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齐贵;张勋;熊德顺;王文忠;戚恩荣;黄德富;王传达;杨树才;赵霞;杨顺秋;邝丽新;孙爱玲;吉庆华;张亚平;董西兰;王文英;彭映芳
医务人员对患者施行诊疗和护理时,有的患者需要使用引流袋,因穿着普通病员服引流袋在使用时没有地方固定,需要拿到衣服外面,患者在活动时非常的不方便,且引流袋位置固定不对还可能造成引流液回流,加重患者病情.并影响患者的自身形象,为此,我们设计了多功能病员服,经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任瑞芳;李岚;李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固定后喙锁韧带修复与否的必要性.方法 60例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并直接缝合修复喙锁韧带22例,并喙肩韧带移位修复喙锁韧带18例,不修复喙锁韧带20例,比较三组术后疗效.结果 三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不修复喙锁韧带并不影响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后的疗效.
作者:张云庆;沈爱东;杨惠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为军队医院培养合格的卫生管理人才.方法 回顾性分析八届实习学员的实习培训,评估存在的问题.结果 通过合理的实习安排,有助于提升实习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通过合理的实习安排可明显提高学员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医院管理工作打下牢固基础.
作者:许德华;华立;高原;孙建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 病历摘要女,40岁.入院前0.5 a无明显诱因月经量增多,色红,伴有血块.行经时腹痛,能忍不用服药.平日分泌物较多,色黄,有秽味.未治疗.入院前半月在当地体检B超发现盆腔巨大肿物来我院会诊.既往体健,无手术及外伤史.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宫颈后穹窿饱满且向阴道膨出肿物.质地中等,压痛,活动差.双合诊子宫颈左后方触及包块约10 cm×10 cm×8 cm大小,边界清,质地硬,压痛,不活动.包块上方可及子宫略大.活动受限,与包块分界不清.
作者:王汝芹;李侠;王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04-05-2010-08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案例进行统计.结果 共发生职业暴露85例次,其中护士68例次,护士是锐器伤的高发人群.暴露发生的环节多在输液、注射结束拔针及处理废物时;暴露发生的原因多是操作者不慎刺伤自己.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淡簿,应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蓝顺琼;林丛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以肾病综合征首发的肺癌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9岁.主因水肿半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半个月无诱因发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无明显尿少,无尿频尿急,无血尿及腰痛,无四肢关节疼痛及光过敏,无口腔溃疡及脱发,无口眼干燥,无低热消瘦,无皮疹.患者偶有咳嗽,多为干咳,无胸痛、咯血,一直未引起重视未诊治.既往体健.查体:BP 120/80 mm Hg,神清,呼吸平稳,无贫血,眼睑水肿,左腋下可触及一1 cm×1 cm淋巴结质中等无触痛,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肝脾不大,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参考文献[1] 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66-1073.[2] 李佃淳.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老年人肺癌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0):2494-2495.
作者:翟力军;刘秀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重症胰腺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1岁.既往身体健康,突发晕厥倒于路边被120于11:30送至急诊科,自述胸闷伴全身不适,近2 d未进食,入院时查体:T 36 ℃,HR 53次/min,R 18次/min,BP 102/86 mm Hg,自主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神志淡漠,查体不合作,少气懒言,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剑突下轻压痛,肝脾未及,四肢震颤,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症未引出.
作者:马跃;李功妍;王永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2岁.自诉左前臂发现肿物10 a.患者诉缘于1998年冬季,曾因干活中不慎被一铁片刺入左前臂近端,在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并取出铁片.术后患肢恢复尚可,而后继续工作,1个月后患者发现患肢稍有肿胀,深触可觉有一如鹌鹑蛋大小,无明显疼痛,因无明显影响,未到医院再次就诊.
作者:温会军;杨玉明;解放军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对宫内妊娠误诊异位妊娠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 25岁.未婚,G1P0,平时月经尚规律,周期37~40 d.末次月经2010-07-15,因停经40 d,下腹痛1 d于2010-08-25外院就诊,无生育要求,B超检查:(1)子宫内未见孕囊,左附件未见异常,右附件见一囊性包块,大小2.8 cm×2.0 cm,盆腔内可探及少许游离液体,深度1.2 cm,β-HCG 68.42 mIU/ml,P 11.89 ng/ml,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淡红色血液4 ml,外院考虑异位妊娠,建议住院观察,患者拒绝,要求门诊观察.
作者:罗振宇;柴冬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失败而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的方法、技巧和疗效.方法 鼻中隔偏曲患者25例,曾局麻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失败,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25例患者术后观察0.5~2 a,双侧鼻腔通气良好,鼻中隔正直,无鼻中隔穿孔及鼻梁塌陷等并发症.结论 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失败者可以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提倡鼻中隔矫正术在鼻内镜下进行.
作者:孙开;管国芳;刘慧忠;刘瑶;孟冬雪;李章雨;刘丽岱;丁春;王艳;韩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临床工作中常见疾病.典型心肌梗死发作者结合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诊断并不困难,占全部心肌梗死的70%~80%,非典型病例易于误诊或漏诊[1].总结我院2005-03-2009-10急诊外科首诊以外科疾病症状为主要表现的1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秦卫东;曾月晶;沈寿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寻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对202例病检结果阳性(CIN I、CINⅡ、CINⅢ、宫颈浸润癌)的患者,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202例宫颈病检阳性患者中,CIN I级62例,CINⅡ级48例,CINⅢ级35例,宫颈浸润癌47例.HPV检测敏感性为81.7%,宫颈刮片敏感性61.9%,阴道镜敏感性71.9%,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宫颈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应三种方法结合以提高检出率.
作者:刘红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 病历摘要女,15岁.因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2 d入院.血常规检查示:WBC 17.5×109/L,N 0.82,腹腔彩超:盆腔少量积液.查体:腹平软,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尤以右下腹为重,肠鸣音稍弱.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炎症不明显,子宫附件未见病变,盆腔少量血性液体,子宫直肠陷凹稍突起,腹膜呈浅蓝色.术中请妇科会诊,再次询问病史,患者未来月经,50 d余前有过类似症状,当地医院考虑阑尾炎,给予消炎治疗后好转.
作者:姚江波;邵海萍;崔夕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漏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5岁.因发热、尿频、尿急伴全身皮疹5 d余至我院就诊,患者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伴有体温上升,无咳嗽、咳痰,无腰痛、腹泻等,自服感冒药后体温稍有下降,并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全身多处出现皮疹、风团.
作者:瞿金龙;林兆奋;李文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目的阐述医院目前在市场经济和医改环境下如何实施有效的宣传管理.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提出医院宣传管理必须建立、完善适应新环境的医院宣传管理体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院宣传工作,实施医院网络宣传策略以及提高宣传工作者的素质,才能确保医院宣传工作质量.本文对加强医院宣传,改善医患紧张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晓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不良反应.为探讨儿童药疹临床特点、致敏药及发病机制,现将我科2005-2009年来收治的77例住院药疹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董冠英;张悦;韩秀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误诊原因.方法 从万方数据库上查询国内2000-2010年发表的PM/DM误诊文献共计14篇,其中误诊的病例数96例,以及我科新近收治的2例,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M/DM是一种误诊率较高的疾病,误诊的疾病达28种,以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多(45例,占45.92%).结论 PM/DM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容易误诊.
作者:黄玉红;姜敏;孙明军;傅宝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腹腔梅毒树胶肿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 35岁.主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48 h急诊入院,无发热、寒颤及恶心、呕吐等,疼痛呈间断性钝痛,未排气、排便.否认既往病史.查体:腹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未见腹部静脉曲张,未触及包块,右下腹轻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减弱2次/min.
作者:杨拓耘;张新宇;冯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他汀类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发的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不但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而且还可以抑制该途径中其他诸如多萜醇、泛醌、法尼醇等代谢,除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再灌注心肌损伤、抗氧化应激、 影响神经内分泌等作用[1].他汀类药物主要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美伐他汀和阿伐他汀等,是一类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药物,但仍可引起肌肉毒性反应、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临床上,因西立伐他汀与贝特类降脂药合用可造成横纹肌溶解,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频频发生,故已于2001年撤市.为促进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本文对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及防治进行分析.
作者:张力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重症肌无力伴肌酶升高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男,76岁.主因左眼睑下垂近3 a,右眼睑下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近2个月于2010-08-04入院.患者200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睁眼费力,曾经针灸治疗,症状有波动,近1 a时间发展至左眼睑完全下垂.2010-06初出现右眼睑睁眼费力,10 d余后出现饮水呛咳,中下旬出现吞咽障碍,吃饭时间延长,晚饭甚至无法下咽.说话久时言语吐字欠清,并且逐渐加重,呈晨轻暮重,入院前左眼睑下垂,露睛约1 mm,近2个月不能正常进食,周身乏力.查体:BP 165/77 mm Hg.
作者:王韵;李青青;葛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