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婷;蒋颖;甘露;吴昊;张波
目的:分析从IC U重症患者不同标本类型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差异,为有效预防和控制IC U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IC U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568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资料。结果从IC U感染患者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为痰液(60.0%);药敏试验表明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普遍多重耐药,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耐药率小于40.0%;从痰液和无菌体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普遍高于血液和尿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在ICU中不同标本类型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必须加强耐药性监测,治疗该菌感染时首选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
作者:温国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患儿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性别、地域和季节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L F )法对本院2736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中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Q热立克次体(COX)、腺病毒(ADV)、呼吸道嗜肺军团菌1型(LP1)九项病原体的联合检测。记录患儿信息,用SPSS18.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2736例患儿共检测出IgM抗体阳性918例(33.55%),其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M P、FluB、PIV、ADV、RSV、COX、FluX ,CP及L P1;混合感染124例,占总感染人数的13.51%;总阳性感染人数中男性为21.02%,女性为12.54%,不同性别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1~3岁组阳性率高为13.49%,其次为3~5岁组(7.79%),且各组间有显著差异( P<0.05);对患儿进行季节性感染分析,以冬季(14.07%)、春季(7.79%)感染率较高。结论本地区患儿以M P病原体感染居多,且存在季节性、性别和年龄差异。
作者:李宁霞;王明磊;曹东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验证由日本积水(SEKISUI)医疗株式会社生产的FDP检测试剂盒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的分析性能。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系列文件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FDP试剂盒应用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检测FDP的精密度、检测限、线性范围、准确度、临床可报告范围和参考范围等性能进行验证,并与试剂说明书提供的质量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FDP批内不精密度小于5.0%;批间不精密度小于10.0%,检测限为0.44 mg/L小于说明书提供的检测限,符合要求。FDP的线性方程为:Y=1.003 X+0.675,r2=0.995,检测范围为0.44~150.00 mg/L。干扰试验:在总胆红素小于220μmol/L ,血红蛋白小于4.0 g/L ,三酰甘油小于7.5 mmol/L的情况下,对FDP测定结果影响不明显,其相对偏差均小于10%。参考范围区间:20例健康者的FD P的检测结果均在厂商的生物参考区间范围内。结论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生产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试剂盒应用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主要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作者:刘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湿疹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予以卤米松软膏(澳能)局部外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予以皮肤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EASI评分均有下降,但火针组下降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小琴;刘善会;王津;王祝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该院2011~2013年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2013年门诊、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和耐药分析。结果分离率高前四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的分离率3年分别为52.17%、57.9%和55.52%。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LBLs)的大肠埃希氏菌有增高的趋势,第三代头孢以及氨曲南的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碳青霉烯类仍然是肠杆菌科细菌活性高的药物;糖肽类、利奈唑胺、利福平及莫西沙星等对M RS A始终保持高活性;非发酵菌耐药率较高,需关注多药耐药菌的出现,建议临床在药敏结果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素。
作者:刘杨;陈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 T )水平对急性发热患者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86例急性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菌血症组(n=52)、局部感染组(n=276)和非感染组(n=58)。比较各组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WBC)计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的面积(AUC)评价其诊断价值,并确定佳临界值及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结果菌血症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血症组CRP和WBC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血症组血清PCT<0.5 ng/ml的比例明显低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0.5~<2.0 ng/mL、2.0~<10.0 ng/mL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 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和WBC的AUC分别为0.858、0.723、0.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菌血症,血清PCT水平的佳阳性阈值为0.4 ng/mL ,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 Youden指数分别为90.4%、64.2%、49.5%、94.5%及0.546。结论在诊断菌血症方面,血清PC T水平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一个快速且可靠指标。
作者:陈池华;周飞;黄汉常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信阳市拟输血人群梅毒的流行特征,减少医疗纠纷及预防院内感染。方法收集该院16429例输血前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资料,并对各类患者人群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137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0.83%,其中男70例,占男性患者0.74%,女67例,占女性患者0.96%,男女患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组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趋势检验梅毒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1)。不同文化程度间梅毒感染率也有差异,文化程度越高感染率越低。职业分布以无职业者和农民感染率高,学生感染率低。结论不同输血人群梅毒感染率也不尽相同,应加强对输血前患者梅毒检测。
作者:张静;方静;周小菊;金玉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报警系统(Q‐Fla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Sysmex XT‐1800i分析仪白细胞分类Q‐Flag报警信息的标本394份和无异常报警信息的标本190份进行人工显微镜复检,观察全血细胞数量和形态学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Sysmex XT‐1800i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报警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性为62.3%,阳性预测值为70.8%和阴性预测值为100.0%。以人工显微镜复检为“金标准”,血细胞分析仪未出现Q‐Flag报警信息时,人工显微镜复检未见异常细胞,符合率为100%;Sysmex XT‐1800i分析仪在100 U ≤ Q‐Flag <200 U 报警时,白细胞分类符合率为0%~75.0%;在200 U≤Q‐Flag≤300 U报警时,白细胞分类符合率为66.7%~95.6%。结论 Sysmex XT‐1800i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报警系统(Q‐Flag )灵敏度高,异常Q‐Flag报警的标本必须人工显微镜复检,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信息。
作者:韩冰;高阳;李康;宋其生;于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WBC检测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89例、病毒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92例、支原体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90例和健康体检儿童100例,检测其PCT、hs‐CRP和WBC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时PCT与hs‐CRP、WBC呈正相关(r=0.807、0.764,P<0.05),且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和支原体感染(P<0.05)。结论 PCT、hs‐CRP、WBC是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细菌感染儿童支气管肺炎、动态监测其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陈柳青;连炬飞;刘紫菱;赖科峰;曾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席汉综合征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状况。方法比较纳入研究的100例席汉综合征患者与100例女性健康对照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差异;比较席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TSH、fT3、fT4水平变化;比较不同发病时间席汉综合征患者 TSH、fT3、fT4水平差异。结果席汉综合征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比较,TSH水平分别为1.60(0.79~2.86)、3.08(1.97~5.08)mU/L ;fT3水平分别为2.09(1.44~3.69)、4.86(4.49~5.40)pmol/L ;fT4水平分别为8.01(3.45~12.64)、14.56(13.63~16.11)pmol/L(P值均小于0.001);席汉综合征患者治疗后TSH、fT3、fT4水平分别为1.16(0.57~2.11)mU/L、3.27(2.38~4.11)pmol/L、14.32(10.48~15.92)pmol/L ,3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根据分娩大失血到发病时间不同分为小于1年、1~5年以及大于5年3组,TSH水平分别为2.85(2.21~3.51)、1.82(1.24~2.98)、1.52(0.65~2.64)m U/L ,P<0.05;f T 3水平分别为3.74(2.24~4.45)、2.54(1.87~3.32)、1.89(1.13~3.11)pmol/L ,P<0.05;fT4水平分别为12.21(10.45~14.32)、8.52(5.13~12.34)、7.85(3.12~10.12)pmol/L ,P<0.05。结论 TSH可作为席汉综合征与原发性甲减一项鉴别指标;分娩大出血到发病时间越长,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越明显;席汉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防止甲亢的发生;对于产后大出血患者,应该早期监测甲状腺激素等并结合临床表现,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防止席汉综合征及其危象发生。
作者:李广权;黄华兰;李贵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患者血清单胺氧化酶(MAO)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及其与肝功能检测项目腺苷脱氨酶(ADA)、胆碱脂酶(CHE)的相关性以探寻一种能早期诊断肝硬化的敏感、且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方法以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兰州石化总医院、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甘肃省人民医院已确诊住院且排除有肝病外其他疾病249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心、肝、肾功能检测健康的体检健康者7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Olympus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MAO、ADA、CHE活性并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未复制患者比较,血清ADA和CH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A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未复制患者比较,ADA、MAO、CH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病患者常规肝功能检测项目及MAO、ADA、CHE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中,皆在肝硬化组中明显升高,CHE在肝硬化组中降低为明显。将病例组的MAO与其他反映肝功能指标CHE、ADA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乙肝、丙肝、肝硬化病例组ADA、MAO、CHE与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组与乙肝、丙肝组比较ADA、MAO、CHE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乙肝和丙肝组比较 ADA和CHE有显著性差异 P<0.01和 P<0.05,而MAO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血清中 ADA、MAO、CHE在肝硬化时升高程度高于乙肝和丙肝组。且 ADA、MAO、CHE活性升高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致性。表明MAO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更具敏感性,且检测方法简便,对检测者无危害。结论血清MAO、ADA和CHE能反映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更能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及肝实质细胞损害程度,是早期反映肝损伤较为理想的敏感指标,特别是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血清M AO检测是一项检测方法简便、适合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价格低廉、适宜各级医院推广、对检测者无危害的早期诊断肝硬化的血清学检测项目。
作者:王彩凤;齐发梅;袁秀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3项指标在2种生化分析系统间检验结果的可比性,为实验室2种生化分析系统检验结果互认和实验室认可提供依据。方法取2个不同浓度的质控品分别在2种生化分析仪进行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检测,并以厂商注明和该实验室设定的精密度要求为评估标准,再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EP9‐A2文件,分别测定100例患者血清CK、AST、LDH的含量,计算2种方法的相对偏倚(SE%)。然后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总误差范围的1/2为临床可接受判断标准,评估两种生化分析系统对CK、AST、LDH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种生化分析系统对CK、AST、LDH检测的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厂商注明和该实验室设定的精密度要求,且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实验结果比对可靠。除LDH在低医学决定水平处的SE%超过了临床可接受判断标准,其余项目均低于可接受限,2种生化分析系统结果一致。结论当有2个检测系统对同一检验项目进行检测时,应进行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作者:彭琪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瘦素比例与代谢指标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患167例为研究对象,以空腹血糖(FPG)水平将所有病患分成3组(<7.2 mmol/L为1组42例,7.2~9.4 mmol/L为2组59例,>9.4 mmol/L为3组66例)。已经排除接受胰岛素或者胰岛素增敏剂进行治疗的病患。要求病患禁食10~12小时,后取其空腹血样,将样本送往本院检验科利用生化分析测定的方式,将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血脂指标进行检测,计算病患的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病患的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三酰甘油(TG),瘦素以及脂联素,年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存在,HDL、FPG、HOMA‐IR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之间有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病患的脂联素水平和TG ,BMI ,HDL以及LDL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且3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患者的瘦素水平和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病患的脂联素水平和TG、LDL、HD密切相关(P<0.05)。体内的瘦素水平和TG与BMI相关,脂联素/瘦素(A/L)比例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与所有指标有关(P<0.05)。结论 HOMA‐IR并不能作为评估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指标。A/L和其相比则较为适合。
作者:田晓静;钱高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 T 细胞试验(T‐SPOT .TB)在涂阴肺结核病诊断上的价值。方法利用 T‐SPOT .TB、TB‐DNA、TB‐DOT 3种结核病诊断方法对112例确诊涂阴肺结核病患者和60例非结核病对照者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T‐SPOT . TB试验检测灵敏度为88.3%,TB‐DNA、TB‐DOT的灵敏度依次为25.9%、58.9%,与T‐SPOT .TB试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5;χ2=23.3,P<0.05);T‐SPOT .TB试验特异度为96.7%,显著高于 TB‐DOT (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P<0.05)。结论 T‐SPOT .TB对涂阴肺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作为涂阴肺结核病早期诊断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具快速准确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丽美;林健雄;彭东东;刘晓燕;郭苏珊;李耿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探讨其与孕妇异常高凝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法,检测50例异常高凝状态孕产妇和44例健康对照孕产妇的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情况。结果异常高凝组和对照组MTHFR基因C677T3种基因型在两组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其中高凝组CC基因型表达频率明显降低( P=0.01 ),T等位基因表达频率明显增大( P=0.005)。结论孕产妇异常高凝状态与M T 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有关。
作者:章莉;俞菁;谭美玉;侯雅萍;李海川;胡荷宇;龚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育龄妇女TORCH病原体感染与不孕的相关性,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343例孕早期妇女及1356例不孕妇女进行TORCH 4项检测,对其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不孕妇女RV、HSV的感染率较高,且以30~34岁年龄段为主。不同季节不孕妇女TORCH的感染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孕妇女 TORCH的感染与受教育程度、家庭来源、动物接触史相关(P<0.05)。结论受教育少、农村、有动物接触史均为 TORCH感染的高危因素,不孕妇女应积极做好TORCH感染的筛查工作。
作者:王甲甲;王智斌;黄文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建立柯萨奇病毒A16型快速纯化方法,制备中和性单抗,并对单抗进行分析。方法收获CA16培养上清液,超滤浓缩,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病毒颗粒,透射电镜鉴定纯化产物。福尔马林灭活CA16,免疫BALB/c小鼠,制备分泌抗CA16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用ELISA和中和试验分别对单抗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初步建立CA16病毒氯化铯密度梯度纯化方法,电镜显示,病毒颗粒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球形结构,病毒直径在20~30 nm间,大小均匀。获得2株分泌抗CA16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2株单抗均为IgG2a亚型,Anti/CA16/5效价为103,Anti/CA16/10效价为104。2株抗体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256和1∶1024。结论初步建立氯化铯密度梯度纯化CA16的方法,筛选出2株具有中和活性的抗CA16单抗,为CA16病毒的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原材料。
作者:刘杨;赵向绒;关璐媛;王鑫;郭春艳;封青;卫晶晶;胡军;余鹏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中医院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及病原谱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的住院治疗脑卒中患者共计827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病原菌培养及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结果按CLSI2013版标准进行判读。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约14.39%,感染部位主要见于下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分别为:23.3%、17.3%、14.3%、11.3%和10.5%,革兰阴性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素耐药率相对偏低。结论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康复治疗对于医院感染发生率、细菌耐药率有一定的遏制、延缓效果,但也必须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重视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监测,对于医院感染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泽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妇科患者用血情况,探求减少异体血输注的方法。方法检查2013年1~12月妇科输血病历,分析用血合理性及自身输血的可行性。结果114例输血病例中有5例可避免异体血输注,13例已实施回收式自身输血,另有11例可实施贮存式自身输血。结论可通过自身输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用药物替代输血治疗等方式减少异体血输注。
作者:赵志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可溶性蛋白,在心肌细胞胞浆中含量丰富。具有组织特异度,心肌损伤后血浆中 H‐FABP水平变化有时间规律性,且血浆H‐FABP水平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故 H‐FABP可作为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近年受到广泛关注。
作者:袁海生(综述);杨立顺(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