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知奋;黄彩梅;鲁衍强;李瑛;龚波;杨琦
目的 通过对本实验室OIYMPUS AU640和BECKMAN AU58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分项目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探讨2台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分别在2台仪器上测定新鲜临床混合血清和质控血清,以OLYMPUS AU640为参考仪器,BECKMAN AU5821作为比对仪器,利用相关回归分析和配对t检验对相同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能力验证(CI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评价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结果 2台生化分析仪的大部分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通过对不同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分析,可以验证相同项目检测结果间的相关性,有助于对仪器评价、校正,以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谢宝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本血站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合格血液报废情况以及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方法 对2013-2014年本血站在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同血液制品报废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结果 2013-2014年扬州市中心血站成分科制备了285673.75U的血液制品,总报废的7 798U血液成分制品中,脂血和溶血引起的报废高(报废率分别为7.78%和2.37%).结论 征询体检、初筛、采集、贮存运输、成分制备以及制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可能造成血液的不必要浪费,加强献血前的征询工作,减少脂浆的报废率;尽可能地缩短过滤前的血液存放时间,及时过滤,大化的保证血液成分的合格率,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作者:严晓芸;范恩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及cPSA/tPSA比值(C/T)在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09年5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清共184例,其中BPH组患者80例,PCa组患者36例,其他疾病组患者68例.化学发光法检测tPSA、cPSA浓度,计算C/T值,比较3组的tP-SA、cPSA浓度和C/T值.结果 PCa组血清tPSA、cPSA浓度及C/T值均高于其他疾病组和BPH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PH组和其他疾病组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的tPSA和cPSA浓度相关性好,回归方程为cPSA=0.708×tPSA-0.219,且相关系数(r=0.956)高于BPH组的tPSA和cPSA浓度相关系数(r=0.651);血清tPSA浓度在4.0~10.0 ng/mL灰区内各组间血清tPSA、cPSA浓度和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PSA、cPSA浓度并计算C/T值,在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肿瘤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海强;朱雪萍;宋捷;潘慧娟;张玉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强生VITROS 560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主要分析性能进行验证.方法 根据实验室认可准则和美国CLIA'88性能验证文件,对强生VITROS 560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上开展的17介常规生化项目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 强生VITROS 560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等均符合要求.结论 强生VITROS 560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检测性能完全满足预期的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于淼琛;孙芹敏;姜凤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在良、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2例浆膜腔积液标本(胸腔积液169例、腹水78例、心包积液15例)经离心处理后,制片2张,其中1张用于Feulgen染色后,给予全自动细胞DNA倍体分析,另1张用于巴氏染色,同样给予常规的细胞学检查,比较2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262例浆膜腔积液常规细胞学检测出119例(45.4%)异常,而同样标本中DNA倍体分析检测出113例(43.1%)异常,常规细胞学找到肿瘤细胞及可疑肿瘤细胞73例标本,均发现异倍体细胞的存在,而在常规细胞中找到核异质细胞的46例中,仅有34例出现异倍体细胞.结论 全自动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有助于提高浆膜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刘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结核病是全世界由单一致病菌导致死亡多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是世界结核负担第二大国[1].卡介苗(BCG)是一种牛型结核杆菌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儿童结核病.婴儿在出生24 h内注射BCG,能够提高其对人结核分枝杆菌的抑制和抵抗能力,可以明显降低儿童发生结核病的概率[2].因此,我国自1954年开始对人群实施BCG接种,使机体建立特异性免疫功能,对预防或减少结核病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BCG接种后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反应,极少数情况下,由于婴幼儿自身的免疫缺陷或低下状态,BCG会进入血液,发生全身性播散,预后不佳,常可致死.该病的发生率为0.65/1.56万,病死率为60%[4].现将收治的1例播散性BCG病合并多次机会性感染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付笑迎;马东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两种生化测定系统进行比对和评估偏倚.探讨实现不同测定系统测定结果一致性的方法.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EP9-A2文件,对日立LST008生化测定系统和罗氏Cobas C8000生化测定系统测定的27个项目进行比对.对两个测定系统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评估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当偏倚超过可接受标准时,如果偏倚具有一致性且相关性好,将回归方程的斜率和截距设置为仪器因素进行校正.再用CNAS-CL38的定期比对方法对校正进行验证.结果 所有比对项目的相关性良好(r>0.975,r2>0.95),提示X的取值范围合适,回归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可靠,可以用其评估两个系统间的偏倚.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蛋白(TP)外,其余项目的偏倚达到可接受标准.两个系统测定ALT、ALP和TP的偏倚具有一致性且相关性良好,用回归方程的斜率和截距校正后,经过验证,偏倚达到可接受标准.结论 当临床实验室拥有两套及以上的生化测定系统时,应该对不同测定系统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当偏倚超过可接受标准时,如果偏倚一致且相关性好,可以将回归方程的斜率和截距设置仪器因素进行校正.从而实现不同测定系统之间测定结果间一致性.
作者:刘运双;张亚梅;张彬;罗立梅;吴泳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UF-1000i尿细胞分析仪(UF-1000i)、MA-4280KB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尿干化学)与显微镜法(镜检法)对尿液中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原因.方法 对622例尿液标本用UF-1000i、尿干化学及镜检法同时进行白细胞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 UF-1000i与干化学对白细胞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与镜检法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方法测定尿液白细胞结果有一定差异,在临床工作中,联合应用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宋尉;宋翠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为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控制和抗菌药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发生呼吸道感染的568例老年患者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68例患者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497株,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19.3%、16.1%、16.1%、13.5%和9.8%;319株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唑啉及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是95.3%、84.0%、80.6%、77.7%和52.0%,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耐药率分别是0.3%、4.0%;128株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及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是94.5%、91.4%、85.2%、82.8%和75.0%,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四环素敏感,耐药率分别是0.0%、5.5%、12.5%及18.0%.结论 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致病菌耐药率高,且多为多重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叶霞;吴明德;邹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了解苏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I/Ⅱ)的感染状况.方法 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方法随机筛查苏州市地区的无偿献血人群血清标本.双孔复试确认为有反应性标本再采用免疫印迹法(WB)及核酸试验方法(PCR)进行确证.结果 ELISA法检测25 624份无偿献血者的标本,有反应性标本6份,采用WB及PCR确证1份标本为阳性,阳性率为0.003 9%.结论 现有数据提示苏州市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为HTLV-I/Ⅱ感染的低流行区域或非流行区域,目前对开展HTLV筛查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为保证血液质量安全建议苏州地区对预防血液传染HTLV-I/Ⅱ策略是对血制品坚持进行滤白处理更为合适.
作者:江妮娜;董丽;郑雪琼;潘志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microRNA是由Lee等[1]在1993年首次报道存在的,他们对线虫体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研究,以此来寻找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幼虫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后发现线虫的发育出现障碍是由于一种被命名为lin-4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但是这项发现在当时并没有被人们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000年,Reinhart等[2]在线虫研究中报道了第二种被发现的microRNA分子let-7microRNA,这才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此后,上万种不同的microRNA分子在植物、动物和病毒中被发现,其中在人类细胞中也发现了2 000多种,所占人类基因组的比重是1%,调控着体内30%的基因表达.
作者:祁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aveolin-1 mRNA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方法 利用RT-PCR技术检测64例肝细胞癌患者组及68例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aveolin-1mRNA表达量;比较两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肝细胞癌患者中不同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aveolin-1mRNA在肝细胞癌组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7);且其高表达与肝细胞癌的组织低中分化程度和进展期密切相关(P=0.041,P=0.023).结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aveolin-1mRNA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与肿瘤的组织恶性程度和进展密切相关,该检测手段有望成为评估肝细胞癌进展与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张志波;余陈贵;石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13项生化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 收集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2014年13项生化检测项目的室间质评结果与2014年7-12月实验室室内质控数据,利用Nordertest准则计算与偏倚和精密度有关的不确定度分量,然后评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13项检测指标中,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UREA)、三酰甘油(TG)、Ca等项目的扩展不确定度值超出了目标不确定度要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Υ-GT)、肌酐(Cr)、总胆固醇(TC)、葡萄糖(GLU)等项目的扩展不确定度值符合目标不确定度要求.结论 Nordertest准则评价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时简便可行,适用于评估常规检测项目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作者:汪旭强;方洁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miRNA-146a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取SDP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取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消化离心后,转染50 nmol/L miRNA-146a反义寡核苷酸、错义链和同等剂量磷酸盐缓冲液(PBS),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实验组细胞在转染后48 h内VSMC的数目和吸光度值均低于其他两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核因子κBp65、PCNA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146a可促进VSMC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的进行,这一作用机制与核因子κBp65、PCNA表达水平增高有关.
作者:杨云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和甲胎蛋白异构体3%(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峰峰集团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0例(肝癌组),另外选取肝硬化患者80例(肝硬化组),慢性肝炎患者80例(肝炎组)和健康成人80例(对照组)作为对照;检测患者血清中GP73、AFP和AFP-L3水平,并分析患者的阳性表达、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肝癌组患者GP73、AFP和AFP-L3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对照组,肝硬化组和肝炎组GP37和AF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硬化组AFP-L3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GP73、AFP和AFP-L3 3种指标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血清单一指标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理想(<60%),3项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及敏感度较为理想(>90%),优于单一指标诊断.结论 本研究证实GP73、AFP和AFP-L3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显著优于单一诊断指标.
作者:张建华;马玉梅;闫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该院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检出的203株PAE的临床科室分布及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作回顾性分析,采用DL-96 MIC法或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PAE的检出以痰标本多见,占71.92%(146株);PAE在呼吸科的检出明显高于其他病区;PAE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为6.5%,检出泛耐药PAE(PDRPA)3株,占1.48%.结论 该院PAE的耐药形势2013年以后好转,呼吸病房是该院预防控制的重点科室,临床医生应根据标本来源,PAE的分布和耐药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强;吴正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分析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4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500例健康女性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比较AMH在PCOS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结果.结果 p-COS患者组血清AMH、血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AMH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 AMH水平在p-COS患者中显著高于健康者,并且AMH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作者:徐金龙;王依屹;蒋国静;张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克隆、表达日本血吸虫亲环素B(SjCyPB)基因,鉴定并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性.方法 根据Genbank中日本血吸虫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日本血吸虫cDNA为模板扩增SjCyPB基因,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构建pET28a(+)-SjCyPB重组质粒,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后对质粒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IPTG诱导表达后,经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大鼠,获得免疫血清,ELISA检测抗SjCyPB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 构建的pET28a(+)-SjCyPB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SjCyPB基因成功连接到pET28a(+)质粒中.经原核表达后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可与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兔血清结合形成明显的条带.采用ELISA检测重组蛋白免疫后大鼠免疫血清的特异性IgG抗体滴度为1:51 200.结论 成功克隆了日本血吸虫CyPB基因,并获得大量纯化的重组蛋白,重组SjCyPB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作者:陈金桃;胡旭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ICU病区明确诊断的早期脓毒症患者89例(脓毒症组),发热高峰期且未使用抗菌药物时,采血送血培养并检测PCT、IL-6、CRP水平,同时选择同时期来本院健康体检者132例(健康对照组),采血检测PCT、IL-6、CRP水平.PCT、IL-6的检测为电化学发光法,CRP的检测为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 ICU脓毒症患者PCT、IL-6、CRP检测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CT+ IL-6、PCT+ CRP、PCT+ IL-6 +CRP 3种联合检测组合的敏感性分别为91.3%、90.5%和91.9%,特异性分别为89.5%、88.3%和89.4%,准确度分别为85.5%、85.3%和85.6%.结论 联合检测PCT+ IL-6+ CRP、PCT+ IL-6或PCT+CRP,有助于临床识别早期脓毒症.
作者:唐永梅;蔡庆文;叶燕崧;雷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对该院急诊检验从项目设置、检验申请、标本采集和运送到检验科检测并报告结果的全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各种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利用急诊检验周转时间符合率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从全程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急诊检验的全程管理机制,方能保证急诊检验的及时性.
作者:张体永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