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国辉
目的:验证由日本积水(SEKISUI)医疗株式会社生产的FDP检测试剂盒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的分析性能。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系列文件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FDP试剂盒应用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检测FDP的精密度、检测限、线性范围、准确度、临床可报告范围和参考范围等性能进行验证,并与试剂说明书提供的质量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FDP批内不精密度小于5.0%;批间不精密度小于10.0%,检测限为0.44 mg/L小于说明书提供的检测限,符合要求。FDP的线性方程为:Y=1.003 X+0.675,r2=0.995,检测范围为0.44~150.00 mg/L。干扰试验:在总胆红素小于220μmol/L ,血红蛋白小于4.0 g/L ,三酰甘油小于7.5 mmol/L的情况下,对FDP测定结果影响不明显,其相对偏差均小于10%。参考范围区间:20例健康者的FD P的检测结果均在厂商的生物参考区间范围内。结论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生产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试剂盒应用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主要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作者:刘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采集199例肺炎患者的血清和咽拭子,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和DNA。结果199例肺炎患者按照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61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ELISA法和PCR法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6.9%和96.7%,特异性分别为78.3%和97.1%。结论PCR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ELISA法。
作者:李海平;杜昆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广东清远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分型技术对就诊者进行 HPV 23种基因亚型的分型检测。利用实时荧光 PCR对 HPV阳性者进行CT 检测。结果23983例标本中, HPV阳性为5372例,有836例CT检测阳性。感染率前五位的HPV基因亚型合并CT感染例数由高到低依次为HPV‐16(310/1444,CT阳性/HPV阳性)、52(182/1069)、56(101/643)、HPV‐11(27/540)、66(83/446)。单一 HPV亚型感染为的3966例,其中438例合并CT感染;双重HPV亚型感染为1061例,合并CT感染206例;三重感染为为223例,合并CT感染105例;四重以上感染为为122例,合并CT感染87例。随宫颈疾病及癌前病变程度的加重,高危型 HPV合并CT 感染率均显著上升,CINⅡ、CINⅢ和浸润癌均超过80%。结论本地区宫颈炎患者的 HPV合并CT感染率较高,宫颈病变程度与 HPV合并CT 感染密切相关,长期持续高危型 HPV合并CT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对 HPV合并CT感染者进行长期的跟踪随访,对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振勇;李介华;刘艳枚;吴爱娟;胡庆兰;岑欢;周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评估血清糖化清蛋白(AG)测定结果在妊娠期糖尿病(GDM )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00例高危孕妇在孕24~28周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AG检测,以OGTT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AG各个切点测定结果对GDM筛查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性。结果以A G 14.0%为切点,灵敏度可达92.86%,但特异度性仅为57.32%;以A G 16.0%为切点,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性为89.84%;而以A G 18.0%为切点,诊断灵敏度仅为42.86%,特异度性则高达100.0%。因此,A G低于14.0%的孕妇GDM风险低,AG高于18.0%的孕妇为GDM的风险则明显增加。结论 AG检测快速简便,以AG 14.0%作为切点可保证筛查的高灵敏度,而以18.0%作为切点则具有高的诊断特异度性。因此,AG的监测在GDM 的筛查与预防中有重要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唐劲松;吴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 )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至2015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根据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分成:手术组64例,非手术组56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 ,GOS)分成预后不良组61例(GOS 1~3分),预后良好组59例(GOS 4~5分)。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患者伤后1 d、3 d、7 d动态检测CRP、PLT水平变化。结果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伤后1 d血清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之后均逐渐下降,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但手术组患者下降缓慢,一直维持较高水平,14 d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手术组患者下降显著,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伤后1 d时 PLT均未见升高,术后3 d开始逐渐升高,7 d时升高显著,手术组患者PLT水平升高程度明显高于非手术组(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血清CRP入院时均升高,术后1 d达高峰,之后两组均逐渐下降,预后良好组下降明显,而预后不良组CRP水平下降不明显,持续高水平状态时间长,术后7 d时仍显著高于正常水平(P<0.05)。在各时间点预后不良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术后1 d时PLT水平均变化不大,术后3 d均开始逐渐升高,预后不良组患者术后7 d PLT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PLT 的动态变化均存在一定规律,是判断脑损伤急性期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毕爱芬;胡汉斌;裴德翠;丘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无症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 Hcy )患者随着同型半胱氨酸(Hcy )分层程度的升高,血 Hcy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的相关性,以及Hcy与炎性因子及UA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体检人群78例,依据 Hcy水平分为3组(正常组、轻度 HHcy组、中度HHcy组),测定各组患者hs‐CRP、UA ,比较不同人群 Hcy水平与hs‐CRP、UA的关系。结果线性相关分析表明 Hcy浓度变化与hs‐CRP、UA浓度呈正相关;以 HHcy为因变量,hs‐CRP、UA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s‐CRP、UA浓度与Hcy相关,hs‐CRP浓度升高增加HHcy发生风险;与正常组比较,中度HHcy患者UA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cy患者UA升高,Hcy增高与hs‐CRP、UA浓度相关。
作者:刘兰颖;郭欣;郭娟;李伟;张晓琳;张晓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2012年11月25日至26日,我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负责人会议在遵义医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21个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负责人和专家代表。这是一次关于医学检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会议,经过参会专家深入细致的讨论并达成多项共识,会议共识(纪要)由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报教育主管部门。遗憾的是,学界对这次会议共识知之甚少,并且其上报给什么部门、上报后有无反馈等问题至今还是不得而知,可见这次重要的会议共识受到了冷遇。
作者:林发全;罗佐杰;刘成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患儿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性别、地域和季节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L F )法对本院2736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中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Q热立克次体(COX)、腺病毒(ADV)、呼吸道嗜肺军团菌1型(LP1)九项病原体的联合检测。记录患儿信息,用SPSS18.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2736例患儿共检测出IgM抗体阳性918例(33.55%),其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M P、FluB、PIV、ADV、RSV、COX、FluX ,CP及L P1;混合感染124例,占总感染人数的13.51%;总阳性感染人数中男性为21.02%,女性为12.54%,不同性别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1~3岁组阳性率高为13.49%,其次为3~5岁组(7.79%),且各组间有显著差异( P<0.05);对患儿进行季节性感染分析,以冬季(14.07%)、春季(7.79%)感染率较高。结论本地区患儿以M P病原体感染居多,且存在季节性、性别和年龄差异。
作者:李宁霞;王明磊;曹东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患者外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采用G显带分析。结果225例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患者,共检出异常核型63例,占28%。其中,原发闭经患者148例,异常核型55例,占37.16%。继发闭经患者77例,核型异常8例,占10.39%。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的主要原因,对闭经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明确闭经原因,及早对症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燕銮;徐岚;张新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及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肿瘤发生率也不断地增高[1]。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生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列第3,在癌症引起死亡的病例中位列第4,且每年有数百万的新发病例[2‐3]。大肠癌是一种多基因、多步骤、多途径变化的疾病,目前针对大肠癌的基因学检测手段已经由早期的单基因检测发展到多基因联合检测[4]。全基因表达谱技术是一种基因芯片技术,可用来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寻找新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高信息量、高通量等优点,可快速、准确地对数以千计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5]。从海量的生物标志信息中确定“有效”的基因标志物将是大肠癌诊治性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作者:杨秀珍;彭云香;王庆锋(综述);曹林林(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液中性激素及胰岛素抵抗的特征并分析与超声影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PCOS患者(PCOS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超声影像指标检查,包括卵巢间质面积(SA)、卵巢总面积(TA)并计算SA/TA比值,以及检测血液中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LH /FSH、雌二醇(E2)、睾酮(TESTO)、催乳激素(PRL)。对PCOS组检测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计算稳态模型指数(HOMA‐IR)来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 PCOS组的LH、LH /FSH、TESTO、SA、SA/T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COS组的SA、SA/TA与LH、LH /FSH、TESTO、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与超声影像指标具有相关性。
作者:张适恩;侯艺园;赖大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在NSCLC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02例NSCLC患者、4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量。结果 NSCLC患者化疗前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和肺部良性疾病组(P<0.05);血清miR‐125b在Ⅲ期+Ⅳ期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0.01)。与化疗前比较,晚期NSCLC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miR‐125b的检测对于NSCLC的辅助诊断和化疗疗效评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时广利;孙勇;尹颜军;宋长兴;许绍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建立柯萨奇病毒A16型快速纯化方法,制备中和性单抗,并对单抗进行分析。方法收获CA16培养上清液,超滤浓缩,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病毒颗粒,透射电镜鉴定纯化产物。福尔马林灭活CA16,免疫BALB/c小鼠,制备分泌抗CA16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用ELISA和中和试验分别对单抗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初步建立CA16病毒氯化铯密度梯度纯化方法,电镜显示,病毒颗粒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球形结构,病毒直径在20~30 nm间,大小均匀。获得2株分泌抗CA16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2株单抗均为IgG2a亚型,Anti/CA16/5效价为103,Anti/CA16/10效价为104。2株抗体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256和1∶1024。结论初步建立氯化铯密度梯度纯化CA16的方法,筛选出2株具有中和活性的抗CA16单抗,为CA16病毒的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原材料。
作者:刘杨;赵向绒;关璐媛;王鑫;郭春艳;封青;卫晶晶;胡军;余鹏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高龄孕妇(产龄不低于35岁)进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必要性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107277例孕14~20周+6天之孕妇进行三联血清学筛查,通过Lifecycle3.2风险评估软件计算罹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率,以1/270作为风险截断值,对高风险孕妇建议进行产前诊断,随访其妊娠结局。同时以低龄孕妇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在107277例受检孕妇中,筛查出高风险孕妇7147例,筛查阳性率为6.39%,其中高龄孕妇1564例,筛查阳性率为22.68%;低龄孕妇5583例,筛查阳性率为5.55%。终检出21‐三体综合征35例、18‐三体综合征7例、其他染色体异常46例。结论对高龄孕妇行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检出率高于低龄孕妇,再根据筛查结果进行产前诊断,可有效减少介入性诊断手术,减轻孕妇紧张情绪。
作者:孙茜;许遵鹏;白雪;李东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常见感染部位及相应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离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分布,并对不同部位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以呼吸道标本高,占74.1%,其次是中段尿和伤口分泌物。3种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比较高,而伤口分泌物较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以呼吸道感染常见,耐药率高。不同感染部位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明显差异,应在临床上用药治疗时予以区别对待。
作者:李瑞莹;徐晓松;陈思聪;卢景辉;李昕;曾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2013~2014年本院儿童患者中常见肠杆菌科的细菌药敏分析及产ESBL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情况,为今后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常规方法分离培养临床病原菌,肠杆菌科菌株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常见肠杆菌科细菌530株,其中大肠埃菌占38.87%和肺炎克雷伯菌占32.08%,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的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为32.04%,肺炎克雷伯菌为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中大肠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主要,两者ESBL导致的耐药问题也日趋严重,应引起重视。碳青霉烯类仍是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的药物,抗菌药物治疗应依据细菌学指导,选择敏感药物。
作者:徐建民;周丽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的血脂水平,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作为CHD危险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95例CHD患者的血清 TC、三酰甘油(TG)、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计算TC/HDL‐C比值。结果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颁布的血脂水平合适范围,CHD患者血清 TC、TG及LDL‐C高于合适范围百分率分别为32.20%、34.24%及37.63%,血清 HDL‐C低于合适范围百分率为39.32%。血清TC/HDL‐C比值高于合适范围百分率为57.29%。血清TC/HDL‐C比值异常率显著高于血清TC、TG、HDL‐C及LDL‐C(χ2=37.540、31.576、19.066、22.866,P<0.01)。结论与任一单项血脂检测相比,血清 TC/HDL‐C比值作为CHD危险标志可能更有临床意义,临床血脂检测报告单应增加TC/HDL‐C比值。
作者:李璐;纪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制备长期使用且稳定性好的HBsAg室内弱阳性质控血清。方法以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按不同稀释倍数1∶2、1∶4、1∶8、1∶16、1∶32等比例梯度稀释 HBsAg阳性血清;以2种厂家提供不同批号的检测试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 HBsAg阳性质控血清进行连续6个月检测,以此对 HBsAg阳性质控血清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以吸光度值/临界值(S/CO )1.0~3.0为参考标准,确定该实验室 HBsAg阳性质控血清的佳稀释度为1∶8[其 S/CO值为2.42,变异系数(CV)为4.72];且该质控血清在不同试剂使用稳定性较好(其S/CO范围为2.41~2.82,CV范围为4.24%~8.68%);HBsAg阳性质控血清连续6个月检测结果 CV范围为8.71%~9.86%(CV<10%)。结论自制 HBsAg质控血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精密度,可作为临床常规HBsAg检测中的室内质控血清。
作者:刘云;高玲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阿萨希丝孢酵母菌是能在免疫宿主引发白色毛结节病和甲真菌病的一类酵母样真菌,能引起局部或深部侵袭性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较为罕见。分析致病机制及药敏结果对泌尿系统感染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该院2014年共在尿液标本中培养出2株阿萨希丝孢酵母菌,通过对病例和药敏试验的回顾性调查,分析该菌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抗真菌治疗分析的临床意义。结果2例阿萨希丝孢酵母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后治疗效果明显,尿液培养转阴。结论阿萨希丝孢酵母菌致病原理的了解及药敏试验的分析应用对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琳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甚至泛耐药(PDR)的“超级细菌”,由于其感染的复杂性、难治性[1],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工作,国家卫计委曾颁布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就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和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尤其强调要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为此,本文运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理念,构建了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体系,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学忠;林佩佩;谢雪蓓;陈祥庆 刊期: 2015年第14期