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LISA检测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探讨

方玲;顾向明;周泽红;林淼雄;齐晓云

关键词:膜性肾病, 磷脂酶A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摘要: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抗PLA2R抗体)滴度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疾病诊断及病情判断提供更特异的血清学指标.方法 选取该院肾内科就诊行肾组织活检并确诊的膜性肾病患者34例,该院住院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患者32例,健康体检者12例,收集血清检测抗PLA2R抗体并结合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IgG、IgA、IgM、C3、C4指标,分析其对膜性肾病的诊断性能.结果 抗PLA2R抗体滴度在膜性肾病组、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中位数依次为22.1、2.0、2.0RU/mL,膜性肾病组与其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PLA2R抗体在膜性肾病组阳性17例(阳性率50%),阴性17例,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其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为100%.膜性肾病组TP、ALB、IgG与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PLA2R抗体与血清TP、ALB、IgG、IgA、IgM、C3、C4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382、-0.344、-0.502、-0.295、0.062、0.005、0.241,与TP、ALB、IgG、IgA呈负相关(P<0.01),与C4呈正相关(P<0.05),与IgM、C3无相关性(P>0.05).结论 抗PLA2R抗体在膜性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无法行肾活检患者的必要和特异性血清学检测指标,定量检测有助于病情判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5年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该院2015年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要求对标本进行处理,并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该院鲍曼不动杆菌痰标本及ICU科室检出率高居首位,药敏试验结果 有13种耐药率大于75%(占总药敏试验的86.7%).结论 医院提高标本送检率和药敏试验,依据药敏结果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针对性地采取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撒,尽可能地减少或延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产生,防止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感染与暴发.

    作者:赵建江;王胜;陈素梅;李仁杰;叶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山东地区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免疫的现状,为进一步做好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集血标本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标本71639例.对HBsAg阴性标本的乙肝表面抗体(HBsAb)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按性别、年龄和抗体滴度进行分组,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人群中HBsAb总阳性率为55.94%;其中男性HBsAb阳性率为55.78%,女性HBsAb阳性率为56.11%,男性HBsAb阳性率略低于女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30岁的阳性率较高,31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b阳性率逐渐降低,71岁以后HBsAb阳性率又有所升高.HBsAb滴度<10、10~<100、100~<1000、≥1000的构成比分别为44.06%、19.30%、24.13%、12.52%.结论 乙肝疫苗接种在人群中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免疫屏障.男与女HBsAb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b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HBsAb阴性率和低滴度阳性率仍较高,需定期检测HBsAb滴度,适时进行乙肝疫苗补接种和加强免疫工作.

    作者:刘志;刘义庆;许丽;邵婧;王泽筠;范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45例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及类型,以增强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建立安全、科学、合理的输血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对该院2009-2015年245例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与分析,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及各种血液成分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结果 45103例次输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45例,发生率0.54%;输注成分以血浆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为主;有输血史/妊娠史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输血史/妊娠史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输血存在风险,应严格把握输血指征,严格按照输血程序,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方法 ,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雷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ELISA检测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抗PLA2R抗体)滴度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疾病诊断及病情判断提供更特异的血清学指标.方法 选取该院肾内科就诊行肾组织活检并确诊的膜性肾病患者34例,该院住院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患者32例,健康体检者12例,收集血清检测抗PLA2R抗体并结合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IgG、IgA、IgM、C3、C4指标,分析其对膜性肾病的诊断性能.结果 抗PLA2R抗体滴度在膜性肾病组、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中位数依次为22.1、2.0、2.0RU/mL,膜性肾病组与其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PLA2R抗体在膜性肾病组阳性17例(阳性率50%),阴性17例,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其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为100%.膜性肾病组TP、ALB、IgG与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PLA2R抗体与血清TP、ALB、IgG、IgA、IgM、C3、C4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382、-0.344、-0.502、-0.295、0.062、0.005、0.241,与TP、ALB、IgG、IgA呈负相关(P<0.01),与C4呈正相关(P<0.05),与IgM、C3无相关性(P>0.05).结论 抗PLA2R抗体在膜性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无法行肾活检患者的必要和特异性血清学检测指标,定量检测有助于病情判断.

    作者:方玲;顾向明;周泽红;林淼雄;齐晓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因芯片法分析MTHFR基因C677T还原酶位点多态性与原因不明不良孕产的关系

    目的 探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原因不明不良孕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不孕不育科、妇产科就诊的原因不明不良孕产≥2次320例孕妇作为病例组,388例无流产史健康经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基因芯片法分析两组人群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比较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分析原因不明不良孕产与MTHFR C677T位点多态性的关系.结果 MTHFR C677T基因型C/C频率分布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284);基因型C/T频率分布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0、OR=1.140);基因型T/T频率分布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7.672);等位基因C、T频率分布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304).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型T/T的高表达可能是育龄女性妇女原因不明不良孕产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政敏;王华;冯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Getein1600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及N-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试剂盒性能分析

    目的 评价Getein 1600荧光免疫定量系统测定血清中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性能分析.方法 按照WS/T420-2013原卫生部标准对Getein 1600荧光免疫定量析仪及NT-proBNP检测试剂盒(荧光定量法)精密度、线性进行评价.按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方法 学对比.结果 高值Q1质控品重复标准差与期间标准差分别为88pg/mL与82pg/mL,低于厂家声称的标准差为263pg/mL,中值Q2质控品重复标准差与期间标准差分别为90pg/mL与96pg/mL,低于厂家声称的标准差为186pg/mL,低值Q3质控品重复标准差与期间标准差分别为33pg/mL与46pg/mL,低于厂家声称的标准差为55pg/mL,高中低质控品精密度满足要求;对NT-proBNP为21212pg/mL与210pg/mL样本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稀释,稀释后进行线性实验(r=0.999>0.990),理论值与实测值偏差都低于10%,厂家声称的线性可靠;与ROCHEE602进行41例样本方法学比对(r=0.997>0.975),回归方程为Y=0.898 X+55,根据3个年龄段参考值450、900和1800pg/mL,偏移分别为2.02%、-4.09%、-7.14%,低于厂家声称偏移.结论 Getein 1600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及配套NT-proBNP试剂的精密度、线性、准确度符合临床要求.

    作者:潘练华;王路海;吴杨林;黄淑萱;吴旋;居家东;李炜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谱的检测和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检出率,分析和研究诊治过程中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 选取64例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就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试验组,选取同时间段就诊的6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 阳性率差异.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其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抗线粒体抗体(AMA-M2)、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胰抗原抗体(SLA/LP)、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1)、抗核膜糖蛋白抗体(gp210)、抗可溶性酸性核蛋白抗体(Sp100)、抗肝细胞浆Ⅰ型抗原抗体(LC-1)]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以SLA/LP、LKM-1、LC-1作为特有抗体,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AMA-M2、gp210、Sp100作为特有抗体.结论 临床上对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应重视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的检测,有利于早期确诊并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华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疟疾患者体内疟原虫滴度与体温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疟疾患者体内疟原虫滴度与体温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为疟疾漏诊和误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疟疾检测阳性标本93例,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厚薄血片同时对标本进行疟原虫检测,同时记录他们体温,体温每升高1℃进行1次疟疾检测,直到疟疾检测阳性为止.结果 在受检的93例标本中,中国人感染率为56.98%(53/93),外国人感染率为43.01%(40/93),中国人和外国人疟疾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疟疾感染与人种无关;在93例标本中,初次感染疟疾的48人,包括47个中国人,1个外国人.45人为2次或多次感染疟疾,其中滴度为1:10的人数为33人,复发率为0.09%(3/33),再燃率为0.27%(9/33),滴度为1:20的人数为28人,复发率为0.04%(1/28),再燃率为0.21%(6/28),滴度为1:30的人数为19人,复发率为0.16%(3/19),再燃率为0.37%(7/19),滴度为1:40的人数为13人,复发率为0.15%(2/13),再燃率为0.38%(5/13),复发人数与再燃人数与滴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P>0.05;χ2=1.96,P>0.05).结论 疟疾和滴度、温度呈正相关,滴度升高,发生复发和再燃的概率增大.

    作者:罗慧琴;李玲;刘付芹;赵亚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抗CCP抗体、RF、CRP和ESR检测在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在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早期RA患者210例(RA组),其中男28例,女182例;同时选取其他风湿病患者115例(非RA组),其中男38例,女77例;健康体检者85例(健康组),其中男46例,女39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抗CCP抗体;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RF及CRP水平;采用魏氏法检测ESR,检测其在RA及非RA的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病患者体内的水平变化.结果 RA组的抗CCP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是60.95%、97.64%、98.46%、50.30%、0.59;RF检测分别是52.38%、95.29%、96.49%、44.75%、0.48;CRP检测分别是30.48%、89.41%、87.67%、87.67%、34.23%、0.20;ESR检测分别是49.52%、87.06%、90.43%、41.11%、0.37.RA组抗CC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RF水平,两者的检测结果 明显高于非RA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ESR检测RA组与非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RA患者中抗CCP抗体水平较高,明显优于RF检测,抗CCP抗体检测对RA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张梅;黄延峰;梁大立;罗永钊;王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不同亚型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PCR法对158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中HPV感染率46.84%(74/158).感染比例高的亚型是HPV16(36.48%),其次分别是HPV52(21.62%)、HPV58(13.51%),在感染者中,HPV单一亚型感染率为75.68%(56/74),HPV多亚型感染率为24.32%(18/74).结论 该研究中CIN患者HPV感染的常见亚型是16、52、58,HPV-DNA的分型检测对预测病变进展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超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KLF14基因rs4731702位点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研究KLF1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4731702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以及KLF14基因rs4731702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 该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法,随机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组)和健康孕妇(对照组)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进行体格检查,检测相关生化指标,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对两组孕妇KLF14基因rs473170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与GDM的关联分析.结果 KLF14基因rs4731702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CC基因型频率在GDM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内CC基因型者BMI、FPG、TG、HbA1c、HOMA-IR较CT、TT基因型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者FINS、HDL、HO-MA-β较CT、TT基因型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KLF14基因CC基因型与GDM密切相关(P=0.005,RR=25.128).结论 KLF14基因rs4731702位点CC基因型在GDM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可能为GDM的易感基因,且与胰岛功能异常、脂肪代谢异常以及肥胖有关.KLF14基因rs4731702位点的多态性研究有助于揭示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与GDM发病的关系.

    作者:叶兰;王梅;杨祖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亲权鉴定中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是一种高度多态性和可遗传性的遗传标记 ,通常由2~6 bp的核心序列串联重复而成 ,广泛存在于人类的基因组中.根据其分布于染色体的不同 ,分为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和性染色体STR基因座(包括X-STR和Y-STR).常染色体STR基因座是目前亲权鉴定实验室中运用广泛的遗传标记 ,性染色体STR基因座以其独特的遗传特点在亲权鉴定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本文就STR基因座在亲权鉴定中的运用情况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宋瑞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NGAL在诊断肝硬化患者急性肾功能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均可能发展至的晚期阶段 ,其失代偿期时常出现腹水、自发性腹膜炎和/或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急性肾损伤(AKI)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肾毒性损伤和炎性反应 ,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并终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肝硬化患者发生AKI后 ,多预后不良.据文献报道 ,肝硬化住院患者A K I发生率高达19% ~20% [1 ].常见的AKI疾病包括肾前性氮质血症、肝肾综合征(HRS)和急性肾小管坏死[1-2 ] .研究表明 ,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与肾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3-5] .尽管对肝硬化患者 AKI的研究不断深入 ,诊疗措施也有一定程度的改良和发展 ,但其预后依然较差.缺乏敏感、特异、及时、简便的诊断和(或)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临床医生不能在肝硬化患者AKI早期或发生、发展过程中及时地发现和评估病情 ,进而实施积极地干预或治疗.

    作者:葛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 的影响.方法 将院内进行血液检查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条件处理后的血液标本的生化结果 进行统计对比,以25例健康人群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按处理方式分1、2、3组,按保存方式分为A、B、C组.结果 1组和2组患者的血液标本在处理后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患者血液标本的处理方式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则没有明显影响.B组患者的血液标本在保存后,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与A组的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患者血液标本的保存方式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和生化指标检测过程等条件进行控制,保证采集到的血液标本的质量,从而保证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靖;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尿清蛋白/肌酐比值评估冠心病患者伴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价值

    目的 探讨尿清蛋白(Alb)/肌酐(Cr)比值(ACR)在冠心病患者伴甲状腺功能紊乱诊断中的价值及与甲状腺功能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确诊的863例冠心病患者尿ACR及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 .依据美国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和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诊断标准将86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ACR≤10.0mg/g·Cr)、B组(10.0mg/g·Cr300mg/g·Cr);另根据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值将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结果 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 863例冠心病患者ACR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呈负相关(r=-0.297,P<0.05),与游离甲状腺素(FT4)呈正相关(r=0.172,P<0.05);各组间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33,P<0.05);ACR>10.0mg/g·Cr与ACR≤10.0mg/g·Cr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危险度为2.083.结论 ACR可能是冠心病患者伴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一个危险因素,当ACR>10.0mg/g·Cr时对冠心病患者监测甲状腺功能是必要的.

    作者:薛冰蓉;徐鹏;唐洁;薛莉;杨渝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GP73和AFP检测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检测肝细胞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水平,对比分析AFP和GP73的阳性检出率,探讨GP73和AFP用于诊断肝细胞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肝细胞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和GP73水平.结果 在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GP73阳性检出率为96.00%,AFP阳性检出率为84.00%,在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GP73水平为(702.64±54.35)ng/mL,AFP水平为(6772.4±1942.3)ng/mL,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GP73和AFP联合检测在灵敏度和特异度方面与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和AFP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和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对于肝细胞肝癌患者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钱海根;刘超群;胡焉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致宫内感染1例

    本科室于2016年3月从1例宫内感染的羊水中分离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鉴于从羊水中分离到该菌的病例极为罕见 ,现对其具体情况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 ,42岁 ,孕39+2周 ,单活胎先兆临产、不良孕产史、产前发热收住入院.查体 :体温38 .5 ℃ ,呼吸每分钟18次 ,血压120/74 mm Hg ,心率每分钟102次 ,胎心率每分155次.白细胞(WBC ) 17 .7 × 109/L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 ) 89 .6% ,C反应蛋白(CRP) 10 .2 mg/L ,白带清洁度Ⅲ度 ,白细胞+ + ,杂菌+ + ,阴道加特纳菌(B V )阳性 ,乙肝、丙肝、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阴性 ,空腹血糖6 .7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 .4% ,肝肾功能 ,电解质正常.

    作者:余立城;张旭东;谭宏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血液实验室实习带教体会

    该文记录了医学检验学生在血液室实习带教过程中带教形式及考核方式的实践及探索.提出要培养动手能力强,具备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型护理人才,必须重视实习带教的重要性及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作者:汪彦屿;刘兰;赵玉洁;段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分子遗传学异常研究进展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 ,兼具有骨髓病态造血和骨髓增殖双重特征 ,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 H O )将其归类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 PN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其主要特点是单核细胞增多伴病态造血.符合诊断的患者中具有相似临床表型 ,可以是多个分子事件造成的 ,不同的分子事件可能影响一个共同的分子途径 ,也有可能是不同的致病途径导致相似的临床表型.本文就CM M L的分子遗传学异常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贺望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Hemotype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血站血型检测中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 探讨和分析Hemotype全自动血型仪在血站血型检测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将Hemotype全自动血型仪利用96孔U型微孔板凝集法进行ABO正反定性、Rh(D)正定型及盐水法不规则抗体检测,将其结果 与手工法进行比较.结果 12341份无偿献血者标本的Hemotype全自动血型仪检测结果 有11例正反不一致(一次定型率为99.91%),6例O细胞凝集,59例RH阴性.手工法有9例正反不一致(一次定型率为99.92%),5例O细胞凝集,59例RH阴性.经送血型室鉴定,全自动血型仪多检测出1例亚型,1例CisAB,1例冷凝集.结论 Hemotype全自动血型仪结果 可靠、准确,灵敏度更高,实现了血型检测的自动化,操作简便,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人为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便于查询和追溯,促进输血安全.

    作者:黎金凤;陈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