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OEMS综合征1例分析

王晓波;郎立新

关键词:POEMS综合征/诊断, 病例报告, 人类
摘要:POEMS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多器官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成功治疗POEMS综合征1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6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0.5 a余,未治疗,呈渐进性加重.出现踩棉花样感觉1个月,单独行走困难2周.鼻出血1次,出血量约50 ml,自行压迫填塞无效,于当地医院给予鼻腔局部填塞后血止,遂就诊于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经查血常规正常.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误诊2例分析

    对原发性胃肠淋巴瘤误诊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53岁.患者于11月前出现上腹疼胀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在当地医院按胃溃疡治疗半个月未见好转,遂来我院就诊:门诊行胃镜活检诊断为胃癌.胃镜病理诊断为胃底贲门低分化腺癌,CT检查示肿瘤外侵明显,无法切除,予TP(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4周期,予介入治疗2周期.复查CT示肿瘤较化疗前明显好转,遂在全麻下行全胃切除+脾+胰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胃溃疡型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侵达周围组织,侵犯脾被膜未侵及胰腺,上下切线未见瘤组织.免疫组化 CD20(±),CD79a(+),CD3(-),CD45RO(-),CD38(-),CK广谱(-),Ki-67(-),MPO(-).术后予3周行:CTX 0.6 g第1天+ EPI 70 mg 第1天+ VCR 2 mg 第1天方案化疗4周期.

    作者:程曙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腺肿物22例诊断分析

    临床上乳腺肿物不能触及,但是在B超等检查下具有手术活检的指征,诊断治疗难度很大.我院于2005-02-2009-04对22例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小肿物在B超定位下活检切除,取得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宝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慢性心力衰竭血清胆红素异常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慢性心衰患者60例,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2组:心功能Ⅱ级组30例;心功能Ⅲ~Ⅳ级组3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30例.所有病例入院第2天检测血清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治疗1周后复查血清胆红素.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及心功能Ⅱ级患者比较,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经纠正心衰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明显降低(P<0.01).心功能Ⅱ级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血清胆红素变化有助于判断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效果.

    作者:李占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媒体课件在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的运用

    近年来我们在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全面了解,尤其能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结合教学经验体会如下.

    作者:曾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低血压所致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例分析

    对低血压所致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2岁.主诉: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右眼视力下降,近1周加重.否认眼痛及眼球转动痛.既往史:发现血压偏低6 a.血压波动于70~90/50~60 mm Hg.眼部检查:视力右眼前指数,颞侧光感;左0.5,矫正0.7.眼压双眼均为11 mm Hg.瞳孔相对性传入性瞳孔反应障碍.

    作者:李翠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制霉菌素加麻油治疗化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疗效观察

    口腔真菌感染是血液病患者大剂量化疗中常见的口腔感染之一.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极易造成口腔真菌感染,若治疗不及时,还可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深部组织器官[1].我科于2009-01-2010-03采用局部外涂制酶菌素加麻油治疗大剂量化疗后引起口腔真菌感染20例,疗效明显,介绍如下.

    作者:吴金凤;李碧香;周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食管癌168例术中充气试验预防术后吻合口瘘体会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中食管胃吻合口漏的成因及减少其发生的方法,充气试验在减少其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对168例食管癌切除手术中食管胃一次性钉合后吻合区域由胃管注入一定压力的空气检验吻合口是否漏气.若有漏气,则于该处予以修补.结果 术中对发现的5例吻合不良者给予加强缝合.检出率为2.97%.168例中,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吻合不良者经缝合,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 术中充气试验能及时发现吻合口缺陷,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沙夕林;李昌炎;殷东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儿肺部疾病的胸部CT表现及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胸部CT对儿科肺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07-2010-07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因肺部疾病住院的病例进行胸部CT检查,并与X线平片进行比较.结果 119例患儿均得到确诊,CT检查发现胸肺病变的阳性率、敏感度、诊断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均优于X线检查结果.结论 胸部CT可以提高小儿胸肺病变的检出率和疾病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洪琳亮;吴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肩锁关节Ⅲ型脱位喙锁韧带修复与否的对照观察

    目的 探讨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固定后喙锁韧带修复与否的必要性.方法 60例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并直接缝合修复喙锁韧带22例,并喙肩韧带移位修复喙锁韧带18例,不修复喙锁韧带20例,比较三组术后疗效.结果 三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不修复喙锁韧带并不影响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后的疗效.

    作者:张云庆;沈爱东;杨惠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功能外科病员服的制作与应用

    医务人员对患者施行诊疗和护理时,有的患者需要使用引流袋,因穿着普通病员服引流袋在使用时没有地方固定,需要拿到衣服外面,患者在活动时非常的不方便,且引流袋位置固定不对还可能造成引流液回流,加重患者病情.并影响患者的自身形象,为此,我们设计了多功能病员服,经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任瑞芳;李岚;李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成骨不全2例分析

    成骨不全又称脆骨病,临床上罕见,是一种结缔组织的先天性常染色体遗传病.本病以骨脆易折、蓝色巩膜、耳聋及明显遗传倾向为主要特征.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本科收治的2例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顾坚;李堰松;冯海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住院儿童药疹77例分析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不良反应.为探讨儿童药疹临床特点、致敏药及发病机制,现将我科2005-2009年来收治的77例住院药疹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董冠英;张悦;韩秀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自动分包机摆口服药品流程的建立与实施体会

    中心摆药是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心摆药室主要负责日常摆药工作,负责审查医生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药物间的配伍、相互作用及合理用药等[1].我院于2008年引进全自动单剂量锭剂分包机(TOSHO Xana-4001 CN,以下简称分包机),应用于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的调剂摆药,现将具体流程及应用阐述如下.

    作者:侯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时相蛋白与小儿脓毒症肝损伤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时相蛋白与小儿脓毒症肝损伤的关系.方法 脓毒症组50例,普通感染组30例,健康小儿组30例.入选病例入院后立即检测血清TF、PA、AB、ALT.结果 血清TF、PA与ALT相关系数分别为:r=-0.506,r=-0.613(P<0.05),回归方程为:PA=187.457-1.393 ALT;TF=2.941-0.021 ALT.结论 血清TF、PA与小儿脓毒症肝损伤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刘大鹏;王群思;熊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例营养饮食干预疗效分析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期合并症,其特征为妊娠期出现皮肤瘙痒及特发性黄疸症[1].门诊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仅甘胆酸轻度升高、皮肤轻度瘙痒的患者给予饮食营养干预治疗,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分析如下.

    作者:徐辉;樊戈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异烟肼不良反应

    异烟肼是主要抗结核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1 剥脱性皮炎女,58岁.因左肺结核给予异烟肼治疗,用药后出现全身皮肤弥漫性水肿,尤以面部、手足为重.停药后予抗过敏治疗,2 d后症状减轻,1周后全身皮肤呈落叶状脱屑,手足呈块样脱皮.3周后试用异烟肼0.2 g,约8 h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停药后对症治疗症状消失[1].

    作者:刘永迨;姜翠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气腹针遗留腹腔1例

    1 病历摘要女,33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 d入院.查体:形体肥胖,腹部膨隆,麦氏点压痛反跳痛.临床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因寻找阑尾困难,手术历时2 h.术中多次因漏气而不得不重新充气形成气腹,气腹针持续留置以方便充气.术毕未清点气腹针.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自述腰痛,戳口持续2周不愈合,后经换药愈合.术后2个月患者因腰痛加重来诊,行腰椎CT检查时发现盆腔金属异物而再次入院,在腹腔镜下确诊为气腹针并行取出术,术中见气腹针针尖抵于骶骨上,住院2周,痊愈出院.

    作者:李忠海;王伟;张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外科疾病10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临床工作中常见疾病.典型心肌梗死发作者结合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诊断并不困难,占全部心肌梗死的70%~80%,非典型病例易于误诊或漏诊[1].总结我院2005-03-2009-10急诊外科首诊以外科疾病症状为主要表现的1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秦卫东;曾月晶;沈寿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监测分析及其对策

    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04-05-2010-08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案例进行统计.结果 共发生职业暴露85例次,其中护士68例次,护士是锐器伤的高发人群.暴露发生的环节多在输液、注射结束拔针及处理废物时;暴露发生的原因多是操作者不慎刺伤自己.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淡簿,应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蓝顺琼;林丛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误诊9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误诊原因.方法 从万方数据库上查询国内2000-2010年发表的PM/DM误诊文献共计14篇,其中误诊的病例数96例,以及我科新近收治的2例,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M/DM是一种误诊率较高的疾病,误诊的疾病达28种,以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多(45例,占45.92%).结论 PM/DM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容易误诊.

    作者:黄玉红;姜敏;孙明军;傅宝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