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王西良;魏培翰;曹其武

关键词:抗真菌药, 药物利用
摘要:目的 了解焦作第四人民医院2007-06-2009-05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 3 a内1 863份归档病历及门诊处方,针对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抗真菌药物使用病例为1 683例.其中,诊断不确定使用为39.6%,治疗性使用为60.4%.结论 使用抗真菌药物时虽然要求依据敏感性试验,但仍存在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无指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及细菌敏感性试验较低等问题.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动分包机摆口服药品流程的建立与实施体会

    中心摆药是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心摆药室主要负责日常摆药工作,负责审查医生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药物间的配伍、相互作用及合理用药等[1].我院于2008年引进全自动单剂量锭剂分包机(TOSHO Xana-4001 CN,以下简称分包机),应用于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的调剂摆药,现将具体流程及应用阐述如下.

    作者:侯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制霉菌素加麻油治疗化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疗效观察

    口腔真菌感染是血液病患者大剂量化疗中常见的口腔感染之一.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极易造成口腔真菌感染,若治疗不及时,还可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深部组织器官[1].我科于2009-01-2010-03采用局部外涂制酶菌素加麻油治疗大剂量化疗后引起口腔真菌感染20例,疗效明显,介绍如下.

    作者:吴金凤;李碧香;周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压氧加药物治疗组102例,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96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HBO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尽快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毕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子痫前期妇女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变化.方法 25例PE妇女接受了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CD+4/ CD+8)检测,并与同期正常怀孕产妇 (正常妊娠组,20例)以及未孕女性(未孕组,20例)相同检测比较.结果 PE组血清CD+4、CD+4/ CD+8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未孕组,而CD+8浓度则显著低于后者(P均<0.05~0.01).结论 PE妇女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存在明显异常.

    作者:单宁;张青;齐茹;王莲莲;曹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腺肿物22例诊断分析

    临床上乳腺肿物不能触及,但是在B超等检查下具有手术活检的指征,诊断治疗难度很大.我院于2005-02-2009-04对22例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小肿物在B超定位下活检切除,取得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宝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异位妊娠破裂2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破裂这种妇产科急腹症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28例异位妊娠破裂早期诊断与治疗情况.结果 血β-HCG阳性223例,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207例,全部病例均行剖腹探查术,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209例,休克92例,输血136例,抢救成功率100%.结论 尽早明确诊断、有预见性抗休克治疗,及时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侯俊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1例分析

    我院于2009-12-31对1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实施手术,现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女,28岁,孕3产1.一次剖宫产分娩史,手术至本次发病为1.5 a.患者以停经、阴道流血及治疗后超声复查有可疑回声、血HCG下降不满意为主要表现.停经近60 d,不规则阴道流血1周.

    作者:陈佳权;孙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食管癌168例术中充气试验预防术后吻合口瘘体会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中食管胃吻合口漏的成因及减少其发生的方法,充气试验在减少其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对168例食管癌切除手术中食管胃一次性钉合后吻合区域由胃管注入一定压力的空气检验吻合口是否漏气.若有漏气,则于该处予以修补.结果 术中对发现的5例吻合不良者给予加强缝合.检出率为2.97%.168例中,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吻合不良者经缝合,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 术中充气试验能及时发现吻合口缺陷,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沙夕林;李昌炎;殷东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红霉素眼膏过敏误诊为暴露性角膜炎1例

    1 病历摘要女,14岁.主因右眼先天性上睑下垂行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手术顺利,术后常规结膜囊涂红霉素眼膏,加压包扎术眼,术后3 d患者诉术眼异物感,流泪.查:平视术眼上睑缘遮盖角膜1 mm,闭合可,bell现象阳性,球结膜充血,角膜中央偏鼻侧上皮灰白色浸润约2 mm×3 mm边界不清,荧光素染色点状着染,考虑为暴露性角膜炎,予贝复舒眼水、妥布霉素眼水点眼,夜间涂红霉素眼膏保护角膜,无好转,逐渐加重,第8天角膜整个灰白色浸润达实质深层,遂决定拆除额肌筋膜瓣缝线降低上睑位置保护角膜.

    作者:庞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目的 了解焦作第四人民医院2007-06-2009-05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 3 a内1 863份归档病历及门诊处方,针对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抗真菌药物使用病例为1 683例.其中,诊断不确定使用为39.6%,治疗性使用为60.4%.结论 使用抗真菌药物时虽然要求依据敏感性试验,但仍存在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无指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及细菌敏感性试验较低等问题.

    作者:王西良;魏培翰;曹其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异烟肼不良反应

    异烟肼是主要抗结核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1 剥脱性皮炎女,58岁.因左肺结核给予异烟肼治疗,用药后出现全身皮肤弥漫性水肿,尤以面部、手足为重.停药后予抗过敏治疗,2 d后症状减轻,1周后全身皮肤呈落叶状脱屑,手足呈块样脱皮.3周后试用异烟肼0.2 g,约8 h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停药后对症治疗症状消失[1].

    作者:刘永迨;姜翠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辽宁某研究所职工颈动脉硬化情况调查

    目的 分析辽宁某研究所45岁以上职工颈动脉硬化情况.方法 对辽宁某研究所45岁以上职工测量血压,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颈动脉超声未见异常者38例(男19例、女19例);内膜增厚149例(男86例、女63例);斑块111例(男72例、女39例).结论 45岁以上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高,大多合并两种以上糖脂代谢疾病.

    作者:罗锦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症胰腺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

    对重症胰腺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1岁.既往身体健康,突发晕厥倒于路边被120于11:30送至急诊科,自述胸闷伴全身不适,近2 d未进食,入院时查体:T 36 ℃,HR 53次/min,R 18次/min,BP 102/86 mm Hg,自主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神志淡漠,查体不合作,少气懒言,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剑突下轻压痛,肝脾未及,四肢震颤,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症未引出.

    作者:马跃;李功妍;王永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联合伤88例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联合伤的治疗.方法 先行抗休克治疗,稳定收缩血压在68 mm Hg,根据伤情决定手术方式.若为脏器破裂大出血,则采取边抗休克边手术方式进行.若颅脑损伤与胸腹伤均危及患者生命,则需多科协作实行手术治疗.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判定,死亡27例,良好49例,中残7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联合伤患者,应早期诊断,积极抢救.经过正确及时的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茂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时相蛋白与小儿脓毒症肝损伤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时相蛋白与小儿脓毒症肝损伤的关系.方法 脓毒症组50例,普通感染组30例,健康小儿组30例.入选病例入院后立即检测血清TF、PA、AB、ALT.结果 血清TF、PA与ALT相关系数分别为:r=-0.506,r=-0.613(P<0.05),回归方程为:PA=187.457-1.393 ALT;TF=2.941-0.021 ALT.结论 血清TF、PA与小儿脓毒症肝损伤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刘大鹏;王群思;熊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长期漏诊1例分析

    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长期漏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7岁.因反复皮肤黄染、乏力5 a,下肢水肿5 d入院.既往史:发现脾大30 a,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0 a.5 a来因黄疸、脾大多次住院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给予保肝等治疗,但病情反复.家族史:父亲死于肝癌,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作者:卢书明;张竹青;刘丽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误诊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对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误诊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如下.1 病历摘要女,32岁.以反复四肢肌肉抽搐5 a为主诉入院.患者平素性急、易怒,经常情绪烦躁,焦虑不安,5 a前至今,每于外界因素刺激或情绪激动情况下出现四肢肌肉抽搐,手足肌肉呈强直性收缩,拇指内收,其他手指并紧,指间关节伸直,掌指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呈助产士式,感觉异常,口唇、手指、脚趾末端麻木,发作时偶伴意识不清及口吐白沫,但无口角歪斜,亦无二便失禁,曾于当地卫生所及县级医院就诊,均考虑癔症可能性大,予服用抗焦虑药物、镇静药物及针灸治疗,症状可略缓解,但仍时有发作.

    作者:刘若实;杜立阳;刘艳;刘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60例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属于新型的脊柱方面的微创手术,主要应用于治疗椎体因为骨折疏松等原因导致的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较好.2007-01-2010-01本院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取得理想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瑞龙;高振臣;孙建筑;王向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管胃代食管与全胃代食管术后心肺功能对比分析

    目的 对食管癌切除、全胃代食管;食管癌切除、管胃代食管术后心肺功能改变的对比研究.方法 按照统计原则对比两种术式术后心功能、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而进行分析.结果 管胃组术后对心电、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数值的改变比全胃组术后的改变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切除管胃代食管术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弱于食管癌切除全胃代食管术.

    作者:何宇杰;闫凤杰;王海英;高秀梅;王春艳;于大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Rathke囊肿误诊为垂体腺瘤2例

    1 病历摘要例1:女,61岁.因间断性头痛20 a余,视物模糊3个月余.无发热、抽搐及多饮、多尿.查体: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流利,视力左侧0.2、右侧0.7,视野无缺损,四肢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MRI检查示垂体窝内可见类圆形T2WI略高信号,T2WI略低信号灶,大小约1.2 cm×1.3 cm,垂体增大,肿物强化不明显垂体柄受压后移,视交叉轻度受压.各项内分泌指标均无异常.入院诊断:垂体腺瘤.行经鼻蝶手术治疗,术中见蝶鞍区有一灰红色囊性肿块,内为灰白色胶冻样囊液,在显微镜下全切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Rathke囊肿,愈后出院.

    作者:刘元钦;张荣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