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肌无力伴肌酶升高1例分析

王韵;李青青;葛琳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并发症, 肌/酶学
摘要:对重症肌无力伴肌酶升高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男,76岁.主因左眼睑下垂近3 a,右眼睑下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近2个月于2010-08-04入院.患者200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睁眼费力,曾经针灸治疗,症状有波动,近1 a时间发展至左眼睑完全下垂.2010-06初出现右眼睑睁眼费力,10 d余后出现饮水呛咳,中下旬出现吞咽障碍,吃饭时间延长,晚饭甚至无法下咽.说话久时言语吐字欠清,并且逐渐加重,呈晨轻暮重,入院前左眼睑下垂,露睛约1 mm,近2个月不能正常进食,周身乏力.查体:BP 165/77 mm Hg.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肥胖女性绝经前后及绝经年限与血脂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肥胖女性绝经前后及绝经年限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 女性肥胖组165例,测晨起空腹静脉血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绝经年限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并与179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绝经前、后肥胖组LDL-C、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TG、TC、LDL-C在肥胖组及对照组绝经后显著高于绝经前(P<0.05),肥胖组HDL-C绝经后则显著低于绝经前组(P<0.05).肥胖患者TC、LDL-C与绝经年限呈正相关(P<0.05);HDL-C与绝经年限呈负相关(P<0.05).结论 女性肥胖患者绝经后血TG、LDL-C增高,而HDL-C降低;TC、LDL-C与绝经年限呈正相关,HDL-C与绝经年限成负相关.

    作者:龚觉晓;王新东;谷明林;于圣永;娄彬;沈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监测分析及其对策

    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04-05-2010-08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案例进行统计.结果 共发生职业暴露85例次,其中护士68例次,护士是锐器伤的高发人群.暴露发生的环节多在输液、注射结束拔针及处理废物时;暴露发生的原因多是操作者不慎刺伤自己.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淡簿,应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蓝顺琼;林丛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压氧加药物治疗组102例,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96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HBO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尽快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毕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漏诊1例分析

    对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漏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5岁.因发热、尿频、尿急伴全身皮疹5 d余至我院就诊,患者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伴有体温上升,无咳嗽、咳痰,无腰痛、腹泻等,自服感冒药后体温稍有下降,并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全身多处出现皮疹、风团.

    作者:瞿金龙;林兆奋;李文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185例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胶体金法定性检测185例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血清中的肺炎衣原体(Cpn)抗体和肺炎支原体(MP)抗体,同时进行痰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 18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以单纯细菌性感染为主占56.2%,其次为肺炎衣原体感染占15.1%,肺炎支原体感染占13%,混合感染占15.7%.结论 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增高,混合感染较为普遍.因此,对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及时检测血清中的肺炎衣原体和支原体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栗晓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成骨不全2例分析

    成骨不全又称脆骨病,临床上罕见,是一种结缔组织的先天性常染色体遗传病.本病以骨脆易折、蓝色巩膜、耳聋及明显遗传倾向为主要特征.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本科收治的2例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顾坚;李堰松;冯海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头孢唑肟钠致奥硝唑注射液变色

    笔者在临床用药中,发现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连续用药过程中,发生奥硝唑组液体变色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11-01-20我科护士用配置头孢唑肟钠的注射器继续配置同一患者的奥硝唑组液,放置约10 min后,奥硝唑组液变为淡粉色,发现后立刻为此患者重新配置奥硝唑组液.

    作者:张若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外淋巴瘘1例分析

    迷路(内耳)窗膜破裂(breaks of window membrance)又称蹬喷,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后天性可由炎症、创伤或医源性等原因引起.病因不明为特发性,甚至可误诊为化脓性中耳炎,本文报道1例曾误诊为化脓性中耳炎及神经性耳聋的患者,经术中诊断为迷路窗膜破裂.为了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现将病例报告如下,并参阅资料对其起因及诊疗预后进行讨论.

    作者:鲁国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症胰腺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

    对重症胰腺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1岁.既往身体健康,突发晕厥倒于路边被120于11:30送至急诊科,自述胸闷伴全身不适,近2 d未进食,入院时查体:T 36 ℃,HR 53次/min,R 18次/min,BP 102/86 mm Hg,自主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神志淡漠,查体不合作,少气懒言,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剑突下轻压痛,肝脾未及,四肢震颤,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症未引出.

    作者:马跃;李功妍;王永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32例分析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7-2010-09共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32例.均行胸骨正中切口,取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使用CTS局部心肌表面固定器及中空冠状动脉内分流栓,在心脏不停跳下连续缝合完成搭桥手术.结果 手术成功31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随访1个月~2 a患者心绞痛及胸闷均明显缓解;死亡1例.搭桥1~4根,平均2.5根.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是一种手术创伤小、安全、手术并发症少和临床效果很好的手术技术,适合单支、双支、多支冠心病患者,尤其适合高危重症不能、不愿接受体外循环的患者.

    作者:戴安林;李大伟;肖明庆;朱建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关于培养卫生管理专业实习学员的思考

    目的 为军队医院培养合格的卫生管理人才.方法 回顾性分析八届实习学员的实习培训,评估存在的问题.结果 通过合理的实习安排,有助于提升实习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通过合理的实习安排可明显提高学员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医院管理工作打下牢固基础.

    作者:许德华;华立;高原;孙建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管胃代食管与全胃代食管术后心肺功能对比分析

    目的 对食管癌切除、全胃代食管;食管癌切除、管胃代食管术后心肺功能改变的对比研究.方法 按照统计原则对比两种术式术后心功能、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而进行分析.结果 管胃组术后对心电、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数值的改变比全胃组术后的改变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切除管胃代食管术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弱于食管癌切除全胃代食管术.

    作者:何宇杰;闫凤杰;王海英;高秀梅;王春艳;于大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联合伤88例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联合伤的治疗.方法 先行抗休克治疗,稳定收缩血压在68 mm Hg,根据伤情决定手术方式.若为脏器破裂大出血,则采取边抗休克边手术方式进行.若颅脑损伤与胸腹伤均危及患者生命,则需多科协作实行手术治疗.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判定,死亡27例,良好49例,中残7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联合伤患者,应早期诊断,积极抢救.经过正确及时的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茂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导致广泛结肠溃疡病变1例分析

    本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导致广泛结肠溃疡病变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1岁.主因间断发热、四肢乏力1个月余,于2009-07-27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 36.5 ℃,P 72次/min,R 20次/min,BP 100/60 mm Hg,贫血貌,牙龈轻度增生,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2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脾于左侧肋缘下2指可触及,质软,无压痛,肝脏未及.血常规:Hb 78 g/L,WBC 84×109/L,PLT 91×109/L.

    作者:边欣;刘淑华;李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8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ICU 2005-11-2010-03所收治的58例ARDS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适当选用NIPPV及有创通气的方法,并适当限制液体入量的治疗原则,改善患者的愈合,降低死亡率.结果 58例患者中,存活39例(67.2%),死亡12例(20.7%),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7例(12.1%).结论 ARDS患者应早期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及时治疗原发病,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减轻肺水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营养支持、控制感染等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燕;王磊;周少华;李万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种检测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寻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对202例病检结果阳性(CIN I、CINⅡ、CINⅢ、宫颈浸润癌)的患者,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202例宫颈病检阳性患者中,CIN I级62例,CINⅡ级48例,CINⅢ级35例,宫颈浸润癌47例.HPV检测敏感性为81.7%,宫颈刮片敏感性61.9%,阴道镜敏感性71.9%,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宫颈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应三种方法结合以提高检出率.

    作者:刘红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例营养饮食干预疗效分析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期合并症,其特征为妊娠期出现皮肤瘙痒及特发性黄疸症[1].门诊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仅甘胆酸轻度升高、皮肤轻度瘙痒的患者给予饮食营养干预治疗,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分析如下.

    作者:徐辉;樊戈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结核1例分析

    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结核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27岁.主诉发现左颈部包块1个月.患者缘于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颈部包块约核桃大小,偶有疼痛,不伴有潮热、颈部不适感、无易怒,无发热、心悸、手颤等不适,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饮食无明显改变.无特殊治疗,近日包块逐渐增大约鹅蛋大小,伴发热,体温高达38.5℃,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10 d.体温降至正常,包块较前稍有缩小.

    作者:刘倩;杨江辉;李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梅毒树胶肿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分析

    对腹腔梅毒树胶肿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 35岁.主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48 h急诊入院,无发热、寒颤及恶心、呕吐等,疼痛呈间断性钝痛,未排气、排便.否认既往病史.查体:腹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未见腹部静脉曲张,未触及包块,右下腹轻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减弱2次/min.

    作者:杨拓耘;张新宇;冯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食管癌168例术中充气试验预防术后吻合口瘘体会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中食管胃吻合口漏的成因及减少其发生的方法,充气试验在减少其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对168例食管癌切除手术中食管胃一次性钉合后吻合区域由胃管注入一定压力的空气检验吻合口是否漏气.若有漏气,则于该处予以修补.结果 术中对发现的5例吻合不良者给予加强缝合.检出率为2.97%.168例中,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吻合不良者经缝合,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 术中充气试验能及时发现吻合口缺陷,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沙夕林;李昌炎;殷东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