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普及和提高医院感染教育探讨

薛茜

关键词: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
摘要:目的 通过对基层医护人员普及和提高医院感染教育,增强了基层医护人员自觉参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方法 对医院的全体职工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侧面的综合教育.结果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率达99%,考试合格率达100%,感染率控制在3%以下,有效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结论 基层医院普及与提高感染教育势在必行,其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能力,降低了感染率,同时也保障了医疗安全.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右肾上腺血肿误诊为嗜铬细胞瘤1例分析

    现对右肾上腺血肿误诊为嗜铬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9岁.1个月前因酒后摔倒至右腹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超声医学报告:右侧肾上腺区可见一大小约4.8 cm×3.3 cm低回声,内回声欠均匀,边界清,外形规则.G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诊断意见:右肾上腺实性占位(考虑嗜铬细胞瘤可能).7 d后行CT增强扫描报告:右侧肾上腺区可见团块状软密度影,形态不规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病变大小约5.1 cm×3.2 cm.

    作者:程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红霉素眼膏过敏误诊为暴露性角膜炎1例

    1 病历摘要女,14岁.主因右眼先天性上睑下垂行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手术顺利,术后常规结膜囊涂红霉素眼膏,加压包扎术眼,术后3 d患者诉术眼异物感,流泪.查:平视术眼上睑缘遮盖角膜1 mm,闭合可,bell现象阳性,球结膜充血,角膜中央偏鼻侧上皮灰白色浸润约2 mm×3 mm边界不清,荧光素染色点状着染,考虑为暴露性角膜炎,予贝复舒眼水、妥布霉素眼水点眼,夜间涂红霉素眼膏保护角膜,无好转,逐渐加重,第8天角膜整个灰白色浸润达实质深层,遂决定拆除额肌筋膜瓣缝线降低上睑位置保护角膜.

    作者:庞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金属烤瓷修复体致牙龈炎86例分析

    研究金属烤瓷冠修复后并发牙龈炎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86例金属烤瓷冠修复后出现牙龈炎而导致修复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修复体边缘不良占41.86%,修复体外形不佳占11.63%,邻接关系不良占23.26%,粘接材料残留占13.95%.结论 为减少金属烤瓷冠修复后出现牙龈炎,应严格遵循设计原则和制作要求.

    作者:王涛;祝军;张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合并II型呼吸衰竭34例分析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34例重叠综合征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的改善情况.结果 除10例患者改用有创机械通气外,余24例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永丰;贾芳;彭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辽宁某研究所职工颈动脉硬化情况调查

    目的 分析辽宁某研究所45岁以上职工颈动脉硬化情况.方法 对辽宁某研究所45岁以上职工测量血压,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颈动脉超声未见异常者38例(男19例、女19例);内膜增厚149例(男86例、女63例);斑块111例(男72例、女39例).结论 45岁以上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高,大多合并两种以上糖脂代谢疾病.

    作者:罗锦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自制肾上腺素盐液冲洗液对前列腺手术后出血的治疗作用

    目的 研究自制肾上腺素盐液冲洗液对前列腺手术后局部创面的止血疗效.方法 将患者116例分为63例治疗组与53例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肾上腺素盐液作为冲洗液,而对照组仅使用盐液作为冲洗液,分别对前列腺术后的患者进行持续膀胱对流冲洗.结果 治疗组之流出液呈浓稠红以上性质的消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患者数比例多,治疗组之流出液转呈淡红以下性质的时间及患者比例数的增加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 肾上腺素盐液冲洗液对前列腺术后的创面广泛大渗血,止血速度快而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齐贵;张勋;熊德顺;王文忠;戚恩荣;黄德富;王传达;杨树才;赵霞;杨顺秋;邝丽新;孙爱玲;吉庆华;张亚平;董西兰;王文英;彭映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手法按摩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82例分析

    目的 探讨患肢按摩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对8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常规抗凝的基础上用定时患肢手法按摩的方法,统计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并进行分析.结果 76例于术后7~10 d行双下肢彩色B超检查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未行B超检查者住院过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术后两周所有病例测量双下肢周径无差别.结论 双下肢手法按摩结合常规抗凝治疗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吕厚忠;张建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龄老年肠梗阻误诊1例分析

    对高龄老年肠梗阻误诊1例分析如下.男,91岁.因饱食后出现腹胀,其后出现眩晕1 d入门诊急诊科,患者神智清楚,主诉腹胀、眩晕,不伴有呕吐、腹痛、便闭,无意识丧失、肢体活动障碍,无发热、心悸、喘息、大汗等,症状持续不能缓解.查体:BP 170/90 mm Hg,HR 72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明显杂音.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等,肠鸣音3~4次/min.双下肢轻度水肿.

    作者:王俊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医学实验室设备管理体会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逐渐进入了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使临床实验室进入了全面自动化时代.医学检验仪器设备是实验室开展正常检验工作,取得检验数据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如何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是临床医学实验室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检验仪器设备管理体会.

    作者:王卫红;丑广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聚焦超声单次与多次治疗绝经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绝经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绝经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聚焦超声单次治疗组(53例)与多次治疗组(53例).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观察病变部位的症状及体征,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多次治疗组治愈率(62.26%)显著高于单次治疗组(33.96%)(P<0.01),其中多次治疗组苔癣型治愈率(80%)显著高于单次治疗组(36.36%)(P<0.01),多次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93%)显著低于单次治疗组(30%)(P<0.01).结论 聚焦超声多次治疗较单次治疗绝经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更有效、更安全.

    作者:刘玉娟;周洪贵;石琪;曹鸿敏;黄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误诊2例分析

    对原发性胃肠淋巴瘤误诊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53岁.患者于11月前出现上腹疼胀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在当地医院按胃溃疡治疗半个月未见好转,遂来我院就诊:门诊行胃镜活检诊断为胃癌.胃镜病理诊断为胃底贲门低分化腺癌,CT检查示肿瘤外侵明显,无法切除,予TP(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4周期,予介入治疗2周期.复查CT示肿瘤较化疗前明显好转,遂在全麻下行全胃切除+脾+胰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胃溃疡型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侵达周围组织,侵犯脾被膜未侵及胰腺,上下切线未见瘤组织.免疫组化 CD20(±),CD79a(+),CD3(-),CD45RO(-),CD38(-),CK广谱(-),Ki-67(-),MPO(-).术后予3周行:CTX 0.6 g第1天+ EPI 70 mg 第1天+ VCR 2 mg 第1天方案化疗4周期.

    作者:程曙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肺结节病误诊肺转移瘤1例分析

    本文对肺结节病误诊肺转移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5岁.因左季肋区疼痛4个月,发现双肺多发结节影1个月入院.患者2008-12出现左季肋区隐痛,无发热、咳嗽、咳痰,无咯血,2009-02行胸部CT平扫提示:双肺中下野多发大小不等球形、分叶状结节,大者约2.0 cm×3.0 cm大小,考虑肺内多发转移瘤.进一步行全身检查,电子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电子肠镜:见升结肠一息肉样隆起,大小0.5 cm×0.6 cm,病理为炎性息肉.盆腔MRI: 宫颈囊肿,右附件结节影,不除外占位,宫颈活检:慢性炎伴上皮增生腺体鳞化,局部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因当地医院怀疑患者有盆腔肿瘤,双肺多发转移瘤故来我院就诊.既往有甲状腺囊肿切除病史.

    作者:邓笑伟;王红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目的 了解焦作第四人民医院2007-06-2009-05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 3 a内1 863份归档病历及门诊处方,针对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抗真菌药物使用病例为1 683例.其中,诊断不确定使用为39.6%,治疗性使用为60.4%.结论 使用抗真菌药物时虽然要求依据敏感性试验,但仍存在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无指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及细菌敏感性试验较低等问题.

    作者:王西良;魏培翰;曹其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腺肿物22例诊断分析

    临床上乳腺肿物不能触及,但是在B超等检查下具有手术活检的指征,诊断治疗难度很大.我院于2005-02-2009-04对22例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小肿物在B超定位下活检切除,取得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宝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相关分析

    2型糖尿病(T2DM)存在明显的代谢紊乱,其中包括糖代谢、脂代谢、尿酸代谢异常,会引起大血管、微血管改变,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了探讨血尿酸对T2DM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笔者对2006-01-2010-06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例资料完整的T2DM患者共288例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龚晓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一次性排尿计量瓶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计尿量中的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准确记录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尿量是手术配合的一项重要性操作.为了观察体外循环患者的尿量,甚至滴数,多年来,我科一直用废弃的液体玻璃瓶来收集患者的尿液,再通过量杯来计算其毫升数,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耗时长,而且操作时容易污染地面及护士的手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科自2010-05开始,将一次性排尿计量瓶应用于临床,通过150例患者的使用,受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洪玉妹;许晨耘;陈茹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漏诊1例分析

    对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漏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5岁.因发热、尿频、尿急伴全身皮疹5 d余至我院就诊,患者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伴有体温上升,无咳嗽、咳痰,无腰痛、腹泻等,自服感冒药后体温稍有下降,并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全身多处出现皮疹、风团.

    作者:瞿金龙;林兆奋;李文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结核1例分析

    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结核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27岁.主诉发现左颈部包块1个月.患者缘于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颈部包块约核桃大小,偶有疼痛,不伴有潮热、颈部不适感、无易怒,无发热、心悸、手颤等不适,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饮食无明显改变.无特殊治疗,近日包块逐渐增大约鹅蛋大小,伴发热,体温高达38.5℃,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10 d.体温降至正常,包块较前稍有缩小.

    作者:刘倩;杨江辉;李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管胃代食管与全胃代食管术后心肺功能对比分析

    目的 对食管癌切除、全胃代食管;食管癌切除、管胃代食管术后心肺功能改变的对比研究.方法 按照统计原则对比两种术式术后心功能、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而进行分析.结果 管胃组术后对心电、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数值的改变比全胃组术后的改变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切除管胃代食管术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弱于食管癌切除全胃代食管术.

    作者:何宇杰;闫凤杰;王海英;高秀梅;王春艳;于大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儿肺部疾病的胸部CT表现及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胸部CT对儿科肺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07-2010-07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因肺部疾病住院的病例进行胸部CT检查,并与X线平片进行比较.结果 119例患儿均得到确诊,CT检查发现胸肺病变的阳性率、敏感度、诊断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均优于X线检查结果.结论 胸部CT可以提高小儿胸肺病变的检出率和疾病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洪琳亮;吴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