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组织内脂质过氧化改变及丹参保护作用探讨

徐立新;何绘敏;曲云霞

关键词: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 脂质过氧化, 复方丹参
摘要:为探讨HIE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改变及丹参的保护作用,用生后七日SD大鼠制成HIE模型,在模型后不同时刻检验脑组织内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动态变化,利用丹参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显示(1)HIE后2小时MDA显著升高(1.71±0.19,P<0.01),12小时达高峰(1.97±0.29,P<0.01),72小时后恢复正常(1.32±0.09,P>0.05);GSH-PX2小时显著降低(1.29±0.43,P<0.01),以后渐升高,但48小时(2.22±0.81)与对照组(3.34±0.34)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72小时恢复正常(2.45±0.90,P>0.05);丹参治疗组MDA显著降低(1.39±0.37,P<0.01),GSH-PX显著升高(2.42±0.62,P<0.05).表明脑组织内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减弱参与HIE的发病机制,丹参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轻脑组织水肿、出血及坏死,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

    由于缺乏有关新生儿生1~5小时脉膊血氧饱和度的资料,本文对正常新生儿出生6小时内血氧饱和度值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选取101个出生20分钟以上体重≥2500g,胎龄≥37周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于生后6小时内随机选取20分钟,用Nellcorn-200脉搏血氧定量仪测定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对在20分钟内记录的240个连续的血氧饱和度值进行分析,得出第25,50,75百分位数血氧饱和度值,并分析氧饱和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作者:杨文琪;冯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急性汞中毒一例

    患儿,男,20天,主因身凉、吃奶少16天,浮肿2天入院.第一胎,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史,于入院前16天出现身凉、吃奶少,用中药粉(朱砂、冰片等)涂口腔,小儿奇应丸(牛黄,琥珀,竹黄、朱砂、蟾酥等)口服治疗,用量不详;5天前出现口周红肿、双手及双足部皮肤出现水泡;2天前出现全身浮肿、尿少而来诊.

    作者:杨一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孕妇血及新生儿脐血中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

    妊娠是女性特殊的生理时期,为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孕妇体内各系统均发生明显变化.为适应这一生理变化,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平也必然产生一系列相应改变.为了解母体与新生儿间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关系及临床营养学意义,我们对住院健康孕妇血清及新生婴儿脐血血清的铜、锌、钙、镁进行了测定,并以正常育龄期未孕妇女血清为对照,观察其变化规律.

    作者:丛涛;赵霖;袁艺;张燕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听觉脑干反应和自动听觉脑干反应在新生儿中的应用经验

    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作为脑干机能的评价方法,也作为听力的客观评价方法,在新生儿领域应用已久,但自动听觉脑干反应(A-ABR)在国内的应用尚未见报道.现将本人在日本福井县立病院进修期间对新生儿应用ABR、AABR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欣欣;寺尾岳;春木伸一;时田博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附4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可在生后短时期内出现严重失盐症状,如呕吐、恶心、体重不升、喂养困难、嗜睡、脱水、体温低、低血糖、循环衰竭等症状.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迅速死亡.现报道我院近二年收治4例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病例.

    作者:姜弟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纵隔气肿2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纵隔气肿,是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继发于新生儿窒息.我科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新生儿纵隔气肿2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康付祥;赵荣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胃扭转15例误诊分析

    新生儿胃扭转较少见,临床多表现为呕吐,容易误诊、漏诊,现将1994-1996年我院新生儿病房误诊15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家进;黄步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组织内脂质过氧化改变及丹参保护作用探讨

    为探讨HIE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改变及丹参的保护作用,用生后七日SD大鼠制成HIE模型,在模型后不同时刻检验脑组织内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动态变化,利用丹参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显示(1)HIE后2小时MDA显著升高(1.71±0.19,P<0.01),12小时达高峰(1.97±0.29,P<0.01),72小时后恢复正常(1.32±0.09,P>0.05);GSH-PX2小时显著降低(1.29±0.43,P<0.01),以后渐升高,但48小时(2.22±0.81)与对照组(3.34±0.34)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72小时恢复正常(2.45±0.90,P>0.05);丹参治疗组MDA显著降低(1.39±0.37,P<0.01),GSH-PX显著升高(2.42±0.62,P<0.05).表明脑组织内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减弱参与HIE的发病机制,丹参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轻脑组织水肿、出血及坏死,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立新;何绘敏;曲云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视觉诱发电位及其应用

    新生儿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是一种客观、准确、无创伤性的电生理检查术,本文就其检查方法、新生儿发育中VEP特点及其应用等问题作一综述.VEP在早产、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及宫内生长迟缓等高危儿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向红;魏书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与低钙血症关系探讨--附25例分析

    新生儿颅内出血(NICH)是围产儿常见的疾病,易并发低钙血症,其发病率鲜见报道,且机理有待探讨,为此.对我院1992-1998年收治的NICH中查过血钙者25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张世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早产儿感染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以利于临床早期诊治.方法:应用SPSS/PC软件,对168例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主要临床表现与早产儿成熟度的关系.结果:早产儿孕周、体重与感染性疾病呈显著负相关,感染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精神反应弱,体温波动、吃奶不好及/或胃潴留、口周肢端发绀等.结论:对于胎龄体重偏小,临床出现上述表现的早产儿应注意感染性疾病的存在,早期诊治.

    作者:刘赛军;周丛东;崔惠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化脓性骨髓炎两例误诊报告

    例1:男,8天,足月顺产.出生第8天于本院儿外科行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大便通畅,无腹泻、腹胀,但一直发热,体温为38.5~40℃,R52次/分,哭声响,口吐白沫少许,两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会阴肛门无红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以新生儿肺炎转入新生儿科,查胸片正常,血常规:WBC20.2×109/L,L0.38,N0.62,先后用过青霉素、新青霉素、先锋霉素、氨苄青霉素,体温仍波动于38~38.5℃,入院第8天发现右上肢不能上提,肌张力略低,即摄两肩关节及右上肢X片,报告为正常,当时考虑为臂丛损伤,给予对症处理,入院第20天,出现右上肢肘部及上臂肿胀,重摄X片显示为右肱骨远端感染伴脓肿形成,行脓肿切开排脓冲洗术,脓液培养为大肠杆菌,住院治疗51天痊愈出.

    作者:严纯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母乳喂养次数与血清胆红素

    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由于其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往往都有胆红素一过性增高,但胆红素过高,可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损伤,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创建爱婴医院,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有关母乳性黄疸和母乳喂养性黄疸的理论在母乳喂养资料中已经阐述.本文旨在观察母乳喂养次数与早期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关系,以指导母乳喂养.

    作者:牛录清;郭素梅;薛梅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早产儿智能发育随访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早产儿的存活率有所提高.出生体重小于1000克、孕周小于28周的早产儿存活已不是罕事.早产儿存活者中约10%~20%留有不同的伤残(1).无伤残者中由于各器官系统发育均不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日后的智能发育是否与正常儿相同,所见报道不多.因此,我们对部分早产儿进行了追踪随访,现报告情况如下:

    作者:孙淑英;鲍秀兰;虞人杰;周丛乐;姜红;郭俊良;薛维臣;柴树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G-6-PD缺陷症直接胆红素升高3例

    G-6-PD缺陷症是红细胞酶的变异致糖代谢磷酸戊糖旁路障碍的一种遗传性疾病.该病在新生儿期主要表现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于1999年3~7月我们发现3例,同时存在结合胆红素升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丽琳;陈贻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与血磷的关系(附50例分析)

    磷是人体内仅次于钙的重要矿物质,是骨核酸和磷脂的重要组成成份,在物质代谢中起着非常广泛而又重要的作用.因此,磷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在新生儿期,血磷与感染性疾病关系如何,目前了解还不多.为此,本文作了部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新;周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一次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新生儿天疱疮流行

    1998年3月至4月,我科收治了一批新生儿脓疱疮、天疱疮患者,所有患儿均为同一接生单位接生,在产房空气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患儿脓疱液培养属同一菌种,经采了一系列消毒措施后终止了流行.本次流行共有20余人受染,其中8例表现为天疱疮,余均为脓疱疮,一般经过良好,现将8例天疱疮报告如下.

    作者:董崇娟;鞠英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

    患儿女,2天,第一胎第一产,34+6周,因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2100克,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10分钟分别为6.8及8分,产时羊水Ⅲ°污染.母亲孕期一直心慌、活动时气促、急躁、多汗,分娩前心率达120~130次/分,但未曾做特殊检查,无孕期服药史.

    作者:倪黎明;于西萍;刘桂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内治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51例临床分析

    自1995年以来,我们对92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其中51例同时加用中药丹皮红花煎液外敷做为治疗组,其余41例做为对照观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瑞琴;万亚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全营养混合液的配制方法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探索新生儿全营养混合液(TNA)的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用60ml注射器按一定顺序抽取各种营养成分配成TNA,观察有无沉淀、测pH值、用显微镜观察脂肪乳剂在TNA中的颗粒大小、形态变化.结果:用该方法配制的TNA,无沉淀现象,pH为6.20±0.12,脂肪乳剂加入TNA24小时后,平均直径为0.35μm,与混合前一致,颗粒完整.结论:用60ml注射器配制TNA,操作方便、稳定性好,经外周静脉输注216人次,无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华;彭玲;张国风;文琼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