经妇产科吸氧等抢救后,青紫无改善,于生后4小时转入儿科.无窒息、不抽搐.其母孕期无毒物接触史及用药史,家族中无青紫病患者.体检:T36.5℃,P163次/分,R40次/分.全身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反应佳,哭声响.前囟平软.颈软.两肺呼吸音清,心率163次/分,心音强,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及.

    作者:关玺;张琍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与代谢紊乱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本文回顾分析1987年1月~1992年4月100例新生儿窒息病例,对其窒息轻重与电解质紊乱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措施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郭景;虞人杰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新生儿高镁血症3例报告

    例1:男,1时,生后不哭,系P1G1孕38周,剖宫产.其母因子痫用硫酸镁,10g/d,共5天(总量50g).体检:T36℃,P110次/分,R26次/分,W2.5kg,反应差,刺激足底部无啼哭,呈苍白窒息,呼吸浅表,肺无罗音,心音低钝,四肢肌张力降低,生理反射消失.

    作者:舒汉高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新生儿糖尿病一例

    患儿男,40天,足月顺产,第三胎,第一产.于生后20天无明显诱因哭闹,口干、吃奶频,尿量多,消瘦.入院前4天出现发热、体温38-39℃,伴轻咳、溢奶,未经治疗来院就诊.患儿出生时无窒息,出生体重1.7kg,生后第3天因生活能力低下曾在我科住院10天,体重增至2.5kg出院.

    作者:王永平;江丽;赵秀芝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新生儿肺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动态观察

    我们对32例新生儿肺炎的极期及恢复期进行了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测定,与正常新生儿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良英;黄容嘉;孙国俊;倪志红;吕伟忠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新生儿体重及发病率的影响--附78例临床分析

    一、临床资料:凡在92年4-5月及93年4-5月出生的新生儿;体重≥2300g,Apgar评分1分钟≥4分且恢复良好者,母亲HBeAg(-)或母虽HBeAg(+)但婴儿能及时接种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者;母无心、肝、肾衰、无传染病、无医学原因不能喂哺者均在统计之列.母乳喂养组为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纯母乳喂养(简称母乳组).

    作者:陈颖;潘永观;李明美;吴明远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205例围产儿先天性畸形尸检分析及有关致畸因素探讨

    对本院205例畸形儿进行了尸检分析,部分病例做染色体检查及进行了弓形虫检测.结果显示:畸形儿发生率在同期尸检中占25.1%,其中多发性畸形占54.6%,畸次多分布10个部位,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占首位达19.1%.对22例畸形儿的染色体检查结果,发现6例有染色体异常.在69例畸形儿中进行了弓形虫系例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检测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认为弓形虫感染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致畸因素.

    作者:史锦兰;陈萍倩;陆以农;张蓉 刊期: 1995年第02期

  • 早产儿消化道穿孔

    新生儿期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胃肠道穿孔并非罕见,尤其早产儿更易发生.早产儿生命脆弱,反应低下,缺乏典型的症状及体征.穿孔原因与部位往往术前不易明确,在穿孔后的临床表现,特别是早期表现与其他疾病极为相似.

    作者:张志培;余伟刚;冯敏之 刊期: 1995年第02期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