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柳青;连炬飞;刘紫菱;赖科峰;曾文
目的:分析胱抑素C(CysC)对于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病情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AKI患者共93例,根据AKI分期标准分为AKI 1期组、AKI 2期组和AKI 3期组。同时选取同期行体检的健康儿童3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研究对象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分析AKI患儿血清Cys C与SCr、BUN、GFR和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对比不同Cys C水平AKI患儿SCr、GFR、APACHEⅡ及病死率比较。结果对照组和3组患儿的SCr、BUN、CysC、GFR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BUN、CysC、GFR和 APACHEⅡ评分随着AKI程度加重而逐渐上升。3组患儿的血清Cys C与SCr、BUN和APACHEⅡ评分均存在正相关(P<0.05),与GFR均存在负相关(P<0.05)。CysC水平小于1.50、1.50~2.00和大于2.00的SCr、APACHEⅡ及病死率逐渐升高,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FR逐渐降低,3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AKI患儿的血清Cys C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同时血清Cys C和APACHEⅡ评分存在正相关,可作为儿童 AKI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指标。
作者:雷伟;李发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损伤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H FM D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将患儿分成两个亚组:普通型 H FM D 71例,重症HFMD29例;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儿童的血常规检查,心电图异常率、肌钙蛋白(cTnI)和h‐FABP异常率。比较普通型HFMD亚组和重症HFMD亚组不同时刻的cTnI和h‐FABP。结果各组儿童的RBC、WBC和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LT 无统计学差异(P>0.05)。普通型 HFMD亚组心电图异常率19.72%(14/71),cTnI异常率4.23%(3/71),h‐FABP异常率16.39%(10/71);重型 HFMD亚组心电图异常率72.41%(21/29),cTnI异常率82.76%(23/29), h‐FABP异常率82.96%(23/29);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1.00%(1/100),cTnI异常率2.00%(2/100),h‐FABP异常率0.00%(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HFMD亚组和重症HFMD亚组不同时刻的cTnI和h‐FAB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可以反应 HFMD患儿早期的心肌损伤。
作者:徐传彬;黄华;杨小星;陈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99例男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肝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9例CHB患者空腹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各组HBV DNA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ALT和AST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8、0.300;P<0.05);男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286,P<0.05);男性 HBeAg阳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AST 水平也呈正相关(r=0.341,P<0.05);男性 HBeAg阴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 ALT 和 AST 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BeAg阳性男性CHB患者的HBV DNA载量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评估CHB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靳克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与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40例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PEDF、α颗粒膜蛋白(CD62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 a复合物纤维蛋白受体(PAC‐1)水平。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62P和PAC‐1阳性百分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加,其血清PEDF水平逐步降低,而CD62P和PAC‐1阳性百分率均逐步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与CD62P和PAC‐1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643、-0.505,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降低与血小板异常活化标志物密切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龙平;唐爱国;周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的血脂水平,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作为CHD危险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95例CHD患者的血清 TC、三酰甘油(TG)、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计算TC/HDL‐C比值。结果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颁布的血脂水平合适范围,CHD患者血清 TC、TG及LDL‐C高于合适范围百分率分别为32.20%、34.24%及37.63%,血清 HDL‐C低于合适范围百分率为39.32%。血清TC/HDL‐C比值高于合适范围百分率为57.29%。血清TC/HDL‐C比值异常率显著高于血清TC、TG、HDL‐C及LDL‐C(χ2=37.540、31.576、19.066、22.866,P<0.01)。结论与任一单项血脂检测相比,血清 TC/HDL‐C比值作为CHD危险标志可能更有临床意义,临床血脂检测报告单应增加TC/HDL‐C比值。
作者:李璐;纪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评价自制血清肌钙蛋白I(cTnI)质控物均匀性和稳定性。方法按实验设计收集混合血清,分装-20℃贮存。参照CNAS‐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对质控物的均匀性进行评价;运用恒温加速试验研究稳定性。结果质控物均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恒温加速试验显示,血清cTnI降解随时间变化符合化学动力学一级反应,根据Arrhenius方程推测4℃贮存7 d ,-20℃贮存有效期为19个月;监测质控物9个月,与恒温加速试验结果一致。结论自制血清cT nI质控物均匀性、稳定性良好,可用于临床室内质量控制。
作者:施英娟;王建新;王超;施秀英;王惠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验证和评价迈瑞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的主要性能指标。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对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白细胞(WBC‐BF)、红细胞(RBC‐BF)的空白计数、携带污染率、精密度、线性范围和相关性等性能指标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 BC‐6900血球仪2个项目空白计数与携带污染率均较低,符合厂家的技术指标要求;不同水平的精密度均符合临床要求,变异系数(CV )均小于15%;临床标本2个项目的检测结果与稀释倍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均 r>0.99);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2个项目测定结果与显微镜下手工计数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均 r>0.99);分类结果与显微镜下手工分类比较,有核细胞计数大于0.1×109/L时,单个核细胞、多个核细胞分类结果相关系数为0.984,而有核细胞计数在0.1×109/L以下时2种细胞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和0.811。结论 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性能指标良好,能较好地满足临床体液常规的检测要求。
作者:寿爽;谭焕腾;张敏;王晓君;李静云;成军;孙长贵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KPN)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的892株KPN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KPN占标本总量的40.92%,其检出率高的科室是ICU(46.46%),高的标本是痰液(43.51%),ESBLs阳性菌株呈多重耐药趋势,该菌无论产ESBLs与否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 ESBLs阳性菌株耐药率均高于ESBLs阴性菌株,建议临床根据是否产ESBLs及病程长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的发生率以及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小敏;闫卫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新形势下的今天,对于各医学院校检验专业即将毕业学子们来说,后一年的临床实习阶段,是帮助学子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条重要实践之路,也是他们以后正式踏上工作岗位必不可少,极其重要的第一步。临床实习是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后的也是重要的一课。在这一阶段,培养实习生在较短的实习期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把每一位学子培养成为未来合格的检验工作者是实习的佳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实习过程中检验科对实习生的规范化管理及带教老师规范化的言传身教,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那么检验科该如何管,老师该如何带教才规范,实习学生又该如何学才能取得佳的成效达到学以致用,是近年来医院检验科所面临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挑战。笔者就近十年带教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希望与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王一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制备长期使用且稳定性好的HBsAg室内弱阳性质控血清。方法以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按不同稀释倍数1∶2、1∶4、1∶8、1∶16、1∶32等比例梯度稀释 HBsAg阳性血清;以2种厂家提供不同批号的检测试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 HBsAg阳性质控血清进行连续6个月检测,以此对 HBsAg阳性质控血清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以吸光度值/临界值(S/CO )1.0~3.0为参考标准,确定该实验室 HBsAg阳性质控血清的佳稀释度为1∶8[其 S/CO值为2.42,变异系数(CV)为4.72];且该质控血清在不同试剂使用稳定性较好(其S/CO范围为2.41~2.82,CV范围为4.24%~8.68%);HBsAg阳性质控血清连续6个月检测结果 CV范围为8.71%~9.86%(CV<10%)。结论自制 HBsAg质控血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精密度,可作为临床常规HBsAg检测中的室内质控血清。
作者:刘云;高玲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调查湛江市区1808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各亚型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1808例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核酸的提取和 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1808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H PV阳性511例,感染率27.8%(511/1808),21种基因型均被检出,其中单纯高危型354 例,感染率19.6%(354/1808);单纯低危型93例,感染率5.1%(93/1808);高、低混合感染型64例,感染率3.5%(64/1808)。单一感染367例,感染率20.3%(367/1808),多重亚型感染144例,感染率8.0%(144/1808)。感染率较高的5种亚型是 HPV52(6.6%,120/1808)、HPV16(4.8%,86/1808)、HPV18(4.3%,78/1808)、HPV58(3.7%,67/1808)、HPV8304(3.1%,61/1808)。50岁以下女性人群感染率较高。结论湛江市区女性宫颈脱落细胞 HPV感染率为27.8%,HPV52、16、18、58、8304是常见的感染基因型,高危型占阳性样本的90.5%;应加强50以下女性人群 HPV的筛查。
作者:梁华英;黄胜;庞伟鸿;陈亚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该院2011~2013年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2013年门诊、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和耐药分析。结果分离率高前四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的分离率3年分别为52.17%、57.9%和55.52%。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LBLs)的大肠埃希氏菌有增高的趋势,第三代头孢以及氨曲南的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碳青霉烯类仍然是肠杆菌科细菌活性高的药物;糖肽类、利奈唑胺、利福平及莫西沙星等对M RS A始终保持高活性;非发酵菌耐药率较高,需关注多药耐药菌的出现,建议临床在药敏结果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素。
作者:刘杨;陈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PureceptionTM密度梯度离心法优选精子在夫精人工授精(AIH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 Purecep‐tionTM密度梯度离心法优选精子,应用于672对不孕夫妇的1360个AIH周期治疗。结果经PureceptionTM密度梯度离心法优选精子后,精子浓度由(54.86±26.03)×106/mL 提高到(63.89±34.40)×106/mL、前向运动(PR)精子百分比由(32.47±9.31)%提高到(69.78±5.10)%,其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PR精子回收率为(34.08 ± 3.95)%。672对不孕夫妇共进行1360个A I H周期,周期临床妊娠率16.62%(226/1360)。优选精子前根据精子浓度分为3组:≥15×106/m L组(Ⅰ组)、(≥10,<15 )×106/m L组(Ⅱ组)、<10×106/m L组(Ⅲ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13%、16.05%、4.26%,Ⅲ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根据PR精子百分比分为3组:≥32%组(A 组)、(≥10,<32)%组(B组)、<10%组(C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53%、16.55%、4.65%,C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优选精子后根据PR精子总数分为两组:≥10×106组、<10×106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33%、10.22%,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ureceptionTM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较好的精子优选方法,应用于AIH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妊娠率。优选精子前精子浓度≥10×106/mL、PR精子≥10%,及优选精子后PR精子总数≥10×106,可获得较理想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黄娟华;梁晓丽;万小妍;蒙思颖;黄永汉;黄雪坤;刘霓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调查江苏省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需求,以构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方法采用重点单位约谈法、个人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江苏省医学检验专业相关行业单位128家,调查内容包括人才需求情况、需求变化的原因、高职人才需求状况及岗位技能要求,对调查结果进行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结果3年制高职检验专业需求情况为三级医院需求很少,而基层医疗机构和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公司需求较为旺盛。主要工作岗位为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及病理检验技术方向,此外,输血与输血技术方向、检验试剂及仪器营销方向、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方向都有需求。结论根据调查结果,确定高职医学检验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特色专业方向,提出构建“临床检验专业基础平台+特色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的设想。
作者:缪文玲;王莉;陆璐;汪平;孙薇;骆峻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从IC U重症患者不同标本类型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差异,为有效预防和控制IC U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IC U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568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资料。结果从IC U感染患者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为痰液(60.0%);药敏试验表明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普遍多重耐药,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耐药率小于40.0%;从痰液和无菌体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普遍高于血液和尿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在ICU中不同标本类型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必须加强耐药性监测,治疗该菌感染时首选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
作者:温国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永川区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情况,为加强水质卫生监督管理及改善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4年在永川区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采集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样440份,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440份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指标检测水样,合格数143份,合格率36.59%,其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低,为37.50%;永川区2012~2014年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与水处理工艺等因素有关,永川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存在饮水安全隐患,应加强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消毒工艺及设施,开展饮水卫生健康教育,加大对水质监督的执法力度,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作者:旷春梅;郑显奇;成世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报警系统(Q‐Fla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Sysmex XT‐1800i分析仪白细胞分类Q‐Flag报警信息的标本394份和无异常报警信息的标本190份进行人工显微镜复检,观察全血细胞数量和形态学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Sysmex XT‐1800i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报警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性为62.3%,阳性预测值为70.8%和阴性预测值为100.0%。以人工显微镜复检为“金标准”,血细胞分析仪未出现Q‐Flag报警信息时,人工显微镜复检未见异常细胞,符合率为100%;Sysmex XT‐1800i分析仪在100 U ≤ Q‐Flag <200 U 报警时,白细胞分类符合率为0%~75.0%;在200 U≤Q‐Flag≤300 U报警时,白细胞分类符合率为66.7%~95.6%。结论 Sysmex XT‐1800i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报警系统(Q‐Flag )灵敏度高,异常Q‐Flag报警的标本必须人工显微镜复检,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信息。
作者:韩冰;高阳;李康;宋其生;于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多见于肾脏,经典型的 AML 由厚壁血管、平滑肌、脂肪3种成分组成。而发生于肝脏,由其中一种成分为主构成的单形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 A )罕见报道。因认识不足加之其临床表现的不典型,临床、影像学均容易误诊。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M A )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以提高认识。
作者:杨达荣;杨柳;徐红梅;李昌秀;刘俊玲;吴时军;张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和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分析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鉴定卡、药敏卡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可能的耐药基因。结果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强,分别为91.25%、85%和71.25%,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敏感率为100%,共筛查出M RS A菌株22株,占27.5%;D实验共筛查出13株诱导型耐药株;携带耐药基因者共有57株,占71.25%(57/80),共检测出6个耐药基因。其中21株(26.25%)同时携带ermB和aac(6′)/aph(2")2种耐药基因;9株(11.25%)同时携带ermA、mecA、qacA3种耐药基因,且该9株均为M RSA ;13株(16.25%)仅携带ermC1种耐药基因。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高,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临床应加强耐药基因检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古汉福;张国雄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 T 细胞试验(T‐SPOT .TB)在涂阴肺结核病诊断上的价值。方法利用 T‐SPOT .TB、TB‐DNA、TB‐DOT 3种结核病诊断方法对112例确诊涂阴肺结核病患者和60例非结核病对照者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T‐SPOT . TB试验检测灵敏度为88.3%,TB‐DNA、TB‐DOT的灵敏度依次为25.9%、58.9%,与T‐SPOT .TB试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5;χ2=23.3,P<0.05);T‐SPOT .TB试验特异度为96.7%,显著高于 TB‐DOT (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P<0.05)。结论 T‐SPOT .TB对涂阴肺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作为涂阴肺结核病早期诊断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具快速准确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丽美;林健雄;彭东东;刘晓燕;郭苏珊;李耿聪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