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gA型多发性骨髓瘤伴果糖胺异常增高1例

王丽芳;张靖宇;范洪

关键词:IgA, 多发性骨髓瘤, 果糖胺
摘要:IgA型多发性骨髓瘤(MM)约占全部MM的21%[1],是MM中第二常见的临床分型,除具有MM的一般临床表现外,还具有高黏滞血症、骨髓瘤细胞呈火焰状、高胆固醇血症和高钙血症等特点.果糖胺(FMN)常被用作评估糖尿病患者过去2至3周平均血糖水平,与IgA型MM之间的相关性却很少被报道,现将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10月收治的1例患者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现报道如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VT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易感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PVT1)基因的学校苷酸的多态性(SNP)与糖尿病肾病易感相关性.方法 利用MassARRAY质谱分析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PVT1基因的5个SNP位点(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rs2648875)多态性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各位点多态性在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组中的差异,探讨PVT1基因的SNP位点与糖尿病肾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样本PVT1各基因(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rs2648875)符合Hard-Weinberg遗传平衡分布,rs2648875多态性在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在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国人中PVT1 rs2648875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存在易感相关性;rs10808565、rs13447075、rs2648862、rs2720709与糖尿病肾病易感性无关.

    作者:庄严;栗俊杰;陈传绮;王黎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膝关节感染患者6种感染指标水平的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膝关节感染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绝对值(GR)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3月112例术前膝关节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112例术前、术后均无膝关节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观察以上指标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14天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前、术后第1天WBC、CRP、ESR、PCT、IL-6、G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WBC、CRP、ESR、PCT、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5天研究组WBC、CRP、ESR、IL-6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WBC、CRP、ESR、PCT、IL-6、GR 6项指标均能预测膝关节感染(P分别为0.005、0.004、0.000、0.002、0.003、0.007).结论 WBC、CRP、ESR、PCT、IL-6、GR对于早期诊断和预防感染有一定的价值,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林;李剑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脑脊液MRD联合乳酸脱氢酶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脑脊液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MRD)联合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和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该院住院患者无血液病及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验各项指标均为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骨髓穿剌FAB形态学和流式细胞免疫分型确诊的急性白血病(AL)96例作为疾病组.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对照组和疾病组脑脊液中的MRD,用速率法检测对照组和疾病组脑脊液中LDH的活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9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30例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脑脊液MRD检测阳性者13例,阳性率为43.33%.66例无CNSL组未检出MRD.9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30例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组脑脊液LDH水平为(30.54±10.29)U/L,显著高于无 CNSL组(16.16±7.12)U/L,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脑脊液中MRD、 LDH 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CNSL的实验室诊断指标,MRD联合 LDH 检测可提高CNSL阳性诊断率.

    作者:谭畅;李凤;蒲泽晏;梁艳丽;冯簏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和解决措施探讨

    目的 了解标本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具体影响,并且找出消除影响的解决措施.方法 选择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进入医院进行体检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空腹的时候抽取约5 mL静脉血,在经过离心操作之后选择临床上专用的RAN-DOX、试剂、定标液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TG、HDL、ALB、HBDH、LDH、AST、CK-MB、CK、TP、Na+、K+等生化指标的检测.然后通过获得的检测结果回归分析,将其与血清Hb浓度进行对比,了解不同标本的溶血情况.结果 在溶血前、后检测的HBDH、LDH、AST、CK-MB、CK、TP、Na+、K+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清Hb浓度变化值和相应溶血项目变化值具有明显的关联.同时通过回归分析,HBDH、LDH、AST、CK-MB、CK、TP、Na+、K+等指标和溶血具有明显的联系.结论 标本溶血对HBDH、LDH、AST、CK-MB、CK、TP、Na+、K+等指标造成影响,并且可以使用血清Hb浓度进行对比,以了解血液样本是否出现溶血现象.

    作者:马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血清ALT、AST、GGT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58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9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血清ALT、AST、GGT水平及阳性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比较对照组和不同肝脏疾病类型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及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肝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LT、AST、GGT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血清ALT阳性率高依次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分别占95.38%(62/65)、40.00%(22/55)、26.32%(10/38);血清AST阳性率高依次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分别占90.77%(59/65)、87.27%(48/55)、84.21%(32/38);血清GGT阳性率高依次为肝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分别占76.32%(29/38)、63.64%(35/55)、56.92%(37/65).结论 血清ALT、AST、GGT检测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各类肝脏疾病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崔红权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518例初诊为贫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寻找贫血病因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518例初诊为贫血患者的骨髓穿刺标本进行瑞氏染色和细胞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染色结果,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94例贫血患者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确诊贫血病因,其中以白血病、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为3种主要类型所致的贫血病因.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查找贫血病因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指导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

    作者:贺望娇;范柳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L-T4干预对妊娠早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发生早产风险的荟萃分析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L-T4)干预对妊娠早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发生早产风险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BSCO、万方CBM等数据库,收集1980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发表的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删除不符合要求的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1)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孕妇未干预发生早产风险的荟萃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累积样本5 612例,累积发生早产368例),L-T4干预孕妇802例,对照组均为甲状腺正常的孕妇(4 810例),合并OR为3.46,95%CI为2.64~4.54,P<0.05.(2)经L-T4治疗的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发生早产风险的荟萃研究共纳入21篇文献(累积样本2 561例,累积发生早产286例),合并OR为5.37,95%CI为3.90~7.38,P<0.05).结论 妊娠早期合并亚临床甲减会增加早产发生的风险,而采用L-T4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早产的发生风险.

    作者:刘芳;糜晓梅;杨晓琼;麻慧磊;梁修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血清IL-10、IL-12和IFN-γ水平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探讨其在AL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6年9月该院初治白血病患者39例,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ALL)28 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11 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总数以及骨髓和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比例等临床指标.同时选取30例正常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 IL-10、IL-12 和 IFN-γ的含量.结果 39例AL患者血清 IL-10、IL-12 和 IFN-γ水平分别为(28.45±8.07)、(24.77±9.63)和(21.34±8.76)ng/L,与对照组相比,AL患者血清 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IL-12 和 IFN-γ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化疗后27例完全缓解(CR)患者血清 IL-10较AL组明显下降(P<0.01),且IL-12 和 IFN-γ水平与之相比显著升高(P<0.01),而12例未缓解(NR)患者与化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除患者年龄外,不同性别及病理类型间的血清 IL-10、IL-12和IFN-γ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IL-10与IL-12和IFN-γ水平均显著负相关(P<0.01),IL-12和IFN-γ水平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血清 IL-10 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IL-12 和 IFN-γ水平均显著下降,且与化疗疗效存在一定关联,提示其可能对急性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具有意义.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六西格玛管理在血站ALT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六西格玛管理对安徽省血液中心ALT检测进行性能评价,选择适合的质量控制规则,进而对实验室进行有效的管理.方法 以该实验室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参加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ALT项目的室间质评报告中的偏倚作为偏倚估计,以室内质控变异系数作为不精密度估计,采用国家标准作为允许总误差TEa进行计算得到西格玛度量值,并绘制西格玛方法决定图.结果 对该实验室的ALT检测性能评价了8次,均大于六西格玛,表明该实验室ALT检测性能优越,仅需要使用13S(N=2,R=1)质控规则.结论 利用六西格玛管理能客观的评价实验室ALT检测性能,帮助实验室选择适合的质控规则,还可以对ALT检测的性能进行持续监控.

    作者:高德玉;周学勇;程卫芳;吴园园;管世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末梢血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末梢血全血和静脉血血清样本降钙素原(PCT)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末梢血全血PCT检测结果应用于临床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3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疑似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集末梢血、静脉血行PCT检测,通过直接比较、计算结果相对偏差等方法判断两种类型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末梢血全血、静脉血血清等两种类型标本之间PC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末梢血全血PCT检测结果为x轴,静脉血血清PCT检测结果为y轴,两者之间回归方程为y=0.834x+ 0.301,相关系数r=0.995 0(P<0.05).在0.5 ng/mL和2.0 ng/mL两个医学决定水平处,末梢血、静脉血两种类型样本之间PCT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0%和98.0%.结论 末梢血全血、静脉血血清之间PCT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末梢血样本检测PCT可以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知洪;曹东林;李丽娟;王婷;王小明;吴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检验前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不合格检验标本原因及改进措施,提高检验质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15年1至6月和2016年1至6月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数量,并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卫计委发布的15项质量指标要求,分别统计2015年上半年及2016年上半年的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抗凝标本凝集率及标本溶血率并进行比较.按照标本来源对比分析门诊标本、住院标本、内科病房标本及外科病房标本的不合格情况.结果 2015年上半年不合格标本率为0.21%(593/281 567),2016年同期不合格标本率为0.14%(382/268 60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5,P<0.01).门诊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4,P<0.01),住院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1),内科病房标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P>0.05),外科病房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P<0.01).结论 通过向医护人员共同分析不合格标本情况,在医院进行宣教培训总结,并予以改进,提出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王延群;丁志功;姚飞;张小会;胡成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作为小细胞肺癌(SCLC)的肿瘤标志物在SCLC的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8例SCLC者,3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者,36例肺部良性疾病者,40例健康者血清中ProGRP水平,同时肺癌患者均经过病理学、细胞学、影像学检查.结果 28例SLCL患者治疗前血清ProGRP为(863.7±309.5)pg/mL,ProGRP诊断SCLC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2.45%,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SCLC患者随着临床分期期别的增加,ProGRP水平大于界值例数也明显增加,检出灵敏度增加.治疗后28例SCLC患者血清中ProGRP水平明显成倍下降(P<0.05).结论 血清ProGRP检测作为SCLC的新型标记物其灵敏度高,特异度强,对SCLC的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有指导性作用.

    作者:江胜娟;赵成鹏;吴蓉;张海梅;谢海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DAS28评分和D-二聚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DAS28评分及外周血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与RA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8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及4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DAS28评分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DAS28、D-二聚体与RA病情活动有关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RA活动期D-二聚体、ESR、anti-CCP抗体 (P<0.01)、CRP(P<0.05)水平显著高于RA缓解期及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正常组中D-水平与FIB、CRP呈正相关,D-二聚体升高组中D-二聚体水平与FIB、ESR、CRP呈正比;RA缓解期与ESR水平呈正比,RA活动期与D-二聚体、FIB 、ESR及CRP呈正相关.结论 D-水平升高并不提示RA患者出现血栓现象,但可能会成为新的临床非特异性指标.

    作者:孙英焕;李春莳;陶李;杜明;李林静;李光迪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B超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股动脉穿刺(Seldinger)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的295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置管方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151例)与对照组(144例),观察组PICC置管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对照组PICC置管采用传统方法,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1)PICC置管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浆D-二聚体(D-D)、血栓烷B2(TXB2)、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前、PICC置管后12 h、PICC置管后24 h,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LT,血浆D-D、TXB2、ET均逐步升高,血浆6-keto-PGF1α均逐步下降,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后12 h、PICC置管后24 h,观察组PLT,血浆D-D、TXB2、E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keto-PGF1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PICC置管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的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

    作者:杨颜;何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浅析基质效应的评价及消除

    20多年前,国内开始关注基质效应在检验准确性中的意义.目前国内使用的定标品及质控品多是由纯品水溶液制备,由于其基体同血样基体存在差异,纯水溶液中缺少血样中存在的小分子、脂类等成分,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偏差.这种检测成分以外的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即基质效应[1].本院在实验过程中也对基质效应进行了探讨.

    作者:高雨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不同输血方式对血常规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输血方式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82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输血方式分为自体组(自体贮血式输血,n=42)与异体组(异体输血,n=40),记录两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等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自体、异体输血量,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统计输血并发症.结果 (1)自体组累计出血量、异体输血量均低于异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两组PLT、WBC上升,RBC、Hb、Hct降低,自体组术后Hb、PLT、Hct水平均高于异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出生后1 min 、5 min新生儿阿普加评分(Apgar)及脐动脉血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自体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异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方案,对产妇母婴结局无负面影响,同时可降低输血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行,经济性高.

    作者:杨翠玲;左志洪;宋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双氢青蒿素DHA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对Mcl-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胆管癌患者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随机抽选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保存的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试验,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和双氢青蒿素培养,并就两组癌细胞的Mcl-1表达情况及凋亡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 结果 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MCL1-001、MCL1-201在培养12、24、48 h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L1-002在12、24 h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48 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培养6、12、24、48、72 h时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氢青蒿素对Mcl-1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上调作用,且能够有效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

    作者:朱建明;邵志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天门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1 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清蛋白(GS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升高的检出率,分析3项指标在2型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监测、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正确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并制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酶法测定FBG水平,比色法测定GSP水平,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bA1c水平,利用SPSS17.0软件对3项指标升高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200例T2DM患者FBG水平为(9.77±4.20)mmol/L,中位数为8.59 mmol/L,GSP(369±113)μmol/L,中位数为347 μmol/L,HbA1c为(9.09±2.82)%,中位数为8.71%;FBG升高的患者970例,检出率为80.83%,GSP升高的患者898例,检出率为74.83%,HbA1c水平升高的患者1 090例,检出率为90.83%,FBG和GSP2项中任1项升高的患者1 050例,检出率为87.50%,FBG和HbA1c2项中任1项升高的患者1 130例,检出率为94.17%,任意2组检出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3项指标在2型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监测、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中互为补充,联合检测能全面的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做出正确判断,正确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并制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汪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胃癌组织SERPINH1基因表达水平与其病理及预后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SERPINH1基因表达水平与其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探讨SERPINH1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TCGA和GEO公共数据库的胃癌数据,对胃癌组织样本的SERPINH1基因表达数据及其对应的临床信息进行病理指标的回顾性分析和生存分析;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析与SERPINH1表达相关的功能性基因集合,探究SERPINH1的作用机制.结果 421例胃癌样本中,SERPINH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之间肿瘤分级、N分期、转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SERPINH1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显著相关(P=0.049),表达水平越高,浸润深度越大.生存分析中,SERPINH1高表达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低表达患者[P<0.001,HR(95%CI):1.97 (1.61~2.41)].基因集富集分析发现,SERPINH1高表达的样本中富集了肿瘤信号通路、肿瘤微环境等相关基因集.69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芯片数据也提示,SERPIN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0 1),且具有较大诊断价值(AUC=0.988 1).结论 SERPINH1基因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瞿兵;陈鹏飞;李希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南京汉族人群Duffy血型等位基因FYES及FYX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Duffy血型等位基因FYES及FYX的表达情况.方法 随机提取200例无偿献血者EDTA-K2抗凝外周血血样DNA,采用PCR-SSP方法进行Duffy血型FYA、FYB等位基因分型;采用Sanger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测序法分析Duffy血型FYES及FYX等位基因序列特点.结果 PCR基因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200例标本中,检出FYA/FYA 180例,FYA/FYB 20例;测序结果表明,200例标本中未发现FYES及FYX等位基因表达.结论 FYES及FYX等位基因在中国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表达频率极低,与其他人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马玲;刘衍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