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王晓燕
目的 保证血凝分析仪血凝结果 的准确性.方法 通过对样本质量、试剂质量、仪器质量和检测的质量控制几个环节分别进行控制.结果 样本质量、试剂质量、仪器质量和检测的质量控制几个方面得到保证后,血凝分析仪血凝测定结果 得到保证.结论 对标本的制作、仪器的质量及检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把关,就能得到可靠的血凝分析结果 .
作者:赵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初步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脑梗死(CI)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测112例TIA患者血浆Lp-PLA2水平,观察7、30、90dTIA后CI的发生率;并根据Lp-PLA2水平分组,评估Lp-PLA2在TIA后发生CI的风险预测价值.结果 112例TIA患者90d内有27例(24.1%)进展为CI;Lp-PLA2>207μg/L组TIA后CI患者有17例(63.0%),明显高于175~207μg/L组和<175μg/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IA患者发生CI主要集中于发病7d内;Lp-PLA2≥175μg/L的患者主要分布于ABCD2评分系统的中、高危组;Lp-PLA2预测TIA后CI发生的ROC曲线,以Lp-PLA2≥194μg/L为诊断临界点,敏感度为0.730,特异度为0.680.结论 Lp-PLA2可能是TIA后CI发生的有效风险预测指标,可以改善TIA患者的不良结局.
作者:陈向华;武英伟;马海峰;耿学丽;华正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高脂血症人群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体检健康人员1063例(对照组)及不同临床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2571例,后者又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258例(高TC组)、高三酰甘油血症组859例(高TG组)、混合型高脂血症组282例(混合组)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组1172例(低HDL-c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和球蛋白(GLB)等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TG组、混合组、低HDL-c组TP和AL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高脂血症患者ALT、AST、AST/ALT、GLB水平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和低HDL-c组TP和ALB水平明显低于高TG组及高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HDL-c组AL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AST/AL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C组GLB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升高可诱发肝功能损伤,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肝功能指标检测有助于脂肪肝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作者:宋云端;石毅;刘一力;吕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该文记录了医学检验学生在血液室实习带教过程中带教形式及考核方式的实践及探索.提出要培养动手能力强,具备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型护理人才,必须重视实习带教的重要性及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作者:汪彦屿;刘兰;赵玉洁;段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早认定的标准制定机构,其制定的微生物临床检验标准及操作规范被视为相关检验领域的金标准.临床微生物室教师充分利用CLSI M 100文件,结合工作实际,通过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带教带学,让实习同学对药物敏感试验的相关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熟练掌握,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带教带学能力.
作者:李泰阶;刘志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毛细管电泳血红蛋白A2增高患者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确诊符合率,探讨其在β-地贫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门诊及住院血红蛋白A2增高患者260例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结果 260例血红蛋白A2增高患者中,有257例检测到β-地贫基因突变,符合率达98.85%,另外3例未检测出常见的17种β-地贫基因突变,后续经进一步进行罕见型β-地贫基因检测及β珠蛋白基因测序,发现1例为SEA-HPFHβ缺失型,1例为Taiwaneseβ缺失型,1例为Codon 89-93(-AGT GAG CTG CAC TG)杂合突变,证实3例未检测出17种常见β-地贫基因突变的血红蛋白A2增高标本仍为β链发生突变或大片段缺失引起.同时257例β-地贫基因突变标本中有42例复合α-地贫,占β-地贫的16.34%.结论 毛细管电泳血红蛋白A2增高能为β-地贫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但不能排除复合α-地贫的可能,当患者血红蛋白A2增高时,应同时进行α-地贫和β-地贫基因诊断.
作者:许伟华;刘冬霞;龙辉;汤美芬;欧阳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4和IgE检测,为儿童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118例过敏性哮喘、167例过敏性鼻炎儿童患者及15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血清IgG4和IgE水平的检测.结果 过敏性哮喘组和过敏性鼻炎组患儿的血清IgG4和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哮喘组和过敏性鼻炎组组内比较,血清IgG4的阳性率均比IgE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G4和IgE联合检测在过敏性哮喘组和过敏性鼻炎组中的阳性率均比单独指标检测的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哮喘组的血清IgG4阳性率低于过敏性鼻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哮喘组的血清IgE阳性率低于过敏性鼻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gG4和IgE检测对儿童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诊治和病情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星星;陈展泽;许扬扬;区文华;麦智广;李炜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小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模型的佳方案.方法 观察小鼠性别、体质量、四氧嘧啶剂量的不同组合,对造模成功率、致死率的影响.结果 选择体质量18~<22 g的雄性小鼠禁食16 h,120 mg/kg四氧嘧啶腹腔注射,获得成模率较高、致死率较低、血糖持续稳定的糖尿病小鼠模型.结论 筛选出较理想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对小鼠糖尿病的造模条件.
作者:殷素会;曹兰;刘佳霖;沈克飞;王小雄;程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了解西安市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相关性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PCR对389例西安市HBV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HBV DNA扩增,后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LFP)鉴定HBV基因型.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五项,速率法检测ALT和AST.结果 西安市389例HBV感染患者基因型分布为HBVB基因型58例占14.9%(58/389),HBVC基因型326例占83.8%(326/389),HBVB/C混合型5例占1.2%(5/389).其中HBVB、C基因型与患者在性别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HBVDNA载量水平及ALT和A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基因型患者在HBV携带者和慢性乙肝中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肝硬化和肝癌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C基因型较B基因型更易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结论 西安市HBV感染者存在HBVB、HBVC、HBVB/C混合型3种基因型,以HBVC为主要基因型,B型次之,B/C混合型少;肝硬化的发生与C型存在着一定关系,提示HBVC基因型更容易发展成为肝硬化.
作者:王威;王海峰;薛飞肖;童开;赵棉;杨玉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一种生物碱.其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成分 ,具有清热、利尿、杀虫、祛湿、抗病原微生物等多方面作用.近年来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 ,其抗肿瘤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新进展及作用机制做相关论述.
作者:李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及类型,以增强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建立安全、科学、合理的输血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对该院2009-2015年245例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与分析,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及各种血液成分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结果 45103例次输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45例,发生率0.54%;输注成分以血浆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为主;有输血史/妊娠史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输血史/妊娠史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输血存在风险,应严格把握输血指征,严格按照输血程序,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方法 ,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雷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原因不明不良孕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不孕不育科、妇产科就诊的原因不明不良孕产≥2次320例孕妇作为病例组,388例无流产史健康经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基因芯片法分析两组人群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比较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分析原因不明不良孕产与MTHFR C677T位点多态性的关系.结果 MTHFR C677T基因型C/C频率分布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284);基因型C/T频率分布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0、OR=1.140);基因型T/T频率分布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7.672);等位基因C、T频率分布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304).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型T/T的高表达可能是育龄女性妇女原因不明不良孕产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政敏;王华;冯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纤支镜刷检物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9-12月于该院行脱落细胞学检测的纤支镜刷检物标本307例.记录检验结果 ,追溯患者临床资料(X线片,B超,CT内窥镜,病理活检,肿瘤标志物等)诊断结果 ,将两者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刷检物阳性率,符合率).结果 纤支镜刷检物查脱落细胞找到可疑恶性及恶性肿瘤细胞与临床诊断恶性肿瘤符合率为71.76%(61/85),纤支镜刷检物查脱落细胞未找到可疑恶性及未找到恶性肿瘤细胞与临床未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95.95%(213/222),纤支镜刷检物查恶性肿瘤细胞的假阳性率为4.05%(9/222)、假阴性率为28.24%(24/85).结论 纤支镜刷检物脱落细胞学检测对于恶性肿瘤的筛查和辅助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汪彦屿;刘兰;赵玉洁;段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在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早期RA患者210例(RA组),其中男28例,女182例;同时选取其他风湿病患者115例(非RA组),其中男38例,女77例;健康体检者85例(健康组),其中男46例,女39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抗CCP抗体;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RF及CRP水平;采用魏氏法检测ESR,检测其在RA及非RA的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病患者体内的水平变化.结果 RA组的抗CCP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是60.95%、97.64%、98.46%、50.30%、0.59;RF检测分别是52.38%、95.29%、96.49%、44.75%、0.48;CRP检测分别是30.48%、89.41%、87.67%、87.67%、34.23%、0.20;ESR检测分别是49.52%、87.06%、90.43%、41.11%、0.37.RA组抗CC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RF水平,两者的检测结果 明显高于非RA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ESR检测RA组与非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RA患者中抗CCP抗体水平较高,明显优于RF检测,抗CCP抗体检测对RA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张梅;黄延峰;梁大立;罗永钊;王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不同亚型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PCR法对158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中HPV感染率46.84%(74/158).感染比例高的亚型是HPV16(36.48%),其次分别是HPV52(21.62%)、HPV58(13.51%),在感染者中,HPV单一亚型感染率为75.68%(56/74),HPV多亚型感染率为24.32%(18/74).结论 该研究中CIN患者HPV感染的常见亚型是16、52、58,HPV-DNA的分型检测对预测病变进展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超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严重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原因 ,并会大幅增加军事人员由于创伤引起多重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概率.白细胞介素17 (IL-17 )通路是各种免疫应答中中性粒细胞募集过程必不可少的 ,中性粒细胞可以对鲍曼不动杆菌起到控制作用.这可能说明IL-17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对于宿主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和 IL-17在保护性免疫应答中的潜在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对170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1708例患者支原体属总阳性率为52.4%,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率、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Uu和Mh混合阳性率分别为45.6%、0.3%、6.6%;阳性患者以20~35岁为主;支原体对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度高,对氧氟沙星和罗红霉素敏感度低.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20~35岁年龄段为主,药物治疗以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好,应避免使用氧氟沙星和罗红霉素.
作者:胡森安;艾红红;吴惠强;宋海涛;潘成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全血铜在不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建立不同人群全血铜的正常值范围及微量元素铜合理供给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96237例静脉血标本全血铜的含量进行检测,按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女组全血铜含量分别为(981.0±174.1)、(1056.3±232.1)μg/L,女性组全血铜含量显著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男女全血铜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男女全血铜含量存在性别差异,成年组女性全血铜含量明显高于男性.
作者:邹昀;张德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该文结合实际工作,根据ISO15189认可准则规范医学实验室试剂、质控品和定标品的接收、保管和使用程序,保证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报告,进一步完善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李冰;王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骨髓细胞学检查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骨髓涂片中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以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 ,对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1 ] .2008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形态学和化学组化、免疫分型、遗传学检查 ,其中基础重要的是形态学[2 ] .在日常工作中 ,多种因素引发的阅片和分析困难常会影响到骨髓像检验的正确判断 ,甚至误诊 ,因此 ,加强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全面质量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从临床医师开具申请单到完成检验全过程 ,含报告的审核、发送、样本的归档和检验报告的回顾性分析中的一系列保证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3个环节的质量控制[3 ] .为了更好地完成此项工作 ,笔者阅读了多篇参考文献并结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加以总结分析 ,现综述如下.
作者:周格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