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董秀丽
目的 探讨患肢按摩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对8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常规抗凝的基础上用定时患肢手法按摩的方法,统计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并进行分析.结果 76例于术后7~10 d行双下肢彩色B超检查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未行B超检查者住院过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术后两周所有病例测量双下肢周径无差别.结论 双下肢手法按摩结合常规抗凝治疗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吕厚忠;张建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规范口腔器械消毒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实施消毒供应室集中化管理.结果 通过实施集中化管理,由供应室定时将使用后的口腔器械回收,根据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性质选择合适的消毒、清洗、包装、灭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结论 实施集中化管理是确保消毒灭菌质量的有效方法和必然趋势.
作者:王景佳;王本材;陶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重症肌无力伴肌酶升高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男,76岁.主因左眼睑下垂近3 a,右眼睑下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近2个月于2010-08-04入院.患者200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睁眼费力,曾经针灸治疗,症状有波动,近1 a时间发展至左眼睑完全下垂.2010-06初出现右眼睑睁眼费力,10 d余后出现饮水呛咳,中下旬出现吞咽障碍,吃饭时间延长,晚饭甚至无法下咽.说话久时言语吐字欠清,并且逐渐加重,呈晨轻暮重,入院前左眼睑下垂,露睛约1 mm,近2个月不能正常进食,周身乏力.查体:BP 165/77 mm Hg.
作者:王韵;李青青;葛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临床工作中常见疾病.典型心肌梗死发作者结合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诊断并不困难,占全部心肌梗死的70%~80%,非典型病例易于误诊或漏诊[1].总结我院2005-03-2009-10急诊外科首诊以外科疾病症状为主要表现的1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秦卫东;曾月晶;沈寿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279例医疗纠纷进行综合分析纠纷发生的原因,为进一步防范纠纷,寻求佳处理对策.方法 对2005-2009年的医疗纠纷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结果 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是医患沟通不畅;语言技巧不当,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生、冷、硬与患者难以沟通;医疗行为不规范.结论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
作者:隗燕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切口妊娠(CS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009-09-2010-09诊治的8例CSP临床资料.结果 8例CSP全部保守治疗成功.结论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可保守治疗CSP,辅助B超监测下行清宫术是剖宫产切口妊娠可选治疗方案.
作者:俞双华;孙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致横纹肌溶解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如下.1 病历摘要女,42岁.因口渴、多饮、多尿2 a,神志不清、呼吸深快2 h入院.患者2 a前诊断1型糖尿病.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间断口服二甲双胍.7 d前因情绪不稳定自行停用胰岛素后口渴、多饮、多尿加重,2 h前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深快.体检:体温不升,血压测不到,R 30次/min,昏迷状,呼吸深快,营养良好,四肢皮肤凉,干燥,双瞳孔等大4.5 mm,对光反射迟钝.
作者:王晶;董秀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绝经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绝经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聚焦超声单次治疗组(53例)与多次治疗组(53例).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观察病变部位的症状及体征,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多次治疗组治愈率(62.26%)显著高于单次治疗组(33.96%)(P<0.01),其中多次治疗组苔癣型治愈率(80%)显著高于单次治疗组(36.36%)(P<0.01),多次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93%)显著低于单次治疗组(30%)(P<0.01).结论 聚焦超声多次治疗较单次治疗绝经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更有效、更安全.
作者:刘玉娟;周洪贵;石琪;曹鸿敏;黄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肺内转移性肺癌1例诊断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5岁.入院前3个月出现间断性干咳伴咽痛,当地医院胸部CT发现左下肺部高密度影,考虑(1)炎性病变;(2)结节(性质待定),于2010-03-09就诊我院.入院查体无异常.既往体健,吸烟40 a余,戒烟1 a.初步诊断为左下肺肺癌.予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CT示左肺多发块状软组织影(大约5.4 cm×4.4 cm,边缘清楚,可见分叶),取左下肺团块组织2条,长约15 mm送病理检查.随后行荧光支气管镜检查,见左肺上叶尖后段紫红色新生物,钳取3块直径约1.5 mm组织送病理检查,并行支气管刷检.
作者:康怡;赖国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检查在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5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首次X线平片和首次MSCT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平片和MSCT检查发现肋骨骨折患者检出率分别为72.66%和92%,肺损伤患者检出率为30%和54.66%,气胸及液气胸患者检出率分别为6.67%和18%,两种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MSCT发现胸骨骨折5例、胸椎或横突骨折4例、纵隔血肿2例.结论 MSCT及后处理技术具有X线平片无法比拟的优势,可全面准确评估胸部创伤,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小琨;杨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漏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5岁.因发热、尿频、尿急伴全身皮疹5 d余至我院就诊,患者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伴有体温上升,无咳嗽、咳痰,无腰痛、腹泻等,自服感冒药后体温稍有下降,并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全身多处出现皮疹、风团.
作者:瞿金龙;林兆奋;李文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2型糖尿病(T2DM)存在明显的代谢紊乱,其中包括糖代谢、脂代谢、尿酸代谢异常,会引起大血管、微血管改变,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了探讨血尿酸对T2DM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笔者对2006-01-2010-06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例资料完整的T2DM患者共288例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龚晓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急性胰腺炎后低血糖症误诊为心绞痛发作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80岁.1986年因心前区闷痛,心电图示:下壁心梗,给予硝酸甘油治疗,病情好转,之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陈旧性下壁心梗,诊为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梗,本次于2010-10-09患者因腹痛急诊入院急查血淀粉酶1 293 U/L,诊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给予禁食、补液、抗感染、抑酸等治疗,患者腹痛消失,2010-10-09至2010-10-13多次查血糖波动在8.87~10.52 mmol/L,2010-10-11-2010-10-13多次测血淀粉酶均正常2010-10-14T01:52 患者自觉心前闷痛,大汗,无饥饿感,查体:BP 123/61 mm Hg,神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 92次/min,律齐.
作者:赵存方;张岩岩;胡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现将3例上消化道出血误诊为其他疾病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60岁.因间断头晕2 d来院.既往有高血压15 a,高脂血症10 a,糖尿病5 a,反复脑梗死2次,规律服用降压药、降糖药及阿司匹林,平素血压、血糖控制欠理想,无胃肠疾病史.此次发病后无上腹不适、烧灼样疼痛等症状.
作者:李风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结核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27岁.主诉发现左颈部包块1个月.患者缘于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颈部包块约核桃大小,偶有疼痛,不伴有潮热、颈部不适感、无易怒,无发热、心悸、手颤等不适,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饮食无明显改变.无特殊治疗,近日包块逐渐增大约鹅蛋大小,伴发热,体温高达38.5℃,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10 d.体温降至正常,包块较前稍有缩小.
作者:刘倩;杨江辉;李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 病历摘要女,33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 d入院.查体:形体肥胖,腹部膨隆,麦氏点压痛反跳痛.临床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因寻找阑尾困难,手术历时2 h.术中多次因漏气而不得不重新充气形成气腹,气腹针持续留置以方便充气.术毕未清点气腹针.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自述腰痛,戳口持续2周不愈合,后经换药愈合.术后2个月患者因腰痛加重来诊,行腰椎CT检查时发现盆腔金属异物而再次入院,在腹腔镜下确诊为气腹针并行取出术,术中见气腹针针尖抵于骶骨上,住院2周,痊愈出院.
作者:李忠海;王伟;张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务人员对患者施行诊疗和护理时,有的患者需要使用引流袋,因穿着普通病员服引流袋在使用时没有地方固定,需要拿到衣服外面,患者在活动时非常的不方便,且引流袋位置固定不对还可能造成引流液回流,加重患者病情.并影响患者的自身形象,为此,我们设计了多功能病员服,经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任瑞芳;李岚;李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糖尿病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7岁.因双下肢无力、麻木半月入院.发病时先出现四肢对称性无力、麻木,双下肢无力症状明显.双眼闭合可,无明显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大小便正常.患糖尿病病史2 a.查体发现四肢肌张力降低,肌力呈对称性减弱Ⅲ级,呈弛缓性对称性瘫痪,以近端肌肉为重.四肢端有麻木感,10 g单尼龙丝检查提示双下肢踝关节以下感觉减退.双上肢肱二头肌腱反射(+),其余腱反射均消失.辅助检查:脑脊液无色、透明,潘氏实验(+),免疫球蛋白G 6.8 g/L.氯化物114 mmol/L,蛋白1.60 g/L,细胞数1×106/L,脑脊液蛋白明显增多而细胞数正常.
作者:胡月静;牟立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透明质酸钠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OA)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膝O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共5周,首次注射曲安奈德1 ml+透明质酸钠2 ml,后4次每次注射2 ml透明质酸钠.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功能锻炼.观察两组疗效和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B组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而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透明质酸钠联合功能锻炼是治疗膝OA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EXCEL药物洗脱支架(DES)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中介入治疗(PCI)12个月的安全性及再狭窄发生率.方法 连续入选2006-03-2009-09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首次接受PCI治疗的395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其中裸金属支架(BMS)组172例、EXCEL组223例,分析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随访12个月的临床相关情况.结果 EXCEL组随访再狭窄率明显低于BMS组(8.3% vs 36.5%,P<0.01),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亦明显低于BMS(8.0% vs 16.1%,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植入EXCEL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性高,远期再狭窄率明显降低.
作者:李向东;曲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