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冠英;张悦;韩秀萍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失败而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的方法、技巧和疗效.方法 鼻中隔偏曲患者25例,曾局麻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失败,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25例患者术后观察0.5~2 a,双侧鼻腔通气良好,鼻中隔正直,无鼻中隔穿孔及鼻梁塌陷等并发症.结论 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失败者可以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提倡鼻中隔矫正术在鼻内镜下进行.
作者:孙开;管国芳;刘慧忠;刘瑶;孟冬雪;李章雨;刘丽岱;丁春;王艳;韩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阳性检出率高,在脑血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已报道脑血管造影术神经并发症发生率1%~2%,而有研究认为无症状脑梗死发生率达23%[1].本文报道了因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行DSA术后4 h内出现皮质盲的病例.
作者:龙雪梅;郭远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肺内转移性肺癌1例诊断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5岁.入院前3个月出现间断性干咳伴咽痛,当地医院胸部CT发现左下肺部高密度影,考虑(1)炎性病变;(2)结节(性质待定),于2010-03-09就诊我院.入院查体无异常.既往体健,吸烟40 a余,戒烟1 a.初步诊断为左下肺肺癌.予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CT示左肺多发块状软组织影(大约5.4 cm×4.4 cm,边缘清楚,可见分叶),取左下肺团块组织2条,长约15 mm送病理检查.随后行荧光支气管镜检查,见左肺上叶尖后段紫红色新生物,钳取3块直径约1.5 mm组织送病理检查,并行支气管刷检.
作者:康怡;赖国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时相蛋白与小儿脓毒症肝损伤的关系.方法 脓毒症组50例,普通感染组30例,健康小儿组30例.入选病例入院后立即检测血清TF、PA、AB、ALT.结果 血清TF、PA与ALT相关系数分别为:r=-0.506,r=-0.613(P<0.05),回归方程为:PA=187.457-1.393 ALT;TF=2.941-0.021 ALT.结论 血清TF、PA与小儿脓毒症肝损伤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刘大鹏;王群思;熊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肥胖女性绝经前后及绝经年限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 女性肥胖组165例,测晨起空腹静脉血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绝经年限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并与179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绝经前、后肥胖组LDL-C、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TG、TC、LDL-C在肥胖组及对照组绝经后显著高于绝经前(P<0.05),肥胖组HDL-C绝经后则显著低于绝经前组(P<0.05).肥胖患者TC、LDL-C与绝经年限呈正相关(P<0.05);HDL-C与绝经年限呈负相关(P<0.05).结论 女性肥胖患者绝经后血TG、LDL-C增高,而HDL-C降低;TC、LDL-C与绝经年限呈正相关,HDL-C与绝经年限成负相关.
作者:龚觉晓;王新东;谷明林;于圣永;娄彬;沈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笔者在临床用药中,发现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连续用药过程中,发生奥硝唑组液体变色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11-01-20我科护士用配置头孢唑肟钠的注射器继续配置同一患者的奥硝唑组液,放置约10 min后,奥硝唑组液变为淡粉色,发现后立刻为此患者重新配置奥硝唑组液.
作者:张若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不良反应.为探讨儿童药疹临床特点、致敏药及发病机制,现将我科2005-2009年来收治的77例住院药疹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董冠英;张悦;韩秀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焦作第四人民医院2007-06-2009-05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 3 a内1 863份归档病历及门诊处方,针对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抗真菌药物使用病例为1 683例.其中,诊断不确定使用为39.6%,治疗性使用为60.4%.结论 使用抗真菌药物时虽然要求依据敏感性试验,但仍存在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无指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及细菌敏感性试验较低等问题.
作者:王西良;魏培翰;曹其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目的阐述医院目前在市场经济和医改环境下如何实施有效的宣传管理.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提出医院宣传管理必须建立、完善适应新环境的医院宣传管理体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院宣传工作,实施医院网络宣传策略以及提高宣传工作者的素质,才能确保医院宣传工作质量.本文对加强医院宣传,改善医患紧张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晓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床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病,大部分人无异常反应,仅少数人偶有皮疹或其他过敏反应,引起腮腺肿大极为罕见.现将我科近年来所见2例腮腺肿大分析如下.
作者:刘理冠;刘钎;赖小欢;李玉堂;解放军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 病历摘要女,33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 d入院.查体:形体肥胖,腹部膨隆,麦氏点压痛反跳痛.临床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因寻找阑尾困难,手术历时2 h.术中多次因漏气而不得不重新充气形成气腹,气腹针持续留置以方便充气.术毕未清点气腹针.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自述腰痛,戳口持续2周不愈合,后经换药愈合.术后2个月患者因腰痛加重来诊,行腰椎CT检查时发现盆腔金属异物而再次入院,在腹腔镜下确诊为气腹针并行取出术,术中见气腹针针尖抵于骶骨上,住院2周,痊愈出院.
作者:李忠海;王伟;张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规范口腔器械消毒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实施消毒供应室集中化管理.结果 通过实施集中化管理,由供应室定时将使用后的口腔器械回收,根据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性质选择合适的消毒、清洗、包装、灭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结论 实施集中化管理是确保消毒灭菌质量的有效方法和必然趋势.
作者:王景佳;王本材;陶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临床工作中常见疾病.典型心肌梗死发作者结合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诊断并不困难,占全部心肌梗死的70%~80%,非典型病例易于误诊或漏诊[1].总结我院2005-03-2009-10急诊外科首诊以外科疾病症状为主要表现的1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秦卫东;曾月晶;沈寿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TNF-a、MCV测定水平与肝损害进展的关系.方法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3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TNF-a及全血MCV水平.结果 (1)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TNF-a及全血MC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肝损害程度加重而进行性增加.(2)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清TNF-a及全血MCV水平明显高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血清TNF-a及全血MCV水平.(3)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血清TNF-a及全血MCV水平明显高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TNF-a及全血MCV水平.结论 血清TNF-a及全血MCV水平随着酒精性肝损害由轻到重而升高,可作为反映酒精性肝损害程度的指标.
作者:刘然;刘佃香;李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糖尿病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7岁.因双下肢无力、麻木半月入院.发病时先出现四肢对称性无力、麻木,双下肢无力症状明显.双眼闭合可,无明显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大小便正常.患糖尿病病史2 a.查体发现四肢肌张力降低,肌力呈对称性减弱Ⅲ级,呈弛缓性对称性瘫痪,以近端肌肉为重.四肢端有麻木感,10 g单尼龙丝检查提示双下肢踝关节以下感觉减退.双上肢肱二头肌腱反射(+),其余腱反射均消失.辅助检查:脑脊液无色、透明,潘氏实验(+),免疫球蛋白G 6.8 g/L.氯化物114 mmol/L,蛋白1.60 g/L,细胞数1×106/L,脑脊液蛋白明显增多而细胞数正常.
作者:胡月静;牟立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食管癌切除、全胃代食管;食管癌切除、管胃代食管术后心肺功能改变的对比研究.方法 按照统计原则对比两种术式术后心功能、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而进行分析.结果 管胃组术后对心电、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数值的改变比全胃组术后的改变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切除管胃代食管术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弱于食管癌切除全胃代食管术.
作者:何宇杰;闫凤杰;王海英;高秀梅;王春艳;于大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年来我们在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全面了解,尤其能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结合教学经验体会如下.
作者:曾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致横纹肌溶解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如下.1 病历摘要女,42岁.因口渴、多饮、多尿2 a,神志不清、呼吸深快2 h入院.患者2 a前诊断1型糖尿病.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间断口服二甲双胍.7 d前因情绪不稳定自行停用胰岛素后口渴、多饮、多尿加重,2 h前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深快.体检:体温不升,血压测不到,R 30次/min,昏迷状,呼吸深快,营养良好,四肢皮肤凉,干燥,双瞳孔等大4.5 mm,对光反射迟钝.
作者:王晶;董秀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急性胰腺炎后低血糖症误诊为心绞痛发作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80岁.1986年因心前区闷痛,心电图示:下壁心梗,给予硝酸甘油治疗,病情好转,之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陈旧性下壁心梗,诊为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梗,本次于2010-10-09患者因腹痛急诊入院急查血淀粉酶1 293 U/L,诊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给予禁食、补液、抗感染、抑酸等治疗,患者腹痛消失,2010-10-09至2010-10-13多次查血糖波动在8.87~10.52 mmol/L,2010-10-11-2010-10-13多次测血淀粉酶均正常2010-10-14T01:52 患者自觉心前闷痛,大汗,无饥饿感,查体:BP 123/61 mm Hg,神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 92次/min,律齐.
作者:赵存方;张岩岩;胡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现对右肾上腺血肿误诊为嗜铬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9岁.1个月前因酒后摔倒至右腹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超声医学报告:右侧肾上腺区可见一大小约4.8 cm×3.3 cm低回声,内回声欠均匀,边界清,外形规则.G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诊断意见:右肾上腺实性占位(考虑嗜铬细胞瘤可能).7 d后行CT增强扫描报告:右侧肾上腺区可见团块状软密度影,形态不规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病变大小约5.1 cm×3.2 cm.
作者:程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