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脏单形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

杨达荣;杨柳;徐红梅;李昌秀;刘俊玲;吴时军;张黎

关键词:肝脏, 单形,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表现, 影像学, 易误诊, 经典型, 不典型, 组成, 文献, 肾脏, 疾病, 厚壁, 构成, 复习
摘要: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多见于肾脏,经典型的 AML 由厚壁血管、平滑肌、脂肪3种成分组成。而发生于肝脏,由其中一种成分为主构成的单形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 A )罕见报道。因认识不足加之其临床表现的不典型,临床、影像学均容易误诊。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M A )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以提高认识。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BV 感染者血清中IL-33及IL-18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HBV感染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IL‐33)及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探讨其与乙肝患者病情发展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10例HBV感染者(无症状携带者35例,慢性乙肝患者42例,重症乙肝患者33例)和36例正常对照血清IL‐33及IL‐18的水平,同时检测以上乙肝患者血清转氨酶A L T ,分析IL‐33、IL‐18与A L T的关系。结果重症乙肝患者组与慢性乙肝患者组血清IL‐33及I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01),无症状携带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且各组乙肝患者IL‐33及IL‐18水平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 r=0.568;r=0.612,P<0.01)。结论 IL‐33及IL‐18在 HBV感染者中高水平表达,可能与炎症因子激活有关,在 HBV感染免疫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肖庆;迟秀文;刘晓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从ICU 继发感染者不同标本中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从IC U重症患者不同标本类型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差异,为有效预防和控制IC U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IC U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568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资料。结果从IC U感染患者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为痰液(60.0%);药敏试验表明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普遍多重耐药,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耐药率小于40.0%;从痰液和无菌体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普遍高于血液和尿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在ICU中不同标本类型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必须加强耐药性监测,治疗该菌感染时首选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

    作者:温国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PI3K 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局部血管生成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PI3K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PI3K在28例宫颈正常上皮(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8例SCC组织的表达,并检测其中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PI)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PI3K在NCE、CIN及SC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55.56%及85.29%。PI3K在SC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CIN和NCE组(P<0.05)。PI3K在SCC组表达分别与 PI及MVD显著正相关。PI3K在SCC组表达分别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否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而与患者年龄、有否脉管浸润、间质浸润深度及生存率无关(P>0.05)。宫颈鳞癌FIGO分期为Ⅱ期、组织学分级为Ⅲ级及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其 PI3K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FIGO分期为Ⅰ期、组织学分级在Ⅱ级以内及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PI3K过度表达可能上调宫颈鳞癌细胞增殖及间质血管新生,可能促进宫颈鳞癌转移、从而促进其病程进展。

    作者:刘兆董;江忠清;戴丽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PC T 、hs-CRP及WBC检测在广州地区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WBC检测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89例、病毒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92例、支原体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90例和健康体检儿童100例,检测其PCT、hs‐CRP和WBC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时PCT与hs‐CRP、WBC呈正相关(r=0.807、0.764,P<0.05),且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和支原体感染(P<0.05)。结论 PCT、hs‐CRP、WBC是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细菌感染儿童支气管肺炎、动态监测其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陈柳青;连炬飞;刘紫菱;赖科峰;曾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检验科收治的21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抽取血液标本6mL ,分别放于3个试管中,并参照放置1 h后的测定结果比较不同时间段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结果血液标本放置3 h后,GLU指标的检测结果与1 h后的血液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 h后,ALP、ALT、AST、ALB、TP、BUN、GLU指标的测定结果与1 h后血液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24 h后,P、Ca、ALP、GGT、ALT、AST、ALB、TP、TBIL、BUN、GLU指标的测定结果与1 h后血液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IL、UA、CHOL、TG的测定结果与1 h的测定结果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会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作者:王娴默;杨章元;明亮;谢良才;鲁锦志;肖林;李彦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两种肠球菌致泌尿外科医院重症患者尿路感染的耐药性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致该院重症患者尿路感染现状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症患者尿路感染分离的172株肠球菌进行分析,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 T B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肠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利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结果共分离肠球菌172株,其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分离率分别是68.0%(117株)和32.0%(55株);药敏试验表明2种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都较敏感(耐药率小于5.0%),除这4种药物外,对其余12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5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其中3株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耐利奈唑胺的粪肠球菌3株,屎肠球菌1株。结论从该院重症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肠球菌多重耐药严重,2种肠球菌的耐药性存在菌种差异,临床应加强细菌监测,治疗肠球菌感染时首选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

    作者:范玉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采集199例肺炎患者的血清和咽拭子,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和DNA。结果199例肺炎患者按照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61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ELISA法和PCR法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6.9%和96.7%,特异性分别为78.3%和97.1%。结论PCR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ELISA法。

    作者:李海平;杜昆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011~2013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目的:分析该院2011~2013年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2013年门诊、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和耐药分析。结果分离率高前四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的分离率3年分别为52.17%、57.9%和55.52%。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LBLs)的大肠埃希氏菌有增高的趋势,第三代头孢以及氨曲南的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碳青霉烯类仍然是肠杆菌科细菌活性高的药物;糖肽类、利奈唑胺、利福平及莫西沙星等对M RS A始终保持高活性;非发酵菌耐药率较高,需关注多药耐药菌的出现,建议临床在药敏结果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素。

    作者:刘杨;陈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的主要构成及故障维修

    SYSM EX XT‐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在本院至今已使用5年多,其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而且保养维护方便,故障率极低,该仪器主要由采样单元、白细胞(WBC )检测单元、红细胞(RBC)检测单元、压力单元、水路单元等组成。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能提供24个参数报告,采用半导体激光器,通过鞘液机制包裹细胞,以流式细胞原理分析细胞使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有了进一步提高;通过核酸荧光染色对有核细胞进行染色分类,有效地对疑问细胞进行提示;采用经典的小孔阻抗计数法分析红细胞和血小板,分析血红蛋白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LS)血红蛋白检测法,此方法汇集了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和氧合血红蛋白法两种方法的优点[1]。现针对仪器各系统出现的故障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苏大林;明道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伤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损伤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H FM D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将患儿分成两个亚组:普通型 H FM D 71例,重症HFMD29例;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儿童的血常规检查,心电图异常率、肌钙蛋白(cTnI)和h‐FABP异常率。比较普通型HFMD亚组和重症HFMD亚组不同时刻的cTnI和h‐FABP。结果各组儿童的RBC、WBC和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LT 无统计学差异(P>0.05)。普通型 HFMD亚组心电图异常率19.72%(14/71),cTnI异常率4.23%(3/71),h‐FABP异常率16.39%(10/71);重型 HFMD亚组心电图异常率72.41%(21/29),cTnI异常率82.76%(23/29), h‐FABP异常率82.96%(23/29);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1.00%(1/100),cTnI异常率2.00%(2/100),h‐FABP异常率0.00%(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HFMD亚组和重症HFMD亚组不同时刻的cTnI和h‐FAB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可以反应 HFMD患儿早期的心肌损伤。

    作者:徐传彬;黄华;杨小星;陈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大肠癌基因表达谱研究进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及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肿瘤发生率也不断地增高[1]。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生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列第3,在癌症引起死亡的病例中位列第4,且每年有数百万的新发病例[2‐3]。大肠癌是一种多基因、多步骤、多途径变化的疾病,目前针对大肠癌的基因学检测手段已经由早期的单基因检测发展到多基因联合检测[4]。全基因表达谱技术是一种基因芯片技术,可用来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寻找新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高信息量、高通量等优点,可快速、准确地对数以千计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5]。从海量的生物标志信息中确定“有效”的基因标志物将是大肠癌诊治性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作者:杨秀珍;彭云香;王庆锋(综述);曹林林(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中医院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及病原谱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的住院治疗脑卒中患者共计827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病原菌培养及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结果按CLSI2013版标准进行判读。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约14.39%,感染部位主要见于下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分别为:23.3%、17.3%、14.3%、11.3%和10.5%,革兰阴性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素耐药率相对偏低。结论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康复治疗对于医院感染发生率、细菌耐药率有一定的遏制、延缓效果,但也必须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重视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监测,对于医院感染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泽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HIF-1α和 MRP的表达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肝癌组织中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和多药耐药蛋白(MRP)表达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院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病理科的肝癌石蜡包埋标本共83例,对标本进行处理,制作组织切片,观察HIF‐1α的阳性表达、MRP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83例标本中有50例的 HIF‐1α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0.2%;其中中高分化肿瘤样本的HIF‐1α阳性率为74.1%,明显高于低分化的28.0%(P<0.05);而淋巴结肿瘤转移与否的 HIF‐1α阳性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83例样本中,有58例样本的MRP呈阳性,阳性率为70.0%;其中中高分化度的MRP阳性率为77.6%,明显要高于低分化的52.0%(P<0.05);而淋巴结肿瘤转移与否的MRP阳性率分别为76.3%、64.4%,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标本中MRP表达为阳性的,其 HIF‐1α表达也明显升高。结论肝癌组织中 HIF‐1α蛋白的表达与MRP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大帅;陈英;马小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儿童患者中常见肠杆菌科细菌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2013~2014年本院儿童患者中常见肠杆菌科的细菌药敏分析及产ESBL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情况,为今后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常规方法分离培养临床病原菌,肠杆菌科菌株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常见肠杆菌科细菌530株,其中大肠埃菌占38.87%和肺炎克雷伯菌占32.08%,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的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为32.04%,肺炎克雷伯菌为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中大肠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主要,两者ESBL导致的耐药问题也日趋严重,应引起重视。碳青霉烯类仍是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的药物,抗菌药物治疗应依据细菌学指导,选择敏感药物。

    作者:徐建民;周丽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胱抑素C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肾功能变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研究组)和体检健康者84例(对照组),检测血清CysC水平,分析其与患者梗死灶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采用500 mL/d(A组)和375 mL/d(B组)20%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5、14天血清CysC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大、中、小梗死灶患者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中、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CysC水平均升高,其中血清Cys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治疗后第5、14天血清Cys、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监测脑梗死患者甘露醇治疗对肾功能影响方面,CysC优于Cr、BUN ,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石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T-SPOT .TB在涂阴肺结核中的快速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 T 细胞试验(T‐SPOT .TB)在涂阴肺结核病诊断上的价值。方法利用 T‐SPOT .TB、TB‐DNA、TB‐DOT 3种结核病诊断方法对112例确诊涂阴肺结核病患者和60例非结核病对照者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T‐SPOT . TB试验检测灵敏度为88.3%,TB‐DNA、TB‐DOT的灵敏度依次为25.9%、58.9%,与T‐SPOT .TB试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5;χ2=23.3,P<0.05);T‐SPOT .TB试验特异度为96.7%,显著高于 TB‐DOT (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P<0.05)。结论 T‐SPOT .TB对涂阴肺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作为涂阴肺结核病早期诊断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具快速准确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丽美;林健雄;彭东东;刘晓燕;郭苏珊;李耿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PureceptionTM密度梯度离心法优选精子在夫精人工授精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PureceptionTM密度梯度离心法优选精子在夫精人工授精(AIH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 Purecep‐tionTM密度梯度离心法优选精子,应用于672对不孕夫妇的1360个AIH周期治疗。结果经PureceptionTM密度梯度离心法优选精子后,精子浓度由(54.86±26.03)×106/mL 提高到(63.89±34.40)×106/mL、前向运动(PR)精子百分比由(32.47±9.31)%提高到(69.78±5.10)%,其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PR精子回收率为(34.08 ± 3.95)%。672对不孕夫妇共进行1360个A I H周期,周期临床妊娠率16.62%(226/1360)。优选精子前根据精子浓度分为3组:≥15×106/m L组(Ⅰ组)、(≥10,<15 )×106/m L组(Ⅱ组)、<10×106/m L组(Ⅲ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13%、16.05%、4.26%,Ⅲ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根据PR精子百分比分为3组:≥32%组(A 组)、(≥10,<32)%组(B组)、<10%组(C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53%、16.55%、4.65%,C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优选精子后根据PR精子总数分为两组:≥10×106组、<10×106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33%、10.22%,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ureceptionTM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较好的精子优选方法,应用于AIH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妊娠率。优选精子前精子浓度≥10×106/mL、PR精子≥10%,及优选精子后PR精子总数≥10×106,可获得较理想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黄娟华;梁晓丽;万小妍;蒙思颖;黄永汉;黄雪坤;刘霓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迈瑞BC-69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模式的性能验证和评价

    目的:验证和评价迈瑞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的主要性能指标。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对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白细胞(WBC‐BF)、红细胞(RBC‐BF)的空白计数、携带污染率、精密度、线性范围和相关性等性能指标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 BC‐6900血球仪2个项目空白计数与携带污染率均较低,符合厂家的技术指标要求;不同水平的精密度均符合临床要求,变异系数(CV )均小于15%;临床标本2个项目的检测结果与稀释倍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均 r>0.99);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2个项目测定结果与显微镜下手工计数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均 r>0.99);分类结果与显微镜下手工分类比较,有核细胞计数大于0.1×109/L时,单个核细胞、多个核细胞分类结果相关系数为0.984,而有核细胞计数在0.1×109/L以下时2种细胞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和0.811。结论 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性能指标良好,能较好地满足临床体液常规的检测要求。

    作者:寿爽;谭焕腾;张敏;王晓君;李静云;成军;孙长贵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某三甲医院2013年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监测和分析本院2013年尿培养中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M 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用WHONET5.6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尿培养出病原菌23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22.1%;革兰阴性菌170株,占73.6%;真菌10株,占4.3%;分离的病原菌中前4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占48.9%、13.0%、9.5%和5.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 )占C N S的76.7%,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00%;粪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3%,未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2.2%和50.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度为100.00%。结论尿标本的分离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细菌耐药严重。

    作者:谢强;曹明杰;陈玲;雷成余;徐添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 M icroR、% Hypo-He联合 RDW 对缺铁性贫血与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小红细胞百分比例(% MicroR)、低色素细胞百分比例(% Hypo‐He)联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缺铁性贫血(IDA)与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这3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System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已确诊IDA患者30例、α‐地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72例,β‐地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36例及160例健康人的% MicroR、% Hypo‐He和RDW的值,并计算得到% MicroR‐% Hypo‐He‐RDW(M‐H‐RDW)值。结果3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 MicroR、% Hypo‐He、RDW、M‐H‐RDW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croR、% Hypo‐He联合的RDW对IDA与α、β‐地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鉴别有诊断价值。

    作者:贺端明;蓝惠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