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蒋丽莉;邓均;方立超;郑峻松
目的 回顾性分析黑龙江省某院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 H.CP-01W二氧化碳培养箱及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标本培养,使用黑马DL-96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送检的5 285份标本共分离病原菌8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96株,占60.1%;革兰阳性菌268株,占32.4%;念珠菌61株,占7.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56.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6.0%,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阳性菌.结论 严格执行标本的前处理过程有助于提高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临床医师在经验用药的基础上应重视药敏监测结果,严格用药指征,从而做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栾艳淼;张海云;李庆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aveolin-1 mRNA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方法 利用RT-PCR技术检测64例肝细胞癌患者组及68例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aveolin-1mRNA表达量;比较两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肝细胞癌患者中不同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aveolin-1mRNA在肝细胞癌组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7);且其高表达与肝细胞癌的组织低中分化程度和进展期密切相关(P=0.041,P=0.023).结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aveolin-1mRNA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与肿瘤的组织恶性程度和进展密切相关,该检测手段有望成为评估肝细胞癌进展与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张志波;余陈贵;石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40例患者,左冠状动脉投射4个体位,右冠状动脉投射2个体位,记录造影结果,并采用Gensini积分法进行评定;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结果 TPO-Ab滴度增高共计16例,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14例;TPO-Ab阳性患者Gensini积分为(39.56±10.23)分,与TPO-Ab阴性[(17.20±8.85)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1132,95%CI为0.099 8~o.269 1,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群,TPO-Ab增高可能会提高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并且伴有更严重的冠脉狭窄.
作者:赵彩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解脲棒杆菌(以前称为D2群棒杆菌)是一种生长缓慢、亲脂性、耐多药、尿素酶阳性的革兰阳性杆菌.因其强大的分解尿素的能力被命名为“解脲棒杆菌”[1],是80年代被首次确认与人类感染相关的病原体,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菌.它主要引起人体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结痂性膀胱炎、溃疡结痂性肾盂肾炎、尿路结石等其他难治性的尿道感染[2-7].该菌引起人体感染的概率较其他的致病菌低,但是,感染此菌引起的结痂性膀胱炎、溃疡结痂性肾盂肾炎、尿路结石等疾病均需外科手术并辅以长期的抗菌药物治疗.肾移植患者感染此菌后,可能导致移植失败.长期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血液感染的可能[2].在临床住院患者的菌血症中,解脲棒杆菌是经常被忽略的病原菌.然而,若对该菌有所了解认识,则可有助于感染初期病原学的确认,从而大大提高治愈率[8].
作者:魏超君;李德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粤北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株分布特点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感染及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常规方法从粤北地区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应用WHONET5.6和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2013-2014年的药敏试验数据,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结果 584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来自于重症医学科、骨科和呼吸内科,以呼吸道标本和伤口分泌物标本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药敏试验的12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耐药率高的是庆大霉素,对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加酶抑制剂类耐药率相对较低,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呈下降趋势.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肺部和伤口感染,尤其在重症医学科、骨科和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多见;该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但临床仍需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尤其是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的产生.
作者:尹卫国;赵飞骏;张河林;罗君;曾铁兵;胡成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浆总tau(T-tau)蛋白和磷酸化tau(P-tau)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以天津市北辰区某社区服务中心≥60岁的22 352例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先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ADL)进行认知功能和日常能力的评分,评分低于标准者再使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Hachins-ki缺血量表进行诊断性评分,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系统和物质原因等所致的痴呆患者,终由神经内科医师确诊AD患者105例,将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无痴呆的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共42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浆T-tau蛋白和P-tau蛋白水平.结果 AD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T-tau和P-tau蛋白水平比较,AD组血浆T-tau水平(15.93±6.59)ng/L高于健康对照组(14.10±6.32)n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血浆P-tau蛋白水平(1.26±0.75)ng/L高于健康对照组(0.69±0.2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可能对AD患者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康建华;杨立顺;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非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结果阳性升高的原因.方法 采集到该院就诊患者的血清,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TnI,统计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阳性升高的例数,计算阳性升高的比例.结果 80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中cTnI水平阳性升高患者60例,阳性升高的比例为7.5%,其中以呼吸道疾病患者为多,占18.33%(11/60).结论 cTnI的检测结果受到多因素影响,其中呼吸道疾病为常见病因,在临床中应注意到非心肌梗死患者cTnI假性增高.
作者:植奇升;冯彩莲;邹燕;李诗韵;李思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大于肌酸激酶(CK)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CK-MB活性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CK-MB>CK组患者及对照组进行CK-MB、CK项目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血清CK采用速率法.结果 CK-MB> CK组血清CK-MB、CK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K-MB>CK组,在统计的7种疾病中,CK-MB超出参考范围至少是5倍以上,CK结果在参考范围上限或轻度升高.其中小儿肺炎和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比例高,其次是急性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结论 血清CK-MB活性大于CK在恶性肿瘤、急性脑血管病、小儿肺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带状疱疹、有机磷中毒等疾病中存在.
作者:朱文秀;杨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本实验室OIYMPUS AU640和BECKMAN AU58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分项目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探讨2台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分别在2台仪器上测定新鲜临床混合血清和质控血清,以OLYMPUS AU640为参考仪器,BECKMAN AU5821作为比对仪器,利用相关回归分析和配对t检验对相同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能力验证(CI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评价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结果 2台生化分析仪的大部分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通过对不同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分析,可以验证相同项目检测结果间的相关性,有助于对仪器评价、校正,以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谢宝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ICU病区明确诊断的早期脓毒症患者89例(脓毒症组),发热高峰期且未使用抗菌药物时,采血送血培养并检测PCT、IL-6、CRP水平,同时选择同时期来本院健康体检者132例(健康对照组),采血检测PCT、IL-6、CRP水平.PCT、IL-6的检测为电化学发光法,CRP的检测为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 ICU脓毒症患者PCT、IL-6、CRP检测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CT+ IL-6、PCT+ CRP、PCT+ IL-6 +CRP 3种联合检测组合的敏感性分别为91.3%、90.5%和91.9%,特异性分别为89.5%、88.3%和89.4%,准确度分别为85.5%、85.3%和85.6%.结论 联合检测PCT+ IL-6+ CRP、PCT+ IL-6或PCT+CRP,有助于临床识别早期脓毒症.
作者:唐永梅;蔡庆文;叶燕崧;雷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目前大多数检测机构所使用的梅毒质控物其颜色与检测的血清标本一样,都为无色透明或微黄色,出现加错、漏加或者量不足的情况很难用肉眼分辨,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该实验采用染料将质控物颜色进行改进.方法 采用自制经染色剂改进的梅毒质控物的制备方法制备0.125、0.250、0.500 NCU/mL3个浓度的染色质控物,使用上海科华和厦门英科新创梅毒诊断试剂盒对其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结果 染色质控物与未染色质控同时采用两种试剂检测,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两种不同的试剂连续检测不同浓度的质控物20次,检测的变异系数(CV)范围分别为11.7%~13.4%、9.3%~12.9%;使用两种不同的试剂检测不同浓度的染色质控物30 d,检测的CV范围分别为10.1%~13.4%、8.08%~12.8%.结论 通过柠檬黄染色并未影响梅毒质控物的性能,且该质控物在较长的时间内仍可以稳定的使用,在实际应用中也起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适合临床实验室应用和推广.
作者:余谨;杨茹;付荣;毕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及cPSA/tPSA比值(C/T)在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09年5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清共184例,其中BPH组患者80例,PCa组患者36例,其他疾病组患者68例.化学发光法检测tPSA、cPSA浓度,计算C/T值,比较3组的tP-SA、cPSA浓度和C/T值.结果 PCa组血清tPSA、cPSA浓度及C/T值均高于其他疾病组和BPH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PH组和其他疾病组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的tPSA和cPSA浓度相关性好,回归方程为cPSA=0.708×tPSA-0.219,且相关系数(r=0.956)高于BPH组的tPSA和cPSA浓度相关系数(r=0.651);血清tPSA浓度在4.0~10.0 ng/mL灰区内各组间血清tPSA、cPSA浓度和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PSA、cPSA浓度并计算C/T值,在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肿瘤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海强;朱雪萍;宋捷;潘慧娟;张玉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我国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近年来,由于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HBeAg阴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比例有所上升.HBeAg阴性CHB患者尚无有效的治疗前预测病毒学应答的因素,动态监测HBV-DNA水平能反映HBV的复制活性,但耗时较长、对病情的监测不够灵敏.探寻更灵敏的检测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iRNA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及组织特异性且能稳定存在于血清中,其检测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据研究报道,miRNA在CHB宿主与病毒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miRNA在肿瘤及病毒感染性疾病中成为疗效评估潜在分子标记物[1-2].本研究以miR-141为切入点,探索HBeAg阴性CHB患者病情预测的新指标.
作者:冯娟;姚春红;叶坤;邓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本血站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合格血液报废情况以及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方法 对2013-2014年本血站在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同血液制品报废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结果 2013-2014年扬州市中心血站成分科制备了285673.75U的血液制品,总报废的7 798U血液成分制品中,脂血和溶血引起的报废高(报废率分别为7.78%和2.37%).结论 征询体检、初筛、采集、贮存运输、成分制备以及制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可能造成血液的不必要浪费,加强献血前的征询工作,减少脂浆的报废率;尽可能地缩短过滤前的血液存放时间,及时过滤,大化的保证血液成分的合格率,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作者:严晓芸;范恩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儿童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降低儿童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 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2014年30 518例儿童受血者输血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 518例儿童受血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66例,输血反应率0.54%;输血不良反应中过敏占89.16%(148/166)、非溶血性发热占10.24%(17/166)、血红蛋白尿占0.60%(1/166);各种血液成分引起的输血反应率:单采血小板1.92%(72/3 743)、血浆0.43%(56/13 132)、红细胞悬液0.28%(38/13 480);儿童受血者输血不良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局部或全身皮疹74.10%(123/166)、非溶血性发热10.24%(17/166)、皮疹伴发热5.42%(9/166)、眼睑或口唇水肿9.04%(15/166)、支气管痉挛(轻度)0.60%(1/166)、单纯血红蛋白尿0.60%(1/166).结论 儿童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为主,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皮疹;单采血小板是常引起儿童输血不良反应的血液成分.
作者:屈柯暄;宝福凯;柳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建立汕头地区诊断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促甲状腺素(TSH)切值的方法.方法 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汕头地区90 798例新生儿足跟血的TSH水平.百分位数法及ROC曲线确立TSH筛查切值.结果 90 798例新生儿TSH筛查频数呈现偏态分布,TSH平均水平为(2.38±2.12) mU/L;范围0.0~324.2 mU/L;P9o为3.46 mU/L;P95为4.63 mU/L;P99为8.88 mU/L;汕头地区CH发病率为1/2 974;P99百分位法TSH诊断切值8.88mU/L,ROC曲线法诊断切值8.49 mU/L,召回率经χ2检验分析,P99百分位法与ROC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5,P=0.326),P..百分位法与试剂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61,P=0.001);ROC曲线与试剂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0,P=0.020);P99百分位法、ROC曲线法灵敏度均为100.0%,P99百分位法Youden指数为0.969、特异度为96.9%,稍占优.结论 P99百分位法确立的TSH筛查切值更适合临床新生儿疾病的筛查工作.
作者:谢洁娜;张延玮;郭书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广西柳城县艾滋病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RPR)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吸毒人群疾病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艾滋病哨点人群2011-2015年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男性感染人数多于女性,男女感染人数比例为1∶0.072;2011-2015年各年度感染人数基本一致,男性感染人数是女性的10倍;20~49岁感染人数多,占感染总人数的93.66%(1 197/1 298);RIV与HCV感染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RPR感染人数各年度大致相同;HIV感染患者中20~岁年龄组HIV感染率低于30~岁、40~岁年龄组,30~岁年龄组感染率低于40~岁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CV感染患者中20~岁年龄组HCV感染率均低于30~岁、40~岁、50~岁年龄组,且差异均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PR感染患者中,20~岁年龄组RPR感染率均低于30~岁、40~岁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吸毒人群检测及行为干预,降低艾滋病危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是遏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作者:乔任平;郭昭庆;赵文官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77T、A1298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14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者(流产组)和143例健康妇女(对照组)采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并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C677T、A1298C位点进行检查,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结果 流产组和对照组的MTHFR C677T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A1298C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77TT基因型携带者发生流产的风险是677CC基因型携带者的2.73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与MTHFR C677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具有相关性.
作者:华知奋;黄彩梅;鲁衍强;李瑛;龚波;杨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对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64例结核病患者(结核组)选自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入境人员,46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选自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人员,分别用IGRA、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ST)、结核菌脂阿拉伯露聚糖(LAM)、结核菌重组38× 103蛋白(38×103)和结核菌重组16×103蛋白(16×103)的方法检测,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R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88.9%)和特异性(95.8%)均较好,TST法的敏感性(92.7%)较好,但特异性(76.7%)较差.结论 IGRA检出结核病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国平;叶敏霞;杨启生;殷竹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诊断卵巢癌的佳切割值,分析联合检测HE4、糖类抗原125(CA125)和D-二聚体(D-dimer)在卵巢癌早期诊断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卵巢癌患者40例(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5例(良性肿瘤组),健康体检妇女48例(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和HE4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dimer水平.结果 HE4的佳切割值为54.31 pmol/L;卵巢癌组3项指标水平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对照组中,CA125、D-dime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E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4+CA125 2项指标联合检测后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8%、81.4%、83.2%,其敏感度高于3项指标单独检测,且H E4+ CA125+ D-dimer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0%、76.5%和81.o%,其敏感度高于HE4+CA1252项联合检测.结论 HE4+ CA125+ D-dimer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癌早期筛查的敏感度.
作者:陈辰;戴楠;高玲娟;曾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