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锦红
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结核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27岁.主诉发现左颈部包块1个月.患者缘于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颈部包块约核桃大小,偶有疼痛,不伴有潮热、颈部不适感、无易怒,无发热、心悸、手颤等不适,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饮食无明显改变.无特殊治疗,近日包块逐渐增大约鹅蛋大小,伴发热,体温高达38.5℃,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10 d.体温降至正常,包块较前稍有缩小.
作者:刘倩;杨江辉;李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并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介入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首先对临床提示有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的27例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频普多谱勒等超声显象技术进行探查,明确假性动脉瘤的存在,并显示假性动脉瘤瘤口后,在超声引导下用探头或手指进行压迫治疗.结果 27例患者全部诊断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临床符合率100%.27例在超声明确定位下行压迫治疗,时间30~60 min,全部治愈.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假性动脉瘤可靠而直接的有效方法,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荆卫平;荆哲;杨荣泉;刘韦华;刘晨;张文宾;巴晶;王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固定后喙锁韧带修复与否的必要性.方法 60例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并直接缝合修复喙锁韧带22例,并喙肩韧带移位修复喙锁韧带18例,不修复喙锁韧带20例,比较三组术后疗效.结果 三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不修复喙锁韧带并不影响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后的疗效.
作者:张云庆;沈爱东;杨惠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院2005-2010年收治成人关节结核病例32例,入院前均行CT检查,其中10例首次CT检查误诊,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38~72(平均45)岁.病程3个月~2.5 a,发病部位:双侧骶髂关节2例(女性),单侧髋关节3例(男性),单侧膝关节5例(女性1例,男性4例).10例均有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因症状加重而就诊.3例伴有肺结核,1例伴左肾结核.
作者:谢荣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甲状腺手术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临床上表现为低钙血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不能辨认甲状旁腺、对甲状旁腺的解剖位置不清楚以及术中保护技巧和术后处置不当与造成该并发症均有很大关系,因此也限制了规范化甲状腺手术的开展.现回顾相关文献,就热点问题共同探讨.
作者:边学海;张广;刘晓莉;孙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慢性心衰患者60例,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2组:心功能Ⅱ级组30例;心功能Ⅲ~Ⅳ级组3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30例.所有病例入院第2天检测血清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治疗1周后复查血清胆红素.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及心功能Ⅱ级患者比较,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经纠正心衰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明显降低(P<0.01).心功能Ⅱ级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血清胆红素变化有助于判断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效果.
作者:李占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狼疮性肾炎合并败血症并不少见,但合并重症利斯特菌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后治愈病例者尚未检索到有关报道.现将狼疮性肾炎合并利斯特菌败血症治愈1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媛;程博娅;李岩峰;王晶洁;李莉莉;孙天宇;杨广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使用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OPTIMUS)对医院女职工进行乳腺癌初步筛查,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初筛模式.方法 北京电力医院于2010-06-2010-08使用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OPTIMUS)为全院40岁以上女职工287例进行乳腺癌早期筛查,终根据乳腺超声图像的BI-RADS分级标准为诊断进行统计.结果 筛查287例,其中BI-RADS等级 2 (197例);BI-RADS等级 3 (82例);BI-RADS等级4 (7例);BI-RADS等级5 (1例).结论
作者:刘娜;王玉娟;孙欣;林方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况,就癫痫对儿童患者的心理行为方面的研究探讨如下.1 研究对象国内对癫痫患儿的心理行为方面的研究多针对患儿,采用问卷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办法,大部分研究均为调查患儿的某一个特定的问题,比如注意能力,行为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等.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重视癫痫患儿心理行为的研究,现在国内外的研究范围已经单纯的从患儿逐步扩大到患儿以及家长,并且对于患儿的生活质量,患儿家长的生活质量的研究也在逐步展开.
作者:任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异烟肼是主要抗结核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1 剥脱性皮炎女,58岁.因左肺结核给予异烟肼治疗,用药后出现全身皮肤弥漫性水肿,尤以面部、手足为重.停药后予抗过敏治疗,2 d后症状减轻,1周后全身皮肤呈落叶状脱屑,手足呈块样脱皮.3周后试用异烟肼0.2 g,约8 h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停药后对症治疗症状消失[1].
作者:刘永迨;姜翠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生物陶瓷是目前国内外流行的高科技技术,它对微波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其产生的热量能迅速穿透人体皮肤,进入扩张的毛细血管、肌肉、筋膜和关节腔内,达到疏通经络,运引气血和调节脏腑的目的.虽然其操作简便易会,但是操作不当也可造成意外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笔者遇到1例操作不慎致皮肤外伤的教训,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肥胖女性绝经前后及绝经年限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 女性肥胖组165例,测晨起空腹静脉血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绝经年限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并与179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绝经前、后肥胖组LDL-C、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TG、TC、LDL-C在肥胖组及对照组绝经后显著高于绝经前(P<0.05),肥胖组HDL-C绝经后则显著低于绝经前组(P<0.05).肥胖患者TC、LDL-C与绝经年限呈正相关(P<0.05);HDL-C与绝经年限呈负相关(P<0.05).结论 女性肥胖患者绝经后血TG、LDL-C增高,而HDL-C降低;TC、LDL-C与绝经年限呈正相关,HDL-C与绝经年限成负相关.
作者:龚觉晓;王新东;谷明林;于圣永;娄彬;沈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现对右肾上腺血肿误诊为嗜铬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9岁.1个月前因酒后摔倒至右腹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超声医学报告:右侧肾上腺区可见一大小约4.8 cm×3.3 cm低回声,内回声欠均匀,边界清,外形规则.G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诊断意见:右肾上腺实性占位(考虑嗜铬细胞瘤可能).7 d后行CT增强扫描报告:右侧肾上腺区可见团块状软密度影,形态不规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病变大小约5.1 cm×3.2 cm.
作者:程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食管癌切除、全胃代食管;食管癌切除、管胃代食管术后心肺功能改变的对比研究.方法 按照统计原则对比两种术式术后心功能、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而进行分析.结果 管胃组术后对心电、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数值的改变比全胃组术后的改变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切除管胃代食管术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弱于食管癌切除全胃代食管术.
作者:何宇杰;闫凤杰;王海英;高秀梅;王春艳;于大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心摆药是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心摆药室主要负责日常摆药工作,负责审查医生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药物间的配伍、相互作用及合理用药等[1].我院于2008年引进全自动单剂量锭剂分包机(TOSHO Xana-4001 CN,以下简称分包机),应用于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的调剂摆药,现将具体流程及应用阐述如下.
作者:侯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在临床工作中,准确记录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尿量是手术配合的一项重要性操作.为了观察体外循环患者的尿量,甚至滴数,多年来,我科一直用废弃的液体玻璃瓶来收集患者的尿液,再通过量杯来计算其毫升数,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耗时长,而且操作时容易污染地面及护士的手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科自2010-05开始,将一次性排尿计量瓶应用于临床,通过150例患者的使用,受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洪玉妹;许晨耘;陈茹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基层医护人员普及和提高医院感染教育,增强了基层医护人员自觉参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方法 对医院的全体职工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侧面的综合教育.结果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率达99%,考试合格率达100%,感染率控制在3%以下,有效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结论 基层医院普及与提高感染教育势在必行,其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能力,降低了感染率,同时也保障了医疗安全.
作者:薛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年来我们在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全面了解,尤其能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结合教学经验体会如下.
作者:曾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床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病,大部分人无异常反应,仅少数人偶有皮疹或其他过敏反应,引起腮腺肿大极为罕见.现将我科近年来所见2例腮腺肿大分析如下.
作者:刘理冠;刘钎;赖小欢;李玉堂;解放军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 病历摘要男,52岁.因咳嗽,咳痰并伴有发热症状,体温高达38.5 ℃,于2007-11-20来我院就诊,给予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1次/d,咳嗽,咳痰症状减轻,但体温仍在37.3~37.8 ℃波动.患者于2007-11-27出现散在斑丘疹,未及时告知当班医生,继续应用青霉素治疗.于2007-11-28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并伴有高热.查体:T 38.8 ℃,P 90次/min,BP 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HR 90次/min,律整,无杂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啰音.
作者:谭玉娟;谭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