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纪玲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终末消毒效果监测中的应用,为及时干预消毒效果提供依据。方法用ATP荧光检测仪随机对全院各临床科室消毒后的治疗室操作台面、患者床头柜台面共144个物体表面进行涂抹采样检测,现场读取ATP荧光检测值,以ATP荧光检测值0~250 RLU判断为合格,>250 RLU判断为不合格。检测不合格物表,现场干预,再次终末消毒,并进行前后比较。结果全院各临床科室治疗室操作台面和患者床头柜消毒前检测均不合格,ATP检测值分别为(780±10.34) RLU和(853±13.29) RLU ;首次消毒后操作台面检测合格率为61.97%,患者床头柜台面检测合格率为79.45%。对消毒不合格的位点进行现场干预后重新检测,干预前 ATP检测值为(431.02 ± 0.53) RLU ,干预后 ATP检测值为(1.43 ± 0.59) RLU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对终末消毒效果的评价快捷、简便、省时,能及时判断消毒效果的有效性,为现场消毒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执行力。
作者:江婷;蒋颖;甘露;吴昊;张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胱抑素C(Cys C)和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30例,根据造影结果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根据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积分,分为1 ~ 30 分组、31 ~ 60 分组及> 60 分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5 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RDW 、Cys C 和LP(a)水平,并将各组RDW 、Cys C 、L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RDW 、Cys C 及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 积分的增加,RDW 、Cys C 、LP(a)大致呈增高趋势,相关分析显示,RDW 、Cys C 、LP(a)与Gensini 积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RDW 、Cys C 、LP(a)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均可能是冠脉病变程度新的预测因子。
作者:农贤刚;程卫萍;吕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调查江苏省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需求,以构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方法采用重点单位约谈法、个人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江苏省医学检验专业相关行业单位128家,调查内容包括人才需求情况、需求变化的原因、高职人才需求状况及岗位技能要求,对调查结果进行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结果3年制高职检验专业需求情况为三级医院需求很少,而基层医疗机构和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公司需求较为旺盛。主要工作岗位为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及病理检验技术方向,此外,输血与输血技术方向、检验试剂及仪器营销方向、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方向都有需求。结论根据调查结果,确定高职医学检验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特色专业方向,提出构建“临床检验专业基础平台+特色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的设想。
作者:缪文玲;王莉;陆璐;汪平;孙薇;骆峻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广东清远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分型技术对就诊者进行 HPV 23种基因亚型的分型检测。利用实时荧光 PCR对 HPV阳性者进行CT 检测。结果23983例标本中, HPV阳性为5372例,有836例CT检测阳性。感染率前五位的HPV基因亚型合并CT感染例数由高到低依次为HPV‐16(310/1444,CT阳性/HPV阳性)、52(182/1069)、56(101/643)、HPV‐11(27/540)、66(83/446)。单一 HPV亚型感染为的3966例,其中438例合并CT感染;双重HPV亚型感染为1061例,合并CT感染206例;三重感染为为223例,合并CT感染105例;四重以上感染为为122例,合并CT感染87例。随宫颈疾病及癌前病变程度的加重,高危型 HPV合并CT 感染率均显著上升,CINⅡ、CINⅢ和浸润癌均超过80%。结论本地区宫颈炎患者的 HPV合并CT感染率较高,宫颈病变程度与 HPV合并CT 感染密切相关,长期持续高危型 HPV合并CT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对 HPV合并CT感染者进行长期的跟踪随访,对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振勇;李介华;刘艳枚;吴爱娟;胡庆兰;岑欢;周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验证和评价迈瑞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的主要性能指标。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对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白细胞(WBC‐BF)、红细胞(RBC‐BF)的空白计数、携带污染率、精密度、线性范围和相关性等性能指标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 BC‐6900血球仪2个项目空白计数与携带污染率均较低,符合厂家的技术指标要求;不同水平的精密度均符合临床要求,变异系数(CV )均小于15%;临床标本2个项目的检测结果与稀释倍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均 r>0.99);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2个项目测定结果与显微镜下手工计数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均 r>0.99);分类结果与显微镜下手工分类比较,有核细胞计数大于0.1×109/L时,单个核细胞、多个核细胞分类结果相关系数为0.984,而有核细胞计数在0.1×109/L以下时2种细胞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和0.811。结论 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性能指标良好,能较好地满足临床体液常规的检测要求。
作者:寿爽;谭焕腾;张敏;王晓君;李静云;成军;孙长贵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液中性激素及胰岛素抵抗的特征并分析与超声影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PCOS患者(PCOS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超声影像指标检查,包括卵巢间质面积(SA)、卵巢总面积(TA)并计算SA/TA比值,以及检测血液中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LH /FSH、雌二醇(E2)、睾酮(TESTO)、催乳激素(PRL)。对PCOS组检测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计算稳态模型指数(HOMA‐IR)来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 PCOS组的LH、LH /FSH、TESTO、SA、SA/T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COS组的SA、SA/TA与LH、LH /FSH、TESTO、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与超声影像指标具有相关性。
作者:张适恩;侯艺园;赖大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帕罗西汀治疗原发性早泄后血浆5‐HT浓度的变化以及此种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筛选本院门诊原发性早泄患者81例,根据患者近3次性生活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ntra‐vaginal ejaculation latency time , IELT )的平均值将入选样本分为两组:A组(IELT≤30 s),B组(30 s<IELT≤60 s)。同时对每一个患者予以提取血浆冻存。两组患者均口服帕罗西汀20 mg/d ,连用8周。治疗8周后再次予以同样的方法记录IELT ,提取患者血浆。采用5‐HT ELISA试剂盒测定所收集的血浆样本。运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结果研究初始,研究终点时,共计125例患者获得了可靠随访数据及血样信息,其中 A 组41例,B组40例。研究发现,研究初始时,A 组患者血浆5‐H T 浓度显著低于B组( P<0.001),治疗后,血浆5‐HT浓度及IELT均显著增加(P<0.001),A组IELT 均值的增加以及5‐HT 浓度的增加均显著高于B组,(P<0.001)。结论原发性早泄患者血浆5‐HT浓度越低的患者表现出了越严重的早泄症状。原发性早泄患者在通过帕罗西汀治疗后5‐HT浓度显著增高且治疗前5‐HT浓度越低的患者治疗后其5‐HT浓度增高越明显,且其临床症状改善越明显,5‐HT浓度的提高与患者早泄症状的改善之间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作者:罗兵;龙家才;李炜;朱科;刘三荣;张超;李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急性肾损伤(AKI)是以肾功能在短时间内突然迅速下降为主要特点并同时伴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肾脏疾病,是住院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AKI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到5%,在重症监护室(IC U )患者中的发生率甚至高达30%,据估计在亚洲每年大约有200万人死于A K I ,而且对于那些即使能够从AKI恢复的患者,在日后也有较高的风险发展为慢性肾脏病(CKD)[1]。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能够明显降低AKI患者的病死率,并极大提高患者的预后。但目前依靠传统的血肌酐检测来诊断 AKI有很大的局限性及滞后性[2],这就要求必须寻找新的能够快速、准确诊断AKI的实验室指标检来代替传统检测手段。新近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可能有希望成为AKI的早期检测指标,也更适合在临床上广泛使用[3‐4 ]。本文就近年来NGAL检测对于诊断AKI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郜乐乐;王红专;申绯翡;刘洪利;姚佳;刘笑梦;综述孙建勋;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报警系统(Q‐Fla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Sysmex XT‐1800i分析仪白细胞分类Q‐Flag报警信息的标本394份和无异常报警信息的标本190份进行人工显微镜复检,观察全血细胞数量和形态学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Sysmex XT‐1800i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报警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性为62.3%,阳性预测值为70.8%和阴性预测值为100.0%。以人工显微镜复检为“金标准”,血细胞分析仪未出现Q‐Flag报警信息时,人工显微镜复检未见异常细胞,符合率为100%;Sysmex XT‐1800i分析仪在100 U ≤ Q‐Flag <200 U 报警时,白细胞分类符合率为0%~75.0%;在200 U≤Q‐Flag≤300 U报警时,白细胞分类符合率为66.7%~95.6%。结论 Sysmex XT‐1800i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报警系统(Q‐Flag )灵敏度高,异常Q‐Flag报警的标本必须人工显微镜复检,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信息。
作者:韩冰;高阳;李康;宋其生;于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与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40例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PEDF、α颗粒膜蛋白(CD62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 a复合物纤维蛋白受体(PAC‐1)水平。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62P和PAC‐1阳性百分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加,其血清PEDF水平逐步降低,而CD62P和PAC‐1阳性百分率均逐步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与CD62P和PAC‐1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643、-0.505,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降低与血小板异常活化标志物密切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龙平;唐爱国;周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可溶性蛋白,在心肌细胞胞浆中含量丰富。具有组织特异度,心肌损伤后血浆中 H‐FABP水平变化有时间规律性,且血浆H‐FABP水平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故 H‐FABP可作为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近年受到广泛关注。
作者:袁海生(综述);杨立顺(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清附睾蛋白4(HE4)、癌抗原125(CA125)单项及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异症组)、53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卵巢恶性肿瘤组)、64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HE4与CA125水平。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卵巢恶性肿瘤组和对照组血清HE4阳性率分别为57.1%、90.6%和12.5%,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卵巢恶性肿瘤组和对照组血清 CA125阳性率分别为44.8%、92.5%和14.1%,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 pmol/L≤HE4<150 pmol/L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7.14%和53.86%;35 U/mL≤CA125<150 U/mL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4.76%,61.24%;两者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达70.32%和60.38%,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25及HE4阳性率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明显升高,二者联合测定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作者:罗娜;黄星华;钟幸容;钟婉婷;关小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2012年11月25日至26日,我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负责人会议在遵义医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21个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负责人和专家代表。这是一次关于医学检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会议,经过参会专家深入细致的讨论并达成多项共识,会议共识(纪要)由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报教育主管部门。遗憾的是,学界对这次会议共识知之甚少,并且其上报给什么部门、上报后有无反馈等问题至今还是不得而知,可见这次重要的会议共识受到了冷遇。
作者:林发全;罗佐杰;刘成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患儿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性别、地域和季节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L F )法对本院2736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中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Q热立克次体(COX)、腺病毒(ADV)、呼吸道嗜肺军团菌1型(LP1)九项病原体的联合检测。记录患儿信息,用SPSS18.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2736例患儿共检测出IgM抗体阳性918例(33.55%),其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M P、FluB、PIV、ADV、RSV、COX、FluX ,CP及L P1;混合感染124例,占总感染人数的13.51%;总阳性感染人数中男性为21.02%,女性为12.54%,不同性别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1~3岁组阳性率高为13.49%,其次为3~5岁组(7.79%),且各组间有显著差异( P<0.05);对患儿进行季节性感染分析,以冬季(14.07%)、春季(7.79%)感染率较高。结论本地区患儿以M P病原体感染居多,且存在季节性、性别和年龄差异。
作者:李宁霞;王明磊;曹东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制备长期使用且稳定性好的HBsAg室内弱阳性质控血清。方法以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按不同稀释倍数1∶2、1∶4、1∶8、1∶16、1∶32等比例梯度稀释 HBsAg阳性血清;以2种厂家提供不同批号的检测试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 HBsAg阳性质控血清进行连续6个月检测,以此对 HBsAg阳性质控血清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以吸光度值/临界值(S/CO )1.0~3.0为参考标准,确定该实验室 HBsAg阳性质控血清的佳稀释度为1∶8[其 S/CO值为2.42,变异系数(CV)为4.72];且该质控血清在不同试剂使用稳定性较好(其S/CO范围为2.41~2.82,CV范围为4.24%~8.68%);HBsAg阳性质控血清连续6个月检测结果 CV范围为8.71%~9.86%(CV<10%)。结论自制 HBsAg质控血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精密度,可作为临床常规HBsAg检测中的室内质控血清。
作者:刘云;高玲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及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肿瘤发生率也不断地增高[1]。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生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列第3,在癌症引起死亡的病例中位列第4,且每年有数百万的新发病例[2‐3]。大肠癌是一种多基因、多步骤、多途径变化的疾病,目前针对大肠癌的基因学检测手段已经由早期的单基因检测发展到多基因联合检测[4]。全基因表达谱技术是一种基因芯片技术,可用来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寻找新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高信息量、高通量等优点,可快速、准确地对数以千计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5]。从海量的生物标志信息中确定“有效”的基因标志物将是大肠癌诊治性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作者:杨秀珍;彭云香;王庆锋(综述);曹林林(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的血脂水平,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作为CHD危险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95例CHD患者的血清 TC、三酰甘油(TG)、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计算TC/HDL‐C比值。结果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颁布的血脂水平合适范围,CHD患者血清 TC、TG及LDL‐C高于合适范围百分率分别为32.20%、34.24%及37.63%,血清 HDL‐C低于合适范围百分率为39.32%。血清TC/HDL‐C比值高于合适范围百分率为57.29%。血清TC/HDL‐C比值异常率显著高于血清TC、TG、HDL‐C及LDL‐C(χ2=37.540、31.576、19.066、22.866,P<0.01)。结论与任一单项血脂检测相比,血清 TC/HDL‐C比值作为CHD危险标志可能更有临床意义,临床血脂检测报告单应增加TC/HDL‐C比值。
作者:李璐;纪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KPN)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的892株KPN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KPN占标本总量的40.92%,其检出率高的科室是ICU(46.46%),高的标本是痰液(43.51%),ESBLs阳性菌株呈多重耐药趋势,该菌无论产ESBLs与否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 ESBLs阳性菌株耐药率均高于ESBLs阴性菌株,建议临床根据是否产ESBLs及病程长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的发生率以及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小敏;闫卫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该院2011~2013年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2013年门诊、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和耐药分析。结果分离率高前四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的分离率3年分别为52.17%、57.9%和55.52%。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LBLs)的大肠埃希氏菌有增高的趋势,第三代头孢以及氨曲南的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碳青霉烯类仍然是肠杆菌科细菌活性高的药物;糖肽类、利奈唑胺、利福平及莫西沙星等对M RS A始终保持高活性;非发酵菌耐药率较高,需关注多药耐药菌的出现,建议临床在药敏结果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素。
作者:刘杨;陈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胱抑素C(CysC)对于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病情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AKI患者共93例,根据AKI分期标准分为AKI 1期组、AKI 2期组和AKI 3期组。同时选取同期行体检的健康儿童3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研究对象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分析AKI患儿血清Cys C与SCr、BUN、GFR和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对比不同Cys C水平AKI患儿SCr、GFR、APACHEⅡ及病死率比较。结果对照组和3组患儿的SCr、BUN、CysC、GFR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BUN、CysC、GFR和 APACHEⅡ评分随着AKI程度加重而逐渐上升。3组患儿的血清Cys C与SCr、BUN和APACHEⅡ评分均存在正相关(P<0.05),与GFR均存在负相关(P<0.05)。CysC水平小于1.50、1.50~2.00和大于2.00的SCr、APACHEⅡ及病死率逐渐升高,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FR逐渐降低,3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AKI患儿的血清Cys C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同时血清Cys C和APACHEⅡ评分存在正相关,可作为儿童 AKI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指标。
作者:雷伟;李发富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