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秦皇岛市机关人员血脂水平与脂肪肝相关性的研究

董涛;顾海英;刘亚丽;陆强;印海娟

关键词:机关人员, 脂肪肝, 血脂, 相关性
摘要:目的:研究6541例秦皇岛市机关人员血脂异常与脂肪肝的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在职机关工作人员共6541例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 C )、三酰甘油(T 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脂肪肝。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脂肪肝与血脂异常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秦皇岛地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检出脂肪肝男1605例,女880例,脂肪肝检出率男(57.3%)显著高于女(23.5%)。男脂肪肝检出率高年龄组为40~49岁组,检出率为60.7%;女脂肪肝检出率高年龄组为50~59岁组,检出率为36.8%。男HDL‐C降低组脂肪肝检出率高,高达79.5%;女T G升高组脂肪肝检出率高,高达58.5%。结论秦皇岛市机关人员的脂肪肝检出率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可为此类人员健康保健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NO水平与高同型半胱氨酸中毒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同型半胱氨酸中毒(HHcy)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含有颈动脉斑块HHcy患者163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观察2组患者血浆NO和Hcy水平。结果不稳定斑块组Hcy水平(24.92±2.01)mol/L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18.14±2.98)mol/L(P=0.021);而不稳定斑块组血浆NO水平(45.19±8.59)μmol/L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58.24±6.54)μmol/L(P=0.002)。相关分析显示,HHcy患者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呈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071;P=0.006),血浆NO水平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呈负相关(回归系数为-0.014;P=0.001)。结论HHcy患者中,血浆Hcy升高可增加发生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风险,可能与Hcy所导致的NO水平减少有密切关系。

    作者:郑超;方英;郭文建;彭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国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估

    目的:对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细胞角蛋白19片段非小细胞肺原相关抗原21‐1(CYFRA21‐1)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进行分析性能评估。方法依据《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等文件对试剂盒的敏感性、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准确度、精密度、交叉反应等性能进行评估,同时与电化学发光法平行比对,检测配对血清/血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该试剂盒检测低限为0.1 ng/mL ;线性范围为0.1~1000.0 ng/mL ;可报告范围达0.1~2000.0 ng/mL ;批内精密度为6.15%~9.46%,批间精密度为7.57%~11.00%;回收率达99.60%;与多种常见肿瘤抗原无交叉反应;轻度溶血、胆红素小于或等于340μmol/L、三酰甘油小于或等于18.1μmol/L及类风湿因子小于或等于400 U/mL时,对试剂无显著干扰;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总符合率为98.56%,一致性良好(P<0.05,Kappa=0.965);血清、血浆标本检测一致性良好(P<0.05,Kappa=0.936)。结论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各项性能评估良好,可满足临床检测要求。

    作者:方宜臻;叶辉铭;刘江武;金宏伟;林永志;颜水堤;于洋;高磊;徐飞海;张忠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案例教学法在部分医学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对案例教学法在部分医学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2014~2015连续2年,到该科实习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2组学生的实习带教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调查问卷、理论测试、操作技能考核等指标对2种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75%以上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给予肯定,案例教学法组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在医学检验专业实习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临床思维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曹向红;彭传梅;王佳;高辉;王杨;李文庆;孔凡斌;董玉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246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该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解脲支原体(Uu)感染患者、Uu合并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患者及单纯Mh感染患者对12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药敏结果显示,U u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美满霉素4种抗菌药物为敏感,其敏感性达到95%以上;U u合并M h混合感染组加替沙星、交沙霉素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其敏感性达到80%以上;单纯M h感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及克林霉素4种抗菌药物敏感,其敏感性达到100%。结论该地区支原体感染中,主要以U u感染为主,U u合并M h混合感染及单纯Mh感染也不容忽视。治疗该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首选药物为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

    作者:刘书敏;刘洪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武汉市农村及流动人口两年孕前优生检查结果分析

    武汉市计划生育科技所及各区服务站自2012年3月开展孕前优生实验室检查,至2013年7月30日共接受自愿孕前优生检查服务对象85689例,相关结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致敢;候群杰;王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某院非发酵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非发酵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临床标本分离出非发酵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 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病原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临床感染分布做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检出非发酵菌769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常见(占58.05%),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占25.60%)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8.58%);居前3位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耐药较严重,且呈多重耐药性;非发酵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泌尿道、菌血症和伤口感染等多部位感染。结论非发酵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易侵袭老年患者,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临床实际中应加强对此类细菌感染的认识,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治疗。

    作者:余广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甲状腺疾病孕妇尿碘、SOD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甲状腺疾病孕妇尿碘、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探讨甲状腺疾病与氧化应激的关系,为预防甲状腺疾病孕妇不良妊娠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门诊产检孕妇450例,其中疾病组300例、对照组150例,分别抽取静脉血5 m L并随机收集1次晨尿。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采用碘催化砷铈反应原理检测尿碘,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结果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高于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充足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高于碘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疾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疾病孕妇尿碘、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甲状腺激素间具有密切关系,及时处理甲状腺疾病与氧化应激反应,对预防甲状腺疾病孕妇不良妊娠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伟玲;刘伟旗;柳益群;冉江帆;谢美珍;赵东;胡河;黎志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控制方式

    目的:该研究主要介绍质量管理体系(QMS)中的统计质量控制(SQC)。讨论使用“西格玛(σ)度量”确认新检验程序的性能,制订全面质量控制(TQC)策略,选择SQC程序及使用σ级别持续监测质量。SQC只能监测性能,设计得当可警示分析人员存在由不稳定性能产生的额外误差。此外,该研究还描述了质量控制(QC )计划概念、全面 QC计划的备选调整和基于风险的个性化QC计划。后,该研究讨论了持续监测分析性能和试验质量,包括从中间精密度条件下收集SQC数据确定测量不确定度(MU)和从能力验证(PT)/室间质量评价(EQA)调查中确定偏倚。

    作者:章晓燕;王薇;赵海建;王治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标本保存方法和时间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测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标本的不同保存方法和时间对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CTH)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试验分3组。1组采集自愿者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标本2例,将离心血浆分别放置4℃冰箱及室温(20±5)℃保存,在不同的时间点取出标本进行检测;1组采集自愿者的EDTA抗凝血标本21例,每7例标本分别在冰浴、4℃冰箱及室温条件下保存,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离心,检测血浆ACTH;1组采集自愿者的EDTA抗凝血标本2例,将标本离心后,放4℃冰箱及室温条件下保存,在不同时间点取出一定量上层血浆进行ACTH检测。结果血浆标本、不同时间点离心的标本、离心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的标本,在不同时间点及不同保存方法组间检测结果在24h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TA抗凝标本检测ACTH时,标本室温或4℃冰箱放置时,在24h内检测结果变化相对稳定。

    作者:林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急性砷化氢中毒15列治疗前后相关检验指标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检验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救治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动态观察15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检验指标的变化。结果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肝功能、肾功能异常,心肌酶极度异常,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良好,肾功能指标恢复较慢。结论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各项检验结果均能及时反映一系列器官损伤,对患者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临床治疗及预后有参考价值;肾功能保护仍是砷化氢治疗的重点。

    作者:杨春爱;余林;朱峻波;杨亚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血脂异常对血清ALT及GGT活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该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40例,根据血脂分层与性别等因素,总胆固醇(T C )小于40 U/L者作为健康组,共180例;大于或等于40 U/L者作为异常组,共160例。观察记录研究对象ALT与GGT活力。结果三酰甘油(TG)水平相同情况下,异常组中男、女ALT与GGT升高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组,2组对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水平相同情况下,异常组中男、女ALT与GGT活性显著高于健康组,且ALT与GGT活性会随着TC升高而升高,2组对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升高受肝细胞受损与肝功能异常影响,而血脂代谢异常与肝细胞受损会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作者:夏建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定期健康体检对人群血糖、血脂控制情况的动态分析

    目的:了解佛山某学校职工2007~2014年血糖水平、血脂控制情况,探讨健康体检对人群血糖水平、血脂控制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佛山某学校2007~2014年连续8年进行健康体检的职工86例,对其血糖水平、血脂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研究人群血糖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3个指标平均水平和边缘异常率、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平均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呈逐年上下波动,无显著上升或下降趋势。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糖平均水平和异常率无逐年升高趋势,血脂平均水平和异常率呈先上升、后波动的变化趋势,说明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得到了较有效的控制,此与定时健康体检的指导作用密切相关。

    作者:刘建雷;马卫平;曾赤佳;董晋豫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分析

    血小板输注无效(PT R)是指患者在连续2次输注ABO血型相合且足够剂量的血小板悬液后仍处于无反应状态,即血小板计数(PL T )未见显著升高、有时反而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很短;CCI和PPR不能达标;临床出血倾向未见减轻等。从而未能防治由于血小板数量不足或功能缺陷导致的出血[1]。引起PT R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可概括为2大类,免疫性因素和非免性疫因素。

    作者:郭志海;赵江花;王东红(综述);李利燕(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4480例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泉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情况,为今后提高筛查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5年泉州市各医疗机构递送的不合格血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2015年全地区不合格血片4480例,总体不合格率0.69%。其中2011年血片不合格率高(占1.07%),2015年低(占0.21%),近2年血片不合格率显著下降。县级医院不合格血片占比高,占所有不合格血片的56.00%。血片不合格原因主要为血滴太小未达到8 m m (占38.73%),标本血斑重叠、渗透不均(占37.57%),血片浸水、血斑周围有溶血环(占18.46%)。结论泉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主要原因为血滴太小、未达到8 mm ,标本血斑重叠、渗透不均,血片浸水、血斑周围有溶血环。血片不合格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近2年不合格率显著降低。

    作者:林春妹;林壹明;郑发明;傅清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湘西地区PG对胃溃疡及胃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 )对湖南省湘西地区胃溃疡及胃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PGⅠ、Ⅱ血清水平。结果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Ⅱ和PGⅠ/Ⅱ比值(PGR)血清检测水平与胃溃疡组、浅表性胃炎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 PG Ⅰ、PGⅡ血清检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R、PGⅠ+PGR各自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Ⅰ和(或)PGⅠ+PGⅡ升高,考虑患浅表性胃炎和胃溃疡的可能性较大;在萎缩性胃炎检测中优先选择PGⅠ+PGR组合。

    作者:王颖颖;赵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POCT对传统检验模式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目的:该研究综合分析床边检验(POC T )技术的优势、缺陷及对传统医学检验模式的影响。针对POC T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从检验医学角度提出改进措施和应对策略,迎接POCT挑战,促进医学检验的健康发展。

    作者:周伟;刘曙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两者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减缓耐药病原菌的产生。方法采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比较两者差异。结果儿童和成人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别占62.4%和89.7%,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37.6%和10.3%。儿童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排名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卡他莫拉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排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成人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排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排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儿童和成人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12.8%和53.9%。儿童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耐药率较低,小于5.0%;成人对碳青霉烯类药耐药率较高,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其对碳青霉烯类药耐药率大于50.0%。结论儿童和成人病原菌株分布和耐药性差异较显著,临床用药应充分考虑,为患者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尽快进行药敏试验,科学合理用药。

    作者:周聪;柯文才;钱雪琴;胡娟;刘亚隽;张慧;申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IL-22、IL-27、VEGF、TF及TFPI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IL‐2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67例良性胸腔积液及73例恶性胸腔积液的IL‐22、IL‐27、VEGF、TF及TFPI 5种分子标志物的水平。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的IL‐22、IL‐27、VEGF、TF及TFPI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VEGF是胸腔积液良恶性鉴别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胸腔积液IL‐22、IL‐27、VEGF、TF及TFPI的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治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VEGF可做为胸腔积液良恶性鉴别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赖馨;李小峰;陈丽芳;胡琴;万彦彬;林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人芽囊原虫形态学的研究进展

    人芽囊原虫(B .h .)是一种常见的人与动物肠道寄生虫。于1849年首次报告,1912年从人体粪便中发现,根据其形态特征归属于酵母菌,并命名为人体酵母菌,其后,在哺乳类、鸟类、爬虫类、两栖类及昆虫类都得到检出。B.h.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酵母菌,1976年有学者进一步对形态特征进行了光镜与电镜区别。根据其性质、生理和形态体征发现, B.h.严格厌氧,采用培养细菌或真菌的培养基不能生长,营养类似原虫,室温培养3 d死亡,pH 7环境生长,无细胞壁,具有伪足和原虫线粒体等特点[1]。1996年以后进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人体分离虫株间的遗传性显示了多形态特点。目前,确定B.h.分为9个遗传子类型,另在鸟类、哺乳类同样亦可检出,确定其为人畜共患病原菌[2]。为提高B .h .检出率,本研究重点就B.h.形态学鉴定、方法与B.h.病进行综述。

    作者:韩呈武(综述);曹兴午(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实验诊断学的教学改革与体会

    目的:实验诊断学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而教学内容滞后、模式单一、与临床脱节、内容繁琐且学时少、师资不足等现状突出。结合实际教学实践,分别从教学现状、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与创新、存在问题、教师培训等教学工作方面持续改进,能提高实验诊断学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使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殷勤;邓少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